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一夜的工作(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12页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词,能区分“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预习提示1、 查字典自学生字。2、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师有感情地诵读有的人第一节2、导入新课:这两句诗有些深奥,不过,学了一夜的工作(板题),同学们一定会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的。3、介绍作者何其芳,介绍周总理的身份及有关课文的资料。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学习字词。2、分段,概括段意。3、再读课文,画出点明中心的句子三、重点深究第二段1、默读课文,分别画出表现周总理劳苦和简朴的重点语句。2、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这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理解“陈设”、“极其”、“如此而已”,体会“一个”、“不大”,“两张”、“小”、“一盏”。强调了陈设极其简单。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摆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工作的繁重与食物的简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仅表现了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也进一步突出了总理的劳苦,读起来令人感到周总理形象高大,品德感人)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部分,体会总理的高尚品质。作业温馨提示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12页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词,能区分“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导学过程一、复习作者是怎样记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你有什么感受。二、继续学习第二段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一叠”,数量词,一堆的意思。“一尺来高”,表明文件之多。短短的一个夜晚,要批阅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明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紧张,工作量很大。2、“他一句一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这是写周总理审稿的情形。“浏览”是大略的看。周总理不是”浏览”,而是一句一句的审阅。说明周总理对每句话都认真思考,充分反映了周总理审阅文件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联系前面可以想象的那“一尺来高的文件”,也是这样审阅完的。说明总理一夜工作多么辛劳!一夜的时间批阅完了“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也说明总理工作效率很高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的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喝了一会茶”,表明休息时间非常短。“公鸡喔喔的叫明了”,表示天亮了。再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周总理让作者去睡觉,自己一直在批阅文件,叫醒作者后又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审阅完”这最后一篇稿子,现在刚喝了一会茶,天就亮了。说明周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工作时间多么长啊!工作到天亮才休息,下午又要“参加活动”,可见周总理是日以继夜的工作,工作劳苦。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体会周总理的品质。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自由朗读,谈谈读后的感想。2、“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是由“一夜的工作”而联想到的。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是他一生工作的缩影。四、总结全文1、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 2、教师总结: 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对于一夜的工作来讲,能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这是作者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令他刻骨铭心,不能忘怀。在写事的时候,要带着感情写,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边叙事边抒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切感人五、练习选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词:简便、简单、简朴、简陋、简练课文(简单) 设备(简陋) 生活(简朴)穿戴(简朴) 方法(简单) 摆设(简单)房屋(简陋) 操作(简单) 语句(简练)陈设(简陋) 内容(简练) 问题(简单)六、板书设计:工作量大审阅认真 工作劳苦 一夜的工作 工作时间长陈设简单夜餐简单 生活简朴作业温馨提示1、 书写本课字词。2、 熟读课文。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穷人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35页学习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学习重难点课文第二段。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预习提示自读课文,学习本科的生字,词语。导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书题:穷人简介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青年时期就开始创作,长达六十多年。作者无情的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界中的不朽名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三、再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默读课文,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四、讲读第一段。1指导朗读第一段,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当时气候怎样?(学困生)()桑娜家的生活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中等生)()为什么说小屋“温暖而舒适”?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优等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故事发生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当时屋外寒风呼啸,海面上正起着风暴海浪汹涌澎湃。()桑娜家里生活很困难。(在书上划出有关词语)、帆很破了,桑娜仍在火炉旁缝补渔网。、渔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打鱼。、从早忙到晚,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衣着破烂,孩子门没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3)暖和舒适仅仅表现在:(地扫得干净;火没熄;银具闪闪发亮;海风之中,孩子在帐内睡着。桑娜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1朗读课文2归纳段意:渔夫的妻子桑娜,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的等待着渔夫出海归来。作业温馨提示1.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同音字组词,读课文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穷人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讲读二、三段课文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重难点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导学过程一、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二、讲读课文第二段。默读课文,思考分层。()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一段分三层,该怎么分?并说出理由。()桑娜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探望西蒙的?师总结:在丈夫出海未归,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海浪汹涌澎湃,心中焦急、忧虑时,心中还惦记着生病的邻居,可见桑娜对邻居的关心是真挚的。