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乐山市2011届第一次调考历史试题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变动,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面貌。回答1214题。1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左书)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皇帝制 B军功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3宋史一六二卷职官志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材料可见 A枢密院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 B枢密院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各部权限加大,官员的主动性增强D军队指挥权被分割,以防止将领反叛14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苏维埃政权的创建C边区政权的发展壮大 D解放区政权的建立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回答1517题。15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下列剪纸反映的经济形态,得以逐步确立的根本原因在于 A政府封建化改革运动 B封建土地私有化改造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16古代经济专题史话五谷史话中说:“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主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试种和扩大生产。勤劳而聪敏的农民大众,一旦看到玉米是一种适合于旱田和山地的高产作物,就很快地吸收利用。”关于玉米的栽培方法可见于 A B C D17以下关于(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人数情况统计的分析,不准确的是时 期乡民迁出总迁至他乡种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由农村到城镇和国外是主要迁居方向 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传统经济的全面解体 职业变化主要是由于思想观念和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由于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动乱和日本侵华A、 B、 C、 D、区域间和国家间友好交流,有利于共同发展。回答1820题。18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征服吐蕃后,封叶蕃喇嘛八思巴为国师,创制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新字,这主要说明A汉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B元朝统一实质上是文化征服过程C蒙古族完成了汉化过程 D文化交流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途径19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颁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右图)。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A.保护海外商人人身安全 B.加强外航海船的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防止遭受到海盗袭击20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A对外开放的多边自主外交 B努力推动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迁。回答第2123题。21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 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 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以上言论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的广泛传播 表明社会正走向文明开化显示新旧观念正发生着激烈碰撞A B C D22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台主席敲动木槌,一句“祝贺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右图)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国共长期对抗和内战分裂 世界经济一度陷入萧条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艰难A B C D23左国美国时代周刊(1984年4月30日出版)的封面上,一个普通中国农民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照片反映了 A中国经济已全面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B联产承包极大地解放了中国农村生产力C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持赞赏态度D外来商品使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全面瓦解37(32分)实现社会财富的包容性增长,使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社会转型时期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政治)材料一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天仙配唱词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卷一 君道第一(凡五章)材料三 近代农民阶级和民主派人士,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懈努力。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土地凭证资政新篇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材料四 建国以后为实现民富国强,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1958年天津南开糖果公司宣传画 1958年1962年四川、安徽、河南非正常死亡人数材料五 改革开放以来,富民强国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得到有力实施。小岗村签定的合同。(图)(一) 材料一中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的什么理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他们理想实现的主要政治、经济根源。(4分)(二) 从材料二太宗言论中可见,“为君之道”的关键何在?他为此采取了哪些经济策略?(7分)(三)材料三中农民阶级先后提出哪两种富强主张(2分)请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些主张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4分)孙中山先生“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为此,他在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5分)(四)材料四表明,我国在富强道路探索中出现了什么严重错误?导致了哪些主要后果?(2分)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转向土地承包的根本原因。(4分)(五)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富国强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39(20分)2010年10月31号上海世博会正式闭幕。古代以来,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区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次次辉煌与挫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唐时期,扬州之富庶,常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京师粮食仰之江南,十之五六。随着江南开发加速,耕地面积也大幅增加,特别是圩田发展更为普遍。诗人杨万里、韩元吉等都曾作诗赞美圩田:“圩田岁岁续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但唐末也有人指出:“害大利小者,其以湖为田之谓欤。”直斥其弊。顾炎武亦说:“宋政和以后围湖占江,而东南水利亦塞。”扬州,唐朝的大上海叶兆言毛泽东在安徽视察大炼钢铁并肯定土法炼钢材料二 过去的工业化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再不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那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所抵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200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材料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1)从材料一可见,与魏晋南北朝相比,隋唐时期中国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6分)怎样看待这一经济格局变化过程中,江南圩田的发展?(6分)(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过去的工业化实践”导致了哪些主要问题?到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4分)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哪些认识?(1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DBACBADCDBAC37(32分)(1)理想:政治上反对阶级压迫,经济上要求自给自足。(2分)根源:封建专制集权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分)(2)关键:存民、正身、务本。(3分)政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4分)(3)主张:平均主义、资本主义。(2分)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将小农经济固定化,违背近代商品经济社会趋势;资政新篇将资本主义理想化,脱离中国小农经济社会条件。(4分)现象: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地主垄断土地使农民贫困。(2分)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3分)(4)错误: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大跃进)。(2分)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2分)根本原因:人民公社旧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2分)(5)问题:要坚持以民为本、增加人民收入;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分配社会财富;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强国和富民结合为一体,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言之有理即可,两点4分)39(20分)(1)变化:经济格局基本平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分)原因:北方战乱促使北民南迁;南方长期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治中心转移的推动;江南统治者重视;江南人民积极开发。(任选答4点,4分)评价:积极作用:部分缓和人地矛盾,促进农耕面积增加,推动粮食产量增加;消极影响:水流不畅引发洪灾,水面减少引发旱灾,生态环境遭到破坏。(6分)(2)问题:浪费资源;环境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