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1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2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3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4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 内容提要:本文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40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投资引力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发现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战略资产寻求和金融发展寻求动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具有寻求其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动机和市场寻求动机,对欠发达国家的投资动机不明显,中国在制度寻求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OFDI表现出不同的安排。以上结论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东道国 中图分类号:F7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18)01-0079-0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投资的目的地可归为三类,第一类为自然资源丰裕但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第二类为具有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第三类为拥有先进技术、完善金融市场的发达国家。从投资的区位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次集中在拉丁美洲。在北美洲的投资到2014年有了提高,占到中国当年全球投资的75%,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在欧洲的投资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2005年的3%增长到了2014年的88%。本文运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从市场、资源、战略资产、效率寻求、金融资产和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期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目前,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中国开展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时间比较短,只能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成熟理论提出假设。 (一)寻求庞大的东道国市场 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认为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越大越会吸引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邓宁,1993)。庞大的市场能使企业发挥自身的生产优势、降低成本、获得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同时也提高了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东道国进行投资可以规避大量贸易可能引起的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免除由于直接出口而带来的关税,规避运输造成的贸易成本上升,提高本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之一是寻求外部市场,据此提出假设1。 假设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市场规模的正向影响,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庞大的国家。 (二)寻求国外稳定的自然资源供给 我国拥有的自然资源丰裕,但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较少,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拉升了对资源的巨大需求。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之一是确保本国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本国资源储备和消耗与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资源寻求性对外直接投资增势明显,主要流向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表现出强烈的资源寻求动机,据此提出假设2。 假设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自然资源丰裕程度的影响,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丰裕的国家或地区。 (三)寻求战略资产 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备技术、知识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资于西方发达国家,目的是为了获得先进的知识技术资源、知识资产的逆向溢出,明显地带有谋求向价值链高端投资的动机,据此提出假设3。 假设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战略资产禀赋的影响,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选择战略资产丰裕的?家或地区。 (四)寻求低成本劳动力 企业的跨国投资最关心投资所在国的投资成本,国家之间生产要素成本的相对差异导致了跨国投资的产生。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比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较高,这势必引起中国企业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据此提出假设4。 假设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劳动力禀赋的影响,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选择劳动力丰裕的国家或地区。 (五)寻求发达的金融市场 主流经济学一般认为资本流动应该是从富国流向穷国,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资本从穷国流向富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与主流经济学的预测相反。对此,学术界的一种解释是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较为落后,而且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据此提出假设5。 假设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选择金融体系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六)寻求适宜的制度环境 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包括正式规则(政治、经济规则以及契约等法律法规)约束和非正式规则(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约束,这些规则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相应的激励安排(North,1990;Scott,199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偏好制度质量较差、风险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表现出对东道国风险的规避。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对的是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只有了解和适应东道国的制度环境才能在充满竞争的东道国市场上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据此提出假设6。 假设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影响,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选择制度发展完善的国家或地区。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的选取 (一)变量的选取 为了全面及时记录、反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为了保证样本的覆盖性和全面性,本文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3年至2014年间的统计数据。考虑到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投资地为国际避税天堂,本文将这类数据剔除,还剔除掉了数据严重缺失的样本,最终的样本国家或地区共计140个。 1.因变量,表示中国在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lnOFDIit)。由于各国或地区的年度投资流量数据缺失较多或者存在负值,并且会受到当期突发事件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流量数据存在着随机性,易引起波动,对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有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在东道国的投资存量数据来度量,并对存量数据取对数,以便更好地衡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2.解释变量。根据已有假设以及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在模型中尽可能加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变量:制度环境(IST)是关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度量,本文使用世界银行WGI数据库中的数据来衡量;市场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关注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本文用东道国的GDP度量市场规模,用GDP表示的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越大,说明东道国的经济实力越雄厚,越容易吸引市场寻求型的企业来投资,本文对市场规模GDP取对数(lnGDPit)。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属于自然资源寻求型,遵循Kolstad & Wiig(2012)的方法,本文采用东道国石油和矿产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率来测量东道国的资源情况。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具备优势,中国企业到这些国家进行投资会得益于东道国技术的“溢出”,本文采用东道国各年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来度量其战略资产禀赋。 学界对于各国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普遍采用包括股市交易量比、股市市值比、私人信贷比(即私人信贷占GDP 的比例)、股市换手率,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的数据对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进行度量。 考虑到我国人口?Y构的老龄化,我们推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具有效率寻求动机。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一国的劳动力禀赋,该比例越大说明一国拥有较多的农村人口,则该国的工资较低,劳动力较为廉价,越会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进行投资。 一般而言,一国的通胀率越高,则投资该国所面临的经济风险就会越大,东道国的基础设施越完善越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借鉴岳咬兴和范涛(2014)的做法,本文采用东道国每百人拥有的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来测量东道国的基础设施状况、衡量东道国的网络覆盖率。 