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抑郁症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医学论文_第1页
谈抑郁症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医学论文_第2页
谈抑郁症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医学论文_第3页
谈抑郁症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医学论文_第4页
谈抑郁症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医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3 谈抑郁症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医学论文 谈抑郁症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医学论文 摘要: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本文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中药治疗进行综述,为抗抑郁中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抑郁症;发病机制;中药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预言抑郁症将会在 2020 年成为继高血压后的第二大临床慢性疾病。因此 ,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但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至今尚未阐明 ,本文就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3 单胺假说第一个有关抑郁症的神经化学理论是 40 多年前由出的“单胺假说”,认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E ) 或 五 羟 色 胺( 5对或绝对不足是引起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研究发现抑郁行为与 5平间呈正相关,认为 5量的改变可能与抑郁样行为有关。经典的抗抑郁药选择性五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的研制及临床 应用支持了这一假说。近年来随着对 用机制的研究又发现了多种 5体亚型 ,使得 5质系统与抑郁症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受体假说研究发现,抗抑郁药能快速调节单胺类递质信号转导,而导致在治疗开始的几小时后突触中单胺类物质尤其是 5度的急剧增加,但是,这些药物的起效却要滞后数周,而“单胺能假说”对药物的这种快速调节作用与用药数周后产生临床疗效之间的矛盾难以做出合理解释。进而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3 研究者把目光投到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受体 ,发现抗抑郁效应与受体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存在很强的相关 性。迄今为止,发现 5多巴胺( A)受体及其亚型的功能改变都与抑郁症的发生及抗抑郁药物的疗效有密切联系。 发现合欢皮具有抗抑郁样作用,这种作用能被 5体拮抗剂或 5B 受体拮抗剂阻滞,但 5体拮抗剂或 5体拮抗剂对其无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抗抑郁药物显示具有降低 2 肾上腺受体,增加 1 受体作用。许多研究报道自杀患者大脑中肾上腺受体密度增加,而长期给予任意类型的抗抑郁药物均会造成肾上腺受体下调。 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细胞 因子是一类由免疫细胞分泌的大分子多肽调节蛋白。研究发现使用细胞因子能够引起动物和人体上一系列抑郁症症表现,因此,认为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调节,从而开始了对细胞因子与抑郁症间关系的研究。 1991 年提出的“抑郁症的巨噬细胞理论” 指出巨噬细胞中因子的过度释放是造成抑郁的主要原因,白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3 细胞介素 引起与抑郁有关的激素异常。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病毒和抗癌药物炎症前细胞因子干扰素 动物慢性给予也能产生包括 没食欲、失眠和兴趣低下等类似于抑郁症的症状。调查发现大约有 30%的抑郁病人对于 治疗无效。 研究了 抗的抑郁症患者炎症前细胞因子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 抗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 抗抑郁中药活性成分 苷类成分任利翔等利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考察知母总皂苷的抗抑郁作用 ,并利用皮质酮损伤 胞以模拟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损伤状态 ,考察知母总皂苷对皮质酮损伤的 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知母总皂苷可明显改善皮质酮诱导的 胞形态改变 ,提高细胞存活率 ,减轻细胞膜损伤 ,并且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 ,说明知母总皂苷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3 对皮质酮诱导的 提示该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抗抑郁活性的作用机制之一。据报道淫羊藿苷能缩短小鼠在强迫游泳试验( 的不动时间、降低小鼠大脑中单胺氧化酶活性、抑制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浓度升高,从而呈现一定程度的抗抑郁作用。 黄酮类石永平等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悬尾实验、开野实验和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降低实验探讨了贯叶 连翘提取物中高度富集的黄酮类成分的抗抑郁作用。结果表明贯叶连翘总黄酮有抗抑郁的作用。郭澄等利用拮抗利血平诱导体温下降实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考察元宝草抗抑郁的活性有效成分。实验结果显示 ,元宝草总黄酮成分能有效缩短小鼠的游泳不动时间,拮抗低剂量利血平诱导的小鼠体温下降 ,说明总黄酮是元宝草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成分。 有机酸类 报道传统抗抑郁草药紫苏叶水提物可明显缩短小鼠 不动时间,显示抗抑郁活性,从中分离的迷迭香酸是其抗抑郁的主要的活性成分,等使用 鼠抑郁症模型也证实复方紫苏叶中的迷迭香酸 可能是其发挥抗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3 抑郁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此外从中药巴戟天中提取分离的琥珀酸也具有抗抑郁活性。 