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算]利用方程求解数学运算问题.doc_第1页
[数算]利用方程求解数学运算问题.doc_第2页
[数算]利用方程求解数学运算问题.doc_第3页
[数算]利用方程求解数学运算问题.doc_第4页
[数算]利用方程求解数学运算问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算利用方程求解数学运算问题利用方程求解数学运算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当中最常用的方法。在跟一些考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类现象:一些考生也知道题目怎么求解,但是由于未知量太多,时间又紧迫,导致最后解方程时乱了章法,不知该求哪个量;即便是有时还能把方程解出来,但最后却不知道先前设的未知量哪个是哪个。其实,在物理和数学中,对于未知量的设定是有着比较系统的解决办法的。从现在开始,养成设定未知量的良好习惯,以免今后发生诸如此类的“低级错误”。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一个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大家好好学习吧!最后,祝大家早日上岸。先用一个反面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有一道行程问题需要你假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和行走时间,如果你的四个未知量设为w、x、y、z。那么你列出的方程可能是:wx=yz列到这里就已经糊涂了,这四个量到底谁表示甲的速度,谁表示乙的速度,谁表示甲行走的时间,谁表示乙行走的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无奈的麻烦,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物理和数学中对于未知量的系统设定方案。(1)“规范设定法”在物理和数学中,一般来说长度设定为L,之所以不用小写,是为了避免与阿拉伯数字“1”混淆,用s代表运行的距离,t代表时间,v代表速度,这些是解行程问题里面时常用到的未知量。如果题目中有多个物体,那么加上角标“1、2、3”或者“甲、乙、丙”或者“A、B、C”分别表示即可,这种设置角标的方法,后面就不在重复赘述。如果遇到了几何问题,可以用A表示面积,之所以不用S表示面积是为了避免与表示距离的小写“s”混淆。举个例子,2005年国家A类考题第42题: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速度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 )米A.85 B.90 C.100 D.105这道题在求解过程中就会遇到三个人各自跑步的速度、路程的比值。为了不造成混乱,可以设甲、乙、丙的速度分别为v1、v2、v3,跑的路程分别为s1,s2,s3。最后得到的方程就是,一幕了然,清清楚楚。(2)“字母设定法”在刚学习未知数的时候,老师告诉大家用“x”表示未知量。诚然,在一些简单问题中,用x不会出错,但是当问题变得复杂了,需要设的未知量增多了,这时候就不好设置了。有人喜欢x、y、z继续往下进行求设,但是z以后怎么办?哪儿来的第27个字母?还有一个办法是用a、b、c这样开始求设,字母多了就好用了。但是这样是有一个隐患的。有一个笑话,是说考试该卷时,老师发现有三份临着的卷子对于同一道题的解答有三个答案:第一个人的答案是,完全正确;第二个人抄第一个人的答案抄成了;第三个人抄第二个人的答案,竟然还做了约分,成了。细心的朋友立刻明白我所说的“隐患”了。字母“b”容易与数字“6”混淆,而字母“z”容易与数字“2”混淆,字母“l”容易和数字“1”混淆。其实,“6”、“2”、“1”这三个数字在我国公务员考题中是经常用到的数字,所以要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有两种求设未知数的办法,第一种,采用大写字母A、B、C2007年国家考题第57题:一篇文章,现有甲乙丙三人,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 10 小时完成,如果由乙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2 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丙两人合作翻译4 小时,剩下的再由乙单独去翻译,需要12 小时才能完成,则,这篇文章如果全部由乙单独翻译,要( )小时能够完成A.15 B.18 C.20 D.25假设甲、乙、丙分别用A小时、B小时、C小时可单独完成任务,则根据题意,A、B、C分别与甲、乙、丙完成翻译所需的小时数对应起来。2005年国家A类考题第45题: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电影和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这道题为了方便理解,用一张图来表示题目条件。其中标注的A、B、C、D、E、F、G分别代表A,只看足球的;B,看足球和戏剧,但不看电影的;C,足球、电影、戏剧都看的;D,看足球和电影,但不看戏剧的;E,只看戏剧的;F,看戏剧和电影,但不看足球的;G,只看电影的。影球FEDCGB剧A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方程组,ABCDEFG100ABCD58BCEF38CDFG52BC18(注意这个方程容易列错为“B18”,看球的和看戏剧的包括还看电影的那部分,因此要加上三者重叠的部分。如果题目中说“只看球和戏剧”那就是B18,区别就在于“只”字)CF16(同上一个方程的注意)C12求G?注意到我在求设这几个未知量的时候,采用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就能很快的把未知量添加在图当中了。第二种,采用x1,x2,x3这种求设方法最适合题目中告诉考生一组数据有大有小,各不相同。2007年北京应届考题第19题:食堂买来5只羊,每次取出两只称重,得到10种不同重量(单位:千克),47,50,51,52,53,54,55,57,58,59。这5只羊里面最重的是( )千克A.25 B.28 C.30 D.32假设5只羊的重量由小到大一次排列为:x1,x2,x3,x4,x5。根据题意可知,x1x2x3x4x5134x1x247x4x559求x5?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题目中的数据有大小顺序,但是跟具体物体无关。(3)“随手设定法”如果上述两种方法掌握了,那么还可以自己发明一些比较好的办法,这里我介绍两种我曾经用过的方法。2006年北京社招考题第18题: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源源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水抽干,10台抽水机需要8小时,8台抽水机需要12小时,如果用6台抽水机则需要( )小时A.16 B.20 C.24 D.28假设每台抽水机需要A小时可抽光整池水,而池底的入水口B小时能够将水池充满。根据题意,第三个式子中的“?”代表要求的小时数,在求解中就把它看成一个未知量即可。2005面北京社招考题第25题:某人工作一年的报酬是8400元和一台冰箱,他干了7个月不干了,得到3900元和一台冰箱。则这台冰箱价值为( )元A.400 B.2000 C.2400 D.3500我的稿纸上是这样写的:840039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