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古代文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古代文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古代文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古代文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填空1、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又称“诗”或“诗三百”,包括风、雅、颂。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3、甲骨卜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4、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上,考察政治的得失成败,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5、“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春秋谷梁传(战国时鲁人谷梁赤)6、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7、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以记言为主。作者:左丘明(司马迁、班固、王充等持此种观点)8、战国策的成书于西汉刘向,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史实。是一部国别体史书。9、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大约在战国初年始编辑成书。10、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11、屈原是楚辞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离骚12、刘向和刘歆共同完成的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目录著作。13、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所作,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14、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15、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子虚先生(楚)、乌有先生(齐)、亡是公。16、枚乘“七发”,人物吴客、楚太子,七发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七发又是 “七”体的开创之作。(主客问答的形式和七段的章式)17、贾谊:过秦论和陈政事疏。过秦论借秦的灭亡告诫汉朝皇帝不要重蹈复辙。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系统地阐述治国主张。18、晁错: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西汉论说文。19、诗经中有六篇有目无辞的诗,称为笙诗。目: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20、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21、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个部分组成。22、张衡的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也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23、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24、“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孔雀东南飞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主人公刘兰芝与焦仲卿。25、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26、王充、王符、仲长统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27、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28、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29、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30、尚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也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31、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二、选择1、史记的体例包含哪些(详细)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述史实的体例。(1)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2)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用清晰简明的表格,概括排列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事。(3)书:关于天文、历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礼书序乐书序(4)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是一些有爵位、俸禄可以世代相传的贵族之家的历史。主要包括三部分人:其一是春秋战国以来的各个诸侯国,它们是接受周天子的分封成为“世家”的。其二是汉代被封为诸侯王的刘姓子侄。其三是被汉朝封为侯的开国功臣,如萧何、张良、陈平等。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外戚世家(5)列传: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是记载各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各种人物的历史。独(专)传、合传、类传。独传:只给一个人作传,如李斯列传。合传: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作传,如屈原贾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类传: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作传,如游侠列传、刺客列传、酷吏列传,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2、区分:屈原的九歌东皇太一祭天神,东君祭日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礼魂为祭祀结束后的送神曲。从内容上看,九歌以描写恋情为主。湘君(作品选249页)湘夫人(作品选251页)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这是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间。