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设计_第1页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设计_第2页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设计_第3页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设计_第4页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论、总体设计方案的拟定和验证 、 自动转位刀架的选择设计、编码盘安装部分的结构设计等几个部分。 数控车床系统中 刀架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 ,安装调试方便 ,可靠性高 ,成本低廉等优点 ,可用于车床数控化改造和数控实验系统的开发。 改造后的机车,主运动实现自动变速,刀架要是自动控制的自动转位刀架,要能自动切削螺纹。 关键字 : 数控改造 编码盘 滚珠丝杠 刀架 of he of of to of to to of to of so to to to to be a is it is to to of in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4 控系统发展简史 . 4 内数控机床状况分析 . 4 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 4 续向开放式、基于 第六代方向发展 . 4 高速化和高精度化发展 . 4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 5 控化改造的市场空间 . 5 床改造的效益分析 . 6 设计内容及任务 . 7 第二章 总体方案的拟定和论证 . 8 动转位刀架选择设计 . 8 可行性论证 . 8 刀架设计方案的 拟定 . 8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9 控车床刀架的基本要求 . 10 控车床刀架结构 . 10 工作原理 . 10 刀架的安装 . 11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12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 12 步进电机频率对编码盘的限制 . 13 编码盘的安装 . 13 单片机和主机( )的连接 . 14 8031 单片机接口的扩展 . 15 键盘 /显示器接口芯片 8279 . 17 中断优先电路 . 20 光电隔离电路 . 21 片机控制的自动换刀程序设计 . 21 结论 . 24 谢辞 . 25 参考文献 . 26 第一章 绪论 控系统发展简史 1946 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 6 年后,即在 1952 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 ,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内数控机床状况分析 内数控机床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数控机床占有率逐年上升,在大中企业已有较多的使用,在中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中也普遍开始使用。在这些数控机床中,除少量机床以 式集成使用外,大都处于单机运行状态,并且相当部分处于使用效率不高,管理方式落后的状态。 2001 年,我国机床工业产值已进入世界第 5 名,机床消费额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 3位,达 美元,仅次于美国的 美元,消费额比上一年增长 25%。但由于国产数控机 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使我国机床的进口额呈逐年上升态势, 2001 年进口机床跃升至世界第 2 位,达 美元,比上年增长 近年来我国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成形折弯机、数控压铸机等,普通机床有钻床、锯床、插床、拉床、组合机床、液压压力机、木工机床等。出口的数控机床品种以中低档为主。 内数控机床的特点 1、新产品开发有了很大突破,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2、数控机床产量大幅度增长,数控化率显著提高。 2001 年国内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已达 台,比上年增长 金切机床行业产值数控化率 从 2000 年的 高到 2001 年的 3、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配套产品有了突破。 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续向开放式、基于 第六代方向发展 基于 具有的开放性、低成本、高可靠性、软硬件资源丰富等特点,更多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会走上这条道路。至少采用 作为它的前端机,来处理人机界面、编程、联网通信等问题,由原有的系统承担数控的任务。 所具有的友好的人机 界面,将普及到所有的数控系统。远程通讯,远程诊断和维修将更加普遍。 高速化和高精度化发展 这是适应机床向高速和高精度方向发展的需要。 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 1)应用自适应控制技术 数控系统能检测过程中一些重要信息,并自动调整系统的有关参数,达到改进系统运行状态的目的。 ( 2)引入专家系统指导加工 将熟练工人和专家的经验,加工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存入系统中,以工艺参数数据库为支撑,建 立具有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 ( 3)引入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 4)智能化数字伺服驱动装置 可以通过自动识别负载,而自动调整参数,使驱动系统获得最佳的运行。