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5课要用的课件《国共的十年对峙》8.ppt_第1页
必修1第15课要用的课件《国共的十年对峙》8.ppt_第2页
必修1第15课要用的课件《国共的十年对峙》8.ppt_第3页
必修1第15课要用的课件《国共的十年对峙》8.ppt_第4页
必修1第15课要用的课件《国共的十年对峙》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使共产党人从血泊中顽 强站起来,他们掩埋好 同伴的尸体,擦干身上 的血迹,又继续前进了 。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6 ( 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一、南昌起义 时间: 领导人: 意义: 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 民党的第一枪。中 共创建革命军队, 武装夺权的开始。 坚持革命领导权、 坚持武装斗争 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八一南昌起义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7年8月7日 汉口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为中共指明了前进方向 2、秋收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1927年9月 毛泽东 进攻长沙失败, 转向农村发展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 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 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 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 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 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 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 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 脚,养精蓄税,发展我们的武装力 量。(毛泽东思想在文家市对起义 军的讲话)摘自秋收起义 赣 江 文家市 秋收起义和 向井冈山进军图 井冈山 长沙长沙 修水 铜鼓 安源 毛泽东 三湾 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 进攻长沙受挫 三湾改编 进军井冈山 文家市决策 毛泽东泽东 上井冈冈山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建立时间:1927年10月 性 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使农民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得 到土地,革命积极性高涨 毛泽东在井冈山做些什么? (1)土地革命(核心) 内容: 意义: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经济建设:发展生产 武 装斗 争(斗争形 式) 土 地革 命(核心) 根据地建设(物质基 础) 理论总结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指导实践:“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时间 : 1931年冬 地点:江西瑞金 标志: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召开 概况: 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5.武装斗争 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 的胜利(游击战术) 作战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 兵力,各个歼灭” 游击战术: 敌退我追 敌疲我打 敌驻我扰 敌进我退 南昌 起义 秋收 起义 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创建 “工农武装 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城市革命农村革命 实践理论 次序国民党军队 中央军队 比例 第一次 10万多 4万多 约2.5:1 第二次 20万 3万多 约7:1 第三次 30万 3万多 约10:1 第四次 30多万 7万多 约4:1 第五次 50万 8万多 约6:1 红军第五次反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围剿” ”的失败的失败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三、红军长征 2、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会师 3.意义:a b c 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蒋介石准确地判断出红军会 向西北方向逃避。在蒋强大而 有力的军事机器面前,共产党 损失了五万人。在极度的痛苦 之中,伤员们咬住自己的衣服 ,抑制住自己无法控制的哀叫 声。 3、遵义会议 结束了“左”倾在中央的领导,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时间: (2)内容: (3)意义: 1935年1月 纠正了,肯定了 ; 取消了 ,选举 想一想:红军长征过程 中,面临哪些困难? 思考:什么是长征精神 ? 红军渡金沙江时的皎平渡口 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回忆说 :“我已经把死亡置之度外了,没有 任何选择。我们只能战斗下去。不战 斗,也得被杀死。” 爬雪山 “掉队的人”往往是掩埋在雪下的尸体 。由于海拔太高,水已无法烧开,火柴 也很难划着。找不到柴火,看不见村庄 ,看不见人烟。 丁甘如说:爬到山顶后,下达的命令是 :“坐下来往下滑。”他们照办了,但 有些同志掉下山去,再也见不着了。 “草地上渺无人烟,”戴医生说, “没有人,一个也没有看不到 人的影子,听不到人的声音,也没有可 以谈话的人。没有人从这条路上走过, 没有房屋,只有我们自己。就好像我们 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想一想什么是“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 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 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 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这第五次反“围 剿” 2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是: ( )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A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道路 B 是土地革命开始的标志 C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 开始 D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4、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 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 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 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 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 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 抗国民党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井冈山 的革命道路 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 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 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 ,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10、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 在民主革命中遭受过两次严重挫折。据 此回答: 两次严重挫折分别指什么?发生的共 同原因是什么? 为挽救两次危机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 了怎样的措施? (1)挫折: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和1934年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原因:客观上,反革命力量相对强大; 主观上,中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