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工业对辊成型机设计【8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63451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8-29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工业 对于 成型 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电机选型及传动比计算 2
1.1选择电动机 2
1.1.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2
1.1.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2
1.2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3
1.2.1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3
1.2.2分配各级传动比 3
第二章 V带设计计算 4
2.1确定计算功率 4
2.2选择带型 4
2.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4
2.4验算带的速度 4
2.5初定中心距 4
2.6确定基准长度 4
2.7确定实际轴间距 5
2.8验算小带轮包角 5
2.9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5
2.10考虑传动比的影响,额定功率的增量由表12-17m查得 5
2.11V带的根数 5
2.12单根V带的预紧力 6
2.13带轮的结构 6
第三章 基本参数计算 7
3.1各轴的转速 7
3.2各轴功率 7
3.3各轴转矩 7
第四章 同步齿轮减速箱齿轮的设计计算 8
4.1I轴齿轮设计计算 8
4.1.1选择齿轮材料 8
4.1.2初定齿轮主要参数 8
4.1.3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0
4.2Ⅱ轴齿轮设计计算 11
4.2.1选择齿轮材料 11
4.2.2初定齿轮主要参数 12
4.2.3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4
4.3Ⅲ轴齿轮设计计算 15
4.3.1选择齿轮材料 15
4.3.2初定齿轮主要参数 16
4.3.3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8
4.4Ⅳ轴齿轮设计计算 19
4.4.1选择齿轮材料 19
第五章 同步齿轮减速箱轴的设计计算 24
5.1Ⅰ轴的设计计算 24
5.1.1选择轴的材料 24
5.1.2初步估算轴的的直径 24
5.1.3轴上零部件的选择和轴的结构设计 24
5.1.4轴的受力分析 24
5.1.5轴的强度计算 27
5.2Ⅱ轴的设计计算 28
5.2.1选择轴的材料 28
5.2.2初步估算轴的的直径 28
5.2.3轴上零部件的选择和轴的结构设计 28
5.2.4轴的受力分析 28
5.2.5轴的强度计算 32
5.3Ⅲ轴的设计计算 33
5.3.1选择轴的材料 33
5.3.2初步估算轴的的直径 33
5.3.3轴上零部件的选择和轴的结构设计 33
5.3.4轴的受力分析 34
5.3.5轴的强度计算 38
5.4Ⅳ轴的设计计算 38
5.4.1选择轴的材料 38
5.4.2初步估算轴的的直径 38
5.4.3轴上零部件的选择和轴的结构设计 38
5.4.4轴的受力分析 39
5.5Ⅴ轴的设计计算 43
5.5.1选择轴的材料 43
5.5.2初步估算轴的的直径 43
5.5.3轴上零部件的选择和轴的结构设计 43
5.5.4轴的受力分析 43
5.5.5轴的强度计算 46
第六章 同步齿轮减速箱轴承的校核 48
6.1I轴轴承的校核 48
6.1.1计算轴承支反力 48
6.1.2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48
6.1.3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 48
6.1.4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48
6.1.5轴承寿命 49
6.2II轴轴承的校核 49
6.2.1计算轴承支反力 49
6.2.2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49
6.2.3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 50
6.2.4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50
6.2.5轴承寿命 50
6.3III轴轴承的校核 51
6.3.1计算轴承支反力 51
6.3.2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51
6.3.3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 51
6.3.4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51
6.3.5轴承寿命 52
6.4IV轴轴承的校核 52
6.4.1计算轴承支反力 52
6.4.2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53
6.4.3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 53
6.4.4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53
6.4.5轴承寿命 53
6.5V轴轴承的校核 54
6.5.1计算轴承支反力 54
6.5.2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54
6.5.3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 54