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从微观上看,数控机床比传统机床有以下突出的优越性,而且这些优越性均来自数控系统所包含的计算机的威力。 以加工出传统机床加工不出来的曲线、曲面等复杂的零件。 由于计算机有高超的运算能力,可以瞬时准确地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瞬时应该运动的运动量,因此可以复合成复杂的曲线或曲面。 2 、可以实现加工的自动化,而 且是柔性自动化,从而效率可比传统机床提高 3 7 倍。由于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住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实现另一工件加工的自动化,从而使单件和小批生产得以自动化,故被称为实现了 柔性自动化 。 3、 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尺寸分散度小,使装配容易,不再需要 修配 。 4 、可实现多工序的集中,减少零件 在机床间的频繁搬运。 5、 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因而可实现长时间无人看 管加工。 6、 由以上五条派生的好处。 如: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一个人可以看管多台机床),减少 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等等。 宏观看改造的必要性 从宏观上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军、民机械工业,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已开始大规模应用数控机床。由于采用信息技术对国外军、民机械工业进行深入改造(称之为信息化),最终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军品和民品的市场上竞争力大为增强。而我们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比发达国家约落后 20 年。如我国机床拥有量中,数 控机床的比重(数控化率)到 1995 年只有 而日本在 1994 年已达 因此每年都有大量机电产品进口。这也就从宏观上说明了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控化改造的市场空间 机床的数控制化改造是一个方兴未的行业,从各种统计数字上看前途应该是十分光明的,例如: 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它们的机床改造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行业,生意盎然,正处在黄金时代。由于机床以及数控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床改造是一个 永恒 的课题。我国的机床改造业,也从老的行业进入到以数控技术为主的新的行业所以不难看出: 1 国内的市场 我国目前机床总量 380 余万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 台,即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 3。近 10 年来,我国数控机床年产量约为 台,年产值约为 18 亿元。机床的年产量数控化率为 6。我国机床役龄 10 年以上的占 60以上; 10 年以下的机床中,自动 /半自动机床不到 20, 自动化生产线更屈指可数(美国和日本自动和半自动机床占 60以上)。可见我们的大多数制造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装备绝大数是传统的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 10 年以上的旧机床。用这种装备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 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成本高、供货期长,从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大力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2. 进口设备和生产线的数控化改造市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据不完全统计,从 1979 1988 年 10 年间,全国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就有 18446 项,大约 这些项目中,大部分项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有的引进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设备或生产线不能正常运转, 甚至瘫痪,使企业的效益受到影响,严重的使企业陷入困境。一些设备、生产线从国外引进以后,有的消化吸收不好,备件不全,维护不当,结果运转不良;有的引进时只注意引进设备、仪器、生产线,忽视软件、工艺、管理等,造成项目不完整,设备潜力不能发挥;有的甚至不能启动运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生产线的产品销路很好,但是因为设备故障不能达产达标;有的因为能耗高、产品合格率低而造成亏损;有的已引进较长时间,需要进行技术更新。种种原因使有的设备不仅没有创造财富,反而消耗着财富。 这些不能使用的设备、生产线是个包袱,也是一 批很大的存量资产,修好了就是财富。只要找出主要的技术难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就可以最小的投资盘活最大的存量资产,争取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改造市场。 