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doc

弹簧座的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优秀课程毕业设计含9张CAD图纸带任务书+开题报告】-cymj16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6005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61.1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8-12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45
积分
关 键 词:
弹簧 冲压 工艺 落料拉深 复合 模具设计 弹簧座 冲压工艺 复合模具
资源描述:

弹簧座的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优秀课程毕业设计含9张CAD图纸带任务书+开题报告】-cymj16

弹簧座的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

摘要:

冲压模具作为制造产品(或半产品)的一种工具,其作用是完成某种工艺。模具设计必须满足工艺要求,最终满足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要求。因此冲压设计师必须掌握冲压工艺,包括冲压工艺的分类、各种工艺计算、工艺制订等基础知识,而后才可以选择模具的类型,进行模具设计,使模具的类型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结构及尺寸等满足工艺及产品的要求。

冷冲压工艺大致分两类: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分离工序的目的是在冲压过程中将冲压件与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进行分离:分离工序又可分为落料、冲孔和剪切等。成型工序的目的是使冲压毛胚在不破坏其完整性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产品所需要的形状:成形工序又分为弯曲、拉深、翻边、翻孔、胀形、扩孔等。

对本零件的首道工序,本设计用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来完成。考虑到工件属于旋转体,是一般凸缘圆筒件,形状简单、对称。而且所用材料08钢的塑性和韧性均高,无回火脆性倾向,拉深工艺性较好,圆角也较适合。故模具制造方便,两道工序在一副模具中完成,生产效率高。

关键词:复合模  拉深工艺   塑性   韧性  模具制造

Abstract:

Hurtle a kind of tool of press the molding tool conduct and actions  manufacturing product( or the half product), its function is to complete a certain craft. Therefore hurtling to press designer must control to hurtle to press the craft, the classification, various craft calculation, craft that includes to hurtle to press the craft establishes etc.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just can choose the type of the molding tool and then, carry on the molding tool design, make the type, structure and size etc. of the molding tool satisfy the request of the craft and product.

   Cold hurtle to press the craft to divide mostly two type: Separate the work preface and model the work preface. Purpose that separates the work preface is at hurtle to ran over the distance lieutenant general to hurtle to press the piece and planks to anticipate to press certain outline line to carry on the separation: Separating the work preface can is divided in to fall to anticipate again, blunt bore and shear to slice etc.. The purpose that models the work preface is to make hurtle to press the hair  , the creation transform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t break its integrity, and convert the shape that product need: Take shape the work preface and is divided into the flection and pull deep, turn over the side, turn over the bore, bulge form and expand the bore, etc.. Cold hurtle to press the molding tool is main craft equipments that hurtles to press to produce. Hurtle the surface quantity, size accuracy, rate of production and the economy performance etc.

To the first work preface of the spare parts, this design use just pack to fall to anticipate to pull the deep compound mold to complet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work piece belongs to revolve the body, is a tube of general convex good luck piece, the shape is simple, symmetry. And 08  plastic and tenacities of the steels of material use are all high, did not return to the fire frailty sexual orientation, pull the deep craft better, a Cape is also iner keeping with. The past molding tool manufacturing is convenient, two work prefaces complete in a molding tool, producing the efficiency high.

Keyword: The compound mold pulls、 the deep craft、 plastic 、plastictenacity molding tool manufacturing

