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第10章能力测量.ppt_第1页
心理测量第10章能力测量.ppt_第2页
心理测量第10章能力测量.ppt_第3页
心理测量第10章能力测量.ppt_第4页
心理测量第10章能力测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测验 智力测验的发展 l对智力的看法 n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n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桑代克 n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比奈、推孟 n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斯滕伯格 n对智力的综合理解 l智力测验的发展 n高尔顿和生理计量法 n比奈和智力年龄 n推孟和比率智商 n韦克斯勒与离差智商 n皮亚杰与认知发展测验 n斯滕伯格与智力三元论 个别与团体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可分为团体智力测验和个别智 力测验两类。团体智力测验在同一时间内 测验许多被试,省时、经济,但结果不如 个别测验准确可靠;个别智力测验在一定 时间内只能测量一个被试,其优点在于测 量形式多样,手段精密,反馈及时,但与 团体测验相比,较费时费力,不适于大规 模测试。 比奈智力量表 l比奈量表 n1905年量表 1905年量表是出于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需要 编制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量表。它包 括了30个由易到难排列的项目,可以测量到智力 多方面的表现,比如记忆、理解、手工操作等。该 量表虽然没有将智力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单位,但 是,它是根据被试通过项目的多少来评估被试智力 水平的,这表明该量表已经有了年龄量表的雏形。 n1908年量表 1908年量表是对1905年量表的第一次 修订,量表项目由30个增至59个,并且项 目以年龄分组(313岁,每岁一组),以 智力年龄来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不管被 试的实际年龄是多大,都以他实际通过的 项目组所代表的智力年龄作为他的智力水 平,因此,这是第一个年龄量表。 n1911年量表 1911年量表是比奈量表的第二次修订 ,主要对1908年量表中的项目做了修改, 并按修改后的项目难度重新安排了项目顺 序。量表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增设了一 个成人题目组。除4岁组为四个项目外,其 余每个年龄组均有5个项目组成,总项目数 仍是59项。 l3岁 指鼻子、眼睛和嘴 复述2位数字 列举图片中的物体 说出自己的姓 复述有6个音节的句子 l4岁 说出自己的性别 说出钥匙、小刀、和硬币的名称 复述3位数字 比较2条线段 l 5岁 比较2个物体的重量 临摹1个正方形 复述有10个音节的句子 数4个硬币 组合分成两半的长方形 l 6岁 区分上午和下午 根据用途解释熟悉的词语 临摹一个菱形 数13个硬币 区分难看和美丽的脸部图形 l7岁 出示右手并指出左耳 描述一幅图片 执行3个同时发出的指示 计算6个苏的价值,其中3个是双倍面值 说出4中主要颜色的名称 l成人组 n解决剪纸问题 n通过想象重新排列1个三角形 n说出成对的抽象词语之间的差别 n说出总统和国王之间的3个差别 n阅读一段文章片段,说出它的中心思想 比奈量表虽然编制比较粗糙,施测 和记分手续都还没有标准化,但它采 用复杂的任务,以智力的G因素作为测 量目标,用年龄作为智力测量单位, 这些均意味着科学的智力测验找到了 正确的前进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历 史贡献。 l斯坦福-比奈量表 比奈量表问世后,很快传到世界各国, 各国的心理学工作者都根据本国的社会文 化特点进行了修订。其中,最富盛名的是 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等人的修订版本 ,称为斯坦福-比奈量表,该量表于1916年 发表,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提高标准化程 度。1937年、1960年、1972年该量表又做 了三次有效的修订。 n1916年量表 1916年发表的斯坦福-比奈量表中,推孟 教授根据美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对比奈量 表中的部分项目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非 文字操作性项目,扩大了量表的适用范围 。