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4页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用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针对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因语言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幼儿语言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农村幼儿教师语言教学进行了尝试与创新。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用语有了一定突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用艺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语言提高了班级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启迪了幼儿的思维,陶冶了幼儿的情趣。【关键词】教师教学用语 问 题 对 策一、问题与分析(一)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在语言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及组织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慢慢吞吞的唱歌型有些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有意用偏慢的速度讲课,讲幼儿故事也是采用慢慢背书的方式,丝毫没有语气的轻重、快慢之分。同时也要求幼儿“慢慢讲”,以为这样才可以与幼儿沟通,才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的教师在讲故事时,还带着幼儿手口一致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把语言教学当成了认字。2高声大叫的呵斥型部分幼儿老师,因为其本身脾气暴躁,看到孩子顽皮捣蛋采取的教育方式,往往不是春风化雨,谆谆教导的耐心教育,而是动不动扯开嗓门大声训斥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动不动就大声呵斥别人。3普通话方言混合型一部分年龄较大的老师,因为本身普通话不标准,所以上课时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是半“官”半“土”普通话和方言相混杂,使人难以听懂。有些老师根本就不想改变自己,因为她们讲方言已习以为常了,所以认为方言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比普通话更方便,更有生命力。4拖泥带水的尾音型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语言习惯,说话拖拖拉拉,几乎每句话的后面都有尾巴,像“上学了”就成了“上学了哈”,“睡觉了”说成“睡觉了啊”。每句话都带有一个“哈”、“啊”等字。 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很不好的习惯用语。(二)问题分析1教师受地区限制,导致语音不准确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普遍带着方言,有很浓厚的地区局限性,是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是由来以久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再加上农村幼儿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普通话培训,每天又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带着一个班,缺少与人用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发音不准确时也没有人及时予以指导。2教师受幼儿影响,形成了不良的语言习惯幼儿阶段,正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时期的幼儿,年龄普遍偏小,说话慢吞吞,稚声稚气,教师在和幼儿进行交流时,语速当然不可过快,否则,幼儿就听不懂你跟他说了什么。但是,教师为了迎合幼儿,长期和幼儿慢吞吞地说话,往往容易形成拖音的毛病。3教师自身素质差,不懂得幼儿语言艺术一些教师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再加上平时又不肯学习,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只知道训斥,根本不懂得用艺术性的语言来引导教育孩子。基于此,我提出的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是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能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有效的、具有创造性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教学。二、教学用语的特点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沟通的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运用的语言是否合情合理,清楚明了,形象生动。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语言必须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使幼儿容易接受并乐于表达。它具有以下特点: 亲切性: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容易接受的语言。具体来说教师在使用教学用语时应合理使用形象化语言和借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现场教学。合理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如今的孩子,也许是太宠了,也有些实在是非常难调教,因此,空洞的说教对孩子来说就如同过了保质期的药品一样,失去了效用。如孩子上下楼时总喜欢跳、喜欢挤,虽然老师不断提醒孩子:“不要跳,危险”,可效是总是不那么明显,有一天,因为,别的班里的小朋友在午睡,我对孩子们说:“老师看看,谁是能干的孩子,可以让鞋子不发出声音。”说也奇怪,孩子们都静悄悄地上楼了。同样,在放学摆好椅子排队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谁的本领大大的,能让小桌椅不发出碰撞声。”结果,孩子们全都轻手轻脚地放好椅子。所以说语言是非常神奇的。而形象化的语言更是有魔法的语言,每个老师都必须掌握它、运用它。巧妙运用故事中的语言。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听故事是孩子们提高口语表达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每个孩子最喜欢的是听故事,如何使故事更吸引人、更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首先必须选择适合幼儿的通俗易懂的故事。故事中有生动有趣的情节、有简单易学的角色对话。