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钻2-?13孔、铣?60圆弧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字:轴承座、加工工艺、专用夹具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echnical Schedule of the Gear Shift Fork and the Fixture Design
Abstract
This design involves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fixture design, metal cutting machine tool, tolerance and measur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
Fixture design process planning for bearing seat and drill 13 holes, ?60 arc milling is designed to include part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thre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should first of all parts for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to design blank structure, and choose the good parts machining datum, design a part of the process route; then the parts of each step of the process dimension calculation, is the key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amount of each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then the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design, selection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such as the connecting part positioning element, clamping elements, guiding elements, fixture and machine tools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 positioning errors calculated fixture positioning, analysis the rationality and shortcoming of the fixture structure,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and design in later.
Key words: bearing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pecial fixture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研究内容 1
1.3 轴承座常见问题及解决 2
1.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
1.5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3
1.6 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步骤 3
1.6.1 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 3
1.6.2 机床夹具的设计步骤 3
第二章 工艺规程制定 4
2.1 毛坯的制造 4
2.2 零件的加工分析 4
2.3 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3.1 精基准的选择 4
2.3.2 粗基准的选择 5
2.4 拟定工艺路线 5
2.5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和毛坯尺寸的确定 7
2.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2.7 本章小结 17
第三章 轴承座的专用夹具设计 18
3.1 钻床夹具设计 18
3.2 铣床夹具设计 22
3.3 本章小结 24
结 论 25
致 谢 26
参考文献 27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轴承座引是一种可以接受综合载荷、构造特别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座,请求具有构造紧凑、回转灵敏、装置维护方便等特点。轴承座有下列明显特征:
1.外形尺寸
直径通常为0.4cm~10m,最大可达40cm。
2.承载才能高
普通可一同接受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和倾覆力矩载荷。
3.转速低
任务转速低于10r/min,而且少数状况下不做陆续回转,仅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做摆动运动。
4.带有轴承座装置孔
可用螺钉将其紧固在上、下支座上。
5.无中枢轴
内圈或外圈上带有旋转驱动用齿轮。
6.带光滑油孔和密封安装。
1.2 研究内容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是保证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劳动条件良好。
制订工艺规程的程序: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
3、确定毛坯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
4、制订工艺路线
5、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
1.3 轴承座常见问题及解决
磨损问题
磨损作为轴承座最为常见的问题,轴承座磨损现象也时常发生。
修复方法
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堆焊后机加工来进行修复,而堆焊会使部件表面达到很高温度,造成部件变形或产生裂纹,通过机加工获取尺寸造成停机时间的大大延长。而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现场修复,既无热影响,修复厚度也不受限制,产品所具有的耐磨性及金属材料不具备的退让性,确保修复部位百分百的接触配合,降低设备的冲击震动,避免磨损的可能性。现场修复,避免机加工的方法,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停机时间,创造巨大的生产产值。
修复过程
非常简单,一般只需四步:
1.表面处理,将需修复轴承座表面除油污、除潮气
2.调和修复材料
3.等待材料固化,可适当加热材料表面加速材料固化
一般的轴承座磨损在3-6小时即可修复完成,操作简单易学、无需特殊设备和专门训练、相比激光焊、冷焊等“先进”技术省时省力,费用仅为一般修复费用的1/5-1/10,现场修复更是减少了设备维修时间和运输费用。
1.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是保证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劳动条件良好。
制订工艺规程的程序:
6、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7、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
8、确定毛坯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
9、制订工艺路线
10、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
1.5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可靠地保证零件图样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在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如果发现图样上某一技术要求规定得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图样或不按图样上的要求去做。
2) 必须能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
3) 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的前提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最低。
4) 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1.6 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步骤
1.6.1 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
工件通过定位元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工件和夹具通过连接元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位置;工件和夹具通过对刀、引导元件相对刀具占有正确位置,从而保证工件相对机床位置正确、工件相对刀具位置正确,最终保证满足工件加工要求。
1.6.2 机床夹具的设计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研究设计的原始资料
2、确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结构草图
3、绘制夹具总图
4、标注总图尺寸、公差与配合和技术条件
5、编写零件明细表
6、绘制夹具零件图
第二章 工艺规程制定
2.1 毛坯的制造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成批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选用砂型铸造,采用机械翻砂造型,铸造精度为2级,能保证铸件的尺寸要求,这从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