目录

绪论 1

第1章  设计内容及要求   4

第2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

2.1 毛坯材料的分析 5

2.2 工艺分析 5

第3章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6

第4章  主要设计计算 7

4.1 毛坯尺寸计算(应按拉深件的中线尺寸计算) 7

4.1.1 确定毛坯尺寸计算的依据 7

4.1.2 计算毛坯直径 7

4.2 排样方式确定 7

4.2.1 排样相关计算 7

4.3 成形次数的确定 8

4.4 判断是否用压边装置 8

4.5 确定工件各次拉深的尺寸 9

4.5.1 首次拉深直径 9

4.5.2 计算以后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 10

4.6 冲压工序压力计算 10

4.6.1 落料力的计算 10

4.6.2 压边力计算 11

4.6.3 拉深力的计算 11

4.6.4 冲压工艺总力 11

4.7 压力中心的确定 11

4.8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1

4.8.1 落料刃口尺寸计算 11

4.8.2 拉深部分尺寸计算 12

第5章  模具的总体设计 14

5.1 模具类型的选择 14

5.2 定位方式的选择 14

5.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14

5.4 压边装置的确定 14

5.5 导向方式的选择 14

第6章  主要零部分的结构设计 15

6.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15

6.1.1 落料凹模的设计 15

6.1.2 拉深凸模的设计 15

6.1.3 凹凸模的设计 16

6.2 其它零部分的设计 16

6.2.1 弹性元件的设计 16

6.2.2 模架及其它零部分的选用 17

第7章  模具总装图及其工作过程的分析 18

7.1 模具总装图 18

7.2 模具工作过程分析 18

第8章  冲压设备的选定 20

第9章  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性 21

第10章 模具的装配过程 22

10.1 装配前的准备 22

10.2 装入模柄 22

10.3 装配凸凹模 22

10.4 装配凸模 22

10.5 装配下模 23

10.6 装配上模 23

10.7 安装凹模 23

10.8 试切 23

10.9 装配其它零件 23

第11章  模具调试 24

11.1 模具调试的目的 24

11.2 模具的调试 24

11.3 该模具的调试 25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表 29

【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bat

上垫板和固定板.dwg

下垫板.dwg

下模座.dwg

凸凹模.dwg

图纸9张.dwg

导料板兼卸料板.dwg

弹簧座的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doc

弹簧座的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任务书.doc

弹簧座的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拉深凸模.dwg

排样图.dwg

摘要.doc

文件清单.txt

目录.doc

落料凸凹模.dwg

装配图.dwg


内容简介:
摘要:冲压模具作为制造产品(或半产品)的一种工具,其作用是完成某种工艺。模具设计必须满足工艺要求,最终满足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要求。因此冲压设计师必须掌握冲压工艺,包括冲压工艺的分类、各种工艺计算、工艺制订等基础知识,而后才可以选择模具的类型,进行模具设计,使模具的类型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结构及尺寸等满足工艺及产品的要求。冷冲压工艺大致分两类: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分离工序的目的是在冲压过程中将冲压件与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进行分离:分离工序又可分为落料、冲孔和剪切等。成型工序的目的是使冲压毛胚在不破坏其完整性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产品所需要的形状:成形工序又分为弯曲、拉深、翻边、翻孔、胀形、扩孔等。对本零件的首道工序,本设计用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来完成。考虑到工件属于旋转体,是一般凸缘圆筒件,形状简单、对称。而且所用材料08钢的塑性和韧性均高,无回火脆性倾向,拉深工艺性较好,圆角也较适合。故模具制造方便,两道工序在一副模具中完成,生产效率高。关键词:复合模 拉深工艺 塑性 韧性 模具制造Abstract:Hurtle a kind of tool of press the molding tool conduct and actions manufacturing product( or the half product), its function is to complete a certain craft. Therefore hurtling to press designer must control to hurtle to press the craft, the classification, various craft calculation, craft that includes to hurtle to press the craft establishes etc.