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U形管式换热器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U形管式换热器设计(全套含CAD图纸).zip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摘要目录.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U形管式换热器设计.doc---(点击预览)
壳体.dwg
封头箱.dwg
折流板A.dwg
折流板B.dwg
拉杆-A4.dwg
换热管束部装图.dwg
装配总图.dwg
角垫.dwg
长管板.dwg
长管板法兰.dwg
间距管.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5379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8-11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形管式 换热器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I U 型管式换热器设计 摘要 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属石油化工设备,由管箱、壳体及管束等主要部件组成,因其换热管成 U 形管式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于同一管板上。U 型管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于同一管板上,管子可以自由伸缩,无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采用双管程,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较好,承压能力强,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U 型管式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包括管箱、筒体、封头、换热管、接管、折流板、防冲板和导流筒、防短路结构、支座及管壳程的其 他附件等。 设计为二类压力容器,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都较高,因而设计要求高。换热器采用双管程,不锈钢换热管制造。设计中主要进行了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以及零部件的选型和工艺设计。 关键词: U 型管换热器,双程管,筒体,强度,设计计算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at of in of is be a It I of of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i 目录 中文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英文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绪论 . 1 1换热器材料选择 . 2 材原则 . 4 2换热器结构设计 . 3 厚的确定 . 6 箱圆筒短节设计 . 6 体圆筒设计 . 7 头设计 . 8 封头计算 . 9 箱封头计算 . 10 热管设计 . 11 热管的规格和尺寸偏差 . 9 形管的尺寸 . 10 子的排列型式 . 10 热管中心距 . 11 管限定圆 . 11 热管的排列原则 . 12 板设计 . 12 板连接设计 . 14 板设计计算 . 19 箱结构设计 . 18 箱的最小内侧深度 . 18 程隔板 . 19 3 换热器其他各部件结构 . 19 出口接管设计 . 19 管法兰设计 . 19 管外伸长度 . 21 接 管与筒体、管箱壳体的连接 . 22 接管开孔补强的设计计算 . 22 管最小位置 . 29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壳程接管位置的最小尺寸 . 26 箱接管位置的最小尺寸 . 26 管板法兰设计 . 26 片的设计 . 33 栓设计 . 34 兰设计 . 31 流板 . 38 流板尺寸 . 39 流板的布置 . 39 流板的固定 . 36 杆与定距管 . 38 杆的结构型式 . 39 杆的直径和数量 . 39 杆的尺寸 . 36 杆的布置 . 37 距管尺寸 . 37 冲与导流 . 37 冲板的形 式 . 37 冲板的位置和尺寸 . 37 流筒 . 38 壳程结构 . 38 短路结构 . 44 路挡板的结构尺寸 . 39 管 . 39 间挡板 . 39 座 . 45 结论 . 46 参考文献 . 47 致谢 . 48 附录 英文文摘及翻译 . 49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v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x 绪论 能源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能源开发及转换利用已成为各国的重要课题,而换热器是能源利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几乎一切工业领域都要使用,化工、冶金、动力、交通、航空与航天等部门应用尤为广泛。