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必修三西学东渐(4页).doc_第1页
学案必修三西学东渐(4页).doc_第2页
学案必修三西学东渐(4页).doc_第3页
学案必修三西学东渐(4页).doc_第4页
学案必修三西学东渐(4页).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学案第18课 西学东渐第1课时: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一、 复习默写:1、 2、二、本课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三、重点: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四、本课知识结构A 基本概念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2、中国近代文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3、中国近代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要求 ,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另一个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 化、 化。B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1、开眼:由中央之国、世界主体到世界治国、世界一国。2、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先进 。(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3、实践:为什么说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不再夜郎自大,而是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中首推林则徐。(1)他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就设立译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使广东一时“海外图说毕集”,成为当时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当时编译出的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林则徐发现英军“器良技熟,胆壮心齐”,就立即设法购买英制大炮。1840年春,林则徐捐资依照欧洲军舰式样,制成两艘双桅战舰,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C 洋务运动1、背景:太平天国斗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困的统治危机。清政府内部部分官僚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2、思想: 为体、 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外国先进技术。3、实践:创办 工业、 工业;建立新式海军(70年代);商战(商业竞争)、近代教育、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4、评价积极作用:开启了中国的 化进程。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发展了近代教育与军事;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局限: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限于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也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五、练习1近代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开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 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维新变法期间2、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A B C D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A B C D4、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B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C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D中国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5、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潮起的作用是A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B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 D掀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新高潮6、关于近现代史上“西学东渐”的说法正确的是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的斗争阻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A B C D7、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以上学习内容充分反映了船政学堂A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B教学以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为主C不重视传统经典的修习 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8、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A“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C“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实未敢信。”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9、对洋务运动的下列评论,正确的有与魏源的思想有一致之处加强了汉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冲击了封建传统教育有利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出现A B C D10、19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包括“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与外人商战”A B C D11、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相同点有学习西方的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变革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A B C D12、地主阶级在近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说明他们A是中国近代化的障碍 B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忠实走狗C不可能推进中国的近代化 D采用“中体西用”应对世界挑战13、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14、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做过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15、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A太阳中心说 B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C进化论 D经典力学16、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有利条件是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第18课:西学东渐第2课时: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与实践一、 复习默写:1、 2、二、本课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三、重点: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四、本课知识结构A 维新思想出现的背景经济: 的初步发展政治: 的形成思想:西学知识的传播与增长社会:世纪年代,民族危机加剧(与什么事件有关?)。B 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1、康有为:在广州创办 ,聚徒讲学,宣传维新思想。他把西学中的 学说与 相融合,著有 、 等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统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大飓风”和“火山大喷火”的影响。2、梁启超:著有 等著作,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 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他还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3、严复:翻译西方学者赫胥黎的 ;是第一个将西方文化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的人物。他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主张,他还用 的原理,阐明了中国如能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否则就将亡国灭种。4、谭嗣同:著有 。是冲决纲常礼教的维新勇士。他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提倡男女平等。5、评价政治上兴 、实行 ;经济上发展 ;文化上提倡 ,改革 制度(此时创办了 ,即北京大学的前身)。实践:戊戌变法影响:维新思想主张兴 、提倡 、反对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 潮流,起到了 的作用,激发了人民的 思想和 精神,促进了中国人民的 。推动了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和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改变。C 辛亥革命:1898年维新变法的失败说明在 的中国,走 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是不通的。随着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危机的进一步严重(与 有关),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加入革命阵营,前赴后继,选择 的方式推翻清政府,以挽救民族危亡。重大事件如下:1、1911年10月10日: 成功。这一天在民国时期被定为 节2、1912年1月1日: 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后颁布一系列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法规。南京临时政府以 的原则构建政治机构,被称作 。3、1912年3月, 颁布,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五、练习1、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2、康有为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借助的理论是儒家今文经学的“三世说” 西方的启蒙思想 西方的进化论 孔子的伦理道德理论A B C D3、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运动4、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5、维新思想家梁启超的代表作是A海国图志 B各国律例 C变法通议 D定国是诏6、“国者,斯民之公产也;至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言论出自:A激进派 B革命派 C维新派 D洋务派7、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是因为这场运动A宣扬了变法思想 B反对封建专制,提倡兴民权 C提倡学习西方 D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8、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建立民主共和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俄学习9、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均失败,说明了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0、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潮内容包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托古改制 ,渐进变革兴民权,育“新民”A B C D11、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12、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