最后六句是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山鬼(作品选253页)宋玉九辩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九辨抒发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作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哀怨,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辩)三、名词解释1、神话:是古代人民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口头创作的神异故事,是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和超现实的形象描述,表现了初民的原始理解力,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并使之形象化的艺术结晶。2、风、雅、颂: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 、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 160 篇。雅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有诗105篇。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有诗40篇。3、“四家诗”: 指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毛诗”。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4、赋、比、兴:诗经中,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所谓“赋”,就是不借助其他的创作手法,伴随着强烈的情感,铺开有文采的词藻,直接陈述、叙事、刻划、描写或抒情。“比”,就是比喻和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真实感、形象感,增强诗的感染力量。兴一般凭借自然界的事物,先起个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内心感情的表现方法。多放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5、甲骨卜辞:在兽骨龟甲上简略地记录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占卜时间及主持者(叙辞)、占卜的内容(命辞)、占卜的结果(占辞)、事情在事后的发展(验辞)。6、春秋: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内容上,考察政治的得失成败,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艺术特色:(1)叙事简明严谨(2)语言凝练含蓄7、春秋笔法:春秋的语言朴素而精确,极为简炼,孔子编春秋,将自己的政治思想见解等寄托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很鲜明,一字之中寓有褒贬。8、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就是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9、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事上起于周穆王征犬戎(约前976年),下止于韩、赵、魏灭智伯(前453年),21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以记言为主。作者:左丘明(司马迁、班固、王充等持此种观点)10、尚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也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尚书原称书,又称书经。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尚书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及成就:(一)已经具有结构较为完整、单独成篇的文字。(二)记言生动传神,适当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11、战国策: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史实。主要分国记录战国时期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时陈谋献策或互相辩论的言辞,所载上继国语下限,下至秦并六国之后,即从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开始,迄秦二世即位为止,245年间各国诸侯政治、军事、外交等重要史实。分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西汉 刘向 33篇 12、老庄:老子和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因此常常二者并称。他们二者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人应该顺应自然,少求私欲等等.13、楚辞:楚辞一是诗体的名称,即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体诗,其特征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一是总集名称,指西汉成帝时,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名为楚辞。14、骚体:因为屈原是楚辞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离骚,所以后人又常以“骚”或“骚体”作为楚辞体文学的代称。15、刻石文:记载秦始皇的巡游封禅,采用四言韵文,浑朴庄严,气魄雄伟,对后世的碑铭文有影响。16、汉赋: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骚体赋在内容上继承楚辞的怨刺传统,侧重抒发个人怀才不遇之情,在形式上模仿楚辞,追求句式整齐,在表现手法上,尚铺陈,借用楚辞“香草美人”式的比兴手法,但篇幅不太长,且富有抒情色彩。如贾谊吊屈原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汉大赋(散体大赋),汉赋的主体。其体制特点是篇幅较长,规模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韵散相间,散文成分较多,因此又称散体大赋。因善于铺陈,对事物作穷极声貌的描写,因此又称体物大赋。善用铺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描写事物,所描写的主要是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事物及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和张衡。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和表现个人情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文辞清丽。17、七发:枚乘所作,吴客说七事(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畋猎、观涛、圣人要言妙道)以启发太子”。七发是在一个虚构的故事框架中以问答体展开的。七发脱离了楚辞的抒情特征,转化为以铺陈写物为中心的高度散文化的文体。七发所铺陈的内容,从多方面开拓了文学的题材,这些题材在后来的赋作中得到进一步发挥。七发已经出现道德主题与审美主题的矛盾,出现“劝百讽一”的现象,这成为后来汉赋的基本特征。七发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18、史记:作者是西汉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52万字,130篇,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个部分组成。19、“ 太史公曰 ” 及史记的史评方法 :史记开创了史书的论赞和序论的体例,在每篇之末和书表之首,用“太史公曰”的形式,对历史人物或作集中分析,或抒发个人的感慨。“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评论方法。