6.5.4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55
6.5.5轴承寿命 55
第七章 同步齿轮减速箱键的校核 56
7.1I轴键的校核 56
7.2II轴健的校核 56
7.3III轴健的校核 56
7.4IV轴健的校核 56
7.5V轴键的校核 57
第八章 同步齿轮减速箱箱体及附件设计计算 58
8.1箱体设计 58
8.1.1箱体结构设计 58
8.1.2铸造箱体的尺寸 58
8.2减速器附件 58
8.2.1检查孔及其盖板 58
8.2.2通气器 58
8.2.3轴承盖和密封装置 59
8.2.4定位销 59
8.2.5油面指示器 59
8.2.6放油螺塞 59
8.2.7起吊装置 59
第九章 机架及成型装置的设计计算 60
9.1型辊轴的设计 60
9.1.1选择轴的材料 60
9.1.2初步估算轴的的直径 60
9.1.3轴上零部件的选择和轴的结构设计 60
9.1.4轴的受力分析 60
9.1.5轴的强度计算 63
9.2辊心的设计 63
9.2.1选择辊心的材料 63
9.2.2辊心结构设计 63
9.3型板的设计 64
9.3.1型板材料的选择 64
9.3.2型板结构的设计 65
9.4机架的设计 65
第十章 强制加料装置的设计计算 66
10.1强制加料装置的构成 66
10.2强制加料装置的设计参数 66
10.3 具体设计与计算 66
10.3.1 螺旋直径的设计 66
10.3.2 螺旋轴转速的计算 67
10.3.3功率的计算 . 67
第十一章 液压加载装置的选型 68
结论 69
参考文献 70
翻译部分 71
英文原文 71
中文翻译 76
致谢 79
摘  要

在我国,随着机械化采煤程度的提高,粉煤在原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粉煤比例的增加不仅降低了散煤的燃烧效率,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发展型煤是提高粉煤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对辊成型机是应用最广泛的型煤成型设备。针对现有对辊成型机的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对辊式多为低压成型设备。由于成型压力低,生产型煤所需的粘结剂用量大,致使型煤生产成本较高,这种状况也影响了我国型煤工业的发展。
本设计中的对辊成型机,采用螺旋强制加料,提高成球强度;采用液压加载,平衡成型反作用力,并且当有尖硬物料进入型辊间隙时,自动退让,能保证成型机安全运行;采用安全联轴器,提供平移退让和过载保护,保证成型机安全运行;在辊面设计中,采用八块型板拼装结构,便于安装和更换。
关键词:对辊成型机 ;同步齿轮传动 ;强制加料 ;液压加载


ABSTRACT
In China, with the mechanized mining in increasing coal in the coal share of the increase. Coal proportion of the increase not only reduced the casual coal combus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seriously polluted th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of coal briquette is to improve utilization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important ways. 
Right roll forming machin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Briquette Production equipment. Roll against the existing molding machine development, China's existing right to roll over low pressure molding equipment. Due to the low pressure molding, briquette production of large amount of binder, resulting in higher coal production costs, This situation also affected the coal industry in China's development.
The design of the roll forming machine, used spiral compulsory feeding, raising the ball into strength; Used hydraulic loading, balancing forming reaction force, and when there are sharp or hard-roll materials into space, automatic concession, which would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forming machine; safe coupling, provide translation and Overload Protection concession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forming machine; the roller surface design, using eight plate assembly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and replacement.
Keywords: roll forming machine; Synchronous Gear; Filling mandatory; Hydraulic Loading
绪论
