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练习题.pdf_第1页
药剂学练习题.pdf_第2页
药剂学练习题.pdf_第3页
药剂学练习题.pdf_第4页
药剂学练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散剂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百倍散是指1份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量为() 100份99份10份9份 因为倍散的倍数是指毒性药物与稀释剂混合后的量与毒性药物量的比值。 2制备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剂量为0.05g时,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倍散?() 1:101:5 1:100. 1:1000 倍散的稀释比例可按药物的剂量而定,如剂量在0.01一0.1g者,可配制10倍散(取药物 1份加人辅料如乳糖或淀粉等9份混匀);如剂量在0.01g以下,则应配成100或1000倍散。 3.中国药典规定,施于眼部的散剂其粒度要求,应通过的筛号为() 6号7号 8号9号 为了减少机械刺激性,中国药典规定施于眼部的散剂应该通过9号筛。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散剂特点的陈述,正确的是() 易分散,奏效快制备方法简便 可掩盖不良气味较丸、片剂稳定可随意增减剂量 2关于含低共熔混合物散剂的陈述,正确的是() 低共熔现象是药物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低共熔现象的发生与药物的品种及比例量有关。 低共熔药物混合时全都迅速产生低共熔现象。 薄荷脑与樟脑混合时能产生低共熔现象。 若低共熔物药效增强则可直接用共熔法混合。 当能产生低共熔的药物相互研磨混合时,根据其重量百分组成和当时温度条件, 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如液化、润湿或仍保持干燥,不可能全都迅速产生低共熔现 象。 三、是非题 1,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5%.(x)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9% 2制备散剂时,密度相差悬殊的散剂应该采用V型混合桶混合。(x) V型混合桶适用于密度相近的粉末的混合 3散剂自动包装机大多是利用重量法分剂量的原理设计的。(x) 散剂自动包装机大多是利用容量法分剂量的原理设计的。 4制备含液体药物的散剂时,可以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液体药物。(丫) 四、计算题 硫酸阿托品1.0g,若将其制成100倍散,除加人胭脂红乳糖1g染色外,还需要加入多少 稀释剂。 需要加入稀释剂的量为:1g 100一1g一1g98g 五、填空题 1,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9% 2.中国药典规定,施于眼部的散剂应该通过9号-筛。 3按照医疗用途,散剂可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4散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分为药物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和包装。 5制备散剂,当药物比例相差悬殊时,一般采用配研-法混合。 6散剂的均匀度检查分为外观均匀度检查和含量-均匀度检查。 六、简答题 1散剂的特点是什么? 散剂的特点为:易分散、奏效快、制法简便、剂量可随意增减、运输携带方便。但 散剂中部分药物易起变化,挥发性成分易散失。 2散剂的制备工艺过程是什么? 散剂的制备工艺过程为:药材粉碎过筛混合一分剂量一质量检查包装。 七、论述题 1试述散剂制备过程中“打底套色法”和“等量递增法”的区别。 “打底套色法”侧重色泽,忽略了粉体粒子等比例量容易混合均匀的情况,而“等量递增 法”则强调的是粉体粒子等比例量容易混合均匀。 2试述如何防止散剂结块、变色等质量问题的产生。 防止散剂结块、变色的措施:采用防湿包装;贮存过程注意防湿;避免温度、光 线、空气对散剂稳定性的影响。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药材浸提溶剂的陈述,错误的是() 浸提溶剂应最大限度地浸出有效成分 用水煎煮药材,亦会煎出脂溶性成分 高浓度乙醇能够浸出较多的强极性成分 溶剂中加人表面活性剂能提高浸出效率。 水煎煮药材, 一些本来在水中不溶的非极性成分, 由于细胞的膨胀破裂也会被洗脱出来。 