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摘 要:本文利用基于密实体积理论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其中关键参数紧密因数CF的最佳取值范围以强度、干表观密度和坍落度、扩展度等作为评价依据。运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确定试验配合比。通过采取掺加矿物掺合料和具备增粘作用的高效减水剂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满足轻骨料混凝土的免振捣施工的要求配制出了强度等级为LC25LC50的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 关键词: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密实体积理论;紧密因数;正交设计 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既要使拌合物具有较大的流动度,能够自密实成型,又要使拌合物具有足够的粘度,防止轻骨料上浮,保持拌合物的匀质性。本文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研究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同时考虑轻骨料混凝土的特殊性,依靠配合比设计、经验和试配来确定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1.1 原材料 (1) 水泥 青岛山水水泥厂生产的山水P?O42.5R水泥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2) 骨料 细骨料青岛大沽河河砂细度模数2.6级配合格。 轻粗骨料山东淄博博山碎石状页岩陶粒粒径516mm。 (3) 粉煤灰 潍坊明华I级粉煤灰。 (4) 外加剂 聚羧酸高效外加剂LPC(山东华迪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减水率为35.0%。 (5) 水 自来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要求。 1.2 试验方法 1.2.1 紧密因数CF值的确定 密实体积理论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是用胶凝材料浆体填满松散堆积的骨料间隙。处于饱和面干状态的骨料松散堆积时颗粒之间充满空隙当把水和胶凝材料添加到骨料中时会出现润滑效应使骨料堆变得更加密实。定义骨料的紧密因数CF(Closing Factor)为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中处于密实状态的骨料与同体积处于松散堆积状态的骨料的质量之比。显然CF的取值影响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CF越大则粗、细骨料越多而胶凝材料越少,相应地,轻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免振捣性能和抗压强度将会降低;相反,CF越小则胶凝材料用量过多,将会提高原材料成本,并且胶凝材料用量过多还会导致轻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增加,并影响到工作性和耐久性等其他方面。所以,在配合比设计中,重要的是选择最佳的CF值,满足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的同时兼顾经济性要求。CF值取值范围,对于特定粒形和级配的骨料由试验总结得出。 试验结果及分析可以看出516mm淄博博山碎石页岩陶粒CF值在1.2左右时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相对较好,初始坍落度达到260mm以上,初始扩展度达到650mm650mm以上,并且1h之后损失也很小,混凝土各个龄期的强度增长均较快。 紧密因数CF值在1.0左右时,胶凝材料相对用量较多,混凝土拌和物比较粘稠,硬化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将增加,耐久性下降;CF值在1.4左右时,胶凝材料用量较少,浆体不能良好地包裹骨料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因此,选取1.2作为516mm淄博博山碎石页岩陶粒的CF值。 1.2.2 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 用基于密实体积理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考虑水胶比、砂率、粉煤灰和LPC掺量等主要影响因素,以轻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等常规工作性能指标和28d抗压强度、28d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强质比等基本力学性能指标为考核指标最终确定最优掺量和最佳配比,配制出结构用强度等级为LC25LC50的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 (2)试验参数选择 把水胶比(A)、砂率(B)、粉煤灰掺量(C)和LPC掺量(D)作为因素考虑。其中,水胶比取0.28 0.31,0.34,0.36四个水平;砂率取36%,40%,45%,50%四个水平;LPC取(占胶凝材 料重量的)0.4%,0.6%,0.8%,1.0%四个水平;粉煤灰掺量取(占胶凝材料重量)15%,20%,25%,30%四个水平。 试验采用100mm100mm100mm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以坍落度、扩展度、28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28d龄期轻骨料混凝土表观密度、28d的抗压强度与轻骨料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比值(强质比)作为分析评价试验结果的依据。 (3)搅拌工艺 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不预湿轻骨料会导致部分外加剂被骨料吸收,并且搅拌时间偏长耽误生产,因此本试验采用预湿处理轻粗骨料的搅拌工艺。 (4)检测依据 轻骨料试验按照轻骨料及其试验方法GB/T17431.21998进行。 轻骨料混凝土设计按照密实体积理论及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进行。 ?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进行,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 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2.3.1 试验数据 试验的因素水平表如表6所示。选用正交表L16(44),按照密实体积理论配合比设计方法,正交设计确定各组试验的配合比CF值取用1.2计算出具体的试验配比。本次试验测定了16组轻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28d的抗压强度,28d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 2.3.2 处理及分析 分析可知,砂率大小、LPC掺量和粉煤灰掺量是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将数值进行处理,数值在28d强度极差分析表中。列出了各水平相应的四次抗压强度之和、四次强质比之和K1、K2、K3及其极差R。对于各列,比较K值的大小,如第一列K1=213.8它比K2=173.6,K3=158.5,K4=143.2都大,这表明水胶比为0.28的抗压强度优于水胶比为0.31 0.34 0.36的抗压强度。 3 结论 (1) 提出基于密实体积理论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阐明了该方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定义了骨料紧密因数(CF)的概念,分析了CF是影响轻骨料混凝土采用基于密实体积理论进行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因素。通过试验确定1.2作为516mm淄博博山碎石页岩陶粒的CF值。 (2) 采用基于密实体积理论配合比设计方法结合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正交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 基于密实体积理论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满足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同时兼顾经济性。 (b) 聚羧酸减水剂LPC的减水性能在轻骨料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非常明显,并且具有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粘度和控制轻骨料上浮的作用。 (c) 水胶比对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强质比的影响特别显著,这也再次证明水胶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d) 砂率对于免振捣轻骨料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较大,同时良好的砂率可以降低水泥的用量。 (e) 掺加适量粉煤灰能够调节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减少混凝土的离析程度,并且对提高硬化轻骨料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3) 配合比试验总结 通过试验结果及分析,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调整确定以下配合比,并进行了相关试验。 参考文献 李勇,龙宇.浅谈机制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典项目管理培训
- 培训学校电话咨询
- 护理重症学员
- 高热患者护理常规
- 小风车创意画课件
- 小学生教育课程标准培训
- 2025年安徽客运驾驶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民文化宫修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望岳 教学课件
- 函授教育课件
- 2024年江西赣州旅游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13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信息技术所有知识点大汇总(最全)
- 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 项目建设审批流程课件
- 2024高海拔地区模块化增压式建筑技术标准
- 陕西史上最全的2024届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零碳建筑评价标准
- 烹饪面点职业生涯规划书
- 低碳新型材料项目建议书
- 设计授权委托书
- 长安逸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