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just can choose the type of the molding tool and then, carry on the molding tool design, make the type, structure and size etc. of the molding tool satisfy the request of the craft and product. Cold hurtle to press the craft to divide mostly two type: Separate the work preface and model the work preface. Purpose that separates the work preface is at hurtle to ran over the distance lieutenant general to hurtle to press the piece and planks to anticipate to press certain outline line to carry on the separation: Separating the work preface can is divided in to fall to anticipate again, blunt bore and shear to slice etc. The purpose that models the work preface is to make hurtle to press the hair , the creation transform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t break its integrity, and convert the shape that product need: Take shape the work preface and is divided into the flection and pull deep, turn over the side, turn over the bore, bulge form and expand the bore, etc. Cold hurtle to press the molding tool is main craft equipments that hurtles to press to produce. Hurtle the surface quantity, size accuracy, rate of production and the economy performance etc.To the first work preface of the spare parts, this design use just pack to fall to anticipate to pull the deep compound mold to complet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work piece belongs to revolve the body, is a tube of general convex good luck piece, the shape is simple, symmetry. And 08 plastic and tenacities of the steels of material use are all high, did not return to the fire frailty sexual orientation, pull the deep craft better, a Cape is also iner keeping with. The past molding tool manufacturing is convenient, two work prefaces complete in a molding tool, producing the efficiency high.Keyword: The compound mold pulls、 the deep craft、 plastic 、plastictenacity molding tool manufacturing目录绪论1第1章 设计内容及要求 4第2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52.1 毛坯材料的分析52.2 工艺分析5第3章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6第4章 主要设计计算74.1 毛坯尺寸计算(应按拉深件的中线尺寸计算)74.1.1 确定毛坯尺寸计算的依据74.1.2 计算毛坯直径74.2 排样方式确定74.2.1 排样相关计算74.3 成形次数的确定84.4 判断是否用压边装置84.5 确定工件各次拉深的尺寸94.5.1 首次拉深直径94.5.2 计算以后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104.6 冲压工序压力计算104.6.1 落料力的计算104.6.2 压边力计算114.6.3 拉深力的计算114.6.4 冲压工艺总力114.7 压力中心的确定114.8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14.8.1 落料刃口尺寸计算114.8.2 拉深部分尺寸计算12第5章 模具的总体设计145.1 模具类型的选择145.2 定位方式的选择145.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145.4 压边装置的确定145.5 导向方式的选择14第6章 主要零部分的结构设计156.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156.1.1 落料凹模的设计156.1.2 拉深凸模的设计156.1.3 凹凸模的设计166.2 其它零部分的设计166.2.1 弹性元件的设计166.2.2 模架及其它零部分的选用17第7章 模具总装图及其工作过程的分析187.1 模具总装图187.2 模具工作过程分析18第8章 冲压设备的选定20第9章 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性21第10章 模具的装配过程2210.1 装配前的准备2210.2 装入模柄2210.3 装配凸凹模2210.4 装配凸模2210.5 装配下模2310.6 装配上模2310.7 安装凹模2310.8 试切2310.9 装配其它零件23第11章 模具调试2411.1 模具调试的目的2411.2 模具的调试2411.3 该模具的调试25结论26致谢27参考文献28附表29绪论1 冲压工艺的应用冲压工艺是塑性加工的基本加工方法之一。它主要用于加工板料零件,所以有时也叫板料冲压。冲压不仅可以加工金属板料,而且也可以加工非金属板料。冲压加工时,板料在模具的作用下,于其内部产生使之变形的内力。当内力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板料毛坯或毛坯的某个部位便会产生与内力的作用性质相对应的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生产靠模具与设备完成加工过程,所以它的生产率高,而且由于操作简便,也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利用模具加工,可以获得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或难以制造的、形状复杂的零件。