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 摘要 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在非英语专业也有越来越多的选修机会,随着国外电影和文学作品带来的冲击,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英美文学感兴趣。主要探讨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现状,首先分析目前高校内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后对目前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再讨论英美文学教学对大学生的教学意义,最后对我国目前英美文学教学的改进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校 英美文学 教育内容 教学模式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丰富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素养,了解国外的人文、社会、经济及民族宗教习俗,从而为进一步学好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世界文学史上,英美文学主导着近现代文学的审美风格以及创作方式的发展演变,其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现代文明和现代社会、政治以及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英美文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辩证地接受其蕴含的合理成分和糟粕,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批判性思维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使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学史的基础之上对英美国家的电影、小说、戏剧、诗歌等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气息和国际化视野,使他们能够快速的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在对英美文学的教学课程中一直不断的创新,在科学技术的浪潮中结合运用多种渠道和手段,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层次。本文主要对我国高校目前对英美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英美文学作为我国高校必不可缺的课程是因为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强的时代,网络化和国际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大。我国高校是培养祖国建设和发展的摇篮。只有具备了综合的文学素质,才能在国际之林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对英美文学的了解可以掌握欧美国家的发展历史,同时对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变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具备更加完善的世界发展观。因此,英美文学课程也在各大高校内不断的受到重视,自1953年开始英美文学的课程就陆续在我国各大高校进行开设【1】。以往的英美文学课程只是针对外语专业开设的课程,然而现在,英美文学课程已经逐步的对非外语专业开放。通过选修课程的设立,使得更多感兴趣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 (一)教学内容 英美文学在外语专业中属于重点学习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课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主要是通过对外国语的加强培训,使学生具备流畅的国际交流能力。第二个阶段就是英美文学的核心学习阶段,它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英美国家的文化及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三个阶段就是对英美文学的实践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在欧美国家的实践学习更加深入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非外语专业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主要是对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的鉴赏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 针对英美文学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内任务和课外任务两种模式。 课内任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多媒体的运用: 结合教材进行讲解;专题讲座;文学著作的鉴赏讨论;电影欣赏。 课外任务:举办英语戏剧大赛;在校园开立英语角或英美诗歌社团;英美著作的读后感等。在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之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欧美文化,在广泛的领域挖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 二、高校英美教学存在的问题 上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目前的教学方式也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了这些问题,才能使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变为冷门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式已经势不可挡,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很多现实的问题同时也影响着教学的发展方向。英美文学这种偏文学类的课程在社会的观点中具有专业性不强的特征,市场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并不广泛。在不破坏供求平衡的条件之下,英美文学的专业自然沦为各大高校的冷门专业,通过缩减人才的供给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2】。因此,在高校内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也有以下几个特征: 1、课时少 在外语专业,大部分高校只有在大三才会开设英美文学的专业课程,每周的课时也仅为两课时。然而在非外语专业,英美文学则只是一门选修课程,其课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且课程每周只有一课时,有时甚至是两周一课时。如此少的课时要融会贯通文化跨度和历史跨度都如此大的学科,无疑比较困难,因此,不少教师在授课时要么蜻蜓点水,不做深入研究和探讨,要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却不做任何讲解,因此,学生无法在这样的课时模式下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2、教学重点的转移 由于市场的冲击,各大高校在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上发生了转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文学的教学重点已经不断的转向更具实践意义的语言教学和翻译应用能力,同时也开设了一些外贸英语、文秘公关等短期课程。而英美文学作为纯粹的外语教学,因为远离市场需求,因而只能作为研究型课程而存在,不仅学生缺乏静下心来钻研的耐心,即使是教学的老师,也很难对某一问题上下求索,深入探讨了。 (二)师资力量的薄弱 市场经济造成的供求不平衡现象同时也使得文学课程的师资力量不断的缩减,在外语专业中,通常会聘请外籍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外国的思维方式下更好的理解外国文学。然而近些年来外籍教师的文学素养参差不齐,他们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偏向于英美的教学风格,无论是上课还是考试都是比较放松的自主型模式,然而这种风格的教学还不能更好的约束受中国传统教学几十年的中国学生。在大部分都是应试思想的学生中,这种教学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国国内的英美文学专业的教师也逐渐形成一种边缘化的趋势,高校内的师资力量也逐渐形成一股年轻风,更多的年轻教师来担任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但这些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年轻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文学功底根本不厚,有些院校甚至聘用跨专业的教师人才来担任英美文学的教学课程【3】。这种现象更加显示了高校对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态度,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具备全面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光。 (三)课程模式过于单一 英美文学课程浓缩介绍了英美两国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趋势,在时间的跨度上是比较长的,在这历史长河的积淀中自然也融入了较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特点。