近几年由于新技术发展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各种类型的换热器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而换热器又是节能措施中较为关键的设备,因此,无论是从工业的发展,还是从能源的有效利用,换热器的合理设计、制造、选型和运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利用换热器进行高温和低温热能回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换热器分类方式多样 ,按照其工作原理可分为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蓄能式换热器和间壁式换热器三大类 ,间壁式换热器又可分为 列 管式和板壳式换热器两类 ,其中 列 管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在长期的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设计资料比较齐全 ,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换热器发展很快,新结构、新材料的换热器不断涌现。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2 近年来尽管 列 管式换热器也受到了新型换热器的挑战 ,但由于 它 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操作弹性大、应用材料广等优点 ,列管式换热器目前仍是化工、石油和石化行业中使用的主要类型换热器 ,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设备中仍占有绝对优势。 列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轻工、冶金、焦化等行业的液和液 ,汽和汽 ,汽和液的对流传热 ,蒸汽冷凝和液体蒸发传热等换热冷凝流程。 列管式换热器 是由一个圆筒形壳体及其内部的管束组成。管子两端固定在管板上,并将壳程和管程的流体分开。壳体内设有折流板,以引导流体的流动并支承管子。用拉杆和定距管将折流板与管子组装在一起。 列管式换热器共有三种 结构型式 :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 定管板式换热器 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每根换热管可以单独清洗和更换,在结构尺寸相同的条件下,与浮头式和 热面积最大。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壳程清洗困难,适应热膨胀能力差,决定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换热介质清洁,壳程压力不高,换热介质温差不大的场合。浮头式换热器由于管束的热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而且可拆卸抽出管束,检修更换换热管、清理管束和壳程污垢方便,因此,浮头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在油田储运集输系统中, 60% 70%的换热器为浮头式换热器。 形管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 ,它由管板、壳体、管束等零部件 组成。在同样直径情况下 ,形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最大 ; 它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能高 , 检修、清洗方便、 在高温、高压下金属耗量最小、造价最低 ;形管换热器只有一块管板 ,热补偿性能好、承压能力较强 ,适用于高温、高压工况下操作。 1 换热器材料选择 在进行换热器设计时,对换热器各种零部件的材料,应根据设备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流体的腐蚀性能以及对材料的制造工艺性能等的要求来选取。当然,最后还要考虑材料的经济合理性。一般为了满足设备的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即从设备的强度或刚度的角度来考虑,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对于材料的 耐腐蚀性能,有时往往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如在这方面考虑不周,选材不妥,不仅会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大大提高设备的成本。至于材料的制造工艺性能,是与换热器的具体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材原则 换热器用钢的标准、冶炼方法、热处理状态、许用应力、无损检测标准及检测项目均按 的规定。 换热器的目的是为了传热,经常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换热表面积很大,为了保护金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 属部受腐蚀,最根本的方法是选择耐腐蚀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换热器主要部件材料选择见表 零部件 材 料 设计压力 设计温度 许用应力 t 标准 管箱封头 1523 封头 1573 体 1573 箱圆筒短节 1523 板 023 热管 023 B/程接管 1573 程接管 073 筒体法兰 1573 000 管程接管法兰 0 程接管法兰 1523 箱法兰 1573 000 2 换热器结构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压力、温 度、比温差、结垢情况、流体的性质以及检修与清理等等来选择一些适合的结构型式。 