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城市资源.doc_第1页
我眼中的城市资源.doc_第2页
我眼中的城市资源.doc_第3页
我眼中的城市资源.doc_第4页
我眼中的城市资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眼中的城市资源 城市资源问题在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就备受关注。历年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都会提出资源耗用问题,大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来改善资源面临枯竭的现状,但效果并不佳,不论是大中小城市为了发展经济,受到世界的关注,想方设法建设自己的“理想”城市,毫无节制地利用资源,于是节约资源的耗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渐渐变成一纸空文。今年,党的十八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现在我将我国面临的主要几个资源问题提出来:矿产资源 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是靠发现矿产资源而发展起来,并迅速挤进大城市的行列,如发掘煤矿,铁矿,金矿以及发掘一些稀有金属的矿,但这些矿产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总会有枯竭的一天,到那时候,城市又将如何发展? 2008年,黄石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而在近代史上,100多年前,张之洞在黄石兴办民族工业,一批钢铁、水泥、煤炭企业随之诞生;共和国成长的流金岁月里,这个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工业创造了无数辉煌。黄石这座城市因矿而立、因矿而兴,资源不可再生,城市的发展仅仅依靠资源不能长久。铜川曾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西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典型的“先矿后市”发展模式,使资源濒临枯竭、产业发展受限、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铜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陕西铜川因煤炭、石灰石等储量丰富而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也曾因严重的大气污染而被人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这些都是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而乱开采矿产资源,导致最后经济发展被限制,环境也被污染,对当地人的身体也造成一定的危害。天然气石油资源 天然气是近几十年新提出来可以利用的一种资源,并且无污染,对环境的保护非常有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丰富的天然气催生了荷兰的繁荣,但“一柱擎天”的天然气却打击了该国其他产业正常发展,当天然气开采殆尽时,荷兰陷入经济衰退困局。从此,国际经济界就将过度依赖资源导致短期繁荣的后遗症,通称为“荷兰病”。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都不同程度面临着“荷兰病”的威胁。我国黑龙江省西部大庆,主要以出口石油发展经济,形成“一油独大”的格局,大庆石油勘探开发、工程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市场遍及中亚、美洲等20多个国家,一度繁荣后造成经济停滞的局面。这些现象并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为了开采一些资源而忽略其他的,这样的经济不稳定,城市也并不能真正发展起来。水资源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是维持生命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水利成绩巨大,主要江河初步建成了蓄泄兼筹的防洪调蓄体系,大部分地区初步控制了常遇的水旱灾害,并提供了水源,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并支持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但是随着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除害兴利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曾被称为江城,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但是现在,武汉已不能被称为“江城”,昔日的东湖,现在已经被严重的污染,看不到那美丽的湖泊,取而代之的是湖周围随处可见的垃圾。除此之外,在武汉市郊区,很多房地产商为了赚钱牟取暴力,不停的填湖造房,完全没有节制,房价也奇高,郊区农村已不见以前那种自然景象,换来的是遍地高楼林立,充满压抑的气息。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也日益严重。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中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中国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中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中国已解决了世界 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中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解决办法:全面转型资源型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我所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眼中的主要资源问题,当然还有森林资源,城市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在耗用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寻找方法节约更多资源,留住地球母亲赠与我们的每一点资源,并找寻其他有效的方法建设发展我们的经济。2009年,铜川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转型试点城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铜川着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面转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铜川市目前已跃入近10年来全国294个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城市之列。大庆作为国家资源型城市改革试点,近年产业结构打破“一油独大”的格局,大力推动石化工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服务业发展。这些都是比较典型转型的例子。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共生活着约1.54亿人,超过我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立足国情,如此庞大的城市人群绝不可能因为资源枯竭而整体搬迁。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型城市实现华丽转身,需要生态、文化、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