床改造的效益分析 提高机床数控化效率有两个途径:一是购买新的数控机床;二是对旧的机床进行改造而对于一个机床拥有量大,经济财力又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采用旧机床改造来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数控化率是一个极其有效和使用的途径,采用第二中方法有以下的优点: 1、减少了投资和交货的期限 同购置新的数控机床相比,一般可以节省 60%到 80%的费用 ,改造的费用大大减低。 2、机械的稳定性可靠 机床的床身,立柱等基础件都是重而坚固的铸铁构件,而铸件越久自然失效充分,内应力的消除使得比新的铸件更稳定,这些铸件的使用又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又减少了铸铁件生产时对环境的污染。 3、熟悉了解设备结构性能,便于操作维修 购买的新设备,事先很难前面了解机床的结构性能,以至很难预算是否完全适合加工要求,而改造则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并且大大缩短了对数控机床在使用和维修方面的培训时间,机床一旦改装完成,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见效较快。 4、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 件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基,不必像购新机时重新构筑新基,同时工夹具、样板和外设备也可以在利用。 5、可更好的因地制宜合理筛选功能 购买现成的通用型机床,往往对一个具体的生产加工有一些多余的功能,又可能缺少某一个专用的特殊功能,如向机床制造厂提出特殊定货要求,增加某些特殊的加工要求,往往费用大,交货的日期又长。而采用改造的方案就可以根据生产加工要求,采用组合的方法再某些部件设计改造成专用的数控机床。 6、可及时采用最新技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由于技术进步和我国机床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的 发展,目前已有众多的疏忽资源支持机床方面的改造 ,如随意采购各种尺寸的滚珠丝杠副,且交货期短;采用贴塑导轨新技术,可使传统的滑动导轨的摩擦系数降低五至十几倍来防止爬行,还可以使得刮研极容易,等等例子说明有一大批社会资源,可根据技术更新的发展速度,及时地采用最新技术来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提高设备质量和档次,将旧机场改造成当今水平的机床。 设计内容及任务 普通车床 6140数控改造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和验证、 自动转位刀架的选择或设计、 编码盘安装部分的结构设计 、部分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首先应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这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再由 数控装置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化、起停,进给运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它如刀具 选择交换、工件夹紧松开和冷却润滑的开、关等动作,使刀具与工件及其它辅助装置严格的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第二 章 总体方案的拟定和论证 数控机床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在机械制造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好地解决了现代机械制造中结构复杂、精密、批量小、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且能稳定产品的加工质量,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但从目前企业面临的情况看,因数控机床价格较贵,一次性投资较大使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国作为机床大国,对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良策 。 动转位刀架选择设计 数控机床的刀架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直接影响车床的切削性能和效率。卧式车床数控改造应将原来机床的普通手动转位刀架替换成自动换位刀架,本设计决定采用常州武进数控设备厂生产的 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用户建造自动化制造系统项目前所进行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报告,是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和批准立项的基本依据。同样,在进行普通车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之前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是必要的。 根据传统的论证方法,普通车床经济型数控改造的可行性论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即从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改造的基础条件、目标、技术方案、投资概算、效益分析;改造后车床的实施计划,结论等。 由于原因限制,设计者只能就改造的投资概算作一简要的可行性论证。 费用和旧设备费用总计不会超过 15万元 。因此,对普通车床作经济型数控改造适合我国国情,是国内企业提高车床的自动化能力和加工精度的有效选择,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刀架 设计方案的 拟定 经总体设计方案的论证后,确定的 架改成由微机控制,经电机驱动的自动转位刀架。