对同一种型式的换热器,由于各种条件不同,往往采用的结构亦不相同。在工程设计中,除尽量选用定型系列产品外,也常按其特定的条件进行设计,以满足工艺上的需要。 无浮头,所以结构简单,造价比其它换热器便宜,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出,管外便于清洗,但管内清洗困难,所以管内介质必须清洁及不易结垢的物料。 U 形管的弯管部分曲率不通,管子长度不一。管子因渗漏而堵死后,将造成传热面积的损失。 U 型管式换热器,使用在压力较高的 情况下,在弯管段的壁厚要加厚,以弥补弯管后管壁的减薄。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4 壳程内可按工艺要求装置折流板、纵向隔板等,折流板由拉杆固定,以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纵向隔板是一矩形平板,安装在平行于传热管方向(纵向隔板按工艺要求决定)以增加壳侧介质流速。 符号: 1材厚度负偏差 按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选取; 2材的腐蚀裕量, C 度附加量(按 1第三章取), 对多层包扎圆筒只考虑内筒的 热套圆筒只考虑内侧第一层套盒圆筒的 筒或球壳的内直径, 筒或球壳的外直径( 2o i ) , 算压力(按 1第 3章) , 计压力, 程设计压力, 程设计压力, 筒或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筒或球壳的计算厚度, e筒或球壳的有效厚度, n筒或球壳的名义厚度, t 计温度下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应力, t 计温度下圆筒或球壳材料的许用应力(按 1第 4章) , 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 (按 1第 4章) , 接接头系数(按 1第 3章);对热套圆筒取 = 1 厚的确定 壳体、管箱壳体和封头共同组成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外壳。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体通常由管材或板材卷制而成。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按 定,当直径 400 时,通常采用管材做壳体和管箱壳体。当直径 400 时,采用板材卷制壳体和管箱壳体。其直径系列应与封头、连接法兰的系列相匹配,以便于法兰、封头的选型。卷制圆筒的公称直径以 400为基数,一般情况下,当直径 1000时,直径相差 100为一个系列,必要时也可采用 50 ;当直径 1000 时直径相差 200 为一个系列,若采用旋压封头,其直径系列的间隔可以取为 100。 圆筒的厚度按 章计算,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圆筒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表 合金钢圆筒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 表 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5 公称直径 400 700 700 1000 1000 1500 1500 2000 2000 2600 浮头式, 8 10 12 14 16 固定式管板式 6 8 10 12 14 表 称直径 400 500 500 700 700 1000 1000 1500 1500 2000 2000 2600 最小 厚度 8 10 12 箱圆筒短节设计 管箱圆筒(短节)计算按 开孔补强计算按筒的最小厚度按表 计条件见表 表 件 材料 设计温度 设计压力 t 标准 1箱圆筒短节 150/40 0 圆筒计算: 设计温度下圆筒的计算厚度按式( 3算,公式的适用范围为 0 2 ( 3 其中 1 p M p a; 200iD 1 2 1 ; = 计算厚度: =计厚度:2 5 . 6 6d C m m 名义厚度: 1C 5 . 4 3nd ,经圆整取 n= 6效厚度:21 m m 设计温度下圆筒的计算应力按式( 3算: 2 C i ( 3 得 1 . 5 2 0 0 6 2 5 . 7 526t M p at 3 100 260 4 200 b = 6 表 布管限定圆为管束最外层换热管中心圆直径,布管限定圆按表 表 换热器型式 固定管板式、 浮头式 布管限定圆直径 122iD b b b 得: 32 1 7 8 b m m。 除了考虑布 管限定圆直径外,换热管与防冲板间的距离也许考虑。通常,换热管外表面与邻近防冲板表面间的距离,最小为 6热管中心线与防冲板板厚中心线或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最大为换热管中心距的 3 /2 。 热管的排列原则 换热管的排列应使整个管束完全对称; 在满足布管限定圆直径和换热管与防冲板间的距离规定的范围内,应全部布满换热管; 拉杆应尽量均匀布置在管束的外边缘在靠近折流板缺边位置处应布置拉杆,其间距小于或等于 200杆中心至折流板缺边的距离应尽量控 制在换热管中心距地( 3 范围内; 多管程的各管程数应尽量相等,其相对误差应控制在 10%以内,最大不得超过 20%。 板设计 符号规定: 布管区范围内,因设置隔板槽和拉杆结构的需要,而未能被换热管支承的面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13 积, 2例如双管程管板,对于三角形排列: 0 . 8 6 6 2 5n S S ( 3 n 形管根数,管板开孔数为 2n; n 隔板槽一侧的排管根数; S 热管中心距, 板槽两侧相邻管中心距, 板布管区面积,; 三角形排 列 : 21 . 