摘 要
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电化学阳极溶解的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型的一种特种加工方法。其材料的减少过程以离子的形式进行,由于金属离子的尺寸非常微小,因此这种微溶解去除方式使得电解加工技术在微细制造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于难切削加工材料、形状复杂或薄壁零件的加工具有显著优势,在航空、航天推进器以及兵器制造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国防工业生产中的关键制造技术。
根据研究对象联接环热锻模,设计一套加工该热锻模的电解加工工装,包括:(1)联接环热锻模电解加工阴极;(2)装夹热锻模加工阴极和工件的夹具装置;(3)运用Pro/E、UG等软件画出联接环热锻模电解加工工装三维装配图。电解加工装置除了应保证工件装夹和定位外,还应考虑导电、供液、流场分布,非加工面的保护,工件和工具(即正负极、阴阳极)之间的绝缘等问题。
关键词:电解加工;联接环锻模;工装设计
Connecting ring forging devoted its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tooling design
Abstract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etal electrochemical anodic dissolution in the electrolyte will be a speci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workpiece processing. The material reduction process to ionic form, due to the tiny size of metal ion, has great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so that the micro dissolve and remove makes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technology in micro manufacturing field. In particular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for processing hard machining materials, complex shape or thin-walled parts, widely used in aviation, aerospace propulsion and the manufacture of weapons, become the ke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national defense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bject coupling ring of hot forging die, electrolytic processing to design a set of processing the hot forging die, including: ( 1 ) connecting the ECM cathode ring hot forging die; ( 2 ) fixture clamping device of hot forging die machining cathode and workpiece; ( 3 ) the use of Pro/E, UG and other software to draw a connection ring of hot forging die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tooling 3D assembly drawing. Electrolytic processing apparatus should not only ensure the workpiece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but also should consider conducting, fluid,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not processing surface protection, workpiece and tool (i.e., positive and negative, yin and Yang ) insulation problem between.
Key Words: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 connecting ring forging die; fixture
design
目 录
1 绪论 1
1.1电解加工的原理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微秒级脉冲电流加工 3
1.2.2微精加工 3
1.2.3数控展成加工 4
1.3电解加工的分类及应用 6
1.4课题研究内容 6
2 电解加工理论分析 8
2.1加工影响分析 8
2.2 电极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10
3 联接环热锻模电解加工阴极设计计算 11
3.1阴极材料的选择 11
3.2阴极尺寸的计算 11
4 电解液的选择 18
4.1电解液的作用 18
4.2电解液的分类 18
5 联接环热锻模电解加工工装设计 20
5.1电解加工所受到的影响和误差 20
5.2联接环热锻模夹具设计 21
5.3联接环热锻模夹具装夹设计 21
5.4联接环电解流场的设计 22
5.5联接环热锻模导电方式 23
5.6提高电解加工的质量 24
5.6.1表面缺陷及防治措施 24
5.7电解加工的供液系统 25
5.8工装总体设计图 26
结 论 27
参考文献 28
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30
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 31
1 绪论
电解加工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到60年代迅速在众多的机械领域得到开拓和应用。通过科研和生产实践,70年代电解加工在技术上走向成熟、定型;在应用领域走向定向。由于电解加工能解决机械加工难以解决的难切削材料、复杂形状零件加工问题。而且高效、高表面质量,较好的适应了军工产品的需要,因而在军事工业中,特别是航天、航空推进器的制造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国防工业生产中的关键制造技术,获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促进了军工新产品的发展和性能的提高。在民用的经济重要部门,例如汽车、能源等制造业中叶得到一定的开拓和应用,获得较好的成效。如今电解加工已经成为机械加工制造业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采用电解加工制造热锻模具有表面质量好,模具寿命长,脱模好,成本低的优点。电解加工的设备主要包括机床、电源和电解液系统3个主要实体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
电解加工既具有高速加工大而复杂零件的能力,电化学蚀除微细加工的潜质,向精密、微细加工进军也是电解加工的发展方向。电解加工高速去除金属的加工方法的发展将会有深远的发展。
1.1电解加工的原理