总项目数增加到90个。为了使其标准化 ,推孟教授对每一个项目的实测都规定了 具体的指导语和记分标准。 由于人类智力发展在其一生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而且存在一个发展的年龄极限,因此,到了成年之 后,就不宜用智力年龄来表示承认智力的水平与差异 ,而且,运用智力年龄也难以客观地比较实足年龄不 同的人的聪明程度,为此,推孟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 础上首次引入了智力商数的概念,其公式为: 1916年的斯坦福-比奈量表,测试对象的年龄范 围为3-13岁。计算被试的智商的方法如下:若被试 甲接受测验时的实际年龄是7岁5个月,该被试通过 7岁组的全部6个项目,又通过8岁组的4个项目和9 岁组的1个项目,未通过10岁组的任何项目(每个 年龄组6个项目),那么甲的智力年龄是: 如果规定智商在90-110的区间为中 等智力,则甲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以智商表示被试的智力水平,这在一 定程度上客服了比奈来那个表中运用 智力年龄评估被试智力发展水平的缺 陷,使智力评估更趋科学性和标准化 。 n1937年量表 由于1916年的斯坦福-比奈量表测试对 象的年龄范围有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而且在对同一被试智力发展的追踪研究中 ,因重复使用会产生练习和记忆效应,影 响研究中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推孟教授 于1937年对其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这次修订扩大了测量的范围和水平,从 1916年的313岁托大到1937年的218岁, 其中从2岁至5岁,每半岁设置一个分测验 ,每个分测验有六个项目,每个项目代表1 个月的智力;从6岁至14岁,每岁设置一个 分测验,每个分测验中也是六个项目,每 个项目代表2个月的智力。此外,还设置了 一个普通成人组合三个不同水平优秀成人 组的项目,使测验对象扩展到18岁的成年 人。 在这次修订中,还编制了测验复本,由 L型和M型两个等值的量表构成。L型基本上 使用1916年原版的测验内容与方法,M型 以动手操作的内容为主。这样就为实际应 用提供了方便。但是这次修订中的取样仍 然局限为白种人,而且偏重于经济地位较 高的家庭的儿童少年和成人,因而未能全 面反映美国当时人口状况。 n1960年量表 这是推孟教授对斯坦福-比奈量表的第二 次修订版本。这次修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 动:一是将1937年量表的L型和M型中最优 秀的项目组合在一起,建构成LM型单一量 表,适用于2岁至成人;而是舍弃了传统的 比率智商,采用了离差智商。 1960年量表共有100多个项目,分属于 20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除正式项目外, 还有一个备用项目,有些项目中包含一系 列内容,类似一个分测验。在每个年龄组 内,项目的难度大致相同。有些项目只在 一个年龄组中出现,有些项目则同时在几 个年龄组中出现,但要求的能力水平不同 ,比如,词汇测验在几个年龄组中都有, 但6岁年龄组的被试只要正确解释6个就算 通过,最优秀成人组被试必须正确解释30 个才算通过。 n1972年量表 该量表保持1960年LM型量表的测验内 容不变,但进一步作了标准化处理,主要 是重新修订了常模。常模选自美国各地区 、各社会阶层和各种经济状况的成员,包 括黑人、白人、美籍墨西哥人和波多黎各 人,总计2100名,与过去相比,量表常模 取样的代表性有了显著提高。 n信度与效度 信度:斯坦福-比奈量表的信度比较高, 绝大多数年龄组都在0.90以上,一般来说, 斯坦福-比奈量表对于年龄大的被试比年龄 小的被试信度高,智商低的被试比智商高 的被试信度高。 比如,1937年修订的L型和M型两个等 值的量表,其等值性系数,在2.55.5岁为 0.830.91,在613岁0.910.97,在14 岁18岁为0.950.98,各年龄段的低信 度值在各年龄阶段的IQ为140149的被试 样本中获得的,高信度值是在IQ为6069 的被试样本中获得的。稳定性系数研究的 结果与等值性系数大体相同。 信度系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这是一 般智力测验的共同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智 力发展的速率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 减缓的缘故。当然,年龄较小的被试不容 易控制无关变量对测验结果的影响也是一 个制约因素。 效度: 从内容效度上来说,量表中包括词汇、类比推 理、理解、区别异同、记忆、空间关系等多种项 目,而这些内容都被学术界公认为智力技能的范 围。 