7 3 2n S A( 3 a 根换热管管壁金属的横截面积,; 数,按 t,查图 192; 数,按 t,查图 202; 数,按 t,查图 212; D 板开孔前的抗弯刚度, N 321 2 1 ( 3 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按 1第 9章, 程圆筒和管箱圆筒内直径, 板布管区当量直径, 4 3 d 热管外径 , 板材料的弹性模量 , 板边缘旋转刚度参数, f f K ,对于 0程圆筒与法兰(或凸缘)的旋转刚度参数, 箱圆筒与法兰(或凸缘)的旋转刚度参数 , 转刚度无量纲参数; 对于 0 l 热管与管板胀接长度或焊脚高度,按 规定,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14 板设计压力, 程设计压力, 程设计压力, q 热管与管板连接的拉脱力, q 用拉脱力,按 规定, R 径, 对 2 ( 3 S 热管中心距, 板计算厚度, h 箱圆筒厚度, s 程圆筒厚度, t热管壁厚 , 板强度削弱系数,一般可取 ; 板材料泊松比,取 ; t 管区当量直径 直径 2 计温度下,管板材料的许用应力, 计温度下,换热管材料的许用应力, 管板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个重要元件,它除了与管子和壳体等连接外,还是换热器中的一个重要受压元件。对管板的设计除了要满足强度要求外,同时应合理的考虑其结构设计。管板得合理设计对于正确选用和节约材料、减少加工制造的困难、降低成本、确保使用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用可拆式连接,管板通过垫片与壳体法兰和管箱法兰连接。其连接形式。 管板的最小厚度除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外,当管板和换热器采用焊接时,应满足结构设计和制造 的要求,且不小于 12管板采用复合钢板,其复合层的厚度应不小于 3于有腐蚀要求的复层,还应保证距复层表面深度不小于 2 当管板与换热管采用胀接时,管板得最小厚度(不包括腐蚀裕度)应满足表 管板采用复合管板,其复层最小厚度应不小于 10应保证距复层表面深度不小于8 板连接设计 ( 1)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 对于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胀接;焊接;胀焊并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15 用,但也可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形式。 a、强度胀接用于管壳之间介质渗漏不会引起不良后果的情况下,胀接结构简单,管子修不容易。由于胀接管端处在胀接时产生塑性变形,存在着残余应力,随着温度的上升,残余应力逐渐消失,这样使管端处降低密封和结合力的作用。一般适用设计压力 4计温度 300;操作中无剧烈的振动,无过大的温度变化及明显的应力腐蚀场合。一般要求: 1、换热管材料的硬度值一般需低于管板材料的硬度值; 2、有应力腐蚀时,不应采用管端局部退火的方式来降低换热管的硬度。 b、强度焊是指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 密封性能及抗拉脱强度的焊接。管子与管板的焊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由于管孔不需开槽,而且管孔的粗糙度要求不高,管子端部不需退火和磨光,因此制造加工简单。焊接结构强度高,抗拉脱力强,当焊接部分渗漏时,可以补焊,如须调换管子,可采甩专用刀具拆卸焊接破漏管子,反而比拆卸胀管方便。不适用于有较大振动和有间隙腐蚀的场合。其结构形式和尺寸见图 图 换热管规格 d 1 1 12 1 14 6 9 2 25 2 32 8 3 45 3 57 热 管最 小 伸出长度 : 1 当工艺要求管端伸出长度列值(如立式换热器要求平齐或少低)时,可适当加大管板坡口深度或改变结构型式 2 当换热管 直径和壁厚与列表值不同时1l 2l 3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16 3 图( c)用于压力较高的工况 本次设计中采用不锈钢换热管,通常不锈钢管与管扳一般均采用焊接结构,不管其压力大小,温度高低。采用图 1l= l= l= 板最小厚度不小于 12 c、对于压力高、渗透性强或在一例有腐蚀性的介质,为保证不致泄漏后污染另一侧物料,这就要求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处绝对不漏,或为了避免在装运及操作过程中的振动对焊缝的影响,或避免缝隙腐蚀的可能性等,采用胀焊并用的结构型式。胀焊并用的结构从加工工艺过程来看,有先胀后焊,先焊后胀,焊后胀接及贴张等几种形式。 板设计计算 (1)换热器设计条件: 壳程设计压力程设计压力板设计温度 323 壳程腐蚀裕量 C = 0程腐蚀裕量 C = 0程程数为 2 换热器公称直径 200热管外径 d = 12热管壁厚t= 2热管根数 n = 322(根据 4717型管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选取) 换热管与管板为焊接连接 加持管板的壳程法兰与管箱法兰采用特殊设计的长颈对焊法兰环形密封面 垫片 为八角垫环 900/ 840 垫片基本密封宽度0b,按 50 0 30 3 . 7 588b m m 壳程侧隔板槽深1h= 4程侧隔板槽深2h= 4板强度削弱系数 = 2)各元件材料及其设计数据 换热管材料 0设计温度下许用应力 板材料 0计温度下许用应力 用拉托力按 513 0 . 5 0 . 5 1 1 2 . 6 2 5 6 . 3 1 P a(3)计算 a、根据布管尺寸计算dA、tA、据法兰连接密封面型式和垫片尺寸计算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式( : 20 . 