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礼泉一中高三暑假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2011年礼泉一中高三暑假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2011年礼泉一中高三暑假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2011年礼泉一中高三暑假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4页
2011年礼泉一中高三暑假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礼泉一中学高三暑假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时间:85787482分钟 满分8578748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妹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2九章草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与农耕生产密切相亲 注重理论研究 以科学实验见长ABCD3.山东临淄的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汉武帝时主父偃称:“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这反映了当时的临淄A农业发达 B商业发达 C牧业发达 D资本主义萌芽4战国时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哪一学派的主张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5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城市经济的繁荣 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 BC D6台湾学者柏杨比喻得好,清朝就像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优点的时候,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柏杨的比喻A肯定了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优势 B指责了当时资本家引进机器的做法C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批评了当时的“中体西用”观念7.下列歌谣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社会风尚的是A就要当工人,嫁女嫁英雄 B一朵棉花织匹布,一粒棉籽油一缸C走路不湿鞋,做饭不用柴 D少生孩子多读书,农民家庭建书屋8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比重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973071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C到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9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年份1982年1990年2000年2005年合计1001001001001人户1185846121214132人户12431427235128673人户2067335395837574人户2322241143111115人及5人以上户318319671148852资料1982年、1990年、2000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关于表中所反映的趋势特征的成因,正确的是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 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 A B C D10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11.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12迪亚士认为,“(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者要传播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C 基督教的教义D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13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ABCD14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D贝尔发明的电话15“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苏联“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16同是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图10可判断,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B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C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17.1971年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曾经是世界第一位这只是几年以前的事。当我们展望今后5年、10年或许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段话反映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A.强调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正常化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关系D.美国釆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1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其主要表现是( )A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B不同国家贫富差距加大 C欧洲共同体的出现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20.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琐和雪莱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8分)(2)材料二是否表明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发生了变化?结合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相关知识证明你的判断。(8分)(3)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材料二所述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6分)(4) 你认为材料四中家庭改革后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2分) 概括上述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B 4.A 5.B 6.D 7.A 8.B 9.D 10.D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D 19.C 20.D二、非选择题:21.(1)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财产共享;家庭关系和睦。(答出两点即可4分)目的: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4分) (2)是。理由:政治运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对封建专制的冲击;自然经济的教育部解体(或商品经济的发展),动摇了传统大家庭制度经济基础;思想解放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家庭观念。(符合题意即可,8分)(3)政治上,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不利于中国民主化的进程;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