构想效度:理论基础为斯皮尔曼的G因素理论 ;斯坦福-比奈量表的信度随年龄而提高,表明智 力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 效标效度 由斯坦福-比奈量表获得的智商分数与 被试的学业成绩、受教育年限、教师评定 等外在效标都存在着显著相关(0.400.75 ),与文科类成绩的相关高于理科成绩的 相关。这表明,斯坦福-比奈量表对文科类 成绩预测的有效性更高。 中国比奈量表 比奈量表1922年传入我国,已经经过 三次修订。第一次是1924年,当时南京高 等师范学校陆志韦先生发表了他所修订的 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这套测验是 根据1916年的斯坦福-比奈量表修订的,适 合于江浙一带儿童使用。 1936年陆志韦又与吴天敏合作,进行了 第二次修订,使用范围扩大到北方。该量 表适用于318岁的儿童少年,共有75个项 目,其中311岁每岁有6个项目,每个项目 代表两个月智龄,1218岁每岁3个项目, 每项代表四个月的智龄。 1982年,吴天敏教授又作了第三次修订 ,称作中国比奈量表。该量表共有51 个项目,从易到难排列,测试对象为218 岁的儿童少年,每岁3个项目,每个项目代 表4个月的智龄。在成绩评定上,该量表放 弃了传统的比率智商,使用了离差智商, 即以个人成绩与他所在群体中的成绩相比 较的结果为智商。 中国比奈测验是一个标准化的智力 测验,对主试须知、施测必备、施测方法 、具体的记分方法及各年龄开始测验的项 目、结束项目、IQ表查法、年龄计算方法 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在使用时,必须严格 遵守。 施测时应当首先计算被试的实足年龄, 然后根据实足年龄从测验指导书附表中查 询开始题目(例如实足年龄是10岁,就应 当从18题开始),并严格遵守指导书的计 分标准记分。答对一题得1分,连续5题未 通过即停止。计算测验总分时,除了累加 答对的题目外,还要补加一定的分数(例 如对于10岁儿童,就应当加上18题前的17 分)。最后,根据实足年龄和总分,从智 商表中查出相应的智商分数。 l此外,吴天敏又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编 制了中国比奈测验简编,由8个题目组 成,专供急于了解被试智力概况用,测验 一人只需20分钟。 l中国比奈测验使用简便,易于操作学习, 但该测验不能具体地诊断出儿童智力发展 的各个方面,这是我们在学习中应当注意 的。 中国比内测验的内容 1. 比圆形 2. 说出物名 3. 比长短线 4. 拼长方形 5. 辨别图形 6. 数纽扣13个 7. 问手指数 8. 上午和下午 9. 简单迷津 10. 解说图画 11. 找寻失物 12. 倒数20至1 13. 心算(一) 14. 说反义词 15. 推断情景 16. 指出缺点 17. 心算(二) 18.找寻数目 19. 找寻图样 20. 对比 21. 造语句 22. 正确答案 23. 对答问句 24. 描画图样 25. 剪纸 26. 指出谬误 27. 数学技巧 28. 方形分析(一) 29. 心算(三) 30. 迷津 31. 时间计算 32. 填字 33. 盒子计算 34. 对比关系 35. 方形分析(二 ) 36.记故事 37. 说出共同点 38. 语句重组(一 )39. 倒背数目 40. 说反义词(二) 41. 拼字 42. 评判语句 43. 数立方体 44.几何形分析 45. 说明含义 46. 填数 47. 语句重组(二) 48. 校正错误 49. 解释成语 50. 区别词义 51. 明确对比关系 l1比圆形 你看这三个圆哪个最大?如果答对了, 就接着问哪个最小? l说出物名 l爸爸写字用什么? l妈妈切菜用什么? l缝衣服用什么? l中国比奈测验的内容 l见教材P112 l例27 :数学技巧 要求被试填出空缺的数字,使数字矩阵 中每行与每一列的和都相等 * 7 * * * 3 9 6 4 * * * * * * 0 8 5 l例28:方形分析 要求被试在方形上划线,分割成指定形 状的部分,共有6个项目,其中两个如图: 二、韦氏量表 韦克斯勒博士1896年出生于罗马尼亚, 6岁时跟随父亲移居美国纽约城,从1932年 起担任纽约贝尔韦精神病院主任。韦克斯 勒在临床心理学工作中感到,斯坦福-比奈 量表在评估16岁以下儿童少年的智力水平 时比较准确,但在评估16岁以上成人的智 力水平时表现出许多不足。 比如,斯坦福-比奈量表的内容和题目 是针对儿童设计的,对成人而言表现效度 很低,引不起成年人的兴趣;在施测过程 中,过分强调速度而缺乏难度;常模资料 主要来自于儿童少年群体等。因此,从 1934年起,韦克斯勒开始致力于智力测验 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为发展智力测验作出 了杰出贡献。 (一)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于1939年发表了韦克斯勒-贝 尔韦智力量表型(W-B),其内容特别 适合于成年人;又于1942年增加了型(W -B )。