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1页
关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2页
关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3页
关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4页
关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调研与思考镇安县城关小学 白绍儒内容提要:中小学德育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德与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如天平一样必须保持平衡,协调发展。但是今天,这个天平却无法平衡,甚至还屡屡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就自己对校内外德育教育工作的调研引发了我对这课题深深的思考。同时,希望能唤起人们对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语:中小学德育教育 存在问题 成因分析 解决对策正文:一、存在问题:本学期开学,我在带领值周教师进行值周检查时,经常看到有一部分学生到学校不久,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急匆匆来到学校,有的说:“今天有美术课,孩子的美术袋忘带了,就赶快给送来”;有的说:孩子的数学课本丢家了,就赶快给送来了”;有的说:“下午兴趣小组活动,孩子的竖笛没带,我赶快给送来了。”看到这些,我心里别样滋味。近几天,又因事去县医院,见了有同一科室在前后不到一周时间因学生打架致伤住进医院的我县城区某学校的两名受伤的学生,给我这个从事了廿多年的基础教育管理工作者又有了深深的启示。学校育人的地方,第一则事例有可能是育出以自我为中心,孝心缺失的人,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学生大多都是令人羡慕的尖子生;后者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育出来的人有一少部分却成为凶手。事件的始作俑者,竟是学习成绩尚好的学生。看到 这些现象,我想,这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悲剧,更是我们学校教育的耻辱。它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中小学生品行教育的一系列反思。二、现状分析:1.重智育,轻德育清明前期间,学校都组织学生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孩子们从听到消息起就异常高兴。后来我们了解到他们的高兴的不是要去瞻仰革命先烈,而是能带些好吃的、喝的和玩具去野外疯玩一次。辅导员在祭扫烈士活动中讲了什么,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他们根本没记住,他们脑海里留下的只是这次郊游的乐趣。本身就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活动,在孩子的心目中却成了一次开心的郊游。“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公益广告语,经过几年的宣传,如今已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的本意是要尽力优化教育环境,改善教育条件。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使孩子能够学习好,将来考上大学,不少家长却扭曲了这句话,他们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也要省出一笔钱来供孩子择名校,补课,学琴用。而他们却忽略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孝亲敬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致学生在做人最基本的问题上栽了跟头孩子尚未成年便走上了犯罪道路。事实上违纪与犯罪往往只是一线之隔。在这之间,学校的品行教育应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小惩大戒的教育手段则会让一些学生在边缘处止步。 2.重分数,轻能力近几点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高分低能的庸人越来越多。我家乡一在山西煤窑发了家的老板,把孩子到西安市一所有名的高中去上学,周末孩子需要晒被子,但铁丝太高,被子放不到铁丝上,问题解决不了,便命令远在几百里的山里的妈妈去帮他,我听后真是啼笑皆非。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却无法笑起来。今天,在人们追求“升学率”,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的教育状况下,学生的分数成了家长喜怒哀乐的晴雨表,也成了家长评价教师或孩子的唯一标尺。2000年7月,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的戚柯,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半年之后,他从高能物理研究所出来了。“高能所不要我,还要我写辞职报告,”只要有人问戚柯怎么没找到工作,他总会耿耿于怀地说。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呢?当戚柯母亲质问高能物理研究所时,当时直接领导中科院高能所的毛泽普教授告诉她说,你的儿子还有很多孩子气,在单位总是不愿意干事,而单位又有自己的用人制度。在身心遭受极度痛苦的戚柯只好南下深圳,听取母亲的劝告,“高能所不要你,可还有很多事情等你去做。”清华大学的牌子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吸引许多用人单位的目光。在一家台湾老板开设的游戏软件开发公司里,戚柯又开始了一段试用期,老板很快发现,戚柯根本就不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2002年至2004年期间,戚柯一直在湖南湘潭、深圳、北京等地找工作。直到2005年,戚柯在北京招工中介所花了600元钱,找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他积极性十分高,可没过多久,老板并不需要这名学历太高的搬运工。2个月打工时间,获得的工钱是250元。可悲的是,多年的清华教育,并没有让戚柯彻底扭转母亲给予他的思维方式,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用人单位,归结为外因,没有下定决心真正去改变自己。