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是由模具保证,所以质量稳定,一般不需再经过机械工业加工便可使用。冲压加工不一般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像切削加工那样大量切削材料,所以它不但节能,而且节约材料。冲压产品的表面质量较好,使用的原材料是冶金工厂大量生产的轧制板料或带料,在冲压过程中材料表面不受破坏。因此,冲压工艺是一种产品质量较好而且成本低的加工艺。用它生产的产品一般还具有重量轻且刚性好的特点。冲压工艺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各种民用轻工产品以及航空、航天和兵工等的生产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各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冲压生产都是十分发达的。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冲压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2 冲压工艺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在青铜器时期就已经发现金属具有锤击变形的性能。可以肯定,中国远在2400年前已经掌握了锤击金属以制造兵器和工具的技术。因为钢铁材料在冷态下进行塑性加工需要很大的力和功,所以冷压钢铁的技术在古代是不可能性广泛使用的。当人们发现金、银、铜等金属塑性较好,变形时不需要较大的力时,锤击压制技术迅速向金、银、铜的装饰品和日用品范围发展。在西安的陕西省博物馆中陈列的一个汉代(公元前206至公元220)的量器,厚度约2mm,制作精美,花纹细致,就在今天看来,也算是一个精制品。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精巧的手工艺技术水平。3 冲压工艺的发展趋势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冲压工艺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这些革新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分析计算方法的现代化。例如,生产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传统方法是根据已有的设计资料和设计者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工艺方案和有关参数,然后设计模具,进行试冲,经过反复试验和修改,才能转入批量生产。近几年来,国外有的公司已开始采用有限变形的弹塑性有限元法,对覆盖件成形过程进行计算模拟,分析应力应变关系,从而预测某一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并将结果显示在图形终端上,供设计人员进行选择和修改。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昂贵的模具试制费用,缩短产品试制周期,而且可以建立符合生产实际的先进设计方法;既促进了冷冲压工艺的发展,又可以发挥塑性成形理论对生产实际的知道作用。(2)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的现代化。为了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缩短工装设计、制造周期,正在大力开展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采用这一技术,一般可以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效率23倍,模具生产周期可缩短1/21/3。发展这一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模具CAD/CAM一体化,而模具图纸将只作为检验模具之用。采用模具CAD/CAM技术,还可提高模具质量,大大减少设计与制造人员的重复劳动,使设计者有可能把精力用在创新和开发上。(3)冲压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华。为了满足大量生产的需要,冲压设备已由单工位低速压力机发展到多工位高速自动压力机。一般中小型冲压件,既可在多工位压力机上生产,也可以在高速压力机上采用多工位连续模加工,使冲压生产达到高度自动化。大型冲压件(如汽车覆盖件)可在多工位压力机上利用自动送料和取件装置,进行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从而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4)为了满足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生产批量减小的发展趋势,发展了一些新的成形工艺、简易模具、通用组合模具以及数控冲压设备和冲压柔性制造系统(FMS)等。这样,就使冲压生产既可适合大量生产,又可适用于小批量生产。(5)不断改进板料性能,以提高其成形能力和使用效果。例如,研制高强度钢板,用来生产汽车覆盖件;研制新型材料板,用来生产航空构件等。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原材料性能的不同,当前在生产中所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分成分离工序与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的目的是在冲压过程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同时,冲压件分离断面的质量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冲压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所要求的成品形状,同时也要满足尺寸精度方面的要求。