1.型煤概况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种状况不会改变。此外,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的提高,粉煤在原煤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粉煤比例的增加不仅降低了散煤的燃烧效率,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发展型煤是提高粉煤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2.成型设备概况
  成型设备是型煤生产中的关键设备,选择成型设备应以原煤的特性,型煤的用途及成时压力等诸多因素为基础。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是对辊式成型机。另外,还有冲压式成型机,环式成型机和螺旋式成型机等。
3.对辊成型机概况
对辊成型机可用于成型、压块和颗粒的高压破碎,它的给料系统和辊面的设计要根据使用要求来设计。下面就对辊成型机在成型方面的应用进行描述。
对辊成型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件:
3.1同步齿轮传动系统
对辊成型机的同步齿轮传动系统由包括两个同步齿轮在内的减速器,安全联轴器等组成。安全联轴器是一个能自动复位的机构,它可以在正常工作时驱动转距的1.7~1.9倍范围内调整。最主要的是,同步齿轮和齿轮联轴器的连接保证了提供给型辊完全均匀的线速度。
3.2成型系统
对辊成型机的最主要部分是型辊。由于成型压力大,直径大,所以采用八块型板拼装的方式,辊芯由铸钢材料铸造而成,型板由强度高的耐磨材料制造。
3.3加料系统
加料系统除了用作加料外,还具有如下作用:(1)对物料预压,将预压力加于物料上;(2)利用预压力使物料脱气,从而增大物料的堆积密度;(3)可以使对辊型轮直径及加载力减小,从而使成型机的尺寸及重量减少,成本降低。
3.4液压加载系统
液压加载系统用于提供压力迫使浮辊向被压实的物料和固定辊靠近。为满足特殊的工作需要,压力的高低和大小可以自由调整。压力的梯度随间距的变化而升高,通过改变液压储能器中氮的分压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整压力的梯度。在其他尖硬物料被压入压辊的间隙时液压系统也用作安全装置。

第一章 电机选型及传动比计算
1.1选择电动机
1.1.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为卧式封闭结构。

内容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 页 绪论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种状况不会改变。此外,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的提高 ,粉煤在原煤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粉煤比例的增加不仅降低了散 煤的燃烧效率 ,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 发展型煤是提高粉煤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 成型设备是型煤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选择成型设备应以原煤的特性,型煤的用途及成时压力等诸多因素为基础。 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是对辊式成型机 。 另外 ,还有冲压式成型机 ,环式成型机和螺旋式成型机等 。 对辊成型机可用于成型、 压块 和 颗粒的高压破碎,它的给料系统和辊面的设计要根据使用要求来设计。下面就对辊成型机在成型方面的应用进行描述。 对辊成型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件: 动系统 对辊成型机的同步齿轮传动系统由包括两个同步齿轮在内的减速器,安全联轴器等组成。安全联轴器是一个能自动复位的机构,它可以在正 常工作时驱动转距的 范围内调整。 最主要的是,同步齿轮和齿轮联轴器的连接保证了提供给型 辊完全均匀的线速度。 对辊成型机的最主要部分是型辊。由于成型压力大,直径大,所以 采用八块型板拼装的方式,辊芯由铸钢材料铸造而成,型板由强度高的耐磨材料制造。 加料系统 除了用作加料外 ,还具有如下作用 :(1)对物料预压 ,将预压力加于物料上 ;(2)利用预压力使物料脱气 ,从而增大物料的堆积密度 ;(3)可以使对辊型轮直径及加载力减小 ,从而使成型机的尺寸及重量减少 ,成本降低。 液压 加载 系统用于提供压力迫使浮辊向被压实的物料和固定辊靠近。为满足特殊的工作需要,压力的高低和大小可以自由调整。压力的梯度随间距的变化而升高,通过改变液压储能器中氮的分压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 整压力的梯度。在 其他尖硬 物料被压入压辊的间隙时液压系统也用作安全装置。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 页 第一章 电机选型及传动比计算 择电动机 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 卧式封闭结构。 