8 6 6 2 5 5 6 3 2n S S m m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17 由式( : 21 . 7 3 2 3 4 2 3 4 1n S A m m 由式( : 4 2 3 1 . 7 5 m m根据 条 0 b ( 6)垫片宽度校核 m i 6 6 1 8 0 5 2 8 . 4 86 . 2 8 6 . 2 8 8 7 0 1 7 9 . 3b ,垫片选择满足条件。 ( 7)螺栓设计载荷 a、预紧状态下螺栓设计载荷计算 2 ( 3 3 4 4 3 . 7 1 3 4 6 6 1 8 0 5 2 7 4 1 2 1 4 5 . 7 82 b、操作状态下螺栓设计载荷计算 6182404. 875 N ( 兰设计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2 ( 1)法兰力臂 取 01 . 5 1 . 5 2 6 3 9h m m,法兰颈部斜度为 1: 3,则有 1 39 12 2 ( 4 8 3 9 ) 8 0 0 9 7 4b A D m m 10 . 5 4 8 0 . 5 3 9 6 7 . 5 m m 9 7 4 8 7 0 5222m m 1 / 2 4 8 3 9 5 2 / 2 6 9 . 5T A L m m ( 2)法兰载荷 220 . 7 8 5 0 . 7 8 5 8 0 0 8 . 5 4 2 7 0 4 0 0D i p N G c F D p F 20 . 7 8 5 8 7 0 8 . 5 4 2 7 0 4 0 0 7 8 0 0 1 5 . 2 5 N ( 3)法兰力矩 a、预紧状态下的法兰力矩计算 N 2 1425431581a G L N m m ( b、操作状态下的法兰力矩计算 P D D T T G L F L F L( 4 2 7 0 4 0 0 6 7 . 5 7 8 0 0 1 5 . 2 5 52 m m ( 4)法兰设计力矩 法 兰设计力矩取以下大者: m m 取 m m( 5)法兰形状常数 0 8 0 0 2 6 1 4 4 . 2 2 m m 1 1.1 5 3 9 9h 5 9 / 1 4 4 . 2 2 0 . 4 0 / 2 2 / 8 7 0 2 5 2 2 3 6 / 8 0 0 1 . 3 0 8i G G e D D L L D 10 3 9 / 2 6 1 . 5 查表 9,确定下列系数: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3 T = Z = Y = U = 图 9,得: ,得: ,得: 0/ 0 . 8 8 4 / 1 4 4 . 2 2 0 . 0 0 6 1 3 h 2 2 31 0 0 4 4 . 2 2 2 6 2 0 6 4 1 0 3 . 6 h m 70有: 1 1 7 0 0 . 0 0 6 1 3 1 2 . 0 4 2 1f e 44 1 1 7 0 0 . 0 0 6 1 3 1 2 . 3 8 9 533f e / T = 3 31170 1 . 1 3 4 5 2 . 3 8 3 . 5 1 4 5 ( 6)法兰应力 a、轴向应力计算 5 1 4 5 3 b、径向应力 计算 21 . 3 3 1D( 21 . 3 3 1 7 0 0 . 0 0 6 1 3 1 5 1 4 5 1 7 0 401326800 Pa c、环向应力计算 22 1 1 8 5 1 0 4 . 8 81 7 0 8 0 0 ( 7)法兰应力校核 a、轴向应力计算 nm i n 1 . 5 2 . 5f , 1 . 5 1 . 5 1 1 9 . 7 8 1 7 9 . 6 7 P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4 5 2 . 5 1 2 8 . 2 4 3 2 0 . 6 P 1 . 5 1 7 9 . 6 7 a 1 . 5b、径向应力计算 1 1 9 . 7 8 f MP c、环向应力计算 1 1 9 . 7 8 f MP d、组合应力 1 1 8 . 2 5 1 1 . 7 8 5 6 5 . 0 2 a 规定); b)拉杆与折流板点焊结构,适用于换热管外径小于或等于 14ld; c)当管板较薄时,也可采用其他的连接结构。 本次设计采用拉杆定距管结构。 杆的直径和数量 拉杆的直径和数量可以按表 432和表 442选取。 选取拉杆直径为 12 选取拉杆数量为 8根。 杆的尺寸 拉杆的长度按实际需要确定,拉杆的连接尺寸按图 图 取拉杆螺纹公称直径为 10mm,1mm,0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7 杆的布置 拉杆应尽量均匀布置在管束的外边缘。对于大直径的换热器,在布管区内或靠近折流板缺口处应布置适当数量的拉杆,任何折流板应不少于 3个支承点。 距管尺寸 定距管的尺寸,一般与所在换热器的换热管规格相同。对管程是不锈钢,壳程是碳钢或低合金钢的换热器,可选用与不锈钢换热管外径相同的碳钢管做定距管。定距管的长度,按实际需要确定。本次设计选取 19 冲与导流 为防止壳程物料进口处,流体对换热管表面的直 接冲刷,应在壳程进口管处设置防冲板。设置防冲板和导流筒的条件为: 当管程采用轴向人口接管或换热管内流体流速超过 3m /设置防冲板,以减少流体的不均匀分布和对换热管端的冲蚀。 对有腐蚀或有磨蚀的气体、蒸汽及气液混合物,应设置防冲板。 对液体物料,当壳程进口处流体的 2 ( 为流体 密度, 3/kg m ; 为流体流速 ,/为下列数值时,应在壳程进口管处设置防冲板或导流筒。 a)非腐蚀、非磨蚀性的单相流体, 2 2230 m 2s ) 者, b) 其他液体,包括沸点下的液体, 2 740 m 2s ) 者。 当壳程进出口接管距管板较远,流体停滞区过大时,应设置导流筒, 以减小流体停滞区,增加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长度。 冲板的形式 1) 防冲板的两侧焊在定距管或拉杆上,也可同时焊在靠近管板的第一块折流板上; 2)防冲板焊在圆筒上; 3)用 冲板的位置和尺寸 防冲板在壳体内的位置,应使防冲板周围与壳体内壁所形成的流通面积为壳程进口接管截面积的 1 防冲板外表面到圆筒内壁的距离,应不小于接管外径的 1/4。