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_第1页
浙江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_第2页
浙江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_第3页
浙江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_第4页
浙江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浙江温州模拟)“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解析由材料中的“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可以知道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A2.(2017年9月浙江温州普通高中适应性测试)1875年出版的瀛堧杂志记载:“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顷刻间,千金赤手可致。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利最薄。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据此可知,当时中国()买办或买办化的商人出现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A. B.C. D.解析材料中“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服务于外商的买办或买办化的商人出现,正确;材料中“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利最薄”,主要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正确;材料“以丝茶为大宗”说明丝茶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民族资产阶级队伍无关,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3.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指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从狭义上看,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A.铁匠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B.商人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C.弃官从商的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D.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解析狭义的民族工业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官办企业,故其不属于狭义上的民族工业。答案D4.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实质是外国资本家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解析本题可直接用排除法作答。抓住“侨商”“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行销于欧美两洲”等信息即可排除B、C、D三项。答案A5.(2017年9月浙江丽水、衢州、湖州质检)荣氏兄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在1902年创立的保兴面粉厂位于下图中()A. B. C. D.解析荣氏兄弟在1902年创立的保兴面粉厂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以南,应是上海,故A项错误;位于长江入海口以北,应是南通,故B项错误;濒临太湖,是无锡,故C项正确;位于入海口,应是苏杭地区,故D项错误。答案C6.(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从甲午战争后到一战爆发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下列企业创办于这一时期的是()保兴面粉厂发昌机器厂大生纱厂继昌隆缫丝厂A. B. C. D.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属于甲午战争后的是保兴面粉厂和大生纱厂。发昌机器厂和继昌隆缫丝厂是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答案B7.(2017浙江湖州期末)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出现这一现象因素不包括()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实业救国”的推动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根据所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8.(2018浙江绍兴模拟)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解析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B、C、D三项都不符合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答案A9.(2012浙江学考)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不相符的是()A.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B.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C.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D.民族工业与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处于明显弱势解析民国初期的民族工业虽有发展,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答案C10.(2017年6月浙江杭州高二期末)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曾回忆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材料中的“那时”与下图中的哪一历史阶段最可能吻合()A. B. C. D.解析1895年之前,民族工业刚刚兴起,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与材料中的“爱国运动推动”无关,故B项错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群众掀起了爱国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图中由G到I这段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A.19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D.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解析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与GI段第二个高峰曲线相符,故C项正确。答案C12.(2017年9月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联考)图表数据源于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图表数据不能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类别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A.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B.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冲击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D.中国重工业发展很快,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力量薄弱,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以满足民生为主要目的,应该以轻工业为主。答案C14.(2017浙江台州模拟)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外资企业的出现 B.洋务运动的兴起C.工人运动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找到题中的题眼:“民国初期”“必需之国货”,这是民国初期出现的“实业救国”思潮的直接证据。答案D15.(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D.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解析材料“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表明一战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它们的共同点包括()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A. B.C. 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很明显错误,因为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为C项。答案C17.(2017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模拟)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了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苏联解析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当时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答案C18.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A.农民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C.官僚资产阶级 D.手工业者解析美国通过此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中国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答案B19.1945年8月,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的排挤 B.官僚资本的重压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在抗战胜利后对民族资本继续进行压榨,使民族资本主义走向全面萎缩。故本题选B项。答案B20.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的“”部分应为()A.民族资本 B.官僚资本 C.外资企业 D.个体经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可知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致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蚕食鲸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B21.(2017浙江杭州七县高一期末)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B.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C.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D.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根据材料“通货膨胀了64%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故A项正确。答案A22.下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挤压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解析从漫画中“提倡”“国货”“实业”和“破扇子”“狂风骤雨”可判断该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蜡烛和火苗代表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和产品,破扇子上的“提倡”反映了中国政府的鼓励和“实业救国”的决心。从时间1930年可知,我国官僚资本还未形成,它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此C项符合题意。答案C23.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解析提取关键信息“1948”“唯一印刷钞票”,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陷入困境的原因,可得出A项正确。答案A24.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解析本题是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在图中进行准确定位。答案B25.(选考)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解析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西方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从而出现“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的状况,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8分,28题12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二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材料三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请回答:(1)材料二中指出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指的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8分)(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动。(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容易得出答案;第(2)问,要注意问题的双重性,即西方列强侵略的“破坏性”和“建设性”;第(3)问,要注意中国出现的近代工业的多样性。答案(1)自然经济的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又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后,有些爱国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同时,有人指责:“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因此,清政府只好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但并没有可靠的法律保护。李侃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的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看,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爱国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二是国人指责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的政策。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为了偿还巨额债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第(2)问,注意荣氏企业发展的时间“1914年”后,实际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注意一战爆发、列强忙于欧洲事务的客观现实,也要关注国内辛亥革命后一系列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答案(1)原因:“实业救国”呼声的压力;外国人可以设厂,却还限制国人办厂的举措受到指责;为了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2)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内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人民群众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28.(2017年6月浙江诸暨高一期末)浙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代浙商曾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