电解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是利用阳极溶解的原理并借助于成型阴极将工件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型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其理论基础是1834年法拉第发现的金属阳极溶解基本定律,即法拉第定律。图1.1所示为电解过程示意图,图中显示金属铁电解的过程,它由电解质溶液、直流电源、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件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工具阴极组成。当接通电源后,电解反应并未开始就发生,只有当电压升高到临界值(分解电压)后,电解过程才开始,在阴极处开始有气泡生成,在阳极处开始有电解产物出现。
在阴极和阳极的电极/溶液界面上发生主要电化学反应过程为:
阳极一侧:
Fe=Fe2++2e(阳极溶解)
Fe2++2OH-+O2=Fe(OH)2↓(淡绿色絮状物)
4Fe(OH)2+2H2O+O2=4Fe(OH)3↓(红棕色絮状物)
阴极一侧:
图1.1 电解过程示意图
2H++2e=H2↑(逸出氢气)
如果阳极只发生阳极溶解而没有析出其它物质,则根据法拉第第一定律,阳极溶解的金属质量为:
M=kQ=kIt、
阳极溶解的金属体积为:
V=M/ρ=KIt/ρ=ωIt
从电解加工的试验中可以得出,实际加工过程阳极金属的溶解量并不和理论的计算量相同,通常是理论计算量会大于实际的溶解量,极少数情况也会发生实际溶解量大于理论计算量的情况。其原因是在理论计算时,采用了“阳极只发生确定原子溶解而没有其它物质析出”这一假设,而实际加工情况是:
一:实际溶解的原子价比计算用的原子价要高或低;
二:除金属溶解外还有一些副反应消耗了一部分电流;
三:金属有时在电解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组织不均匀或金属材料与电解液的匹配不当发生剥落而不是完全由金属均匀溶解所致。
为了表示这个实际和理论的差别,引入电流效率概念来表示实际溶解金属所耗用的电量和通过阳极总电量的比例关系。电流效率η定义为:
η=理论去除量/实际去除量
影响电流效率的因素有:电流密度,电解液的种类、浓度及温度等工艺条件。其中,作为计算电解加工速度、分析电解成型规律的必要参数之一,电流密度对于电流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即η-i曲线。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解加工在国外是五十年代出现的。由于它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复杂型面可一次成型,以及不受被加工材料机械性能的限制,工具耗损小等优点,所以受到普遍重视。六十年代,在航空发动机叶片及锻模加工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主要应用于锻模型腔、深孔、小孔、长键槽等截面叶片整体叶轮以及去毛刺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据统计,自1960年到1975年,电解加工在难切削材料加工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两倍,从1960年的15%增加到1975年的45%。八九十年代在某些领域得到了新的应用,其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九十年代后期起,电解加工研究机构及人员逐渐壮大,应用领域(尤其在航天、航空、兵器领域)进一步扩展,研究成果及论著数量激增,工艺技术水平、设备性能及产业发展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和电解加工融合,使其面临从一般加工到精密加工的突破。目前电解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涉及的方向很多,主要集中在电解复合加工、细微加工、数控展成加工及高频脉冲电流加工等几大领域。在经历大约20年的低潮后,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电解加工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其研究机构及人员逐渐壮大,应用领域(尤其在航天、航空、军工领域)有所扩展,研究成果及论著数量激增,工艺技术水平及设备性能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电解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涉及的方向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微秒级脉冲电流加工、微精加工、数控展成加工、阴极设计及磁场对电解加工的影响等五大领域。下面分别加以详述。
1.2.1微秒级脉冲电流加工
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前苏联、美国、日本、法国、波兰、瑞士、西德等相继开始了对脉冲电流电解加工的研究。在国内,多家单位相继开展了毫秒级脉冲电流电解加工的研究并成功用于工业生产。随着近代功率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型快速功率电子开关元件如MOSFET、IGBT等出现,使得有可能实现微秒级脉冲电流电解加工。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秒级脉冲电流电解加工基础工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表明,此项新技术可以提高集中蚀除能力,并可实现0.05mm以下的微小间隙加工,从而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型腔最高重复精度可达0.05mm,最低表面粗糙度可达Ra0.40μm,有望将电解加工提高到精密加工的水平,而且可促进加工过程稳定并简化工艺,有利于电解加工的扩大应用。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利用微秒级脉冲电流开展了模具型腔及叶片型面加工、型腔抛光、电解刻字、电解磨等工艺可行性试验以及气门模具生产加工试验,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工艺角度证实了上述结论。
1.2.2微精加工
从原理上而言,电化学加工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阳极溶解原理的减材技术,如电解加工、电解抛光等;另一类是基于阴极沉积原理的增材技术,如电镀、电铸、刷镀等。这两类技术有一个共同点,即材料的去除或增加过程都是以离子的形式进行的。由于金属离子的尺寸非常微小(10-1nm级),因此,相对于其它“微团”去除材料方式(如微细电火花、微细机械磨削),这种以“离子”方式去除材料的微去除方式使得电化学加工技术在微细制造领域、以至于纳米制造领域存在着极大的研究探索空间。从理论上讲,只要精细地控制电流密度和电化学发生区域,就能实现电化学微细溶解或电化学微细沉积。微细电铸技术是电化学微细沉积的典型实例,它已经在微细制造领域获得重要应用。微细电铸是LIGA技术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已经涉足纳米尺寸的微细制造中,激光防伪商标模版和表面粗糙度样块是电铸的典型应用。但电化学溶解(成型)加工的杂散腐蚀及间隙中电场、流场的多变性严重制约了其加工精度,其加工的微细程度目前还不能与电化学沉积的微细电铸相比。目前电化学微精成型加工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其应用还局限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如电子工业中微小零件的电化学蚀刻加工(美国IBM公司)、微米级浅槽加工(荷兰飞利浦公司)、微型轴电解抛光(日本东京大学)已取得了很好的加工效果,精度已可达微米级。微细直写加工、微细群缝加工及微孔电液束加工,以及电解与超声、电火花、机械等方式结合形成的复合微精工艺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