取壳程防冲板到圆筒内壁的距离为 60 防冲板的直径或边长,应大于接管外径 50防冲板的变长 为 250 防冲板的最小厚度:碳钢为 锈钢为 3设计选用碳钢,厚度为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8 流筒 导流筒一般有内导流筒和外导流筒两种形势。 内导流筒:内导流筒是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一个圆筒形结构,在靠近管板的一端敞开,而另一端近似密封。在设计内导流筒时,导流筒外表面到壳体圆筒内壁的距离宜不小于接管外径的 1/3。导流筒端部到管板的距离,应使该处的流通面积不小于导流筒的外侧流通面积。 外导流筒:在设计外导流筒时,内衬圆筒内表面到外导流筒的内表面间距为: 接管外径 d 200距不小于 50 d 200距不小于 75 立式外导流筒换热器,应在内衬圆筒下端开泪孔。 本次设计采用内导流筒,导流筒外表面到壳体圆筒内壁的距离为 70 壳程结构 双壳程是用纵向隔板将壳程分为双程,纵向隔板的最小厚度为 6壳程压力降较大时,隔板应适当加厚。纵向隔板与管板的连接可用焊接或可拆卸连接。纵向隔板回流端的改向通道面积应大于折流板的缺口面积。需要抽出管束的换热器,应在隔板的两侧与壳体的间隙处设置密封结构,如图 4 图 4短路结构 在换热器壳程,由于管束边缘和分程部位都不能排满换热管,所以在这些部位形成旁路。为防止壳程物料从这些旁路大量短路,降低换热效率,可在管束边缘的适当位置安装旁路挡板和在分程部位的适当地方安装假管或带定距管的拉杆来增大旁路的阻力,以迫使壳侧介质通过管束与换热管内流体进行换热。 旁路挡板或挡管是否需要、需要数量以及安装部位等,应根据使用条件和工艺计算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说明书 ,咨询 Q 197216396 39 来确定。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 : ( 1)卧式、左右缺边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物料从旁路短路的可能性较大,应根据需要考虑安装 旁路挡板或假管。 ( 2)当壳程的传热膜系数大大小于管程的传热膜系数时,壳程传热膜系数起控制作用,此时安装旁路挡板或挡管能显著提高总的传热系数。 ( 3)旁路面积与武汉轻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书 一、任务书 拟定题目 U 形管式换热器设 计 指导教师 邢红丽 专 业 过程控制 学号 姓名 课题内容: 1. 根据设计任务,搜集原始资料(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流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热负荷等)。 2. 工艺及传热计算(管程换热计算及阻力计算;壳程换热计算;校核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等)。 3. 结构设计。 4. 主要元件强度计算(如管板、筒体、封头、支座等)。 课题任务要求: 基础数据: 管程,水,工作压力 /出() 30/40,管程数 2;壳程,甲醇液,工作压力 /出() 50/42。 1. 完成工艺及传热计算; 2. 完成结构设计; 3. 完成主要元件强度计算。 预期目标: 开题报告 1 份;设计说明书 1 份,字数不少于 1 万字;画出装配图及零部件图,设计图纸量不少于折合成图幅为 的图纸 2 张;查阅文献 20 篇以上(外文文献 5篇以上);翻译外文 1 份,译文字数不少于 4000 汉字。 二、指导书 拟定题目 指导教师 邢红丽 专业 过程控制 学号 姓名 1. 设计方法和思路: 本课题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 ,搜集原始资料(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流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热负荷等)分阶段完成工艺及传热计算(管程换热计算及阻力计算;壳程换热计算;校核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等);结构设计;主要元件强度计算(如管板、筒体、封头、支座等)。 2. 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管板等相关强度计算;换热器结构设计;总装图的绘制 3. 所学相关知识以及与课题有关的新知识: 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过程设备设计、化工原理等; 与本课题有关的新知识:换热器设计、流体物性 4.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 毕业实习: 达毕业实习任务指导书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指导书,指导实习,完成资料收集、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 A 毕业设计(论文)期初检查: 2016 年 3 月 21 日 4 月 3 日(第 5、 6 周)进行毕业设计期初工作。 