在此基础上,于1955年编制出 版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BIS),1981年 又发表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本( WAIS-R)。 WAIS-R由11个分测验组成,从各方面来测量 人的智力。 总量表 言语量表 操作量表 常识 数字广度词汇 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 算术理解类同 每个分测验的原始分多少不一,有的 最高为90分,有的最高只有18分,需要转 化为标准分数才能比较。在韦氏成人智力 量表中,所有的分测验都转化为平均数为 10,标准差为3的标准分数(又叫量表分) 。另外,11个分测验量表分数可合并成言 语分、操作分和全量表分。然后,分别将 这三个量表分转化为平均数为100,标准差 为15的离差智商,即言语智商、操作智商 和全量表智商。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得分表 言语测验操作测验 知 识 词 汇 数 广 相 似 算 术 领 悟 合 计 数 符 拼 图 图 排 积 木 填 图 合 计 原 始 分 20 21 15 12145647 13272420 量 表 分 12 13 1381211 69 11 10811848 言语操作总分 量表分6948117 智商10893102 各分测验的主要内容 l言语量表 (1)常识:包括29个涉及广泛知识的题目,要求 被试用几句话或几个数字回答,问题由易到难排 列。这些问题是普通成人能够在一般文化背景和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尽量避免特殊的或专业性较 强的知识。 (3)数字广度。包括顺背和倒背两部分。顺背时 从3位数开始,主试以每秒1个数字的速度念出数 字,要求被试按顺序重复。倒背从2位数开始。 (5)词汇:将35个难度逐渐加大的词,以文 字形式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说出每个词 的意思。该量表考察言语理解能力,与抽 象概括能力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出被 试的知识范围和文化背景。 (7)算术:包括14个小学程度的算术文字题 ,由易到难排列,主试口头提问,被试心 算并口头回答。 (9)理解:包括16个按难易程度排列的问题 ,要求被试说明在某种情形下的最佳活动 方式,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以及解释常 用成语。 (11)类同:包括14对名词,要求被试说出 每对事物的相同点。主要测量逻辑思维能 力、抽象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是智力G因 素的很好测量指标。 操作量表 (2)填图:包括20张图片,每张图片皆有意 缺少某些部分,让被试指出图中缺失的部 分。该测验主要考察视觉记忆、视觉辨认 能力以及区分主要特征与不重要细节的能 力。 (4)图片排列:包括10组图片,每组画面均 有一定的情节,以打乱的顺序呈现给被试 ,要求被试按适当顺序重新排列,组成一 个有意义的故事。 (6)积木图案:主试呈现9张红白相间的几 何图案卡片,让被试用提供的9块积木拼成 卡片中的图案。考察分析综合能力、知觉 组织以及视觉-运动综合协调能力,被认为 是最好的个别操作测验。 (8)物体拼凑:要求被试把一套切割成几块 的零散拼板,组合成一个熟悉物体的完整 画面,例如人或汽车。主要考察概括思维 能力与知觉组织能力、辨别部分与整体关 系的能力。 (10)数字符号:让被试依据事先提供的数 字-符号关系,在给出的数字下面填写相对 应的符号。属于速度型测验,有时间限制 ,主要考察被试的一般学习能力、知觉辨 别速度和灵活性、简单感觉运动的持久力 、建立新联系的能力和反应速度等。 韦克斯勒参照美国1970年人口统计资料 中的各种比例选取常模团体,由1880人组 成,男女各半,分成1617、 1819、 2024、 2534、3544、 4554、5564 、 6569、7074岁9个年龄组。分别为每 个年龄组编制了常模表,作为解释被试分 数的依据。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信度 11个分测验及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总 量表的信度都是按年龄组分别计算的。除 数字光度和数字符号采用复本信度外,其 余各分测验皆采用分半信度并用斯皮尔曼- 布朗公式作了校正。绝大部分分测验的信 度都在0.70以上,最高达0.96。总量表信度 0.960.98,言语量表0.950.97,操作量表 0.880.94。 效度 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一种整体的或综 合的能力,心理成分比较复杂。他设计的 11个分测验绝不是测量不同类型的智力, 而是从各个不同侧面来测量智力这一整体 的。