择电动机的容量 辊子转速: n=810r/子圆周速度: v=s =30 v= r r=30v n=573辊轮周长: L= d = =煤比重: 型煤体积: 45 45 28=单个煤球重: 7g 辊子转一周产量: 1060 1035 6 =58333g 辊子沿周向布排球窝数:545 72 辊子沿 宽度方向可布排球窝: 727758333 =整取 11排 辊子宽度: 45 11+5 10+70=635成型压力: T=20 270子承受的合力矩: M=1270 45=57150作机所需的功率: P=9550 T=57150 n=10 r/代入上式得 P= 05 7 1 50 动机所需功 率: :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3 页 4851 2 3 4 式中 率 2 联轴器 效率 3 轴承 效率 4 齿轮传动效率 代入上式得 = =P =P/ =择电动机额定功率 根据 传动系统图和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 4,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比 36 所以选择 定功率 90载转速 1480 r/ 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i = 101480 =148 配各级传动比 该传动装置中使用的是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考虑到以下原则: 1) 使各级传动的承载能 力大致等(齿面接触强度大致相等) 2) 使减速器能获得最小外形尺寸和重量 3) 使各级传动中大齿轮的浸油深度大致相等,润滑最为简便 选择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 50,并分配各级 齿轮 传动比为 i 1 = i 2 = i 3 =轮的直径为 1146辊轮这间的间隙取 1以两辊轮的中心距为1147此调节可初定同步齿轮的传动比为 则 V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4 页 第二章 V 带设计计算 定计算功率 根据工作情况 查表 12K 设计功率 0 择带型 根据 08和 4801 选择 15带 (有 效宽度制 ) 定带轮基准直径 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参考表 12图 12501 传动比 184.1i 取弹性滑动系数 大带轮基准准直径 )1(12 ee 取标准值 002 实际转速 121 2( 1 ) p d 71 48 0) r 实际传动比 算 带的速度 p / 0 060 1 4 8 0 060 11 定中心距 取 0 1000a 定基准长度 02121200 4)(2)(2 7 0 04 )2 5 03 0 0(2 )2 5 03 0 0( 022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5 页 由表 12取相应基准长度 3000dL 定实际 轴间 距 00 3 0 0 0 2 8 6 4 . 11 0 0 0 1 0 6 822a m m 安装时所需最小轴间距 . 0 1 5 1 0 6 8 0 . 0 1 5 3 0 0 0 1 0 2 3da a L m m 张紧或补偿伸长所需最大轴间距 . 0 3 1 0 6 8 0 . 0 3 3 0 0 0 1 1 5 8da a L m m 算小带轮包角 21 25 030 018 0 根 V 带 的基本 额定功率 根据 501 和 4801 由表 12得 15N 型窄 V 带 虑传动比的影响,额定功率的增量由表 12得 P 的根数 z 11 查得 993.0K 08 取 6 根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6 页 根 V 带的预紧力 20 查得 m=m 202 . 5 1 0 85 0 0 1 0 . 3 7 1 9 . 20 . 9 9 3 6 1 9 . 2F 848N 轮的结构 小 带轮采用实心轮结构 ,大 带轮采用孔板轮结构。 由 动机可知,其轴伸直径 5 ,长度 40 , 小带轮轴孔直径应取 50 ,毂长应小于 由 27.1i ,对减速器的传动比进行重新分配。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总 148 i 则三级减速器的传动比为 24 4 8 3i 调节不变 , 2i ,以达到传动比的调节。则 i i 3 8 8 ii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7 页 第三章 基本参数计算 轴的转速 轴 1 1480 1 2 0 6 . 2 / m i 0 9 . 2 8 / m i i 轴 m 轴 m 轴 m 轴功率 轴 1P = 0P 01= 轴 轴 轴 轴 26 5 5 6 6 9 . 8 1 0 . 9 8 0 . 9 7 0 . 9 9 6 5 . 0 4P P K W 轴转矩 轴 1 1 19 5 5 0 9 5 5 0 8 5 . 5 1 2 0 6 . 2 6 7 6 . 9 4T P n N m 轴 2 2 29 5 5 0 9 5 5 0 8 1 . 2 8 3 0 9 . 2 8 2 5 0 9 . 7 8T P n N m 轴 3 3 39 5 5 0 9 5 5 0 7 7 . 2 6 9 1 . 4 8 0 7 2 . 5 7T P n N m 轴 4 4 49 5 5 0 9 5 5 0 7 3 . 4 4 2 5 2 8 0 5 4 . 0 8T P n N m 轴 5 5 59 5 5 0 9 5 5 0 6 9 . 8 1 1 0 6 6 6 6 8 . 5 5T P n N m 6 6 69 5 5 0 9 5 5 0 6 5 . 0 4 1 0 6 2 1 1 3 . 2T P n N m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8 页 第四章 同步齿轮 减速 箱 齿轮的设计计算 齿轮设计计算 择齿轮材料 小齿轮 20 渗碳淬火 5662 大齿轮 20 渗碳淬火 5662 齿轮的疲劳极限应力按中等质量( 求查得 M P 502 M P 5 0 02 参考我国试验数据后,将 适当降低: M P 002 定齿轮主要参数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估算齿轮尺寸,计算模数 按表 14考虑传动比 i ,选用小齿轮齿数 1Z =28, 大齿轮齿数 取 110 选齿宽系数 14m 查得大小齿轮的复合齿形系数 ( 021 ) 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M P 4 04 0 l i 由于2211Y ,故按小齿轮的抗弯强度计算模数 采用斜齿轮,取标准模数 。 初取 =13,则齿轮中心距 1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9 页 13 由于单件生产,不必取标准中心距,取 25 。 准确的螺旋角 a r c c o s 21 4261 1 028a r c c o s 13 3 50 齿轮分度圆直径 o 06 o 工作齿宽 3 为了保证 1,取 0 。 