东道国的对外开放程度(OPEN)越高越会吸引更多的外商选择在该国进行投资,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中以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二)数据来源 对外直接投资数据(OFDI)来源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制度质量利用世界银行WGI数据库中的数据来衡量,市场规模、自然资源、战略资源、金融发展水平、廉价劳动力、通胀率、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度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定义以及相关信息,表2列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三)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中国2003-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作为样本,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中国投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目的不同,本文将这些样本分为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据的是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中的数据,将低收入国家列为欠发达国家、低中收入和中高收入以及部分高收入国家列为发展中国家,将高收入中的部分国家列为发达国家。 三、模型设定和实证结果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根据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以及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如下: LnOFDI=0+1lnGDPit+hightechit+financeit+ruralit+oresit+institutionit+lninternetit+inflationit+tradeit+it 其中下标t代表时间,i代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it为随机扰动项。OFDI表示中国对各国或者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单位为万美元),取对数;GDP表示为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取对数;hightech表示东道国的科技水平;finance表示东道国的金融发展水平;rural表示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ores表示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丰裕程度;institution表示东道国的制度质量;internet表示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取对数;inflation表示东道国的通货膨胀率;trade表示东道国的对外开放度。 与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相比,面板数据对于无法观测或测量的变量,可以更好地控制其对OFDI的影响,估计结果更为可靠。在处理面板数据时通过进行豪斯曼检验选定使用固定效应(FE)模型,本文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二)实证结果分析 1.全样本回归结果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仅进入了发达国家,也进入发展中国家,所有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从回归结果来看,GDP在回归方程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这一结论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市场寻求动机,倾向于投向市场经济规模大的国家或地区。hightech在6个回归方程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倾向于战略资产丰裕的国家或地区。rural在6个回归方程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效率寻求动机,倾向于投向劳动力丰裕的国家或地区。ores在回归方程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倾向于投向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finance在6个回归方程中都不显著,寻求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动机不明显。此外,控制变量中internet基础设施的符号显著为正,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投向基础设施完善的国家或地区。通胀率的符号为负,但不显著。在制度的几个变量中,political的符号显著为正,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投向政局稳定的国家或地区。corruption的符号显著为负,中国可能投资较腐败的国家。其他的制度变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法制等方面与欠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把所有的样本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可能会出现偏误。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区分,分为发达国家样本群、发展中国家样本群和欠发达国家样本群,并分别进行研究。 2.发达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不同,表4为中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回归结果,GDP在6个回归方程中有的显著、有的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中国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的直接投资不是以获取市场为目的。hightech在6个回归方程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以寻求战略资产为动机。finance在6个回归方程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吸引了中国投资,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寻求金融资本的动机。internet在6个回归方程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完善,吸引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inflation在所有方程中的符号为负,说明中国对于高通胀率的发达国家投资将减少。trade的符号显著为正,说明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将吸引到更多的中国直接投资。制度性因素中law的符号显著为正,government的符号显著为负,regulation的符号显著为正,corruption的符号显著为正,说明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倾向于法律和法规制度完善、腐败较少但监管体系不严格的国家。因此,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寻求完善的金融市?龆?机,而市场寻求动机不明显。 3.发展中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表5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证结果,GDP在6个回归方程中显著为正说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具有获取市场的动机。rural在6个回归方程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中国的直接投资。ore在6个回归方程中基本上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吸引了中国直接投资,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寻求自然资源的动机。internet在6个回归方程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国家越能吸引我国的直接投资。inflation在所有方程中的符号为正但不显著,trade的符号在6个方程中基本显著为正,说明开放度越高的国家越能吸引到更多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性因素中political的符号显著为正,government的符号显著为正,corruption的符号显著为负,说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倾向于政治稳定、监管体系不严格、腐败较多的国家。因此,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动机、效率寻求动机和自然资源寻求动机。 4.欠发达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来看,中国对欠发达国家的投资市场寻求动机不明显,GDP为正向关系但是不显著,自然资源寻求动机也不明显,详见表6。对此,可能的解释是中国投资的23个欠发达国家中尽管有些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这些国家政局动荡,致使中国的直接投资很少,中国投资量比较大的国家只有7个(柬埔寨、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几内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占欠发达国家总样本的1/3不到,表明中国对欠发达国家的投资动机不明显。 四、结论 本文从东道国的角度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市场寻求动机、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和效率寻求动机,但寻求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动机不明显。在制度上,中国倾向于投向政局稳定但腐败的国家。受科技等战略资产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因素的影响,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寻求完善的金融市场动机,而市场寻求动机不明显。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倾向于法律和法规制度完善、腐败较少,但监管体系不严格的国家。受市场规模和低廉的劳动力因素的影响,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动机、效率寻求动机和自然资源寻求动机,中国的投资倾向于政治稳定、监管体系不严格、腐败较多的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投资,中国投资动机不明显。 参考文献: Buckley, P. J., Clegg, L. J., Cross, A. R., et al.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518. Cheung, Y. W., & Qian, X. W., Empirics of Chinas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ng, P., Outward investment by Chinese MNCs: Moti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 Wiig, A. What determines Chinese outward FDI?蒋冠宏,蒋殿春. 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J.世界经济, 2012(9):21-40. 乔晶, 胡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度抑或不足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7):38-51. 项本武. 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7):33-46. 王永钦, 杜巨澜, 王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制度、税负和资源禀赋J.经济研究, 2014(12):126-142. 阎大颖.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J.国际贸易问题, 2013(7):128-135.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as OFDI Location Choice HOU Wen-ping1,SU Jin-hong2 (1. Tianhua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