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期末考前实验与能力题物理.doc_第1页
2011期末考前实验与能力题物理.doc_第2页
2011期末考前实验与能力题物理.doc_第3页
2011期末考前实验与能力题物理.doc_第4页
2011期末考前实验与能力题物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期末考前实验与能力题1、两个杯子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尝,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自选实验器材(也可以用自制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两种区分哪杯是浓盐水、哪杯是纯水的方法,简要说明理由。方法一: 理由: 。方法二: 理由: 。2、张磊同学在河边拣到一精美的小石块,想粗略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一架天平,用纸杯改装了一只溢水杯,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也用这些器材设计估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表达式。3、在一次地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在河边发现了一小块不知名的固体矿石,他身边有下列器材:量筒,小厚底玻璃杯(直径小于量筒)。小明把空玻璃杯放在水面上时发现玻璃杯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当他把小矿石放在玻璃杯中时玻璃杯仍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小明利用以上器材测量出了小矿石的密度。(1)请你写出小明实验测量的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2)矿石密度表达式4小红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为了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填操作序号),这样安排实验顺序的好处是_ _。(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g,牛奶密度为_kg/m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同学作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接触的粗糙程度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C、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D、可能与运动的速度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弹簧秤、长方体木块、玻璃、砝码、毛巾,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匀速滑动,实验的情况如图14所示。(1)请你分析实验的结论:由甲和乙图实验可知,在 相同时,接触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 。由甲和丙图实验可知,在 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 。(2)小明在探究过程中用到了 法(填实验方法)。图14(3) 在我们学习物理的探究过程中,使用相同方法的实验有: , (填两个实验名称)。6、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假设,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 B都是实验事实 C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 D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3)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选填“平衡力”、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4)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个。(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8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钩码重力为G。(1)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O,画出拉力F、钩码重力G及它们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2)若不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请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G。9、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全品中考网h1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水=1.0 g/cm3,F浮=液gV排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2)密度计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盐水=_(不计铅丝体积)(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 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 cm3,盐的密度为2.6 g/cm3,则盐水中含盐 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10给你一张密度表和一个可沉于水中的小铁球,请你再自选其他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该小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1)主要器材: _ ; (2)简要做法: _ ;(3)如何判断: _ 1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中,(1)所需的器材除了杠杆、支架、细线、钩码外,还需要_。(2)杠杆两端的螺母的作用是_。(3)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发现左端比右端高,应将钩码向_移动(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这样的好处是_。(4)实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5)下表是某同学实验的过程记录,请把表格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次数动力/N动力臂/m阻力/N阻力臂/m11.960.040.0220.060.980.0332.450.031.47(6)若某次操作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发现F1OB与F2OA两者并不相等,这是由于_,F 1OB_F2OA。(填“大于”、“小于”)12、翔翔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下列问题:(1)从A、B两图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来源:学科网ZXXK(2)根据B、C两实验,他就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对吗? ,理由是 。 (3) 鸡蛋在D杯盐水中(没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零,说明:_。13小黄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时,用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d(图)才能完成,则d是测量_ 的。设a、b、c、d四个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依次为F1、F2、F3、F4。那么,金属块受到的浮力_;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_;如果关系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14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重力;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整理实验器材。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C步骤应改为 。15如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同一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_; 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_。(2)甲实验是通过 ,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试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 ,将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以下的研究实例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 A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 B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通过纸屑的振动反映鼓面的振动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第16题图甲16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_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第16题图乙利用_原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_.17小靓女想在家里测量一个正方体小木块的密度,可家里没有物理实验室所用的测量器材,只有自己上数学课用的三角尺,但到厨房找来洗脸盆和水,于是她灵机一动,设计了一个方案来测量小木块的密度,请你帮她完成以下实验方案一: (1)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水的浮力F浮与它本身的重力G木的关系是F浮_G木,(选填:”、”=” ) (2) 她用三角尺先测出小木块的_为_,当木块静止漂浮水面时又用三角尺测出木块露出水面的_,记作:_,则F浮 = _,G木 = _。 (3)她测得木块密度表达式是:木 = _。图A图B18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632.592652.5173682.524(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B所示。 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_.19如图所示。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拉力F(N)钩码重G(N)机械效率125680%225660% 3401275%(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装置;实验2是用 装置做实验;实验3是用 装置做的实验。(2)通过实验1和试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实验2和实验3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20、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