()课文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桑娜对邻居发自内心的关心呢?理解第二层:默读课文,思考:桑娜进门之后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理解第三层:(1)个别读第三层,思考: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的?(中等生)()理解“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的意思。()桑娜抱回孩子后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理解“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的意思。出示课件 4归纳段落大意。三、理解第三段课文默读全段,思考分段:()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段分成三层,应该怎么分?()讨论分层,并讲出道理。理解第一层:()渔夫终于回归了,这时桑娜的心情怎样?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桑娜的心情。理解第二层:()这层主要讲什么?(学困生)()桑娜说这段话时心情怎样?(中等生)()练习朗读桑娜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说完这段话“桑娜沉默了”这里的“沉默”表示什么意思?(优秀生)理解第三层:()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么表示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说?()练习朗读。()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的意思。归纳段落大意。四、总结课文。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桑娜和渔夫有那些特点?举出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说一说。教师总结:桑娜的特点突出她的勤劳、善良。渔夫的特点是勇敢、坚强、善良。(乐于助人)表现渔夫和桑娜的特点上,课文有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细致的心理描写。()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用词造句的准确。板书设计:等待渔夫 桑娜 探望西蒙 勤劳、善良20、穷人 抱回孩子 乐于助人渔夫 侥幸回来 勇敢、坚强 . 能熬过作业温馨提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必做)抄写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选做)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白桦林的低语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67页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学习重难点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二、 检查预习。1、 指名读课文,正音。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 讲读课文。1、 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2、 讨论。四、讲读第二段。1、 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3、齐读第二段。五、讲读第三段。1、 自读第三段,思考: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2、 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3、朗读第三段。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六、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七、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看林人坚守 岗位无私奉献 默默 守候作业温馨提示1、抄写好词、好句。 (必做)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杨震暮夜却金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8页学习目标1、课下让学生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课堂上可交流一下。2、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让学生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3、本文短小精悍,可让学生体会简约、精炼的写法。学习重难点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联系实际体会“慎独”的深刻内涵导学过程一、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到的有关杨震的资料。不完全的话教师补充。(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有用的资料) 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 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二、学生自读、齐读。 1、学生默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2、同位互读、相互纠正。 3、指名读课文,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4、全班齐读。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中心。1、学生读书理解,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 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 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2、杨震是怎样做的?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抓住杨震的语言来理解。但还要引导学生揣摩当时杨震的神态、语气,动作等,加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体会杨震的高贵品德。 学生自读杨震说的话小组内练读在全班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动作语气可让学生上来边说边作边演。) 学生再来读课文,并说说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3、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四、再读课文,感悟中心,提出质疑,教师和同学们一起释疑。(可加入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学习。)作业温馨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心。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尊敬普通人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89页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应该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导学过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交流主要内容3找出不懂的句子三、小组合作学习1同位互相检查朗读情况2小组合作交流,弄明白课文四、深入阅读,体会思想感情再读课文,回报学习结果:五、写自己尊敬的人,插在尊敬普通人中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业温馨提示1、抄写好词、好句。 (必做)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综合活动 出墙报 习作课型活动课学习内容课本910页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2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3通过活动,对高尚精神又明确的认识。学习重难点习作修改导学过一、导入你、我、他,我们都是普通人。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板报,主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采用读书、看报、咨询、上网等方法搜集资料,选择目的地。二、准备材料采访父母单位敬老爱幼的叔叔、阿姨,写成稿子。给班里的热心人拍张照片、配上简练的文字。从报纸上剪下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的事迹。三、整理版面1根据稿件内容、形式进行筛选。2.做到体裁多样,内容精彩,版面图文并茂,书写整洁。3.按要求进行缩写、改写。四、设计版面1.带领学生在黑板上做一个草图2.提示进行小组分工五、评价 标准:1、内容范围是否广泛 2、表达是否多样化3、装饰排版是否合理 4、整体效果是否吸引人5、书写是否整洁、及有突出的创意评价:1、组织学生观看 2、发评价表3、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六、作文(一)揭题今天的作文课,我们练习写一个人。咱们一起来看看习作要求。