下达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和指导书, 组织开题,指导学生完成外文文献的翻译以及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 进行可行性分析及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达到的功能要求、技术指标 所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等以及关 键技术 系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预测课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可能取得的成果等 B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 : ( 1) 2016 年 5 月 上 旬(第 11 周)学生自查,并填写武汉轻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自查表。 ( 2) 2016 年 5 月 中 旬(第 12 周) 由毕业领导小组协同各专业教研室 进行毕业设计 ( 论文 ) 的开题报告、进度及其存在问题的检查。 ( 3)在做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专业教研室进行日常性检查,两周一次,检查情况记载在教研室活动记录本上。 C 毕业设计后期检查 ( 1) 2016 年 5 月下旬成立答辩委员会或答 辩小组。 ( 2) 2016 年 5 月 29 日前,指导教师务必完成论文正式稿的审阅批改工作,确定学生是否具备答辩资格,未经同意,学生不得参加答辩。 ( 3) 6 月 1 日下午前将论文返回学生,准备答辩。 毕业论文内容要求: 所设计的题目意义,设计的基本依据 方案的拟定以及对比分析,注意分析应该有理有据 对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组成、基本原理、系统元件参数、布局、可靠性分析及必要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等 对原始数据、中间计算数据、最终结果的分析评价以及测试结果和使用说明 设计中所遇到的难点,分析过程和解决的方法,以及自己有独创 部分的内容 所设计的装置、仪器及程序的使用说明 设计题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及其改进意见 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查重要求 D 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 于 2016 年 6 月 1 日前确定本专业答辩小组组长、成员名单与答辩日期、时间 ; 分三个答辩小组于 6 月 2 日 6 月 4 日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和结果公示 。 5. 设计说明书的撰写格式、答辩准备 毕业设计说明书按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工作手册要求撰写。 答辩之前,各位学生应拟好答辩提纲,答辩视频文件应简捷清晰地阐述课题背景和意义、总体思路、课 件方案选定依据、技术难点及措施、创新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毕业设计相关的应用程序。 6. 主要参考文献 1. 化工机械工程手册 余国琮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 98钢制压力容器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3. 化工原理 陈敏恒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4. 化工设备用钢王非 林英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5. 石油化工设计手册 王松汉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6. 化学工程手册 时均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7. 压力容器工程师设计指南 算 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8. 机械制图学吴卓 王林军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9. 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 卢焕章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2 10.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赵军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11.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 朱有庭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王明明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3. 工程力学王义质 李叔涵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1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9 15. 压力容器用材料及热处理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6. 压力容器设计 栾春远 北京 化学工艺出版社 2006 17. 压力容器现代设计与安全技术 魏新利 吴金星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8. 压力容器设计知识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7. 