比如:故事小羊和狼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来帮助你”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也就学会了这句最常用的话了。有一次,有一个新生哭哭啼啼的,有个孩子想帮他擦眼泪,可是他去帮他时,却因为心急,不小心打到了新生的鼻子,新生哭得更凶了,通过学了故事之后,孩子们都会说“我来帮助你”,“对不起”等等的日常用语了。 趣味性:指教师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注意,幼儿易于并乐于接受。故而教师在教学语言使用上应充分利用儿歌、童谣中的语言。因为儿歌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非常容易掌握。像“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孩子们觉得这种儿歌不用死记硬背,它就像爆米花似的从口中蹦蹦跳跳跑出来。而唱歌的方法就更好了,任何枯燥、单调的语言只要把它变成歌唱出来,语言就有了翅膀,往往几首歌学下来,孩子们口齿也伶俐了,发音也标准了。 规范性:指用标准的普通话来和幼儿交流,交流中用语完整、正确、通顺。要以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语言作为教学内容。如认识幼儿感兴趣的各种小动物:小鸡、小鸭、小狗、小羊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比较熟悉的物品:枕头、衣服、裤子、桌子、椅子等;还有平常幼儿爱吃的水果:梨子、苹果、香蕉、橘子等;了解幼儿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事:睡觉、起床、洗脸、刷牙、梳头、跳舞、唱歌等。对于幼儿已经出现的语音语法不规范的倾向,家长和老师只有加强重视,及时纠正,才能使幼儿的语音继续得到健康的发展。若采取掉以轻心,不以为然的态度对待,如幼儿称其父母为“把把、马马”,父母成人却不当一回事,殊不知长期下来对幼儿的语言习惯,口语表达将造成及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成人一经发现幼儿出现不良语音语法等语言习惯是,应及时对其纠正,以免影响今后的语言表达。三、具体对策没有语言、就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在由直接感知表象进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念等抽象思维的过程中,语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总是一边通过思维组织语句,一边用语言来表达。由此看来,语言能力的强弱也标志着幼儿思维速度的快慢,是衡量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幼儿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必须学会运用语言,因为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录音机、复读机和对讲机。幼儿园教师应非常重视语言教学,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真正使语言教学成为一门艺术。 用正常的语速和幼儿交流,形成良好的语速习惯。大多数人在运用语言和幼儿交流时,为了能理解对方的语意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一边讲一边积极思考对方所讲的内容,因此,语速会直接决定着感知速度,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能用正常的语速和幼儿交流,对于思维水平还不高的幼儿来讲,会促进他们言语中枢高度兴奋并进行快速的思考,思维的敏捷性能从中得到发展。如果一个班的幼儿长期接受语速过慢的教师教学,这个班的幼儿一旦换一个语速较快的老师,就会表现出语言反应缓慢、迟钝,在其他问题的思考上也表现出不紧不慢,久而久之,幼儿就养成了什么事都慢慢讲的习惯,相反,一个长期接受语速正常教师的教学以及日常交流的班级中,幼儿则明显表现出积极兴奋的情绪,对其他问题也表现出敏捷的思维,并能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用准确、简洁、谐趣、畅顺自然的语言和幼儿交流,切忌粗暴呵斥。老师的语言必须是纯洁的、完美的、生动活泼的,并具有启发性的,加里宁说:教师每天仿佛都是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老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的盯着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给年轻的心灵以如此深远的影响。因此,一言一行都比其他职业的人要求更高,老师的语言绝不能从个人的喜恶、情趣出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戒除粗暴的呵斥,尖刻的挖苦和冷漠的情绪。 使用规范性的语言,基本消除方言。规范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应当符合国家的要求,老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儿童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老师语言的规范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气等到方面要符合“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使用方言、不念错字,避免出现将,吃饭说成吃(ci)饭(fang),老师说成老师(xi)等等。总之,如果老师经常读错字音,说话语病较多,口头禅泛滥,天长日久,就会对幼儿产生消极的影响。 重视口头语言表达,不以认字的方式来学语言。很多父母会以认得多少字来判断幼儿阅读的能力,用笔划对不对,字形正不正确作为书写的依据。难道我们真的要先掌握拼音法则才能开始阅读吗?一定要先学会笔画才能开始书写吗?其实,幼儿早在能掌握成人语言的许多语言形式 之前,就能够说出让人听得懂的话了。在能掌握句子结构的规则之前,就能说出句子了,如果真的必须等到幼儿学会了所有传统的笔画原则之后,才开始书写,恐怕他们永远都不会有提笔的机会了。四、取得效果 提高了农村幼儿教师的自信心以前,教师和幼儿沟通时,语言不准确,有时简单粗暴,没有技术含量,对幼儿的教育不能形成很好的促进作用。现在,教师能用标准化的语言和幼儿进行沟通,沟通时讲究技巧,成为善于说话的人,孩子听话了,水平提高了,教师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提高了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前乡村孩子野惯了,大多数晨间、课间活动,都是以放羊式的形式随孩子们疯玩。那样,难免会不时闹出点小小的意外,通过营造故事氛围,孩子们玩起来更加有秩序、有成就感,平时爱淘气的小顽皮也变成了机智聪明的小警察了,老师也就不用手忙脚乱去处理纠纷了。 启迪了幼儿的思维,陶冶了幼儿的情趣语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沟通作用,其实,大多数时候,孩子发生矛盾,也是没有正确地沟通好,对孩子来就,一点点的生活小经验都是家长和老师传授给他们的,而艺术化语言,讲究的是实用。孩子平时缺少实用的生活经验,而现在的艺术化语言,使他们很快学以致用,幼儿使用了艺术化语言,孩子们的关系也就更和谐,更有趣了。总之,在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