2901 轮圆周速度 100060 11 100060 按此速度查,齿轮精度选用 8级即可,齿轮精度 8 校核重合度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0 页 纵向重合度 端面重合度 总重合度 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1 D H E A V H HF Z Z Z K K K Kd b 12000 46 20 00 使用系数 K 动载荷系数 22121 11001 式中 K K 齿数比 8 5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442 442 齿向载荷分配系数,根据 1 0 0/1 0 9907 8 5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1 页 节点区域系数,按 50313 和 021 Z 材料弹性系数 重合度系数 可取 1 7 8 5 0 3 . 9 3 11 2 . 4 5 1 8 9 . 8 0 . 7 7 0 . 9 9 1 . 2 5 1 . 7 2 1 . 2 7 1 . 21 7 2 . 4 6 4 9 0 3 . 9 3 计算接触强度强度安全系数 中各系数的确定 计算齿面应力循环数 911 0 0 0 616060 8912 允许 出现 点蚀,寿命系数 1 按 , 得 1将以上数据代入 算式 511 5 11 0 02 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用最小安全系数 1 2大于 故安全。 齿轮设计计算 择齿轮材料 小齿轮 20 渗碳淬火 5662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2 页 大齿轮 20 渗碳淬火 5662 齿轮的疲劳极限应力按中等质量( 求从图 14图 14 得 M P 502 M P 5 0 02 参考我国试验数据(表 14,将 适当降低: M P 002 定齿轮主要参数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估算齿轮尺寸,计算模数 并考虑传动比 i ,选用小齿轮齿数 1Z =28, 大齿轮齿数 选 95 选齿宽系数 14m 大小齿轮的复合齿形系数( 021 ) 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M P 4 04 0 l i 由于2211Y ,故按小齿轮的抗弯强度计算模数 采用斜齿轮,取标准模数 。 初取 =13,则齿轮中心距 1 139528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3 页 由于单件生产,不必取标准中心距,取 05 。 准确的螺旋角 a r c c o s 21 50 52 89528ar c c o s 44113 齿轮分度圆 直径 0 2 o 0 2 o 工作齿宽 为了保证 1,取 30 。 91 3 01 轮圆周速度 100060 11 100060 按此速度查 得 ,齿轮精度选用 8级即可,齿轮精度 8 校核重合度 纵向重合度 端面重合度 总重合度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4 页 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 分度圆上的切向力 12000 使用系数 K 动载荷系数 22121 11001 式中 K K 齿数比 8 8 3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442 442 齿向载荷分配系数,根据 100/2101302 1 8 3 得 44113 和 021 Z 材料弹性系数 重合度系数 Z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5 页 由于 可取 1 09 1 9 2 1 8 3 计算接触强度强度安全系数 中各系数的确定 计算齿面应力循环数 811 0 0 8812 寿命系数 1 按 , 1将以上数据代入 算式 508 5 08 0 02 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用最小安全系数 1 2大于 故安全 。 齿轮设计计算 择齿轮材料 小齿轮 20 渗碳淬火 5662 大齿轮 20 渗碳淬火 5662 齿轮的疲劳极限应力按中等质量( 求得 M P 502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6 页 M P 5 0 02 参考我国试验数据(表 14,将 适当降低: M P 002 定齿轮主要参数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估算齿轮尺寸,计算模数 并考虑传动比 i ,选用小齿轮齿数 1Z =26, 大齿 轮齿数 取 95 选齿宽系数 14m 大小齿轮的复合齿形系数( 021 ) 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M P 4 04 0 l i 由于2211Y ,故按小齿轮的抗弯强度计算模数 采用斜齿轮,取标准模数 0。 初取 =13 ,则齿轮中心距 1 13 由于单件生产,不必取标准中心距,取 21 。 准确的螺旋角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7 页 a r c c o s 21 62 12 109526a r c c o s 2213 齿轮分度圆直径 03 o o 工作齿宽 为了保证 1,取 60 。 