为保持切削螺纹的功能,需安装主轴脉冲发生器。 图 3体方案设计图 第 三 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卧式车床数控改造应将原机床的普通手动转位刀架替换成自动转位刀架。自动 转位刀架由数控系统控制,效率高,工艺性能可靠。根据所加工零件的工艺要求及机床控制方式确定自动刀架的刀位数和刀架类型。 微 机 光电阻隔 微电机 刀架 光阻 编码 器 光电阻隔 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 光电阻隔 功率放大 变频调速电 机 步 进 电 机 步 进 电 机 主 轴 纵向工作台 横向工作台 控车床刀架的基本要求 数控车床的刀架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刀架用于夹持切削用的刀具,在一定程度上,刀架的结构和性能体现了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所以有如下要求: 转位准确可靠,工作平稳安全; 按最短线路就近选择,转位时间短; 重复定位精度高; 防水、防屑,密封性能优良; 夹紧刚性高,适宜重负荷切削。 控车床刀架结构 图 6 自动转位刀架大致尺寸图 工作原理 自动转位刀架工作原理如图 6电机经弹簧安全离合器至涡轮副带动螺母旋转,螺母抬起刀架使定位用的端齿盘的上盘与下盘分离,随即带动刀架旋转到位。然后发信号使电机反转锁紧,完成刀架换位后,再进行切削加工。 其具体过程是:当微机发出换刀信号后,刀架控制器中继电器动作,电动机正转驱动涡轮蜗杆减速机构, 端齿盘定位转位411E 当上刀架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离合转盘 起作用,带动上刀体旋转。刀架上 端的发信盘中对应每个 刀位都安装一个霍尔元件,当 ( 123上刀体旋转到某一刀位时,该刀架上霍尔元件输出高电平。在上刀体旋转过程中,发信盘不断的向数控系统反馈刀位信号。数控系统将反馈刀位信号与指令刀位信号相比较,当两信号相同时,说明上刀体已旋转到所选刀位。此时,数控系统立即控制刀架控制继电器使电动机反转,活动销反靠在反靠盘上初定位。在活动销反靠作用下,螺杆带动上刀体下降,直至齿牙盘啮合,完成精定位,并通过涡轮蜗杆锁紧螺母,使刀架紧固。向数控系统发出转位完成信号 ,切断电源,电机停转,完成选刀过程。 刀架的安装 图 6刀架的安装尺寸 该刀架安装时,需先拆除原机床上的小拖板和原刀架,然后把电动刀架置于中拖板上。此时,刀架高度应使车刀前刀面基本通过车床主轴轴心线,否则要在刀架下面加垫板,调整其高度。然后,卸掉刀架电动机风扇罩壳,逆时针方向转动电动机,使上刀体相当于下刀体转动 450左右。打装螺孔,再用内六角 螺栓将刀架与中拖板固定,固定时应注意,将刀架的两侧面分别与车床纵向和横向的进给方向平行。电动刀架与系统的连线应如下安装:沿横向工作台右侧面先走线到车床后面,再沿车床后导轨下方拉出一铁丝滑线,走线到系统。其好处在于 :避免走线杂乱无章,而使得加工时切屑、切削液以及其它杂物磕碰电动刀 第四 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我们知道在经济型数控车床上加工螺纹或丝杠时,须培植主轴脉冲发生器(即编码盘)作为车床主轴位置信号的反馈元件,它与车床主轴同步转动,发出主轴转角位置变化信号,输送到计算机。 光电编码器工 作原理 脉冲编码器是一种旋转式脉冲发生器,它把机械转角变成电脉冲,是一种常用的角位移传感器。 编码盘按一定的编码形式如二进制编码,二 一个圆盘分成若干等 份,并利用电子、光电或电磁器件, 把代表被 图 7冲发生器 测位移的个等份上的数码转换成便于应用的二进制或其它表达方式。 脉冲编码器分为光电式、接触式Q 1Q 2大器D 0精度与可靠性来讲,光电式脉冲编码器优于其它两种。数控机床上只用光电式脉冲编码器。由霍尔效应构成的电磁感应式脉冲发生器也有作速度检测元件用。(如上 7 1 图 ) (b) 步进电机频率对编码盘的限制 在使用主轴脉冲发生器时,受到步进电机频率的限制。如采用 1000工作频率,加工 3距的螺纹时,步进电动机频率为 300而主轴脉冲发生器频率为 10006060000所以车床主轴转速 n =1000 60/300=200 r ,即车床主轴转速不得超过 200 r 转;如将主轴脉冲发生器的频率提高到 2000 转速也仅达到400 r 。由此可见,当螺距越大时,允许的车床主轴转速也就越 低。 编码盘的安装 编码盘的安装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同轴安装和异轴安装。同轴安装的结构简单,联接方便,但安装后不能加工穿出主轴孔的较长的工件; 而异轴安装无此缺陷。考虑到这一点,本设计为使改造设计的车床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决定采用异轴安装的方式来安装编码盘。如图 7,编码盘通过传动比为 1: 1 的同步齿形带与主轴联系起来。工作时,编码器与主轴同步旋转, 数控装置控制进给步进电机准确地配合主轴的旋转而产生进 给运动。保证主 轴每转一转, 螺纹车刀 移动一个螺纹导程,同时还保证每次走刀 都在工作的同一点切入,而不 乱扣。 0A 图 7量式编码盘安装示意图 单片机和主机( )的连接 串行通信是 外界交换信息的一种基本通信方式。单片机用语数据采集时,往往作为前端机安装在工业现场,远离主机,现场必须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发往主机进行处理,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 51 系列弹片机自身有全双工的 异步通信接口,实现串行通信很是方便。 片机和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图如下: 1 2 3 4 5 6i t l eN u m be r R e v i s i o nS i z a t e : 2 0- M a y - 20 0 3 S he e t o f F i l e : D : yy b 电路图 单片机与 串行通信接口 单片机与 串行通信接口 . D r a w n B y:162738495D B 9162738495D B 9 .1 u I O U c -+ 5I O U + +C 2 C 5 1V c A L 2 L A 11 0u P X 2- 5 X 2 32 C O M 1 或 C O M 2C 1 = C 2 = C 3= C 4 = 1 u 单片机和 的串行通信接口 图中 在 内接有 8250 兼容)串行接口、 电平转换和 接器,除鼠标占用一个串行口以外,还留有两个串行口给用户,这就是 址33 址 22通过这两个口,可以连接 电话线互联网 ,也可以连接其他通信设 备,如单片机,仿真机等。 