乙醇为半极性溶剂,既可以溶解水溶性的某些成分,如生物碱及其盐类、昔、糖、苦味 质等;又能溶解非极性溶剂所溶解的一些成分,如树脂、挥发油、内酯、芳烃类化合物等。 乙醇的浓度越高,鞣质、蛋白质、糖类等强极性成分浸出越少。 在浸提溶剂中加人适宜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药材与溶剂间的界面张力,使润湿角 变小,促进药材表面的润湿性,利于某些药材成分的浸出 2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 药材粒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浓度梯度 从扩散公式可以看出, 扩散速率与扩散面、 扩散过程中的浓度梯度和温度成正比; 与扩散物质分子半径和液体的黏度成反比。但在浸出实践中,这些因素受到一定 条件的限制,不能像固体纯化学物质在溶剂中的扩散那样简单,且植物药材的间 歇式浸出过程是属于不稳定扩散,即系统内任一点的物质浓度随时间而变化。药 材粒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只能依据实际情况适当掌握,扩散系数也随药材而 变化。因此,生产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如果没有浓度梯度,其他 的因素都将失去作用 3下列关于浸渍法特点的陈述,错误的是() 浸渍时溶剂是相对静止的 浸渍法的浸提效率较渗漉法低 适于遇热易破坏和易挥发成分的提取 当溶剂的量一定时,浸提效果与浸提次数无关 当溶剂的量一定时,分多次浸渍可以减少药渣吸附浸液所引起的药材成分的损失量, 提高浸提效果。设浸渍次数为m次,x为药材成分的总浸出量,a为药渣吸附的浸液量,n为 首次分离出的浸液量,则经m次浸渍后留在药渣中成分的损失量、应为: 1 ()(2 ) m m m rx nn 若有药材10g, 用溶剂300ml浸提, 设药材成分的总浸出量为x, 药渣吸附溶剂量a为lOml, 那么, 溶剂300ml作1次浸提时, 留在药渣中的成分损失量为 (1/30) x ;作2次浸提, 每次150m1, 则留在药渣中的成分损失量为(1/240) x;作3次浸提,每次100m1,则留在药渣中的成分量 仅为(1/1210) x。实际生产中,一般浸渍2一3次,浸渍次数过多并无实用意义。 4乙醇含量在50一70时,适于浸提() 挥发油叶绿素生物碱树脂 乙醇浓度在90以上时,挥发油、叶绿素、树脂等非极性成分才能较完全浸出。 5当药液中含醇量达到50一60时,可主要除去哪一类杂质() 淀粉蛋白质鞣质水溶性色素 含醇量达75以上时,蛋白质、揉质、水溶性色素等大部分杂质均可以沉淀去除。 6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 氢氧化钠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钙 氢氧化铁(氨水)是一种挥发性弱碱,对成分的破坏作用小,且易于控制其用量。 7下列关于浸提辅助剂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加酸可使生物碱类成盐促进浸出 加甘油可增加靴质稳定性与浸出 加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材的润湿 浸提辅助剂宜分次加入溶剂中 为发挥所加浸提辅助剂的最好效能, 往往将浸提辅助剂一次性全部加入最初的少量浸提溶剂 中。 8用下列方法浸提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 浸渍法渗漉法 煎煮法回流热浸法 浸渍法溶剂呈静止状态,溶剂的利用率较低,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即使采用重浸渍 法,加强搅拌,或促进溶剂循环,只能提高浸出效果,也不能直接制得高浓度的制剂。 回流热浸法的原理如同煎煮法,只不过是在煎煮容器上方安装冷凝设备,通冷凝水冷却。当 回流浸提至规定时间,滤取药液后药渣需再添加新溶剂才能造成浓度,利于成分的扩散。 9下列关于渗流法的陈述,错误的是() 适用于贵重药材的提取适用于毒性药材的提取 适用于树脂类药材的提取可直接制备高浓度的制剂 渗漉法属动态浸出, 即溶剂相对药粉流动浸出, 溶剂的的利用率高, 有效成分浸出完全。 故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但 对树脂类等无组织结构的药材,因其勃性极强,无法让溶剂通过,故不宜选用。 10下列关于渗漉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为了提高浸提效率,药材宜粉碎成细粉 药材粉碎后即可装人渗漉筒中 药材装筒后,加人浸提溶剂即可收集漉液 快速渗漉20g和2kg药材,所需时间无显著差异 用渗漉法浸出药材成分,药材的粒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吸附性增强,浸出效果差。 