挥发油类白术经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小鼠腹腔内注射30或经口给予 1h 后,以小鼠强迫游泳试验进行抗抑郁剂评价,结果显示白术精油具有抗抑郁作用。 低聚糖类李云峰等研究巴戟天菊淀粉型低聚糖类单体成分对小鼠抗抑郁作用的机理,认其是促进神经细胞营养因子表达升高,从而对皮质酮诱导的神经元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生物碱类 对黄连根茎甲醇提取物中的抗抑郁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其中药根碱对单胺氧化酶 A 和单胺氧化酶 B 均产生抑制作用, 别为 4m 和 62m;小檗碱仅对单胺氧化酶 A 产生竞争性抑制, 126m。 抗抑郁单味中药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3 金丝桃属植物贯叶连翘也叫贯叶金丝桃,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被称为圣约翰草,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近十年来,美国和众多欧洲国家将其用于治疗情绪障碍疾病,尤其是对轻中度型抑郁具有很好的疗效。金丝桃属植物 示它具有抗抑郁作用。 补骨脂补骨脂石油醚提取物通过多巴胺转运体强烈抑制多巴胺的重 吸收,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重吸收,但是对 为学研究表明补骨脂对正常老鼠和利血平治疗老鼠具有持续性刺激作用。因此,补骨脂被认为是一种多巴胺转运体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重吸收抑制剂而被开发成为治疗精神障碍疾病(帕金森疾病、抑郁症、注意缺陷障碍和可卡因上瘾)的一种新型药物。 姜黄姜黄在中国长期被用来治疗精神疾病、忧郁症、非紧张性疼痛、兴奋型和躁狂性抑郁症。 用行为学、药理学和神经化学方法对它的抗抑郁样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姜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3 黄对行为绝望有抗抑郁作用, 而这种作用可能与单胺能系统相关。 银杏银杏能改善人的意识功能障碍,降低动物下丘脑 肾上腺( 统活性。抑郁病人采用银杏治疗 4 周后检测意识运动功能,结果表明银杏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模式,增加慢波睡眠。 合欢皮 通过研究 5同亚型的抑制剂对合欢皮的抗抑郁作用的影响,发现 5体是合欢皮抗抑郁作用的主要靶点。 葛根葛根提取物具有抗抑郁作用,它能显著缩短由脑局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雄性小鼠在强迫性游泳 试验和尾部悬浮试验中的不动的时间。 巴戟天巴戟天是一种常用中药,它的提取物能显著减少 72秒 低 速 率 差 别 式 强 化 程 序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3 ( 验中小鼠的应答率和效率。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提取物具有与地昔帕明类似的作用,也能显著减少不动行为,这些发现都为巴戟天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提供了支持。 石菖蒲李亚明等使用行为绝望动物抑郁模型检测石菖蒲水煎剂对其作用 ,与氟西汀对照 ,两者均可以减轻实验动物的绝望行为 ,具有抗抑郁作用。 鼠尾草鼠尾草 是一种墨西哥传统药物,临床用来治疗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鼠尾草 6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口服给药或雄性 鼠腹膜内给药后均能降低实验动物在强迫性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其作用方式与百忧解和米帕明类似。此外,积雪草、毛冬青石油提取物和玄参乙醇提取物显著降低抑郁模型小鼠(学习无助型小鼠)逃脱失败的数量,为这三种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抗抑郁中药复方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3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是一个传统中药复方, 采用大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慢性轻微应激模型观察柴胡疏肝散水提物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结果表明柴 胡疏肝散在实验性动物模型中发挥的抗抑郁作用与米帕明相似。 逍遥散李玉娟等观察了丹栀逍遥散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进行了考察,显示丹栀逍遥散通过调整抑郁症患者 5 水平干预抑郁,改善临床症状。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始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是治疗郁证的经典名方。临床主要用来治疗抑郁症相关性疾病。使用小鼠尾部悬浮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检测其全提取物和五个成分的抗抑郁作用。汤剂 90%乙醇提取物具有与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百忧解相类似的抗抑郁活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杜江成等将柴胡 加龙骨牡蛎汤与氟西汀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进行了临床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改善抑郁表现,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3 香苏散等研究香苏散对抑郁症小鼠的作用,结果表明香苏散能通过抑制 的过渡活性而发挥其抗抑郁作用,证明它是一个具有临床价值的抗抑郁有效复方,并证实复方紫苏叶中的迷迭香酸和三羟基黄酮类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药的抗抑郁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等原因,使得西药抗抑郁受到极大限制。而中药复方具有成分多、作用环节多、靶点多的特点 ,尽管单一成份含量低,作用不明显,但可通过多环节起作用,具有协同效应。这弥补了有效成份含量低的缺欠,也降低了副作用。因此研究中药复方的抗抑郁作用具有极大的潜力。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 ,抑郁症的病因确实很复杂 ,抗抑郁药可能有多种作用靶标 ,如受体、单胺递质浓度、细胞因子等 ,不同的抗抑郁药可能通过不同的靶标起作用。同时,关于天然植物药及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报道很多,但是,缺乏理论的、系统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如何用现代科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3 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