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设计大师结课论文.doc_第1页
走进设计大师结课论文.doc_第2页
走进设计大师结课论文.doc_第3页
走进设计大师结课论文.doc_第4页
走进设计大师结课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设计大师结课论文 姓 名 郭双建 学 号 084413127 专 业 软件工程 所属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4年11月 永远的梁思成2个人简介2主要参与修建建筑3主要著作3评价及影响5 永远的梁思成个人简介 梁思成,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广东省新会县。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就学。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音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1928年3月21日,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之后赴欧洲参观古建筑,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1929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协和医院生下女儿,取名梁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父亲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个人成就1930年,和张锐参与天津市规划,以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获奖。1963年,梁思成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建筑于1973年建成,1984年,荣获中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198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证书,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领导的集体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原建设部设立“梁思成建筑奖”,以近代著名建筑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是授予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以表彰奖励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和成绩的杰出建筑师。主要参与修建建筑 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 仁立公司门面 北京大学女生宿舍 人民英雄纪念碑 鉴真和尚纪念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参与者)主要著作1 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1期,1932.3 2 蓟县独乐寺山门考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3 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寺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4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4 5 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 6 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 7 赵县大石桥 营造学社汇刊5卷1期,1934.3 8 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 9 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与刘敦桢、鲍鼎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 10 清式营造则例(单行本) 1934 11 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5卷3期,1935.3 12 清故宫文渊阁实测图说(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 13 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与蔡文荫、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 14 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6卷1期,1935.9 15 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 营造学社汇刊6卷2期,1935.12 16 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二)台栏杆,(三)店面,(四)斗拱(元明清) 营造学社特刊,1935.12 17 中国建筑史(单行本) 1945 18 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 为美国百科全书作, 1946 19 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 1951 20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文物2卷5期,1952.21 21 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 文物,1953.(10) 22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学报,1954.(1) 23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林徽因、莫宗江合写) 建筑学报,1954.(2) 24 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 在国际建筑协会会议上的报告,1958 25 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 建筑学报,1961.(7) 26 中国的佛教建筑 清华大学学报,1961 27 广西容县武真阁的杠杆结构 建筑学报,1962.(7) 28 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 文物,1963.(7) 29 日本唐招提寺与中国唐代建筑 鉴真纪念集,1963 30 营造法式注释(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31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MIT PRESS,U.S.A,1984 32 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3 图说中国建筑史 都市改革派出版社(台湾),1991评价及影响美国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在抗战时期的工作作了如下的评价及影响:“二战”中,我们在中国的西部再度重逢,他们却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但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为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导致脊椎受伤。然而,无论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战时的这一时期,梁思成用英文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梁思成先生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提出了关于历史名城和文物建筑保护方面的理论,为了保护北京古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