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篇 历代文献第一章 溯源序第一节 穆林公先辈溯源序一、子显公撰南齐书本纪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姓萧氏,小讳斗将,汉相国萧何二十四世孙也。何子酂定侯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御史大夫望之,望之生光禄大夫育,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禄勋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冰,冰生中山相苞,苞生博士周,周生蛇丘长矫,矫生州从事逵,逵生孝廉休,休生广陵府丞豹,豹生太中大夫裔,裔生淮阴令整,整生即丘令儁,儁生辅国参军乐子,宋昇明二年九月赠太常,生皇考。萧何居沛,侍中彪免官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元康元年,分东海为兰陵郡。中朝乱,淮阴令整字公齐,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于是为南兰陵兰陵人也。皇考讳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才力过人,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初为建威府参军,义熙中,蜀贼谯纵初平,皇考迁扬武将军、安固汶山二郡太守,善于绥抚。元嘉初,徒为威烈将军、济南太守。七年迁辅国镇北中兵参军、员外郎。十年为横野府司马、汉中太守。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梁土民思之,于峨公山立庙祭祀。昇明二年,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太祖以元嘉四年丁卯岁生。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鳞文遍体。儒士雷次宗立学于鸡笼山,太祖年十三,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十七年,宋大将军彭城王义康被黜,镇豫章,皇考领兵防守,太祖舍业南行。初为左军中兵参军,授节度,起为武烈将军,建康令。明帝立,为右军将军,曾封西阳县侯,邑六百户。迁巴陵王卫军司马,随镇会稽。泰始五年,进督兖、青、冀三州;六年授冠军将军。明帝崩,遣诏为右卫将军,领卫尉,加侍中,领石头戌军事。元徽二年,加太祖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平南将军,加鼓吹一部。元徽四年,加尚书左仆射,本官如故。昇明二年正月,太祖旋镇东府;二月,进太尉,增封三千户,都督南徐、南兖、徐、兖、青、冀、司、豫、荆、雍、湘、郢、梁、益、广、越十六州诸军事;九月,进位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昇明三年三月,诏进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齐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位在诸侯王之上,加相国禄綟绶,其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如故;七月,宋帝下诏禅位,太祖三辞,宋帝王公以下固请,后二朝百辟又固请,太祖乃许焉。建元元年夏四月甲午,太祖即皇帝位于南郊,始建我萧氏王朝。 梁吏部尚书子显敬撰二、大圜公撰南梁书本纪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汉相国何之后也。何生酂定侯延,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御史大夫望之,望之生光禄大夫育,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禄勋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冰,冰生中山相苞,苞生博士周,周生蛇丘长矫,矫生州从事逵,逵生孝廉休,休生广陵郡丞豹,豹生太中大夫裔,裔生淮阴令整,整生济阴太守鎋,鎋生州治中副子,副子生顺之,顺之生皇考讳道赐,齐高帝族兄也。道赐参预佐命,封临湘县侯,历官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赠镇北将军。高祖以宋孝武帝大明八年甲辰岁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生而有奇异,两骻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帝及长,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咸推许焉。