第1章设计内容及要求工件名称:弹簧座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8钢 厚度t=1.5mm工件简图:如图1-1所示 图1-1 零件图 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按Q/SB12364。第2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2.1 毛坯材料的分析08钢的塑性和韧性均高,无回火脆性倾向。焊接性能好,在冷拉状态下或经正火外理后切削性明显提高,在冷状态下易挤压成形和压模成形,但强度较低,淬透性及淬硬性很差。表一 08钢的化学成份(%)牌号CSiMuCrNiCu080.050.120.170.370.350.650.100.300.25表二 08钢的主要力学性能牌号/MPab/MPas/10100E/10308253353324441196321862.2工艺分析该零件为弹簧座零件,工件形状简单、对称,圆角较大,要求精度不高,便于模具加工,减少热处理或冲压时尖角处开裂,也防止尖角部分刃口过快磨损。工件四个均布孔的直径分别为5.5,孔与边缘的距离为3.25,故不用受到凸、凹模强度与模具结构的限制。 采用1.5的08钢冲压,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该零件形状属于旋转体,是一般凸缘圆筒件,拉深工艺性较好,圆角也较适合,不需整形。第3章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三次拉)、冲底孔、翻边、冲凸缘孔、切边六个基本工序。经下面计算分析可排列出下列几种工艺方案:方案一:按基本工序。落料,首次拉深,二次拉深,三次拉深,冲底孔,翻边,冲四个凸缘孔,切边。方案二: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冲底孔与翻边复合,冲四个凸缘孔与切边复合,其余按基本工序。方案三: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冲底孔与冲四个凸缘孔复合,翻边与切边,其余按基本工序。方案四:全部基本工序合并,采用连续拉深冲压成型。方案五: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二次拉深,三次拉深与冲底孔复合,翻边,冲四个凸缘孔与切边复合。对于方案一,模具结构相对简单,但需八道工序八副模具,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且精度难以满足工件生产的需要。方案二中,冲底孔与翻边复合,使模具壁厚比较小,模具容易损坏,冲四个凸缘孔与切边复合也存在模具壁厚太薄的问题。方案三中,虽然解决了壁厚太薄的问题,但是冲底孔与冲四个凸缘孔复合,模具的刃口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刀口用钝后,刃磨很不方便,翻边与切边也存在这个问题。方案四只须一套模具即可,生产效率最高,但是相比之下,模具结构比较复杂,送进操作也不太方便。方案五,将落料拉深复合,三次拉深与冲底孔复合,冲四个凸缘孔与切边复合,减少了毛坯的周转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于工厂的大批量生产条件,复合模结构虽然较方案一复杂,但是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通过对上述五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采用方案五较好。第4章 主要设计计算4.1毛坯尺寸计算(应按拉深件的中线尺寸计算)4.1.1确定毛坯尺寸计算的依据毛坯的形状应符合金属在塑性变形时的流动规律,其形状一般与拉深件周边的形状相似。毛坯的周边应该是光滑的曲线而无急剧的转折,所以对于旋转体来说,毛坯的形状无疑是一块圆板,只要求出它的直径。拉深前后,拉深件与其毛坯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对于不变薄拉深,其面积不变。由于板料具有方向性以及毛坯在拉深过程中的摩擦条件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拉深后的工件顶端一般都不平齐,需要修边,所以在毛坯尺寸中,应包括修边余量。4.1.2计算毛坯直径选取修边余量,查现代冲压技术手册表5-2得:=3mm 因=68mm故实际外径为的d=68+23=74mm。初算毛坯直径,根据表面积相等的原则,用解析法求该零件的毛坯直径D,按现代冲压技术手册表5-4序号20公式D=计算。把的d=74,d=41.5mm,h=46.5mm,r=3mm代入求得:D=113mm。其中9906mm为该零件除去凸缘部分的表面积,即之间拉入凹模实际所需材料。4.2排样方式的确定该工件排样根据落料工序设计。考虑操作方便及模具结构简单,故采用有废料直排的排样方式。查板材标准,宜选用9501500的冷轧钢板,每张钢板可采剪为8张条料,第张条料可冲13个工件,故每张钢板的利用率为73.16%。4.2.1排样相关计算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得搭边值a=1mm,a=1.2mm则:冲裁件面积:A=D2/4=10023.67mm2条料宽度: B=D+2a+C=116mmC送料间隙,C=0.6mm查冲压手册表2-21步距: S=D+a1=114mm一个步距距离材料的利用率:=76.28%图41 排样图4.3成形次数的确定该工件为带凸缘筒形件,按筒形件的拉深来计算,工件的相对高度:h/d=(48-1.5)/(40+1.5)=1.12,相对直径:d/d=74/41.5=1.781.4(故工件为宽凸缘筒形件),相对厚度:(t/D)100=(1.5/113)100=1.33。由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5.1查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的极限相对高度h/d=0.420.53,远小于其工作的h/d=1.2,因此一次不能拉出。制件的总拉深系数:m= d/D=41.5/113=0.367,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得凸缘筒形拉深系数:m=0.51,m=0.73,m=0.75 mm=0.510.73=0.3720.367 mmm=0.510.730.75=0.2790.367 由此可见,需要三次拉深才能达到工件尺寸要求。4.4判断是否用压边装置在拉深过程中,凸缘变形区是否起起皱主取决于材料相对厚度t/D和拉深系数m的大小。如果材料相对厚度较小,拉深系数也小,凸缘便会起皱。为防止凸缘起皱,必须用压边圈压住,因此判别是否起皱的条件也就是判别是否采用压边圈的条件。生产决定是否采用压边圈可查表。