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学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班级_姓名_学习目标 理解元素概念,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 重难点:理解元素的概念学习过程 一、元素的分类 见P62页资料卡片 元素 例如: 元素 元素 例如: 元素 元素 例如: 元素 例如 元素 例如: 二、元素的定义: (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 。注意1:元素的种类由 即 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注意2:元素是一类原子的 。元素常用于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 。物质由 组成,判断:高锰酸钾(KMnO4)由钾元素、锰元素、氧元素组成。( )高锰酸钾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个氧元素组成。( )练习:氧气由 组成,氯酸钾(KClO3)由 组成三、 原子和元素的比较原子元素概念化学变化中的 粒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 .区分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只讲种类,不讲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使用范围从 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从 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 举例如: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铁由 构成的。即:氧气是由 组成的。联系元素的最小粒子原子=元素一类原子的总称四、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主要有 、 、 。如:铁由 构成,铁由 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是 ,如氧气由 构成,一个氧分子是由 个氧原子构成的,氧气由 组成,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水由 组成的归纳:物质是由 组成的。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水分子是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个氢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的, 归纳:分子是由 构成的。练习:(1)、二氧化碳(CO2)是由 组成,由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2)、有关二氧化硫(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硫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硫分子里含有1个硫元素和2个氧元素;每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3)氢气、铝的物质组成、物质构成分别是什么?补充知识: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 NaCl由 构成,由 组成。五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在化学变化前后 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元素种类 。例:问题: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化合物含有哪些元素?练习: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以推测出蜡烛肯定含有哪些化学元素?六.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1)地壳中含量前四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2)生物细胞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前三位依次为氧、碳、氢生物体内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3)空气中最多的元素: 。 课堂检测【练习】(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2)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营养成分铁镁锌钙含量/g4.559010034280300(3).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非金属(4).地壳里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由低到高依次是( )A、 氧、硅、铝、铁 B、 氧、硅、铁、铝 C、 铁、铝、硅、氧 D 、铝、铁、硅、氧 课后练习1.(眉山2012中考 )下列对于化学式“H2O”的各种表述不正确的是()A、表示水这种物质B、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一个水分子D、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CaO B、Al2O3 C、SiO2 D、Fe3O46.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