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愈来愈迫切,对孩子只注重的是考试的分数的高低,不注重孩子品行的真培养,能力的锻炼。戚柯的事例并不他个人的悲剧,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个悲剧之一。3.重抚养,轻教养 人们说中国的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孝顺儿子”,“孝顺儿子”不是对父母孝顺,而是对儿子“孝顺”,把儿子捧在手里,举到头上,儿子让往东,就不敢往西,为孩子赴汤蹈火,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在所不辞。有关人员对这些溺爱型家庭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出现“五过多”的现象。即:1、照顾过多。孩子小时候,是在父母的百般照顾下成长的。这种照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逐步减少。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可是一些家长对子女过分照顾,这样扼杀了孩子本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愿望。2、包办过多。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唯恐孩子受苦受累,稍有困难就代为解决。使孩子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经不起打击和挫折。3、保护过多。有些家长处处为孩子设防,怕孩子出门,给孩子设置了种种禁区,不许动这,不许动那造成孩子遇事不敢思考,胆小怕事。由于剥夺了他们独立自主的社交活动,结果孩子遇事不知如何处理,一切受人摆布。4、打扮过多。一些家长喜欢为孩子打扮,给孩子买名牌衣帽,把女孩打扮的花枝招展。这样会在孩子的心灵中打上只追求外表美,不注重学识和品德修养的心里烙印。 5、满足过多。很多家长,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无限欲望,以致发展到孩子在家称王称霸。这样一来,慢慢养成了不讲道理,蛮横粗野的习惯。 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长们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中,慢慢地被废掉了,消失了,是极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 4.重说教,轻身教今天,就在我这篇计研文章写了一半出去休息的时候,我听说有一家长看到孩子将喝完的饮料桶丢在院子里就大声质问他为什么乱丢乱扔时?孩子居然同样大声地说:“那你前天在酒店吃饭时怎么也将瓜子壳吐在地上?”我一时哑口无言!作为一个家长,我感到很惭愧。作为一个老师,这个小插曲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空的。在家庭教育中更是如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好的榜样和正确的行为示范可以使孩子有形可循,有样可学,可以说身教更重于说教。放学回家的路上,听见有个小学生得意地告诉同伴:我今天可把我们的品德课老师给问瘪了!我问她:你总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你真的相信吗?老师回答:当然。我又问:那你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每月的工资拿出一半寄给灾区的孩子?老师不高兴地说:我寄了!这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进行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的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怒,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谈话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的父母和教师在政治品质,道德修养,工作学习,生活上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同时,要以诚待人,遵守社会公德,为人父母、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温馨的教育气氛。 5.重约束,轻说理多年来,小学的德育要求重在“约束”,制订出了不少的“不准”,如“不准喧哗,不准奔跑,不准打闹”等规定。通过严格的管理,逐步生效,而很少给学生讲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因此,一旦离开了班主任“那张脸”,离开了老师的身影,离开了学校这一环境,学生德育的状况,文明的行为便会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我们的学校,家庭和其它教育机构,往往只注重从思想境界的角度鼓励孩子积极做好事,不做坏事,而忽视了从道德修养的角度引导孩子自觉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因而,对于该做的事,孩子不是自觉去做,而是为了获得表扬把它当做好事去做;对于不该做的事,孩子不是自觉不去做,而是受到纪律的约束,担心被批评才不敢去做。这样,以纪律约束和表扬奖励为主要手段培养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不稳定的,不长久的。一旦离开了学校和家庭,这种文明习惯就失效了,就会出问题。三、解决对策: 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构建新型的家庭教育结构: 1.建立知心家庭 目前我国正推行一种新的家庭教育观念知心教育。 何谓知心教育?简而言之,就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交朋友交心,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气氛。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必须了解孩子,学会同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彼此之间心心相印。现在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没有和孩子交心,相互之间无法沟通,关系紧张。我一次偶然听到邻居批评儿子说:“我怎么会生你这样不争气的儿子。”儿子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窝囊的爸爸。”我听了是啼笑皆非。还有一些家长不知如何同孩子交心,终日摆出一副卫道士面孔。其实,同孩子谈话,主要是把握好时机。