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学科走进生活.doc_第1页
整合学科走进生活.doc_第2页
整合学科走进生活.doc_第3页
整合学科走进生活.doc_第4页
整合学科走进生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合学科,走进生活培智教学学科在同一主题下的教学融合实践初探设计主题:春天来了融合学科:生活语文 生活数学 生活适应 绘画与手工 计算机应用 唱游与律动主题设计生活语文:学习自编课文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公园里鲜艳的花儿悄悄地开放了,嫩绿的小草一个接着一个地钻了出来,吸收着春日的阳光。柳树发芽了,桃花盛开了。晴天里,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软绵绵的春风拂在脸上,既温暖又舒服:在下雨天,时不时炸响一阵阵春雷,既惊险又刺激。同学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我爱在春天的公园里走着,呼吸着春天新鲜的空气,看着,湖上,人们在小船上,说说笑笑,看天空上的小鸟,它们嬉戏着,欢叫着,好不快乐的样子!我爱春天,我喜欢闻到花儿的芳香,看到大树的新绿,听到小鸟的欢唱。春天让人那么着迷,春天的美好,一定要珍惜!第一周:教师读文章,学生掌握春天的一些特征,春天给一些植物、动物、人类带来的变化。1.植物:柳树发芽 花儿盛开2.动物:小鸟欢叫3.人们:脱掉笨重的冬衣,换上轻便的春装 说笑 第二周:学习生字词、句子识记课文中的生字1.教师示范:分析“春”的结构:上下结构,上面是“春字头”,三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应该写得紧凑些,“人”写大些,下面是日。2学生跟写、识记。3.组词:春天 春风 春雷 春分 春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4.句子:我爱春天。我爱美丽的春天。我爱老师。我爱将生字词做成卡片贴在教室第三周:朗读段落及课文1. 教读句子。2. 教读段落。3. 教读文章。将重点句子做成卡片贴在教室。第四周:小结及评价。1. 情感价值态度观:珍惜春天,珍惜季节!2. 练习及评价。1)听写生字2)造句3)朗读段落文章4)连线花儿 飞来小鸟 盛开柳树 欢笑人们 发芽3. 评价:教师评价 好 一般 基本不会第一周(认知)第二周(生字词)第三周(朗读)第四周(情感态度)生活适应第一周:观察春天1. 观看一些表现春天的变化的视频短片。2. 教师提供一些春天变化的图片如:嫩绿的小草、发芽的树 鲜艳的花 人们欢笑第二周:适应春天1.学会区分冬装 春装(图片+实物)冬装:毛衣 毛裤 羽绒服 大衣春装:外套 衬衣 裙子自己搭配一套喜欢的春装。2.学会按照季节穿、脱衣服3. 春天同学们运动增加,传染病频发,注意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第三周:走进春天(踏春活动)1.闻花香。2.看绿叶。3.听春雨、春雷。4.观看小鸟飞,鱼儿游。5.购买春芽。第四周:学炒春芽鸡蛋小结及评价 好 一般 基本不会观察春天适应春天走进春天炒春芽鸡蛋生活数学:第一周:数字的加法用树叶、小鸟来做加法实例第二周:超市春季水果认价签,读价签。第三周:做风筝所认识的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第四周:购买春芽学会给出正确的钱。绘画与手工:第一周:画树叶、小花的形状第二周:搭配 涂画 树叶小花的颜色第三周:剪树叶和小花的圆形或椭圆形第四周:在教师指导下用剪好的树叶或花朵贴出春天的景象。计算机:第一周:学习打出与“春”相关的字词:春天 春雨 春雷 春风第二周:学习在网上找出春天的句子或诗歌。第三周:学习在网上找出春天的图片。第四周:听一些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唱游与律动:第一周:听春天各种动物的声音。学生模仿各种动物声音。第二周: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第三周: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主题式融合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反思:融合理论强调从真实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题材,作为师生对话的基础,引导学生从较宽广的眼光去看世界。从统整的的观点进行多个文化课程设计,以主题为核心,包容不同学习领域的知识,融入生活经验与社区资源,更能够适应智障学生的需要。因此在课程统整中主要采用主题统整的教学法:从“主题”的发展来统整学生的经验,让学生从实际体验中,更加完整的学习。以学生为本整合各学科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融合。主题式教学是一种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专门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培智生而设计提供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并强调每次的教学活动都是以解决单一的主题。一:主题的选择。主题的选择要具有整合的特性,较能兼顾多元智能的发展,选择的主题要能使学生有机会从多角度探究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及统合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课程统整是将学生学习内容加以有效的组织与整合,打破现有学科内容的界限,让学生获得较为深入与完整的知识。对主题教学内容的综合不是简单的拼凑、增加或删减,而是要使所组合的内容有机的整合,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二:体现出学科特点。1学科分科特点课型要清晰。各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如生活语文的识字、理解;生活数学的逻辑性;生活适应的操作性等。2.分科课与综合课内在联系要紧密。不能为了融合而融合。3.要巩固分科教学成果。各学科要注意搜集、巩固自己教学的过程资料及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