韦氏通过对WAIS的因素分析表明,在 测量分数总变异中,有50%的变异源于G因 素。 另外还有三个群因素:在词汇、常识 、类同测验中发现了言语理解因素,在积 木、拼图测验中发现了知觉组织因素,在 算术和数字广度测验中发现了记忆因素。 这些均说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具有一定的 构想效度。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因为量表中11个分测验的项目均取自于 前人,在早期的智力测验中,这些项目在 临床实践中已经显示了它们的价值,是公 认的智力行为的主要范畴。 另外,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与各种教育或 职业效标之间都有相关。韦氏成人智力量 表与斯坦福-比奈量表的相关在0.80以上。 WAIS中国修订本 1982年,在湖南医学院龚耀先教授主持 下,由全国56个单位写作发表了WAIS的中 国修订本,简称WAIS-RC。 WAIS修订本更改了WAIS中不适合我国 文化背景的项目,其他内容均予以保留, 因此整个内容变化不大。项目的顺序则根 据我国常模团体测验结果做了适当的调整 。 WAIS中国修订本建立了城市和农村两 个常模,城市取样2029人,农村取样992人 ,从16岁至65岁以上共分8个年龄组。人口 组成情况主要依据长沙市和郊区的人口普 查资料,但实际取样来自21个省。 信度、效度 lWAIS中国修订本各分测验在不同年龄组的 分半信度为0.300.85,言语量表和操作量 表的重测信度为0.82和0.83,全量表的重测 信度为0.89。 l测验修订者运用团体区分法,对1981年在 高考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的两组考生进行 了WAIS-RC测试,结果发现,这两组被试 在智商水平上同样也表现出显著差异,说 明WAIS-RC具有一定的效度。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949年发表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向低年龄阶段 的扩展,它是在韦克斯勒-贝尔韦智力量表 型的基础上编制的。该量表形式与韦氏 成人智力量表相似,在内容上增加了一个 迷津测验,用于测量知觉速度和准确性。 并且降低了项目难度,使之更适合少年儿 童使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重要特点是放弃了 智力年龄,在智力测验中采用了离差智商 代替比率智商。这虽然不是韦克斯勒的首 创,但从此以后,离差智商成为智力测验 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 1974年,韦克斯勒完成了对WISC的修 订工作,并重新标准化,发表了韦氏儿童 智力量表修订版,简称WISC-R。 WISC-R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12个分测验, 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各占6个。施测时有10 个分测验是必做的,言语量表中的数字广 度和操作量表中的迷津测验是作为替换备 用的,即当言语或操作的前5个测验中的某 一个测验使用失效时给予替补使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也是个别施测的,适 用于616岁儿童少年,从6岁0月到16岁11 个月,每4个月为一个年龄组,分别建立了 常模表。常模团体由2200明儿童少年组成 ,男女各半,所有被试都是在两个生日中 间的3个月内接受测试的。有严重情绪障碍 和智力迟钝的儿童少年不包括在常模团体 内。 信度、效度检验 lWISC-R的言语、操作和全量表的分半信度 为0.94、0.90、0.96,3个年龄组(6.57.5 ,10.511.5、14.515.5)间隔一个月的再 测信度,言语操作和全量表分别为0.93、 0.90、0.95。 lWISC-R具有一定的构想效度。比如测验的 原始分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言语量表 和操作量表在各年龄组的平均相关为 0.600.73,说明二者之间有很多的共同之 处。因素分析的结果与成人智力量表非常 相似,不仅发现了普通因素,而且发现了 三种群因素,说明智力是具有复杂成分的 综合的或整体的结果。 lWISC-R的效标效度也很明显,言语、操作 和总量表与1972年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 在各年龄组的平均相关为0.600.73,与学 生成就测验的相关为0.500.60。 