寓论断于叙事之中是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把自己对所叙人物、事件的态度、论点自然地流露出来。20、乐府,是音乐机构的名称。乐即音乐,府即官署。是指封建王朝设置的管理音乐的机关。汉哀帝:太予乐署、黄门鼓吹署。最初指主管音乐的官府。魏晋南北朝时期,把由乐府收集并配置乐曲可以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21、班马:亦称“马班”。班马指的是汉代的两位著名历史学家的简称,“班”指班固,“马”指司马迁。司马迁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班固写有断代史汉书,这两部著作是“前四史”之一。班马的创作对我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2、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桓、灵时期,是一组无主名的文人五言抒情诗。最早著录于萧统文选。内容多为游子思妇题材,写离愁别绪和仕途失意,情调感伤。作者不是一人,多是中下层失意的知识分子,作品非一时一地之作。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四、简答题1、左传思想倾向第一,鲜明的民本思想第二,隆礼思想 强调以礼乐为核心的德政第三,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变革第四,儒家道德观为核心的价值标准 艺术成就 第一,长于叙事。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工巧严谨。(1)在情节构造上,善于通过文学性剪裁,把历史事件情节化、故事化。(2)叙事手法丰富多彩,运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手法。第二,善于描写战争。 第三,注意在叙事中写人,刻画了一批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第四,善于记述行人辞令。2、国语文学成就第一,从叙事角度说,它突破了史的发展线索的约束,而以事件作为基本的结构单元,为了突出言论而写事。第二,情节的细微化。第三,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富于生活气息。3、战国策思想倾向:主要体现了纵横家思想。(1)反映在政治观上,主要为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2)表现在人生观上,宣扬争利求名的人生哲学。(3)民本思想。(4)明显的“贵士”的倾向。艺术成就(1)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2)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3)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追求铺张夸饰,文笔酣畅淋漓、纵横驰骋、富于变化,往往以气势和辞采取胜,表现出典型的纵横家文风。(4)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巧于比喻、善用寓言和博引史事。4、孟子的艺术成就 (1)善于论辩,纯熟老练的论辩技巧。(2)感情充沛,气盛强劲,个性鲜明。(3)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说理,深入浅出,精彩传神。(4)语言通俗自然、明快畅达、精练准确。5、庄子的主要思想:(1)顺应自然,安命无为的生活态度。(2)“逍遥游”的精神自由境界。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3)对现实黑暗和仁义礼乐的猛烈抨击。虚无主义:主张“无为”、主张“绝圣弃智” 庄子的艺术成就: 极富浪漫色彩。1、在题材的选择上,着意拉大与现实的距离,注目于寓言和神话。2、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这些恢诡谲怪的艺术形象,富于浪漫色彩,是庄子艺术魅力所在。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进的论述,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3、在体物入微的描写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达到了哲理和诗意的交融。4、文章汪洋恣肆,行文跌宕开阖,语言奇峭富丽,生动泼辣,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若断若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6、原始诗歌的内容(1)再现劳动过程(2)愉快的劳动生活(3)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4)反映上古婚姻制度(5)与战争相关的作品(6)思恋之歌7、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1)在思想内容上,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对现实的认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2)在文风上,勇于言辩,放言不惮、个性鲜明、气势充沛,表现了“士”的独立人格。(3)在语言上,善于取譬设喻,大都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8、汉乐府的艺术成就一、自觉的叙事意识两汉乐府诗中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有的写出了有一定情节的生活片段,有的写出了首尾完整的故事,故事性、戏剧性大大加强,标志着我国叙事诗进入到一个成熟阶段。二、详略得宜的叙事手法善于选择矛盾相对集中的事件,即善于选择时间、空间、人物关系都相对集中的生活横剖面来加以表现。十五从军征把一个征战几十年老兵的不幸压缩在他退役回家的一个场景中:亲人俱亡,坟冢累累,荒草满庭,形只影单。上山采蘼芜弃妇的无辜和不幸,是通过她和故夫一次偶然相逢的简短对话揭示的。三、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和举止充分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是汉乐府叙事诗的一大特点。对话语言都贴近人物身份,符合人物性格,充分个性化。人物举止的个性化:常常是一两个词语,但却极能抓住特征,给予传神的刻画。东门行中用“牵衣啼”表现妻子对丈夫的苦苦劝止,妇病行中用“不知泪下一何翩翩”表现濒死的妇人对孩子的担心。四、质朴本色和求新尚奇汉乐府叙事诗的质朴本色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其语言从生活中来,不刻意雕琢修饰,不堆砌辞藻,富于生活气息。在整体构思和写法上,汉乐府叙事诗又往往呈现出一种求新尚奇的倾向。乌生写乌鸦的魂魄向人们申诉枯鱼过河泣让即将枯死的鱼哭泣五、形式自由多样,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属杂言体。“诗之新制,亦复蔚起。骚、雅遗声之外,遂有杂言,是为乐府。”(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五、论述题1、诗经的艺术特色一、写实精神和自然朴实的艺术风格“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诗经中,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所谓“赋”,就是不借助其他的创作手法,伴随着强烈的情感,铺开有文采的词藻,直接陈述、叙事、刻划、描写或抒情。 “比”,就是比喻和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真实感、形象感,增强诗的感染力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一般凭借自然界的事物,先起个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内心感情的表现方法。多放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三、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1、句式四言为主的句式。