表三 采用或不采用压边圈的条件拉深方法第一次拉深t/D100m1用压边圈1.50.6可用可不用1.52.00.6不用压边圈2.00.6由表查得本件需采用压边圈,以防止起起皱拉断的产生4.5确定工件各次拉深的尺寸 图42 首次拉深工件图 4.5.1首次拉深直径d= mD=0.51113=57.6 查中国模具设计大典3表(19.4-35),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R=8 由R=(0.60.9)R 得R=5 =3(根据零件的要求)重新计算毛坯的直径,为了保证以后拉深时凸缘部参加变形,宽凸缘首次拉入凹模的材料面积比零件实际需要的面积多(35%)这里取5%,即首次拉深时拉入凹模的材料实际面积为。A=/4105%=13475/4在多拉入凹模5%材料后,修正毛坯直径为D=115.5首次拉深高度H1=0.25/d1(-)+0.43()=0.25/57.6()+0.43(8+8)=41.2检验m是否合理首次拉深后的相对直径d/ d=74/57.6=1.28 相对高度H/ d=0.707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5.1) 得许可的相对高度h/d=0.560.72 显然在首次拉深允许的变形程度内,故所选m满足要求,这次确定的首次拉深工序尺寸是合理的。4.5.2计算以后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重新调整各次拉深系数,m=0.83 m=0.86 这时各次拉深后工序的直径d= md=0.8357.6=47.8 d= md=0.8647.8=41.5计算后两次拉深工序中的高度H H设第二次拉深时,多拉入凹模材料面积为2%(其余3%的材料返回到凸缘),第二次拉深的假想的坯料直径D=116.7H=45.2第三次拉深后,达到零件的高度,原来多拉入2%的材料返回凸缘。拉深工序至此结束。4.6冲压工序压力计算4.6.1落料力的计算F落料=KLt=207569.7NL冲裁件周长,L =354.8mm;t材料厚度,t=1.5mm;材料的抗剪强度,=330MPaK系数(一般取K=1.3)4.6.2压边力的计算 F=17304.5N P单位面积压料力,由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4.5)查P=3.0 MPa r第一次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4.6.3拉深力的计算 =3.1457.61.54001.10=119432.4 Nb材料的抗拉强度(取b=400 MPa)k修正系数查中国模具设计大典3表(19.449),k=1.104.6.4冲压工艺总力 + F+=207569.7+17304.5+119432.4=344306.2 N该模具拟采用正装复合模,弹性卸料与推件。根据冲压工艺总力计算结果并结合高度,初选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G23404.7压力中心的确定为保证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必须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的滑块中心相重合。否则在冲压时会使冲模与压力机的滑块歪斜,引起凸、凹模间隙不均匀和导向零件加速磨损,造成刃口和其他零件的损坏,甚至会引起压力机导轨的磨损。影响压力机的精度,对于形状简单而对称的工件如矩形、圆形、正多边形,其冲裁的压力中心与工件的几何中心重合。结合零件图,该工件为带凸缘筒形件,结构简单对称。该冲裁件的压力中心即为工件的几何中心。该工件的冲裁力不大,为便于模具的加工和装配,模具中心选在工件的几何中心。此满足JG2340的模柄孔投影面积范围内,满足要求。4.8工作部分尺寸计算该副模具的工作部分包括落料凹模,拉伸凸模和凸凹模,具体计算如下:4.8.1落料刃口尺寸计算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3.3得: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0.132Z=0.240mm,为主公差的毛坯尺寸按IT14级精度计算,其值查冲模设计应用实例书末附录E3查得:=0.87mm,查表2-12查得凸模,凹模的制造公差为:=0.025mm, =0.035mm.由公式 D =(D-x)式中 x-磨损系数 -工件公差 -凹模的制造公差把以上数值代入计算得:D =(113-0.50.87)=112.57mm由公式 D=(D- Z) = (112.57-0.132) =112.44mm校核: + Z- Z 即: 0.025+0.035=0.0600.240-0.132=0.108 所以证明了所选取的与是合适的。4.8.2拉深部分尺寸计算由工件图上可看出该拉深部分的精度等级为IT14级。公差为=0.74mm,其凸,凹模的制造公差按IT5级计算,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8.3得凸,凹模的制造公差为:=0.08mm,=0.05mm.查表4.8.2得:有压料圈的拉深模间隙为Z/2=1t即Z=2t=3.6,由列公式计算:公式 D=(D-0.75)把数值代入计算得: D=(57.6+0.74-0.750.74)=57.8由公式 D=(D- Z) =(57.8-3.6)mm =54.2mm 表四 拉深拉深部分尺寸计算尺寸及分类凸、凹模间双面间隙尺寸偏差与磨损系数计算公式结果 落料113查表2.3.3得,Z=0.132mmZ=0.240mm =0.87X=0.5D =(D-x) 112.57mm D=(D- Z) 112.44 拉深57.6查表4.8.2得,Z=3.6mm=0.74=(- 0.75) 57.8 54.2mm 第5章 模具的总体设计5.1模具类型的选择由冲压工艺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复合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落料拉深复合模。5.2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使用的是条料,所以导料采用导料板(本副模具弹性卸料板与导料板一体)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5.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模具采用固定卸料、刚性打件,并利用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下的标准缓冲器提供压边力。5.4压边装置的确定压边装置一般可分为刚性和弹性两种。刚性压边装置就是在双动冲床上利用外滑块压边。这种压边的特点是压边力不随冲床的行程变化,拉深效果好,模具结构简单。