药粉在装渗滚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使其充分膨胀,避免在筒内膨胀,造成装筒 过紧,影响渗漉操作的进行。 药材装筒后,加人浸提溶剂,浸渍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才可收集辘液。 在制备高浓度制剂时这一点更为重要。 11下列关于微孔滤膜的陈述,错误的是() 膜的孔隙率高,孔径均匀 膜的质地薄,滤过时吸液少 滤过速度快且不易堵塞 滤过时无介质脱落污染药液 微孔滤膜的孔径高度均匀,滤过精度高度准确;孔隙率高,一般占薄膜总体积70以 上,故滤速快;滤膜质地薄(0.10.15mm),对料液的滤过阻力小,滤速快,且吸附损失 非常小;滤过时无介质脱落,对药液不污染;但易堵塞,故料液必须先经预滤处理。 12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方法是() 垂熔漏斗滤过法 离心分离法 微孔滤膜滤过法超滤膜滤过法 用于除菌滤过的垂熔玻璃滤器的滤板孔径在1.5um一2um. 离心分离法是利用混合液中不同物质密度差来分离料液的一种方法。 微孔滤膜孔径为0.03一l0nm, 主要滤除50nm的细菌和悬浮颗粒。 生产中主要用于精滤, 如水针剂及大输液的滤过;热敏性药物的除菌净化;制备高纯水。也可用于液体中微粒含量 的分析和无菌空气的净化等。 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 分离或者浓缩的膜透过法分离技术。 超滤非对称结构 的多孔膜孔径为1一20nm, 主要滤除5一l00nm的颗粒。 所以超滤又是在纳米数量级 (nm=10 -9m) 进行选择性滤过的技术。 13下列不能提高药液滤过效率的措施是() 增大滤过面积降低料液温度加压或减压 加助滤剂 在滤过的初期,滤过速度与滤器的面积成正比,增大滤过面积能提高药液滤过效率。滤 速与料液戮度成反比,黏稠性愈大,滤速愈慢。因此,常采用趁热滤过或保温滤过。若降低 料液温度,黏度增大,滤速变慢。 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愈大,则滤速愈快。因此常用加压或减压滤过法,提高药液滤过 效率。 对黏性物料或胶体物料常在料液中加助滤剂,以降低黏度,提高药液滤过效率。 14下列关于水提醇沉法操作的陈述,错误的是() 水提液须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 应将浓缩液放凉后再加乙醇。 应将浓缩液慢慢加人乙醇中。 含醇药液应逐渐降温,静置冷藏。 水提取液应经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可减少乙醇的用量,使沉淀完全。 将浓缩液放凉后再加乙醇,可减少乙醇的挥发损失。 将乙醇慢慢地加人到浓缩药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含醇量逐步提高,有利于除去杂质, 减少杂质对有效成分的包裹而被一起沉出损失。 含醇药液慢慢降至室温时,再移至冷库中,于5一10下静置12一24小时,若含醇药 液降温太快,微粒碰撞机会减少,沉淀颗粒较细,难于滤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水乙醇 氯仿丙酮乙醚 2根据扩散公式,下列关于药林浸提的陈述,正确的是() 适当减小药材粒度可提高浸出率 适当延长浸提时间可提高浸出率 适当提高浸提温度可提高浸出率 溶剂相等,分多次浸提浸出率高 植物药与阿胶合煎,浸出速率提高 植物药与阿胶合煎, 浸出速率会降低。 因为阿胶可使浸提液黏度增加, 不利于成分扩散。 3下列关于影响浸提效果的陈述,正确的是() 药材粉碎越细,越利于浸提 浸提时间越长,越利于浸提 浸提温度越高,越利于浸提 浓度差增大利于成分的浸提 酸性溶剂利于生物碱的浸提 粉碎得过细的植物药材粉末,不适于浸出。原因在于:过细的粉末吸附作用增强,使 扩散速度受到影响。粉碎过细,使大量细胞破裂,致使细胞内大量高分子物质(如树脂、 黏液质等)胶溶进入浸出液中,而使药材外部溶液的黏度增大,扩散系数降低,浸出杂质增 加。过细的粉末,给浸提操作带来不便。如浸提液滤过困难,产品易浑浊;若用渗漉法浸 提时,由于粉末之间的空隙太小,溶剂流动阻力增大,容易造成堵塞,使渗漉不完全或渗漉 发生困难。 当扩散达到平衡后,延长浸提时间,对浸提效果并不起作用,且长时间的浸提会导致 某些有效成分分解。 浸提温度升高,可使分子的运动加剧,植物组织软化,促进膨胀,从而加速溶剂对药 材的渗透及对药物成分的解吸、溶解,同时促进药物成分的扩散,提高浸出效果。而且温 度适当升高,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破坏,杀死微生物,有利于浸出和制剂的稳定性。但 是,浸提温度高能使药材中某些不耐热成分或挥发性成分分解、变质或挥发散失。此外, 高温浸提液中,往往无效杂质较多,放冷后会因溶解度降低和胶体变化而出现沉淀或浑浊, 影响制剂质量和稳定性。