所居屋常若云气,人或过者,体辄肃然。高祖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建武二年为冠军将军、军主。永元三年二月为征东将军,给鼓吹一部;三月,南康王即帝位于江陵,改永元三年为中兴元年,以高祖为尚书左仆射,加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黄钺。中兴二年,赠高祖祖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考侍中丞相。戊戌,诏进高祖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丙辰,齐帝禅位于梁王,高祖固辞。四月辛酉,宣德皇后又诏令,帝禅神器于梁,高祖抗表陈让,表不获通。于是,齐百官豫章王元琳等八百一十九人,及梁台侍中臣云等一百一十七人,并上表劝进,高祖谦让不受。是日,太史令蒋道秀陈天文符谶六十四条,事并明著,群臣重表固请,乃从之。天监元年夏四月丙寅,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隋内史侍郎大圜敬撰第二节 穆林公后裔溯源序一、平元公溯源总叙萧氏出于宋公族,春秋有大心者,为宋附庸萧氏始著。其后有裔孙不凝,不凝生子琳世居于沛,琳生赞侯何辅汉高祖,何之孙曰彪居东海兰陵县,彪传五世孙望之为汉太傅徒居江陵,又二世曰绍复还兰陵,绍后十一世孙曰整字公齐迁居南陵之东都乡中,整子三曰俊曰辖曰烈,辖之五世孙曰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即梁昭明太子也,昭明之曾孙曰瑀字时文相唐太宗封宋国公,瑀生鈞鈞生灌灌生嵩位至宰相,嵩子二长曰华亦为宰相,次衡太仆寺卿附马都尉。衡子五曰勘曰鼎曰复曰巽曰升,复为宰相生子俭观察湖南,俭子五,曰乾元居太泸源,曰文元寓长沙,曰體元居万安,曰贞元居赣州,曰信元居龙泉。惟乾元后裔蕃衍吴楚指不胜屈,十余世而凝瑞绩瑞出焉。凝公为雍州督运,绩公为户部尚书。凝公生二子长聚吉次聚宁。宁公为同州知事,生三子长振林次玉林而穆林居三,以名进士守衡郡,致仕后择蓝之磐石家焉。此我萧氏支派之大畧也。谱牒相传其来远矣。余恐世久失传故序而升诸篇首以垂万代云。 大明洪武五年壬子岁仲夏月 谷旦 已酉科拔贡实授粤西柳州府教谕耳孙平元薰沭叙二、玉春公溯源序萧氏殷人也。元鸟发祥,白马作宾,由来尚已。(瑞按左传成王封鲁公以殷民六族三曰萧氏又世本子姓有萧氏)逮春秋时宋之公族有大心者,为宋附庸食采於萧,子孙因以为氏。(瑞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萧氏出自姬姓帝喾之后商帝乙庶子微子周封宋公弟仲衍八世孙载公字乐父裔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又左传庄公十二年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立子游群公子奔萧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杀南官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桓公注叔大心萧大夫)迨周定王十年,萧国为楚所并(见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萧宋附庸国)遂属于楚世居丰沛。战国之际有裔孙不疑为楚相,春申君上客。不疑生秦徐州剌史琳,琳配郭氏生汉相国酂文终侯何。何二子,长酂哀侯禄,次酂定侯延。(原注何薨之后子禄无嗣高后封何夫人同为酂侯以子延为筑阳侯孝文罢同更封延为酂侯)延子三,长酂炀侯遗,次武阳侯则,三武阳侯嘉(见汉书功臣侯表)。则子彪官侍中(按齐书梁书皆作定侯生彪惟唐书作何二子遗则则生彪),居东海兰陵县,萧氏望出兰陵实昉于此也。彪生章为公府椽,章生惠高惠尚,惠高生皓,皓生太傅望之(按齐书梁书皆作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御史大夫望之惟唐书作章生仰字惠高生望之)。望之生光禄大夫育(按汉书望之八子至大官者曰育咸由咸官大司农由官中散大夫家至吏二千石者六七人)。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禄勋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冰。(齐书作永)冰生苞,为后汉中山王相。苞生国子博士周。周生蛇邱长蟜。蟜生州从事逵。逵生孝廉休。休生广陵郡丞豹。豹生大中大夫裔。裔子三,长曰遐居洪之建昌,次曰茂居会稽,三曰整为晋淮阴令,怀愍之乱过江居武进之东城里,所谓南兰陵也,整子三,长曰儁为即邱令,齐房自此开。(按梁书儁生辅国参军乐子乐子生承之字嗣伯承之生太祖高皇帝道成)次曰辖为济阴太守,梁房自此开。(按梁书辖生州治中副子副子生南台治书道赐道赐生临湘懿候顺之顺之生高祖武皇帝衍)三曰烈皇舅房自此开。(此偶误也按唐书苞九世孙卓字子略官洮阳令女为宋高祖继母号皇舅房卓九世孙至忠相中宗睿宗)辖之八世孙瑀,相唐高祖封宋国公。