(二)审题1默读习作要求,想一想: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要明确:A、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 B、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高尚的原因; C、把内容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2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高尚精神?(不是只有伟人、名人才有高尚精神,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做出贡献,也体现了具有高尚精神)3、你打算写谁,为什么要写他?在小组里说一说,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交流。(三)指导写作1你打算分哪几部来写?重点写什么? 交待“我”身边高尚的人是谁。 通过一两件事,体现他的高尚精神。 “我”要向他学习些什么。2如果现在要你动笔写,你有哪些困难?(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四)起草作文,教师巡视。(五)写完作文后,自己修改,在小组里互相修改作业温馨提示根据同学老师自己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在这一单元的学习小结,语言要通顺,可以从学习这方面,可以学习,习惯等多方面总结。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东施效颦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15页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学习重难点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导学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1、小组讨论:(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作业温馨提示背诵东施效颦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楚王好细腰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16页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学习重难点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导学过一、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二、学习楚王好细腰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1、学生自读楚王好细腰。2、全班交流三、讲寓言故事,理解寓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1、自己练习讲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全班讲。2、集体交流:(1)知道楚王喜爱细腰后,大臣们的心里会想什么?(2)大臣们投其所好,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你能否为大家演示一下“胁”、“带”、“扶”这几个动作,并用自己的语言具体的描绘出这几个动作?大臣们在细腰过程中是否有痛苦,他们会有思想矛盾吗?猜猜他们怎么想的。再试着读读这句话,读出大臣们的矛盾心理。(3)第二年,大臣们的“努力”可有了成效,满朝文武的脸都是黑黄黑黄的了。看到这番情景楚王还乐的起来吗?(4)你想对楚王和大臣们说什么?四升华延伸你是不是认为文章结尾还可以写点什么?试着写一写其实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刚正不阿的人,他们不畏强权、保持自我,谁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师点拨:楚王好细腰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楚王宠信的丑陋举止,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下场。教学侧记备注五、检测: 检查背诵,交流理解 体会寓意。作业温馨提示从生活中找寓言中的人物。背诵默写古文。推荐阅读邯郸学步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做一个最好的你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16页学习目标1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2把握文章中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体会文章亲切、自然的文字风格学习重难点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导学过一、导入:板书课题:做一个最好的你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自读指名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四、探究学习1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说说明白了什么?师:作者列举了美丽容貌却依然“灰心丧气”的这一怪现象,引出自信对人的重要性这一观点。2罗森塔尔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快速读23自然段说一说。师:大家注意罗森塔尔说的这句话“其实,我对这些学生一无所知,完全是随意挑选的。”进一步印证了自信心的神奇作用。师:用事实开头运用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设悬念,引人入胜。作业温馨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做一个最好的你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1719页学习目标1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2把握文章中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体会文章亲切、自然的文字风格学习重难点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导学过一、朗读课文13自然段二、继续探究课文1罗森塔尔的实验做完后,得到了什么结论,在第四自然段中找到。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个结论对你有什么启发?2怎样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心,我们看第二部分的测试题,看看这些是刚才的测试题,哪一条选否了,为什么?决定怎么做?我们看第5自然段的调查结果,哪些句子采用了修辞手法,什么手法?3怎样才能树立自信心呢?我们看第三部分,指名个人读,有几种方法?第7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记住这些方法老师编了儿歌:你拍一,我拍一,自己喜欢自己哩你拍二,我拍二,做好小事很重要。你拍三,我拍三,自己喝彩勇向前。你拍四,我拍四,坚持一下敢冲刺学习了这几条树立自信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你在生活中能做到吗?4在你失去信心时你是怎样做的?(姚明的故事、高红的故事)5结尾的部分文章用诗一样的语言作结尾,谁愿意读一下?注意诗的韵律。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谁愿仿写?可以这样写:如果不能成为鲜花,那就当一片绿叶。如果不能成为诗人,那就当一个爱好者。如果不能成为伟人,那就当一个平凡者。还可以这样写:如果不能成为大厦,那就当一个基石。如果不能成为大雁,那就当一个小鸟。如果不能展翅飞翔,那就默默行走。三、总结归纳,深化主题:送同学们一句老师写的话:“自信是风,能带我们飞翔,自信是浪,能诠释我们的胸怀”。我们的生活等待我们去学习,我们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可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愉快而且充满自信的心,需要我们坚信自信的自己将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的美!祝愿同学们,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美丽人生,像那条小路、那条小鱼、那颗星星,永远做一个最好的你!板书设计: 喜欢自己做一个最好的你 做好每一件小事(自信) 为自己喝彩 再坚持一下作业温馨提示1、背诵课文最后一段2推荐阅读:毕淑敏我很重要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第五周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教学侧记备注综合活动:话剧演出会课型活动课学习内容课本2627页学习目标1.在表演中,辨别美与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提高团结合作的精神。3.了解剧本的编写特点学习重难点在表演中,辨别美与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导学过程一、 读丑公主,回顾剧本的编写特点。1.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2.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3.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二、 小组同学一起回顾生活中可以编成剧本的事例。可以使以下事例:送受伤的同学回家;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三、 遵循编剧本的原则小组编写剧本。要求:1、 用任务的对话串成故事。2、 写法参考丑公主3、 可以一边排练一边修改剧本。四、 选出导演,排练剧本。 要求: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口齿清楚、动作的题大方。五、 组织演出。教学侧记备注六、 评一评演出情况,对优胜小组颁发奖状。