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doc_第1页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doc_第2页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doc_第3页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doc_第4页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P12 ,饱和水汽压P16, 相对湿度P16 ,露点(温度)P17,饱和差P172.气候与天气有哪些不同?P2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1-13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P7-85.如何用饱和差(d)、露点温度(td)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P17饱和差 当空气饱和时,d=0;当未饱和时,d0;当过饱和时,d0。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以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P16水面:a=7.45 b=235 冰面: a=9.5 b=265露点温度 第二章 第三章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P36 、 大气透明系数(P)P40 、太阳高度P32 、太阳直接辐射P39 、总辐射P42 、大气逆辐射P47 、地面有效辐射P47、地面净辐射P48、逆温 平流逆温 辐射逆温P78、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P85大气之窗(812um处大气对长波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因此称此波段为“大气窗口”。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2.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P32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P414.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P39-425.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有哪些影响因子?P476.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P487.画图并说明土壤温度的铅直变化类型。P698.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P679.常见的逆温有哪几种?P78 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天气:晴朗而有微风的夜晚,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地形:在山谷或凹地、干燥地区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形成。10.什么叫土壤日较差P68、气温日较差P74?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P68 P7511.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P87第四章 大气中的水分1.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P89道尔顿定律。蒸散的概念是什么?P912.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P92云P93、露P94、霜P94、雾P93分别是在哪些冷却方式下产生的?3.辐射雾、平流雾的定义和形成条件有哪些?P954.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的定义。降水相对变率和绝对变率分别可用来表示什么?P1035.形成降水的原因和种类有哪四种?P104第五章 大气的运动1.名词解释:低压槽P120、高压脊P121、鞍型气压场P121、大气活动中心P130。2.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空气的力都有哪些?P122-124每个力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起作用的?P124下3.简述地转偏向力的性质。P1234.在南、北半球,地转风与水平气压场之间(风压定律)有何规律?P1255.什么是地转风?P125什么是梯度风?P126画图并说明北半球的地转风、梯度风是如何形成的?在南、北半球,它们与水平气压场之间的关系(风压定律)是什么?P1266.什么叫自由大气和摩擦层?P124用图解释摩擦层平直等压线和等压线弯曲的高低压系统中风的形成过程。白贝罗风压定律。P1277.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的定义。P131-132画图说明海陆风P131 图5-18、山谷风P132 图5-19的形成过程。结合你所学知识说明风对植物的作用。P1338.单圈环流P128、三圈环流P129分别是在哪些因子下形成的?9.什么是行星风系?P129在行星风系的控制下,各纬度的气候特征是什么?P130第六章天气和灾害性天气1.什么是气团、气团的变性?P137气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P137 试述冬、夏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以及对应的主要天气特征。P1382.什么是锋?P140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的定义和天气特点。 P140-143 详情参考PPT3.画图并说明北半球锋面气旋的结构源地、结构和天气特点。P1444.比较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点。P143/145 大小,强度方面5. 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说明台风的结构和天气。台风的形成、消亡条件有哪些?P155形成:广阔的高温洋面 合适的地转参数值 气流铅直切变要小 合适的流场消亡:1.高温高湿空气不能继续共给。2.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流场不能维持。3.风速铅直切变增大等。6.画图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从你所学知识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和气候有哪些影响?7.干热风的定义,干热风的指标,用公式表示干热风的综合指标。如何防御干热风?1)定义:指高温低湿并伴随有一定风力的综合天气现象。2)指标:每日温度30,最小相对湿度30%,并伴随有3级以上的西南风或偏南风的综合天气现象,作为干热风的标准。K为干热风综合指标,C为定时观测风速(m/s),C0是临界风速(m/s)。 t为同一观测时间的气温(),U为同一观测时间的相对湿度(%)。8.降雹的条件。P159-160霜冻的定义。P52影响辐射霜冻形成的因子。P153上。霜冻的防御措施有哪些?P153下9.干旱的类型和指标有哪些?P161 、162 预防干旱有哪些措施? P163第七章 气候和中国气候1.名词解释:南方涛动、ENSO、南方涛动指数、沃克环流、干燥度、大陆度。南方涛动: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即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增高(降低)时,印度洋赤道低压就比常年降低(增高),两者气压变化有“跷跷板”现象,称之为涛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大气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现象合起来,称为ENSO。通常用南太平洋的塔希堤岛和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岛的海平面气压差来表示南方涛动的振动和位相指数(SOI)。SOIPTPDPT :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气压; PD :印度尼西亚海平面气压。当南方涛动偏强时,低纬信风增大,促使秘鲁寒流加强;南方涛动衰弱时,也就是印度洋海面气压上升,南太平洋中东部气压下降时,赤道中太平洋信风带就大大减弱,预示着厄尔尼诺即将发生。干燥度P204、大陆度。P206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定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出现时对我国气候有哪些?定义: 1)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已用来专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2)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影响:1)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2)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 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3) 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4) 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3.洋流如何影响气候的?P1864.海陆分布对气候有何影响?P183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哪些差异?P1935.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P1846.季风的定义。季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有哪些?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哪些区别?季风:在大范围内,以一年为周期,低空盛行风向及其所对应的盛行气团和天气气候特点随季节而明显变化的现象。季风形成的原因:海陆间的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高原的热力、动力作用我国季风气候特点风 冬季:偏北风 夏季:东南风温度 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低得多降水 雨量集中,降水变率大,云量和相对湿度全年以夏季最大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何不同? 1) 强度不同 东亚季风是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是夏季风强于冬季风。2) 成因不同 东亚夏季风主要起因于海陆热力差异; 南亚夏季风主要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北移加上海 陆热力差异的共同作用。3) 特点不同 东亚: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南亚:冬季干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4) 南亚夏季风的来临是爆发性的,冬季风的建立比较缓慢; 东亚夏季风的建立是渐进的,而冬季风的建立或夏季风的撤退比较突然。7.简述高山气候与高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别。高山气候具有海洋性,高原气候则具有大陆性。 1.高原上,由于陆地面积大,夏季和白昼,在强烈的太阳直接辐射下增热。成为同一高度大气层的热源。冬季和夜晚,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强烈,成为同高度大气的冷源。因此,高原上温差较大。 2. 高山山巅因为陆地面积小,增热冷却比较暖和,所以温差较小些。第八章1.小气候的定义,小气候的特点。在定点短期对比观测法中,你认为测点选择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略)在小范围内,由于下垫面构造和特性不同,使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样,形成近地层与大气候所不同的特殊气候,称为小气候。小气候的特点 :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