瑀生钧。钧生渝州刺史瓘。瓘生嵩相元宗。(此亦有误按唐书辖生副子副子生道赐道赐生顺之顺之十子懿敷衍畅融宏伟秀憺恢懿字元达长沙宜武王九世孙邺相宣宗衍即梁高祖武皇帝生八子统纲续绎综绩纶纪统即昭明太子生五子欢誉詧謷譬詧即后梁宣帝生后梁明帝岿岿生琮璟琢珣瑀瑀字时文相高祖珣南海王生钜钧钧为太子率更令生灌字元茂渝州长史灌生仲豫嵩嵩相元宗又旧唐书萧瑀传灌作灌)嵩子三,长曰华相肃宗,(华孙俛相穆宗)次曰悟大理司直,(悟子倣相僖宗)三曰衡大仆卿驸马都尉。衡子五,长曰戡,次曰复字履初相德宗,三曰巽,四曰升大仆卿驸马都尉,五曰鼎蜀州别驾。复子二,曰俭曰湛。(湛子寘相懿宗寘子遘相僖宗)俭为湖南观察,(按姓氏谱复观察湖南时留长子俭家长沙)生子五,(按唐书俭子骞字鹏举)曰乾元居泰和泸源,曰文元居卢陵,曰体元居万安,曰贞元居赣州,曰信居龙泉。(按姓氏谱唐末五代湖南因马氏之乱礼部尚书文元兄弟五人同筮所止得易之坎乃露香祝天曰欲避此乱莫若避地祈天相去遇水则止于是徙之吉州止于泸源家焉年余兄弟欲徙他所而文元徙大塘下)其后或居吴或居楚如椒衍瓜绵可谓盛矣。又十三世而有宜瑞绩瑞兄弟焉。(按姓氏谱载文元之十六世孙有必长必蕃等二十余人皆以必字取名我二世祖辅公兄弟皆字曰必故知此为十三世也0此下本园山谱序)宜瑞为雍州督运。绩瑞为户部尚书。宜瑞子二,长聚吉,次知同州事聚宁。宁子三,长振林为府推官,次玉林为夔州司谕。三即我始祖穆林公也。萧氏之支派其源远流长有如此。予昔于丁未岁曾按家乘而纪其略,嗣复广搜宗谱详考史策重为斯叙,俾继起者数典无忘焉。时光绪元年乙亥岁季秋月,赐进士出身知府衔侯选同知实授江西吉安府永新县知县调署九江府湖口县知县江西乡试同考试官三十代孙玉春璧卿氏谨再撰(男瑞麟)校录并注。三、著珏撰溯源序萧氏源出于子姓,殷商成汤之后裔也。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灭商,周以商汤早期居往过的一片士地(今河南省东部及苏、皖、鲁边界地区),分给降于周的商朝帝乙嫡子帝辛(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以维持商祀,宋国都城商丘,战国初迁彭城(今江苏徐州)。公元前六八二年秋,宋国大将南宫长万作乱,微子启之弟仲衍(启死后由衍嗣位)之裔孙萧邑大夫大心,平定南宫长万有功受封干萧(今安徽萧县),建立萧国,作为宋国附庸,大心亦称萧叔,其后代称萧氏。周定王十年(公元前五九七年),萧国为楚国吞并,遂归于楚。战国时期,有裔孙不凝为楚相春申君上客,不疑生琳为秦时徐州刺吏,配郭氏,生汉相国何。何(?至公元前一九三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初为沛主吏椽,公元前二零九年佐刘邦起义,汉朝建立,以功第一封酂侯(公元前二零六至前一九三年)为开国名相,及后又协助刘邦及吕后,平定了韩信、陈希、英布等的叛乱,并推行与民生息政策,何居家置田宅,必穷僻处不治垣屋,日:“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世家所夺。”前一九三年卒,谥文终侯。其后嗣十六人袭侯爵达二百余年,以罪失侯者四,天子辙复求何后续酂侯功臣莫得比焉。何生二子,长日禄,封酂哀侯(公元前一九二至前一八六),无嗣;次日延,封酂定侯(前一八六至前一七八)。延生三子,长日遗,封酂炀侯(前一七七至前一七六);次日则,封武阳侯(前一七五至前一五五),前一五五年有罪免其爵位;三日嘉,封武阳侯(前一五五至前一四八)。则生彪,字伯文,官谏议大夫、侍中,徒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汉时设兰陵郡),萧氏望出兰陵实昉于此也。彪生章,为公府椽。章生仰,字惠高。仰生皓。皓生望之(至公元前四七年),西汉大臣,仕致太子太傅。宣帝时,曾以儒家经典教授太子(即元帝)。元帝即位,望之以师傅见重多所匡正后遣宦官弘恭石显排挤,被迫饮鸩自杀,帝闻之,涕泣哀动左右。望之生八子,至吏二千石(俸禄郡守别称)者六七人,至大官者有育、咸、由。育泰山南郡太守,哀帝时官至执金吾(督巡三辅长官),相及为九卿。咸官至大司农。由官至中散大夫。育生绍,御史中丞。绍生闳,光禄勋。闳生阐,济阴太守。阐生冰(齐乃作永)、吴郡太守。冰生苞,后汉中山王相。苞生周,国子博士。周生矫,蛇邱长。矫生逵,州从事。逵生休,孝廉(举人)。休生豹,广陵郡丞。豹生裔,大中大夫。裔生三子,长曰遐,居洪之建昌(今南昌市之建新县);次曰茂,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三曰整,西晋末为淮阴令,怀愍之乱过江居武进(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县)之东城里,是谓南兰陵也。整生三子,长曰儁,为即邱令(儁生乐子,位辅国参军,南宋昇明中,赠太常,乐子生承之,南朝宋时为汉中太守、梁州之平以功加龙骧将军,后为南泰山太守,封晋兴县五等男、迁右军将军。承之生道成,即南朝齐太祖高皇帝,在位四年。齐朝共七帝传二十三年,五零二年为萧衍所灭);次曰鎋,济阴太守;三曰烈。鎋生副子,州治中。副子生道赐,南台治书。