四言诗的特点:节奏鲜明而迫促。2、章节的回环复沓复沓(重章叠句)重章: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唱。周南芣苢(作品选4页)、王风黍离(作品选14页)“叠句”,是指不同诗章叠用相同的诗句。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叠音词”,就是叠字词,如“关关”、“夭夭”等等。双声词是由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所构成的词,如“参差”、“踟蹰”、“栗烈”。叠韵词是由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所构成的词,如“窈窕”、“绸缪”、“辗转”等等。3、押韵方式隔句押韵。关雎句句押韵。如“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4、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诗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一、讴歌先祖功业的诗篇(周民族的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二、描写农事活动的诗篇七月(作品选21页)三、婚恋诗1、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相思关 雎 (作品选1页)秦风蒹葭(作品选18页)2、表现青年男女对礼法压迫的反抗及其内心的创伤郑风将仲子(补充)鄘风柏舟(补充)3、弃妇诗邶风谷风(作品选4页)、卫风氓(作品选9页)四、战争徭役诗1、征夫之辞小雅何草不黄(作品选37页)、豳风东山(作品选25页)、小雅采薇(作品选28页)2、思妇之辞王风君子于役(作品选15页)、卫风伯兮(作品选13页)3、表现浓厚的爱国感情和英雄气概秦风无衣(作品选19页)五、讽喻诗和怨刺诗小雅节南山(作品选31页)六、燕飨祭祀诗“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毛诗序)2、离骚艺术成就:(1)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作品选230页)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作品选231页))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作品选230页))(2)运用丰富离奇的神话传说,把现实与神话境界、神话人物融为一体,构成变幻多彩的情节和诡奇的意境,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离骚以现实为基调,而以浪漫主义为特色,标志着以诗经为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突破和发展,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完美表现。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3)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运用众多比喻构成一连串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开拓了我国诗歌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表现手法。就美人意象来说,有两种情况,一是诗人自喻,用美人象征个人的高洁,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作品选230页);二是以美人比喻君王,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就香草意象来说,也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以指代美好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进而用采集香草和以香草为饰象征自我的刻苦修养;二是和恶草相对,象征政治斗争的双方。4、形式、语言的创新从体式上看,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以六言为主,句式长短不齐、灵活多变的新诗体。就语言来说,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且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多用“兮”字,置于句尾或句中,隔句一用,促成句式的变化,切合感叹抒愤的语气,富于抒情意味和感染力。3、九歌艺术特色:第一,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和人神杂糅的写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活的神灵形象。第二,九歌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善于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景物、环境气氛的描写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湘夫人开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千古言秋之祖”。第三,语言清丽华美,简练传神,音调铿锵,韵味悠长。4、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蕴(1)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文士们意识到了物有盛衰,感叹人生短促,渴望及时建功立业。今日良宴会(作品选395页)西北有高楼(作品选396页)回车驾言迈(作品选401页)(2)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明月皎夜光(作品选397页)写对友情炎凉、人心不古的愤慨,隐含着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3)对个体生命的认识和新的人生选择现实政治的黑暗,世风的浇薄,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和无可奈何的心态。建功立业传统价值观破灭之后,诗人转向对个体内在生命价值的新思索。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倡导及时行乐、追求现世享受,是人的主体自觉的一种表现。(4)表现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1)游子诗: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作品选403页)从羁旅男子的角度落笔,表现他们的思乡之情。(2)思妇诗行行重行行(作品选394页)抒情特点:感情真挚感人,在表达这种感情时,采用了回环往复的手法,使感情层层递进。“会面安可知”(一般的思念)“衣带日已缓”(忧思损形)“思君令人老”(惊心动魄)迢迢牵牛星(作品选400页)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1、长于抒情,善于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两者密切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多以景起兴,或借事发端。如回车驾言迈由景象的更新感到生命的速朽,从而使自然景象和诗人茫然、黯淡、空虚的心理浑然交融。2、善用比兴寄托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3、抓取典型活动、典型细节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件的描绘,表现知音难遇,从而反映追求名利者的失意心情。4、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而又凝练,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