因此,在浩瀚的文学著作中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一直是各大高校探讨研究的问题。 1、教材的选择 由于英美文学课程中涵盖了较多流派的文学著作,而目前主要采用“文学史+选读”的结构对学生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发展下的文学主线,就需要在教材的选择上费点心思。然而目前选读教材的选择上没有很好的编排,大多高校都是以历史的时间为序,在编排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语言学习阶段作出最适合的编排。导致学生都是从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开始了解,这种编排方式使得学生在一开始就会丧失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兴趣【4】。 2、授课方式 在英美文学的授课方式上大部分高校还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对文学著作的字句进行剖析,对作者流派进行介绍,这种讲述式的方式过于单一和枯燥,很多学生由于不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更是对文学著作没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使得文学的教学课程无形中变成了语言的教学课程。文学的系统性的知识和强大的魅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解读书经式的教学方式之下也会偶尔对学生开展开放性的教学课程,主要结合多媒体的方式进行。由于目前高校的英美文学课时较少,而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会占用较大的课时,很多教师都是以赶教学任务为主来进行教学。所以这种结合多媒体的课程也并不广泛。 三、高校英美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尽可能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存在于我国英美文学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得学生在课程的开端就会失去对英美文学的兴趣。为了防止高校内英美文学课程过于形式化的特征,可以采用电影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英美文化的韵味。一般英美文学的著作普遍偏长,老师在课堂留下的课后阅读任务在学生中根本无法很好的落实下来。因此,采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方式后,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课后阅读,使学生更具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在视图和音乐的双重冲击下进行启发式的教育。 (二)以开放性的讨论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由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太过于形式化,将文学教学的课程变为语言教学。为了改进这一问题,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而改变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教学目标的改进。高校对教学任务的制定不要拘泥于繁重的教条形式,缩小考试占比,加重课内外活动的学分占比。只有当教学目标改进之后,才能改变课堂教学的根本性问题。教师不用为了赶任务而缩短学生的讨论时间,课堂内容的开展就课通过讨论的形式扩宽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对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 英美文学专业对于外语专业属于核心课程之一,只有加大课时的分配,才能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英美文学课程可以从大一开始就进行基础的培养,从生动易懂的课程教学开始,逐步提高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兴趣。虽然有些短期应用性的课程会给英美文学课程带来冲击,但只要学校能够分清主次,不断加强学校对英美文学的重视度,不断强化英美文学的重要意义。就能够促使学校在课时的安排上更为合理。 (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无疑是学生对英美文学在另一种形式上的理解。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学的了解。首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课外任务,再进行分组开展。比如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选取几场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对这些情景进行生动的演绎,最后将演绎结果展示在课堂上。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腻的对文学作品中的任务进行鉴赏和理解,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2013年1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莎士比亚是一个哲学家吗?”的讲座,这次讲座由英国剑桥大学博士陈雷老师和外国语学院院长周平亲自参加和组织,然后围绕“美德可以教吗”这一问题在各类经典著作中进行阐释,将莎士比亚的哲学思想变现的更为形象生动。 (五)对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也多是记忆性知识为主,这种形式不能很好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考卷的设计上一定要以开放性的创新题目为主,不要以标准答案的答题模式来框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和文学兴趣。进而对文学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创新,结合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美的欣赏能力。例如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英美文学科目的试题总分为150分。题目的设计比较简单,第一部分是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面的记忆。在2007年和2008年的试题中都是考察学生对于英美文学中名家的记忆,没有出现太多的偏题怪题。在第二部分是通过简短的故事考察学生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第三部分就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对于学生人文精神以及美学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各大高校的教学地位也不容动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英美文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又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其最初设定的教学目的,从而使得该课程在当前教学体系中处于了一种尴尬的地位,不仅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而且不利于学生批判继承观点、全球化视野的养成,因而必须认清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招聘政府雇员33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四川九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生产经理等岗位测试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条码打印机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九洲千城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法务管理岗测试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州中心支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下半年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三批次校园招聘4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福建公务员考试魏观琴试题及答案
- 灰岩矿石加工与分选技术方案
- 都昌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智能终端设备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届重庆市康德卷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2024)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大单元教学课件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小吃合伙经营合同协议书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6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DL∕T 1098-2016 间隔捧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 Q-CR 838-2021 系列2集装箱 40英尺35t通.用集装箱
- 耳穴疗法基础知识
- 车间现场清场、清洁管理制度
- 邮政储蓄银行-客户经理(个人消费贷款)-试题+答案
- 农发行信贷业务考试题库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