道赐生顺之,南朝齐时封临湘懿侯,官余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镇北将军。顺之子十,曰长沙宣武王懿、永明昭王敷、梁高祖武皇帝衍、衡阳宣王畅、桂阳简王融、临川静惠王宏、安成康王秀、南康元襄王伟、鄱阳忠烈王恢、始兴忠武王憺。衍(四六四至五四九年),南梁王朝的建立者,五零二至五四九年在位,生于秣陵同夏里(今南京市东南),南齐末年,皇室内部互相残杀,东昏侯萧宝卷杀尚书令萧懿,雍州(今湖北襄樊市)剌史懿之弟衍,联合握有荆州军政大权的萧颖胃,举兵声讨萧宝卷,公元五零一年他们拥荆州刺史萧宝融在江陵称帝,是为和帝,尔后衍率军直捣南齐京城建康,禁卫军杀萧宝卷,迎衍入城,和帝封衍为相国,又封为梁王,衍派人迎萧宝融入京,途中又将其杀死。公元五零二年,衍称帝,改国号为梁,衍即梁武帝,在位四十七年,在位时三次舍身佛门,均为群臣用重金赎回,侯景作乱,衍被困皇城,智穷力竭,困饿而死,梁传四主,历五十五年为陈所灭。衍子八,曰昭明太子统、豫章王综、简文帝纲、南康简王绩、卢陵王续、邵陵携王纶、元帝绎、武陵王纪。统字德施,生而聪睿,五岁遍读五经,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天监中,立为皇太子,东宫有书三万卷,引纳贤士,相与商榷,古今一时,名才并集性至孝,母丁贵嫔有疾,朝夕奉侍,衣不解带,体素壮腰带十围居丧哀毁减削过半,士庶见者,莫不下泣,性宽和明于庶事帝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阶于前,皆即辩析,示其可否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年三十一而卒,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谥“昭明”,有文集及文章英华等书,所撰文三十卷,集秦汉以来诗文实为总集之祖。统子五,曰豫章郡王欢、河东郡王誉、后梁宣帝詧、武昌郡王、义阳郡王譼(公元五一九至五六二)。后梁宣帝,公元五五五年至五六二年在位,武帝时封岳阳郡王,任雍州刺史,镇襄阳。统死,武帝之三子纲(简文帝统之同母弟)为嗣,遂常怀不平,图谋割据,侯景之乱后,元帝建都江陵,攻灭詧兄誉,詧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乃遣使至北朝西魏称藩,请为附庸,魏恭帝初,宇文泰令柱国于谦代江陵,詧以兵会之,及江陵平,泰立詧为梁主,居江陵东城,詧乃称皇帝于其国,年号大定,唯上疏则称臣,奉正朔,在位八年,卒谥宣帝,庙号“中宗”。詧生岿,在詧死后嗣位,在位二十三年,死后谥孝明皇帝,庙号“世宗”。岿子五,长曰琮,岿死后嗣位,后为南朝陈所灭,隋炀帝时,改封“梁公”,后炀帝猜忌,遂废于家;次为璟,封兰陵县公,官黄门侍郎;三曰晋陵王琢;四曰南海王珣,隋时官迁州刺史,封梁国公;五曰瑀(五七五年至六四八),隋时官内史侍郎,为炀帝猜忌,出为河池(今陕西凤县)郡守,后从郡降唐,唐高祖时任民部尚书、内史令,太宗时任尚书右仆射。珣子二,长曰钜,炀帝甚昵之,以为千牛,与宇文晶出入宫掖伺察内外,帝每有游宴,钜未尝不以遂于宫中,多行遥秽,江都之变,为宇文化及所杀;次曰钧,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钧生灌,渝州刺史。灌生嵩(约六六九年至七四九),唐睿宗时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玄宗开元中任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开元十五年(七二七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地门禁安全管理办法
- 成都健康监测管理办法
- 房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
- 基金基建项目管理办法
- 托管机构手机管理办法
- 宣城人防工程管理办法
- 监理安全施工管理办法
- 居民自营小区管理办法
- 异地分行分级管理办法
- 工会资金支付管理办法
- 电能质量概念课件
- 涉爆粉尘目录
- 木兰诗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 新译林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单元测试卷(含听力材料及答案解析)
- 2023-浙江信息技术-学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 集中控制中心建设(指挥中心建设)
- 施工导流围堰工程实例讲义课件(117页配图丰富)
- 排水系统PLC控制及组态设计说明书
-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复习重点笔记资料整理(共30页)
- 清溪1井溢流事件压封井抢险分析
- 大型活动报备申请表(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