WISC-R的中国修订本 1979年,首都师大林传鼎教授和北京师 大张厚粲教授,组织全国22所院校、教育 科研单位,协作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于1986年正式出版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 国修订本,简称WISC-CR。 l 修订本对原量表中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儿童不熟 悉的项目都做了修改,但修改的项目尽可能与原项 目性质相似,难度相近。修订本对原量表中的部分 图像也做了改编,对测验的指导语和施测步骤进行 了必要的调整,同时调整了部分测验内部的项目顺 序,使之从易到难排列。在算术测验和数字广度中 各增加一个项目,以提高难度,增强鉴别力,同时 还将被试在言语项目上的回答加以整理,重新制定 了评分标准。 l修订本的常模资料只适用于城市儿童少年 ,因为它是根据1982年测试的结果,从全 国11个大、中城市获得的,总数为2237人 。与韦氏成人量表一样,被试通过测试获 得各分测验的原始分数,经转换后获得量 表分,再分别求出言语总分、操作总分和 总量表分,再转换为言语智商、操作智商 、总量表智商。由WISC-CR测试获得的智 商,从非常优秀到智力缺陷分为7个等级, 可供心理咨询和治疗中诊断被试智力时参 考。 l研究表明,修订本的言语、操作、总量表 的分半信度为0.750.91,与1936年版的中 国比奈量表的相关为0.64,与学业成绩的相 关为0.71,说明修订本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三)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 46岁半儿童,是1967年出版的。它包括 11个分测验,其中有8个分测验(常识、词 汇、填涂、算术、迷津、类同、理解、积 木图案)是WISC向低幼年龄的延伸和改编 ,另外3个分测验(动物房、句子复述、几 何图形)是为了适应幼儿特点新编的。 l动物房测验与成人量表中的“数字符号”测验 和儿童量表中的“译码”测验基本相似,主要 用于测量幼儿学习、记忆和注意能力。 l“句子复述”测验是由主试念一句话,让幼儿 跟着复述。主要测量幼儿记忆和言语表述 能力,相当于儿童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 ,作为替换测验使用。有时也用来进一步 考察幼儿的言语能力,但不计入总分。 l几何图形测验是让幼儿根据样图画出几何 图形,主要测量幼儿视-动协调能力。当然 ,对儿童的绘图能力也可作出一些评价。 lWPPSI的常模团体取自美国不同地区、种 族和家庭的儿童,共1200名,每半岁为一 个年龄组,每一年龄组都建立了常模。 lWPPSI的言语、操作及总量表的分半信度 是0.87-0.90、0.84-0.91、0.92-0.94.以11 个星期为间隔的再测信度分别为0.86、0.89 、0.92。 l研究表明,WPPSI的言语、操作与总量表 IQ与斯坦福-比奈量表的相关系数达到0.76 、0.56、0.75,因素分析证实了具有结构效 度,发现了言语及操作群因素。 WPPSI中国修订本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单位曾将WPPSI加 以修订并标准化,修订后的量表常模是从 全国取样的3188名4-6.5岁儿童,每三个月 为一组制作了11个年龄组的量表分转换表 ,其分半信度、再测信度及主试间信度达 到0.670.95.与图片词汇测验和绘人测验的 相关均为0.60,说明具有一定的效度。 龚耀先对WPPSI作了某些改动,称为长 沙-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它的 特点是适合儿童思维的直观形象性特点, 具有趣味性,施测时间也比较短。在项目 上,将词汇测验改为图片测验,类同测验 改为图片概括,几何图形改为视觉分析, 动物房改为动物下蛋,取消语句背诵测验 ,部分项目在数量、命题方式、记分方法 上有所改变。 对韦氏智力量表的评价 l优点: (1)韦氏智力量表具有复杂的结构,不但有 言语项目,而且有操作项目,可以同时提 供10个分测验分数和3个智商分数,能较好 地反映个体智力的各个侧面和整体水平。 既可以评估个体间差异,又可以评估个体 内差异,为个体智能训练和培养提供心理 学依据。 (2)用离差智商替代比率智商,既克服了计 算成人智商的困难,又解决了不同年龄群 体在智商变异性上存在相对差异的问题。 (3)韦氏智力量表临床应用的多,积累了大 量的资料,已经成为临床测验中的重要工 具。除可测智力外,还可以研究人格,而 且可以作为神经心理学的主要测量量表。 (4)韦氏的三套智力量表相互衔接,适用的 年龄范围从幼儿到老年,这便于开展智力 发展的个案追踪研究。 l缺点: (1)韦氏智力量表的三个独立样本衔接欠佳, 表现在同一被试用两个相邻量表测验如WAIS 和WISC时,其智商水平在WAIS的系统性高于 WISC。 (2)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测验的结构效度具有 一定的理论意义,但量表缺乏收集充足的经验 效度资料,在预测学业成就方面不如斯坦福-比 奈量表高。 (3)有的分测验项目过多(如词汇测验), 增加测验时间;有的相反,项目过少(如 物体拼凑测验),难以调整项目难度,且 不便作分半相关信度检验。 (4)韦氏智力量表对测量智商极高和极低的 被试不太适用。尽管如此,韦氏智力量表 仍是目前首推的权威智力量表之一。 团体测验 l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 l多水平团体智力测验 第三节 非言语智力测验 l希内学习能力测验 l画人测验 l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l图画-词汇测验 l文化公平智力测验 画人测验 画人测验又称为绘人测验,是一种简便 易行的智能评估工具。1885年,英国学者库 克首先描述了儿童画人的年龄特点。此后, 许多学者开始探讨通过儿童绘画来了解其智 能发展是情况。1926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 纳夫首次提出画人测验可作为一种智力测验 ,并将这一方法标准化。 1963年,哈里斯对画人测验进行了系 统研究和全面修订,发表了“古氏哈氏 画人测验”。1968年,考皮茨也编制了画人 计分量表,并首次提出了画人测验的30项 发育指标。我国早在1934年就曾经由肖孝 嵘修订画人测验,近年来又有人在修订和 应用这一工具。 画人测验适用于413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 让儿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全身(无论男女 ),在记分上不考虑儿童的艺术才华,只根据所 画的形体生理特点完整、恰当与否及服饰细节等 评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公平性。画人测验简 单易行,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不易产生疲劳,因 而能使儿童较好地表现出实际的智能水平。这一 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适应于有一定绘画技 能的学生,对不会画画的儿童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 画人测验可采用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两 种形式,施测时,主试对儿童说:“我要求 你画一个全身的人。可以画任何一种人, 但必须是全身的。”测验一般不限定时间, 多数情况下儿童在-分钟内可以完 成。 画人测验按人的身体部位将测验项目 归为项,根据评分图对儿童的画逐项 评分。-项满分相加为分,把儿 童各项实际得分相加,即得出儿童的实际 总分,对照智商表可迅速查出相应的智商 。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 SPM)由英国 心理学家瑞文(J. C. Raven)于1938年编 制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用以测验一个 人的观察力及清晰思维的能力。属于渐近 性矩阵图,因此又称瑞文渐进图阵。因其 使用方便,至今仍为国际心理学界、教育 界和医学界所使用。 该测验是以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为基础, 主要测量了一般因素中的推断性能力即个 体作出理性判断的能力。它较少受到本人 知识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努力做到 了公平,故心理学家们尤其喜欢用这个测 验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瑞文测验共包 括标准型、彩色型和高级渐进方阵三套测 验。 l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SPM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一共由60题组成,分为5 组,每组12题,ABCDE五组的题目难度逐步 增加,每组内部题目也是由易到难排列,题目 所用解题思路基本一致,而各组之间则有差 异。 SPM施测无严格时限,一般可用40分钟 左右完成,答对题目的总分转化为百分等 级。 智力水平:用百分比等级表示 一级:测验标准分等于或超过同年龄常模组 的95%,为高水平智力 二级:测验标准分在75%与95%之间,智力 水平良好 三级:测验标准分在25%与75%之间,智力 水平中等 四级:测验标准分在5%与25%之间,智力水 平中下 五级:测验标准分低于5%,为智力缺陷 :反映知觉辨别能力(共12题) :反映类同比较能力(共12题) :反映比较推理能力(共12题) :反映系列关系能力(共12题) :反映抽象推理能力(共12题) 1985年,我国学者张厚粲等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