因此浸提过程中,要适当控制温度。 浸提过程中,溶液的浓度差是扩散作用的主要动力。若能始终保持较大的浓度梯度, 将大大加速药材内成分的浸出。 酸性溶剂可使游离生物碱成盐,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其浸出效果。 4下列措施中,哪些有助于提高浸提效果() 将药材粉碎成极细粉 强制浸出液循环流动 用酸或碱调节浸提溶剂的pH 渗漉时让浸出液快速流出 在浸提过程中不断搅拌 药材粉碎得过细,不适于浸出。原因见上题。 浸提过程中的不断搅拌、经常更换新鲜溶剂、强制浸出液循环流动,或采用流动溶剂 渗媲法等,这些均是为了增大浓度梯度,提高浸出效果。 在药材浸提过程中,调节适当的pH 5下列浸提方法中,哪些方法适合以乙醇为溶剂提取() 冷浸渍法热浸渍法煎煮法渗漉法 回流冷浸法 6多能中药提取器浸提的特点是() 可在常压或加压、减压下浸提 可用水或乙醇等溶剂浸提 可提取挥发油或回收溶剂 可用气压自动排渣,方便安全 生产效率高,可组织流水线生产 7下列关于浸渍法应用特点的陈述,错误的是() 适用于易膨胀药材的浸提 适用于黏性药材的浸提 适用于贵重药材的浸提 适用于毒性药材的浸提 可用于制备高浓度的制剂 8下列关于渗漉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药材应粉碎成适宜的粒度 药材粉碎后即可装渗漉筒 装筒后直接添加溶剂渗漉、 浸渍24一48小时后开始渗漉 制流浸膏先收集药量85初漉液 9下列药物可采用渗漉法提取的是() 人参乳香 没药丹参芦荟 10下列关于回流浸提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回流浸提分回流热浸和回流冷浸 回流冷浸装置的原理同索氏提取器 回流冷浸溶剂能循环利用,不断更新 回流冷浸溶剂用量小,浸出完全 回流冷浸适于热敏性药材的浸提 11下列关于水蒸气蒸馏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水蒸气蒸馏法多用于提取挥发油 该法的基本原理是道尔顿定律 混合液的总压大于任一蒸气分压 混合液的沸点小于任一组分的沸点 分压与分子量乘积大者馏出多 12下列关于水提醇沉法操作的陈述,正确的是() 水提液须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 尽可能采用减压低温浓缩法 浓缩前后可视情况调整pH值 浓缩程度应根据成分性质决定 应将浓缩液慢慢加到乙醇中 13下列关于分离技术的陈述,正确的是() 固体与液体密度相差悬殊可用沉降分离法 固体与液体密度相差不大应用离心分离法 密度不同且不相溶的混合液用离心分离法 不溶物粒径小,料液黏度大,用离心分离法 滤过困难或发生乳化的料液用离心分离法 14下列关于微孔滤膜滤过特点的陈述,正确的是() 微孔滤膜的孔径比较均匀 孔隙率高,滤速快,不易堵塞 其质地薄,滤过时吸附滤液少 滤过时无介质脱落,不污染滤液 料液必须先经预滤处理 15.下列关于离心机的陈述,正确的是() 分离因数a 5000为超高速离心机 常速离心机用于混悬滤浆的分离 高速离心机用于勃度大的滤浆的分离 三、是非题 1药材与溶剂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则药材易润湿。() 2.蒸馏法与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均可用于中药挥发油的提取。() 3对于无组织结构的药材,常选用渗漉法提取。() 4浸提时药材成分的浸出速度与其分子大小有关,而与其溶解性无关。(、) 5气体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低密度、高黏度的性质。() 6为减少乙醇用量,水提液在醇沉前应尽可能地浓缩。() 7渗漉操作中,于药材中加入溶剂时,应先将下端药液出口打开。() 8 离心分离法只适用于药液中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不适用于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分离。 () 9为了使中药浸提液的固体与液体更好地分离,可直接选用微孔滤膜进行滤过。 10为了提高药液的滤过速度,可以增大滤过面积,也可以降低药液的温度。 11超滤法是唯一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 12。高浓度的盐能使蛋白质沉淀,一是使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被中和;二是使蛋白质 胶体的水化层脱水。() 13.盐的饱和度指该盐的饱和溶液的体积占混合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数。() 14盐析蛋白质时,离子强度越大,蛋白质的溶解度越大。()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