8031 单片机接口的扩展 在使用单片机的实时控制系统中,往往需要通信的外部设备或者控制对象比较多,单片机本身的 I/O 口无法满足要求,因而需要扩展 I/O 口。拥护可以把 64据存储器地址空间的一部分(例如 0为外部 I/O 的地址空间, 仿问外部。 图 8031单片机的接口扩展 1 2 3 4 5 6i t l eN u m be r R e v i s i o nS i z a t e : 2 5- M a y - 20 0 5 S he e t o f F i l e : D : 新建文件夹 电路图 8 03 1 接口扩展 8 0 3 1 的接口扩展 .D d bD r a w n B y:R E S E 57 4L S 1 0P 3. 7P 3. 6P 3. 5P 2. 0A L E 3 0111C E . 0P 0. 1P 0. 2P 0. 720+ 55VV s . 2P 3. 1V c u . 71213I N T 0I N T 1+ 5 A L 1X T A L 2R E S E TV c 0 u F / 1 0 S E T+ 5 0. 0P B 0. 1P B 0. 718192021222324258 25 5 0 . 1P C 0 . 2P C 0 . 71415167c 13 6 0A 49281716252423222129393837363534333218 1417 13 18 7 4 319 1 6 15 1 2 9 6 5 2345654321689536A 12p 64e x L S 3 73V c 键盘 /显示器接口芯片 8279 8279是 位微处理器配套设计的可编程键盘 /显示器接口芯 片,在微机控制数控系统中广泛应用。数控系统中广泛应用。 1、 8279的主要性能 ( 1) 提供了硬件扫描键盘接口,可连接 8行 8列的矩阵键盘。 ( 2) 键盘接口可接开关式传感器矩阵或者其开关输入量 ( 3) 具有动态扫描显示器接口,可接 16 个 8段数码显示器。显示数据采用右端 或左端送如。 ( 4) 键盘和显示器扫描信号及扫描间隔由内部定时控制逻辑和扫描计数器完成。扫描信号具有编码输出和译码输出两种方式等功能 . 其显示器和键盘的驱动程序如下: ( 1) 示器程序 : #7 ;显示 缓冲区末地址 #01H A, 7A A, :取显示数据 A,#0 ;加上偏移量 A,A+ A,B L A 7,#02H 6,0 6,L 盘扫描子程序 A,#00000011B 7 0 00H 7 A, A,B A,00H A,#08H A,#10H A,#18H A, 4 A,L A A,L A 7 A,#00H A, A A,#0 ( 2)插补程序清单 : 2300 P,#60H A 28H,#029H,#0200H 200H 200H 70H,#0A,2B 0 A,70H 70H,A 调环行分配器子程序 A,2A,29H 2 ; 转入子程序 A,70H 70H,A : A,2A,28H 22 A,28H A,2 ;比较 X ;关 8255 A,#00H 中断优先电路 五个中断的有先级别寄存器管理,相应位置 1,则该中断源优先鉴别高,置 0的优先级别低 当某几位中断源在 或同为零时,由内部查询确定优先级,即优先响应先查询中断请求。 图 8 中断系统 用位 串行口 高 /低 /低 /低 /低 /低 1 2 3 4 5 6i t l eN u m be r R e v i s i o nS i z a t e : 2 5- M a y - 20 0 5 S he e t o f F i l e : D : 新建文件夹 电路图 中断优先系统图 . D r a w n B y:R X e x T 0I T 0 = 1I T 0 = 0I N T 1I T 1 = 1I T 1 = 0I E 0T F 0I E 1T F 1 O O e x t+ 0T F 0T F 1E T 1 0P T 0P X 1P T 1总中断 优先级自然优先级矢量地址然优先级自矢量地址硬件查询高级中断优先 中断系统 光电隔离电路 为了防止强电干扰及其他信号通过 I/O 控制电路进入计算机,影响其工作,通常的办法是采用滤波吸收,抑制干扰信号的产生,然后采用光电隔离的办法,使微机与强电部件不共地,阻断干扰信号的传导,光电隔离电路主要由光电转换元件组成,如下图 8制输出时,如图( a)所示,可知,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经 74到光电耦合器 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经反相后,加到发光管的电平低电平,因此,发光二 极管不导通,没有光发出 /这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信号几乎等于加在光敏三极管集电极上的电源电压。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并发 图 8电隔离电路 光,光敏三极管接受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而导通,于是输出端几乎等于零。同样的道理,可将光电耦合器用于信息的输入,如图( b)所示。当然,光电偶合器还有其他连接方式,以实现不同要求的电平合伙者极性转换。光电偶合电路有以下做用: ( 1) 可将输入与输出端两部分电路的地线分开,各自使用一套电源供电; ( 2) 可以进行电平转换如图( a)所示电路,通过光电偶合器可以很方便地把微 机的输出信号 变为 12V; ( 3) 提高驱动能力。 片机控制的自动换刀程序设计 当数控程序中的有 T 指令时,中央处理器经过判断就发出换刀指令,启动换刀电机正转,通过内部结构带动刀架转动到达指定位置后停止转动,而后开始反转。但反转使得刀架紧固后停止反转,完成换刀过程。刀架的机械机构见上图纸。自动。 自动换刀常年个性要根据换刀电机的控制电路设计,各种经济型数控系统中,其换刀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思想上基本相同的,都是采用一个社出口的二位信号线分别控制电机正,反转,用一个输出入口的二位信 号线分别检测电机正,反转时换刀到位和呀紧状态。其程序设计如下: ; 保护现场 A, #00H ;A 清零 关换刀电机 41H A, #03# ;取需换刀位码 A, 03# ;代码后两位有效 A, 判位 . . A, #01H ;输入刀架转动信号 # ;指向输入口地址 A, ;取输入口内容 ,测到位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