检索关键词 检索关键词(中英文): 换热器;列管式; U 型管式换热器设计 摘要 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属石油化工设备,由管箱、壳体及管束等主要部件组成,因其换热管成 U 形而得名。 U 形管式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于同一管板上。U 型管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于同一管板上,管子可以自由伸缩,无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采用双管程,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较好,承压能力强,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U 型管式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包括管箱、筒体、封头、换热管、接管、折流板、防冲板和导流筒、防短路结构、支座及管壳程的其 他附件等。 设计为二类压力容器,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都较高,因而设计要求高。换热器采用双管程,不锈钢换热管制造。设计中主要进行了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以及零部件的选型和工艺设计。 关键词: 程管,筒体,强度,设计计算 at of in of is be a It I of of 目录 中文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英文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绪论 . 1 1 换热器材料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材原则 . 4 2 换热器结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厚的确定 . 6 箱圆筒短节设计 . 6 体圆筒设计 . 7 头设计 . 8 封头计算 . 9 箱封头计算 . 10 热管设计 . 11 热管的规格和尺寸偏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形管的尺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子的排列型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热管中心距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管限定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热管的排列原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板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板连接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板设计计算 . 19 箱结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箱的最小内侧深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程隔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换热器其他各部件结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出口接管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管法兰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管外伸长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接管与筒体、管箱壳体的连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接管开孔补强的设计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管最小位置 . 29 程接管位置的最小尺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箱接管位置的最小尺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管板法兰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片的设计 . 33 栓设计 . 34 兰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流板 . 38 流板尺寸 . 39 流板的布置 . 39 流板的固定 . 36 杆与定距管 . 38 杆的结构型式 . 39 杆的直径和数量 . 39 杆的尺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杆的布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距管尺寸 . 错误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U形管式换热器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55379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