弹性压边装置一般用于单动冲床上,其特点是压边力随冲床的行程面变化。故这里选用弹性压边装置较好。又因为弹性压边装置中,气垫结构较复杂,制造不易,并需要使用压缩空气。故这里采用橡皮,只要根据生产经验,只要正确地选橡皮规格,就可以减少它们的不利因素。5.5导向方式的选择为了横向和纵向送料都比较方便,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便于安装调整,在无偏心载荷的情况下,压力机导向精确,该复合模采用后侧导柱的导向方式。第6章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6.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由于工件形状简单对称,所以模具的工件零件均采用整体结构,拉深凸模、落料凹模和凸、凹模的结构如零件图所示6.1.1落料凹模的设计落料凹模刃口的结构采用直通式,强度高,修磨后刃口尺寸不变。材料采用CrWMn ,热处理硬度为6064HRC。落料凹模孔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安排凹模在模架上的位置时,要将压力机的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重合。其轮廓尺寸可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式2.9.3,2.9.4计算:凹模厚度 H=kb=0.22113=24.8mm(查表2.9.5得k=0.22)凹模壁厚 c=(1.52)H=37.549.6mm取凹模厚度 H=60mm(根据拉深件的要求) , 凹模壁厚c=40 ,凹模宽度 B=b+2c=113+240=193mm(调整到符合标准,取B=200)凹模长度 L也取200(垂直送料方向)凹模轮廓尺寸为 200mm200mm60mm.(圆形)6.1.2拉深凸模的设计拉深凸模的材料选用T10A ,热处理硬度为5660HRC。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模具装配后,应使拉深凸模的端面比落料凹模端面低至少一个料厚的距离,所以拉深凸模的长度L可按照下式计算:L=20mm+60mm-3mm=77mm其中:凸模固定板厚度,=20mm, 凹模的厚度,=60 mm,装配后,拉深凸模的端面低于落料凹模端面的高度,根据板厚的大小,决定=3mm。拉深凸模的直径由第4章计算可知, 54.2mm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rd,由第4章可知道rd=8凸模圆角半径过小,拉深过程中危险断面容易产主局部变薄,甚至被拉破。凸模圆角半径过大,拉深底部材料承压面积小,容易变薄。首次拉深的凸模圆角半径可等于或略小于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即:r d2=(0.71.0)rd1=7mm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工件在拉深时,由于空气压力作用或者润滑油的粘性等因素,使工件很容易粘附在凸模上.为使工件不至于紧包在凸模上,设计凸模时,应有通气孔,拉深通气大小可参看下表。表五 拉深凸模通气孔尺寸凸模直径D5050100100200200出气孔直径d56.589.5参考零件图,取通气孔尺寸为d=6.5 6.1.3凸凹模的设计凸凹模的材料选用CrWMn,热处理硬度为5862HRC。 凸凹模为采用非标准件,其长度由模具的结构及总体尺寸而定,取凸凹模的长度为L= 65mm。凸凹模的内孔与外缘尺寸由第四章的计算可知: D= 112.44 D= 57.8。6.2其它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6.2.1弹性元件的设计顶件块在成形过和中一方面可以起压边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成形后卡在凹模上的工件卸下,其压力由弹性橡皮提供。6.2.2模架及其它零部件的选用根据主要零件的结构,外形尺寸,并参照模具设计制造标准件资料,选用后侧滑动导柱模架200mm200240mm(GB/T2851-1990)上模座:LH=200mm200mm45mm 材料采用HT200。下模座:LH=200mm200mm50mm 材料采用HT200。 导 柱:L=32mm190mm 材料采用45钢。导 套:L=32mm105mm43mm 材料采用20钢。 上模座厚度取45mm,即=45 mm;上模垫板厚度取20mm,即=20 mm固定卸料板厚度取10mm,即=10 mm;下固定板厚度取20mm,即=20 mm;下模垫板厚度取10mm,即=10 mm;下模座厚度取50mm,即=50 mm;模具闭合高度=+- =(45+20+65+60+20+10+50-45) =225 mm式中:凸凹模高度,=65 mm; 凹模的厚度,=60 mm;凸凹模进入落料凹模的深度, =45 mm。可见该模具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G2340的最大装模高度(300),所以,所选的开式压力机可以使用。凸缘模柄尺寸,由所选压力机模柄孔尺寸选用模柄 B50105 GB2862.181 Q235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7.37第7章模具总装图及其工作过程分析7.1 模具总装图由以上设计,可得到如图71所示的模具总装图,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应保证模具装配后,拉深凸模的端面比落料凹模的端面低3mm。图7-1 模具装配图7.2 模具工作过程分析上模部分通过模柄21安装在压力机滑块上,下模部分通过螺栓、压板安装在压力机工作台面上,导料板18固定在下模部分,下模部分设有定位装置挡料销24。条料沿着导料板18送进,由定位装置24控制其送料步距。压力机滑块带着上模下行,凸凹模3下表面首先与条料接触,并与顶件块19一起压住条料,完成落料过程。当压力机滑块继续下行,冲下的圆形坯料与拉深凸模16接触,被拉入拉深凹模3里面,完成一次冲压过程。冲裁完毕,压力机滑块回程,带动上模部分上行,落料后的条料由刚性卸料板(导料板)18从凸凹模上卸下,如果拉深制件被卡在拉深凹模里,在压力机回程的过程中,打杆20碰到压力机上的打料横杆,打料横杆把冲击力传给打杆,再由推件块从凸凹模上刚性打下,用手工将工件取走。如果拉深制件包在拉深凸模里,可以通过下面的弹性装置经过顶件块19将制件顶出。用手工将工件取走后,将条料往前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个工件的生产。第8章冲压设备的选定通过较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G2340能满足使用要求。