61 6 01 轮圆周速度 100060 11 100060 按此速度 ,齿轮精度选用 8级即可,齿轮精度 8 校核重合度 纵向重合度 端面重合度 总重合度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8 页 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 分度圆上的切向力 12000 使用系数 K 动载荷系数 22121 11001 式中 K K 齿数比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442 442 齿向载荷分配系数,根据 1 0 0/4 7 31 6 06 0 4 9 , 2213 和 021 Z 材料弹性系数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9 页 重合度系数 可取 1 M P 08 7 6 6 0 4 9 计算接触强度强度安全系数 中各系数的确定 计算齿面应力循环数 811 0 0 7812 命系数 1 按 0, Z 将以上数据代入 算式 6 77 0 01 6 77 0 02 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用最小安全系数 1 2大于 故安全。 齿轮设计计算 小齿轮 20 渗碳淬火 5662 大齿轮 20 渗碳淬火 5662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0 页 齿轮的疲劳极限应力按中等质量( 求得 M P 502 M P 5 0 02 参考我国试验数据后,将 适当降低: M P 002 定齿轮主要参数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估算齿轮尺寸,计算模数 并考虑传动比 i ,选用小齿轮齿数 1Z =28, 大齿轮齿数 取 70 选齿宽系数 14m 大小齿轮的复合齿形系数( 021 ) 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M P 4 04 0 l i 由于2211Y ,故按小齿轮的抗弯强度计算模数 采用斜齿轮,取标准模数 6。 初取 =12,则齿轮中心距 1 12 由于单件生产,不必取标准中心距,取 02 。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1 页 准确的螺旋角 a r c c o s 21 80 22 167028a r c c o s 43912 齿轮分度圆直径 16 o 16 o 工作齿宽 4 92 8 为了保证 1,取 60 。 82 6 01 轮圆周速度 100060 11 10 0060 2528 按此速度 ,齿轮精度选用 8级即可,齿轮精度 8 校核重合度 纵向重合度 端面重合度 总重合度 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2 页 分度圆上的切向力 12000 使用系数 K 动载荷系数 22121 11001 式中 K K 齿数比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442 442 齿向载荷分配系数,根据 1 0 0/5 8 92 6 01 2 2 4 3 , 43912 和 021 Z 材料弹性系数 重合度系数 可取 1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3 页 02 8 8 1 2 2 4 3 计算接触强度强度安全系数 中各系数的确定 计算齿面应力循环数 711 0 0 02516060 7712 命系数 11 油膜影响系数 1 按 0, Z 将以上数据代入 算式 6 10 0 01 610 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用最小安全系数 1 2大于 故安全。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4 页 第五章 同步齿轮 减速 箱 轴的设计计算 的设计计算 择轴的材料 该轴上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轴径相差不大,故做成齿轮轴,选用 45号钢, 调质处理,其力学性能 4055 07115A 步估算轴的的直径 3m i n 取轴径为 60 轴上零部件的选择和轴的结构设计 根据轴的受力,选取 30000 型圆锥滚子轴承,为了便于轴承的装配,取装轴承处的直径 5 。初选滚动轴承为 30315 型,其尺寸为7 5 1 6 0 3 7d D B m m m m m m ,定位轴肩高度 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轴段为 0 圆柱形轴伸,查表 210 的轴伸长 1 120l 轴段直径为 8 ,根据减速器与轴承端盖的结构,确定端盖总宽度为 考虑端盖与带轮间隙,2 80l 轴段安装轴承,由于圆柱形轴伸的原因,采用双列轴承,取 5 ,3 97l 轴段轴肩长度,按齿轮距箱体内壁这距离取 考虑到 箱体的铸造误差,滚动轴承应距箱体内壁 ,取 从各轴的结构选 75 ,55 。 轴安装轴承, 6 75d , 16 的受力分析 136a 65b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5 页 轴传递的转矩 61 6 齿轮的圆周力 1112 2 6 7 6 9 4 0 78501 7 2 . 4 6 4 齿轮的径向力 11t a n t a n 2 07 8 5 0 2 9 3 3c o s c o s 1 3 . 0 6 4 N 齿轮的轴向力 11 t a n 7 8 5 0 t a n 1 3 . 0 6 4 1 8 2 2 N 在水平面内的支反力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6 页 由 1 0M得 2 ( ) 0a b F a 27 8 5 0 1 3 6 53111 3 6 6 5 由 0Z 得 12 7 8 5 0 5 3 1 1 2 5 3 9H t R N 弯矩图 345304 m m 在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7 页 由 1 0M得 12 ( ) 02V r a b F a F 121 7 2 . 4 6 42 9 3 3 1 3 6 1 8 2 222 12031 3 6 6 5a 由 0Z 得 12 2 9 3 3 1 2 0 3 1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工业对辊成型机设计【8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63451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