有这样几个最佳时机供家长们参考:(1)当孩子比较闲时;(2)心情高兴时;(3)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时;(4)放学回家时;(5)外访返回时;(6)取得成绩时;(7)遇到问题时。聪明的父母应该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用“心”去与孩子沟通。 2.建立学习型家庭社会中最亲密的组织莫过于家庭。孩子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期望极高。对自己则要求很低,年纪轻轻的,胸无大志,不读书,不看报,不了解历史,也不研究未来,整日留连于牌场、酒场、舞场之中。还动不动就说:“我们这辈子算完了,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试想有这样不学无术的家长,孩子能成才吗?现在的家庭学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子成才”,“逼子成才”的现象。家长大多是以孩子为中心。高考前夕,举家迁到孩子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的现象在我们麻城是屡见不鲜的。但是,我们的家长要转变观念,变“指导孩子学习”为“自己带头学习”。即建立学习型家庭。要建立学习型家庭,作为父母,一定要起表率作用。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想要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氛围,你不用终日喋喋不休,只须默默地做就足够了。在孩子做作业时,你也看看书,读读报,切忌自己打牌,而强迫孩子在旁边做作业。 3.建立智慧型家庭一位哲人曾说过:“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仁慈,在皮鞭下长大的孩子,只会产生仇恨。”一味只会打骂孩子的父母,那是愚蠢无知的父母,是懒惰的父母。应该多动脑子,想办法怎么样去正确地引导孩子。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为孩子累断了筋骨,操碎了心,但常常事与愿违,收效甚微。有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对儿子说:“我是你爸,你不听我的听谁的?”儿子说:“我早十几年出生,说不定还是你爸。”这父子关系到这份儿上,也真够呛!这也说明这位父亲没有动脑筋,对家庭教育缺少智慧,缺少方法。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做智慧的父母,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道德的感染做人的准则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孩子受到滋润,受到美的熏陶。 二是学校教育中,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爱心”教育法 十几年前一曲爱的奉献唱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更唱出了人民的心里话,在“爱心”缺乏的今天,人们渴望爱的滋润,爱心的回归,所以学校的“爱心教育”是刻不容缓了。古今中外,对爱心教育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前些年一个8岁的菲律宾女孩,家中失了大火,父母又不在家,她奋不顾身,把年幼的弟妹从大火中抢救出来,自己却被烧成重伤。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她平静地回答:“我爱他们。”正是有了这样一颗爱心,小姑娘才会作出如此惊人之举。而我们中国呢?名校大学生用硫酸伤害大熊猫;一美女的虐猫事件,17岁学生弑母亲事件频频发生。这不能不使我们反思:当我们把“品学兼优”的荣誉授予学生时,其标准是定位在品德和学习上,还是仅仅定位于学习成绩上呢?也许会有人认为以上那些孩子法制观念太淡薄了,但我却认为他们是缺乏“真、善、美”的教育,缺乏爱心教育。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说理教育法最常用的方式是谈话。可以是个别找学生谈,也可以是在课堂上集体谈。谈话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要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教师的诚意,从而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所接受。另外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我们还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进行说理。当学生对某种社会或道德问题有不同看法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说理教育我们也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当地运用说理方式,把要学生明白的道理讲清楚,并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3.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作为榜样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伟人,民族英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年或本校、本班的优秀学生。利用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能激励学生仿效榜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勇往直前。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防止“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实际没行动”的现象。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每当学生听到伟人、英雄的动人事迹时,有的热泪盈眶,并当即表示出学习的决心。但一回过头,什么都忘了,该玩的还玩,不学的仍不学。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没抓住时机及时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 4.环境熏陶法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是陶冶人的情操,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