(奖状见课本) 评出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剧务七、 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板书设计: 编写剧本的要求 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作业温馨提示取长补短, 修改自己的剧本,课后再排练表演。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第六周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长江之歌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2829页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学习重难点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2.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导学过程一、谈话、引导学生翻阅本单元教材,导课。同学们,中国有两条大河,横贯中国大半个国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你们知道是哪两条河吗?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介绍母亲河的文章。请同学们浏览本单元内容,看看都有哪些课文,分别写得是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放声朗读几遍课文,结合预习,了解大意。三、指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读,全班齐读。四、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给以指导。六、再读诗歌,体会课文的表达形式。 1.再读诗歌,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两段歌词相互照应的表达方法。七、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引导学生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你的视角呢?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八、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课文。 1.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声朗诵,试着背诵。2.指名背诵。九、质疑问难。教学侧记备注十、探究: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雪山走来 东海奔去 乳汁哺育 臂膀挽起 无穷的源泉远古走来 未来奔去 清流灌溉 力量推动 母亲的胸怀作业温馨提示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3.预习下一篇课文。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第六周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三峡之秋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3031页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重难点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导学过程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1.介绍有关三峡的片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2.出示有关三峡图片,师生共同介绍长江三峡,对长江三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3.作家方纪也到过三峡,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三峡之秋,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一起领略三峡的秋天的美丽景色。二、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写作顺序。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2.全班交流,学习生字词语。3.指读课文,思考回答: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划出表示顺序的词语。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抓住了三峡不同时间的什么景色来描写的?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描写的是什么景色,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3.在交流的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四、 课时小结。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时间 景色早晨 明丽 露水 橘柚树中午 热烈 阳光 长江下午 平静 雾 倒影夜晚 朦胧 月亮 月光作业温馨提示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第六周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三峡之秋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3031页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学习重难点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清主体喻体。导学过程一、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运用了许多比喻句,给文章增添了色彩。请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清主体喻体。2.全班交流,讲清主体喻体,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句。二、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课时小结。教学侧记备注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语句优美 比喻句作业温馨提示预习下一篇课文。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第六周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诗二古首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32页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加深理解。导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二、学习凉州词。1.简介作者王之涣。2.解释题目。3.初读课文。4.理解诗意。(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5.想意境,悟诗情。(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三、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作业温馨提示背诵课文课后反思陇西陈家庄小学课时导学案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第十二周 授课教师:张燕明课题花 脸(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5659页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如何通过任务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2、能力目标要展现人物个性特征,需用准确生动的描写方法。3、情感目标感受童真童趣的美好。学习重难点通过人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结构的巧妙之处(设置悬念、安排线索、巧做铺垫)导学过程一、 出示学习目标及学法指导二、 检查预习(一) 字:积攒z n 俨然y n 凛然l n 咄咄d u 龇z 戳c h u 镶嵌x i n g 依靠y 偃y n 哧溜c h l i 水渍z 霎时s h 掖y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学考试计算题解答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人才素质模型与试题及答案
- 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技术转型策略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出纳劳动合同范例
- 2025年建筑工程考试难点及试题及答案
- 两万块钱投资合同范例
- 中介合同范例有些
- 内部入股合同范例
- 2023中级政工师试题1
- 校园一日安全巡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 茶馆剧本(三幕话剧)
- 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突破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 11471劳动争议处理(第2章)
-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完整版课件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奖励惩罚台账
- 成都14级初二下语文锦江区届零诊考试试题及答案
- 拔牙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课件
- 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