压力机的具体参数可参看下表:表六 JG2340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技术规格型号JG2340公称压力/KN400滑块行程/100滑块行程次数/(次min-1)80最大封闭高度/300封闭高度调节量/80滑块中心线至床身距离/220立柱距离/300工作台尺寸/前后420左右630工作台孔/前后150左右300直径200垫板尺寸/厚度80直径150模柄孔尺寸/直径50深度70滑块底面尺寸/前后230左右300床身最大可倾角/()30第9章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性本副模具的工作零件都是旋转体,形状比较简单,加工主要采用车削。落料凹模的加工工艺过程见加工工艺卡。(另附)第10章模具的装配过程本模具的装配选凸凹模为基准件,先装上模,再装下模。现将具体装配方法叙述如下:10.1 装配前的准备1、通读设计图样,了解正装式复合模的结构特点。本模具的装配工艺要点是:同时保证落料和拉深用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打料机构工作可靠,能及时推出工件。2、查对各零件已完成装配前的加工工序,并经检验合格。对于本副模具,由于是正装式落料拉深复合模具,需要检查凸凹模拉深凹模洞口的圆角是否达到规定的数值R8mm。3、确定装配方法和装配顺序。经查对认定模具零件已加工完成, 可采用直接装配方法。结合模具结构特点,对凸凹模、凸模先进行分组装配,再进行总装配。选用以凸凹模为基准件,先装配上模,再装配下模及辅助零件。4、领用标准件。10.2 装入模柄将模柄压入上模座后,钻、铰销孔,打入止转销。10.3 装配凸凹模装配前,对经检查需研修凸凹模拉深凹模洞口圆角的,需要认真对其研修,认定合格后,再进入装配。按照压入法操作要求,将凸凹模压入固定板中,检查凸凹模相对固定板基准面的垂直度,并刃入凸模,用工艺定位器法检查配合间隙的均匀性。待凸凹模全部压入,认定间隙分布均匀后,磨平固定板支撑面和凸凹模刃口面。10.4 装配凸模将凸模压入固定板中,按压入法装配要领,检查其相对固定板基准面的垂直度,认定合格后,磨平固定板支撑面和刃口面。10.5 装配下模将组装好的凸模固定板和下垫板,按照设计要求位置,安装在下模座上,紧固螺钉,钻、铰销孔,装入圆柱销。10.6装配上模将组装好的凸凹模固定板和上垫板,安装在上模座上,紧上螺钉,用工艺定位器法控制上下模的配合间隙,使其均匀。认定均匀后,在上模相应部位钻、铰销孔,打入圆销。10.7 安装凹模将凹模和压边圈、下顶杆安装在下模相应部位,凹模和凸凹模间隙,用垫片法或直接安装法控制其均匀性。10.8 试切用纸试冲,观察冲切纸边的状况,经调整并认定均匀后, 钻、铰另一组销孔,打入圆销。10.9 装配其它零件上模安装顶杆,顶件块,检查打料机构工作的可靠性。顶件块在最低位置时,应突出凸凹模刃口0.20.5mm.安装卸料板,卸料螺钉和橡皮,安装后的卸料板下平面比凸凹模刃口面低0.20.5mm。第11章模具调试模具按图纸技术要求加工与装配后,必须在符合实际生产条件的环境中进行试冲压生产,通过试冲发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上的缺陷,找出生产原因,对模具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理后再进行试冲,直到模具能正常工作,才能将模具正式交付生产使用。11.1 模具调试的目的1、 鉴定模具的质量。验证该模具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定该模具是否能交付生产使用。2、 帮助确定产品的成形条件和工艺规程。模具通过试冲与调整,生产出合格产品后,可以在试冲过程中,掌握和了解模具使用性能,产品成形条件、方法和规律,从而对产品批量生产时的工艺规程制定提供帮助。3、 帮助确定成形零件毛坯形状、尺寸及用料标准。在冲模设计中,有些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成形零件,很难在设计时,精确的计算出变形前毛坯的尺寸和形状。为了要得到较准确的毛坯形状、尺寸及用料标准,只有通过反复试冲才能确定。4、帮助确定工艺和模具设计中的某些尺寸。对于形状复杂或精度较高的冲压成形零件,在工艺和模具设计中,有个别难以用计算方法确定的尺寸,如拉深模的凸、凹模圆角半径等,必须经过试冲,才能准确确定。5通过调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由此可见,模具调试过程十分重要,是必不不可少的。但调试的时间和试冲次数应可能少,这就要求模具设计与制造质量过硬,最好一次调试成功。在调试过程中,合格冲压件数的取样一般应在201000件之间。112 模具的调试模具调试,因模具类型不同、结构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同,调试的内容也随之变化。模具调试的要点:1、模具闭和高度的调试。模具应与冲压设备配合好,保证模具应有的闭和高度和开启高度。2、导向机构的调试。导柱、导套要有好的配合精度,保证模具运动平稳、可靠。3、凸、凹模刃口及间隙调试。刃口锋利,间隙要均匀。4、定位装置的调试。定位要准确、可靠。5、卸料及出件装置的调试。卸料及出件要畅通,不能出现卡住现象。11.3 该模具的调试在设计指定的压力机上,装配好的模具进行试冲。试模时重点检查打料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动作是否及时、可靠。每一次冲压后,上模随压力机上行到上死点时,条料和顶出的工件都应该出现在下模凹模工作面上,以便及时清除。装配后应保证间隙均匀,落料凹模刃口面应高出拉深凸模工作端面3mm,压边圈上端面应高出落料凹模刃口面0.5mm,以实现落料前先压料落料后在拉深。结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本人终于把毕业设计全部完成,本人所做的题目是落料拉深的复合模,在这一个多月忙碌的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收获了很多。让我对冲压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这次实际操作,使我能够综合运用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弹簧座的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优秀课程毕业设计含9张CAD图纸带任务书+开题报告】-cymj16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56005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