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236-02 南丁格尔指出“忧虑、疑惑、等待、期望、意外的恐惧对病人的伤害要大于任何力量”。大面积烧伤的发生具有意外性、突然性,患者缺乏心理准备,伤前往往身体健康,没有对疾病的体会,因此这种急剧的变化势必使患者心理状态受到极大的冲击,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抢救乃至康复,因此对此类患者在做好疾病护理的同时特别加强心理治疗及护理,使其顺利恢复生理和心理健康。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6例,男55例,女21例;年龄:19-82岁;烧伤面积30%85%,平均49%;爆炸伤5例;吸入性烧伤21例;不同程度休克36例;截肢(指、趾)3例,面部疤痕3例,四肢疤痕15例,躯体疤痕8例,肢体挛缩5例;2例患者:1例因费用问题、1例并发严重感染自动出院,其余治愈出院。 2 心理特征 2.1 情绪休克:是烧伤初期的主要心理特征,尤其是严重创伤患者常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冷漠、不呻吟、也无诉,各种心理反应的阈值升高,反应速度也明显迟钝,但是能减轻急性焦虑、恐惧反应的发生,这是一种沉重和心理创伤的表现。 2. 2 恐惧:几乎所有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都会产生恐惧心理,烧伤后的疼痛、不适和痛苦,引起病人情绪过度紧张,不断的回忆受伤的经过,使其不能自拔,同室病友的呻吟或其他不良刺激,都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惧怕治不好。 2.3 焦虑:是烧伤中期的主要心理特征,此期由于多次手术和换药,患者开始意识到自己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推残,面临着毁容、伤残的危险,加之,担心经济问题等,此时易产生极度的焦虑。 2.3.1 期待性焦虑:几乎所的患者都有,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伤情诊断,关心是否有死亡的危险,是否会留下残疾以及经治医生的水平,异常迫切地希望立即得到最好的治疗,减轻疼痛,恢复健康。 2.3.2 阉割性焦虑:部分患者出现,是自我完整性破坏或威胁所造成的心理反应,如脏器摘除、截肢、面容毁损等都被看成是对躯体完整性的破坏,故而表现得紧张不安、夜不能眠。 2.3.3 分离性焦虑,对于住院病人来说,亲友的关怀、爱护和支持是不可缺 少的,尤其是烧伤患者,需要亲友的探望;本组病例中大部分病人发生此类焦虑。 2.3.4 焦虑的表现,外向型性格的病人表现为:情绪紧张、心绪恶劣、怨天尤人、容易激惹、无故发怒。内向型性格的病人表现为:消极、恶梦、对治疗的成功与否发生怀疑。造成的心理痛苦和能力下降将干扰治疗与康复。 2.4 悲观、自卑心理:当急性阶段治疗过后进入恢复期,生命不再有危险时,自我价值降低,角色冲突引起的矛盾显得格外突出,伤员由原来社会和家庭的主人变成了社会和家庭的累赘,深感前途渺茫、生活无望,出现心境悲观、缺乏活力、自我感觉差;尤其是后期,患者疤痕增生及组织挛缩畸形,影响患者的容貌及功能,多数患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废人,大家都瞧不起自己,因此不愿与人交往;其严重程度往往与伤残程度、心理社会环境、病前性格素质有关。 2.5 罹病利益:表现在一些工伤患者,往往涉及到经济利益或司法纠纷,一些患者平时夫妻间并不和谐,但因受伤得到对方更多的照顾,或长期工作颇感疲惫,而生病正好使其得到长期休息,这些患者都因生病获得一定的利益。这种罹病利益在心理上的强化,往往使疾病过程强化,病人的症状迟迟不消失,尽管病人的动机是无意识的,但是这种情况使病情更为迁延,个别病人甚至成为终生的社会性残疾。 3 护理对策 3.1 给予信赖感和安全感:当患者到达医院时,伤情非常严重而产生恐惧感及对环境的陌生,使患者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保护性隔离治疗,患者没有亲人在身边,此时医务人员是他们依靠的对象;急救室里的高声喧哗、操作慌张都会加深对伤员的心理刺激,护理人员主动热情的接待病人,使患者感受到对他的重视,态度要热情,动作要熟练,工作有条不紊,对可能致残者交待病情要委婉,这样对遇难者及其家属的情绪起安定镇静作用,使其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3.2 精心护理、耐心倾听:精心护理将融洽护患之间的关系,使病人愿意把心理话讲给护士听,而护理人员静静的倾听、适当的安慰,将使病人焦虑心理得到疏泄,大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 3.3 创造良好的环境:环境直接影响病人的心境,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无噪音,将会使患者的心境稳定,促使患者心情舒畅,早日康复,因此病室应安静、整洁;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刺激,同室病友做治疗、护理时,应拉隔帘或屏风遮挡;不与患者谈论受伤的经过以及治疗费用,减少患者对不良刺激的回忆,使患者很快从受伤的阴影中走出来;医护人员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说话、走路、关门、放物轻。 3.4 给予必要的信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际沟通是人类特有的需求,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手段,还可以协调情感,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本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期待性焦虑,故对患者的病情、预后、诊疗过程、康复过程以及经治医生的技术水平都可以给予必要的解释,多谈客观积极的一面,也可现身说法,稳定情绪,减少焦虑。 3.5 树立自信心:患者突然遭受打击而万念俱灰,交谈中可讨论人生价值、生存的意义、理想、信念等,让他们鼓起战胜伤残、重新生活的勇气,对一些四肢伤残或面部毁容的病人,为克服自卑心理,护理人员面对伤残、畸形应以坦然的态度处之,在交谈中鼓励病人“身残心不残”,从而恢复自尊、自信、自强。 3.6 促进心理的健全、加速康复: 3.6.1 对于因家属和护理人员过多照顾而产生依赖心理的病人,“疾病概念”的强化将妨碍他们进行功能锻炼,不利于康复,这时应减少照顾,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制定功能锻炼的计划,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自我料理个人生活,避免过分依赖他人。并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讲解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伤残降低到最低范围,可根据患者的特长、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地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如阅报、看电视、下棋等,使其保持心情愉快。 3.6.2 对于有罹病利益的病人,不能简单的斥责病人的症状是虚假的,虽然其中涉及到的经济赔偿和司法纠纷不是护理人员所能解决的,但应将实际情况告诉病人家属和单位,同时请相关部门协助尽早解决相关法律等问题,这将对康复大有裨益,有两例病人,我们帮助联系律师咨询相关内容,同时予以法律援助,使症状解除。 4 体会 4.1 心理支持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行为,抢救中往往忽略病人的心理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支持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带给病人的是一种愈合的能量,在病人转危为安时,护士也分享了极大的快乐。我们的生存从身体、感情和精神上依靠爱、亲昵和交往这些“药物”来治愈疾病,从个体到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甚至一种生物种族莫不如此。 4.2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年龄、性别、心理特征、环境因素、家庭情况、受伤的原因和伤情不同,预后和康复程度不同,其心理活动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护理中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护理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戴晓阳,佟术艳.心理治疗.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6 孙长兰、程月香、刘海霞.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7) 550-551 陈素坤.住院病人的心理需要.医学心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604 杨希平.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359-2360 徐燕,张秀娟.创伤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现代创伤外科学 科学出版社,1999,1157 李玉燕、张霞.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3.11(1)1160 时元丽、林华、王淑霞.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100-101 陈素坤,王秋秀.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