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打印.doc_第1页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打印.doc_第2页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打印.doc_第3页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打印.doc_第4页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打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练习(一)而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 图穷而匕见4、 余闻而愈悲5、 庄宗受而藏之6、 温故而知新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B. C. D.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文言虚词练习(二)何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2何以哉?(曹刿论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文言虚词练习(三)乎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3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5曰: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8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9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10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1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1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1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15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1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17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1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19于是乎书。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2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2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3吾尝疑乎是。2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25亦无怪乎其私之也。26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27以吾一日长乎尔。28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29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3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31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五人墓碑记)32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文言虚词练习(四)乃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4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5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8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9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10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1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12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1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1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15与尔三矢,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1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17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18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9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20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文言虚词练习(五)其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4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6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7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8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9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10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11今存其本不忍废。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1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1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1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1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18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1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0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3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24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2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26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2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文言虚词练习(六)且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3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8且以一璧之故逆秦之欢,不可9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10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11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12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1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14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1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6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17且为之奈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