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四.doc_第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四.doc_第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四.doc_第3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四.doc_第4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路旁的橡树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过程:课前学案自学一、 比较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毁灭了家园。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初读全文,读准字音。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1、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 2、 读第二、三、四自然段。(1) 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2) 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3) 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3、 学习五七自然段。(1) 你能把“责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2) “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4、 学习八九自然段。(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4)“高尚的心”指什么? 课中小组合作一、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初读全文,读准字音。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思考讨论、深入理解。1、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 2、 读第二、三、四自然段。(1) 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2) 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3) 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3、 学习五七自然段。(1) 你能把“责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2) “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4、 学习八九自然段。(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4)“高尚的心”指什么?班级展示(在班级展示学习成果)一、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初读全文,读准字音。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思考讨论、深入理解。1、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 2、 读第二、三、四自然段。(1) 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2) 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3) 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3、 学习五七自然段。(1) 你能把“责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2) “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4、 学习八九自然段。(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4)“高尚的心”指什么?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得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达标测评一、拼一拼,连一连。xing xi yn t gun延 橡 楔 灌 蹄二、比一比,组词语。埋( ) 廷( ) 拔( )理( ) 延( ) 拨( )壮( ) 转( ) 漂( )状( ) 传( ) 飘( )三、想一想,填一填。一( )城市 一( )公路 一( )树林两( )工程师 一( )楔子 一( )心四、找同音字填空。 xing( )树 ( )机 大( )( )目 shn( )份 ( )浅 人( ) ( )请 五、照样子,用带点词造句。 公路像箭一样笔直,但只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六、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1、草地上开着小花。( )的草地上开着()的小花。2、公路旁边挺立着橡树。()公路旁边挺立着()的橡树。发展练习快乐阅读 奇妙的植物世界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zhn)苔(ti)。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nin)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zhn)住.经过1-2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交响乐。日子久了,竟然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茂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月后,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过30厘米。此外,还有预报地震的山芋藤(tng),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积累1、根据短文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植物 ( )的小草 ( )的味道2、用“竟然”、“格外”各说一句话,并写下来。 感悟3、短文重点介绍了( )、( )的奇妙之处。简单地介绍了山芋藤能( ),水葫芦能( )漆树会(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9、寓言两则第一课时一、温馨寄语: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你会更优秀!二、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亡羊补牢”等词语。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三、学法指导:(1、读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联系生活用一用)四、知识链接:“寓”,是寄托的意思;“言”,讲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一、自主学习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2、借助拼音把生字生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生字。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合作探究1、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1、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3、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提示寓意,拓展思维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四、课堂小结像文中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五、课堂检测1、比一比,组词。悔( )叼( )屈( )隆( )梅( )叨( )窟( )窿( )2、“亡羊补牢”中“亡”是指 ,“牢”是指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六、课后反思9、寓言两则第二课时温馨寄语: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你会更优秀!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理解“南辕北辙”等词语。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法指导:(1、读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联系生活用一用)一、自主学习1、试着读懂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2、借助拼音读生字、新词,并将课文读通顺。3、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4、弄清车下的人跟朋友说了什么,细读他们的对话。二、合作探究:1、车下的人说的话,车上的朋友听明白了吗?为什么? 2、“盘缠多”、“好把式”能帮助车上的朋友很快到达楚国吗?为什么? 3、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体会所明白的道理。四、课堂小结从这则寓言中我明白了( )。四、扩展延伸:1、假如车上的人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并读一读 pnchn yngyo wngyngblo ( )( )( )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注意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1)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2)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3、南辕北辙告诉我们: 六、课后反思10惊弓之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射箭、打猎、大雁、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拼命”等词语。3、知道“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知识链接:楚国是战国时候的1个国家,在今河南边以及北边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以及山西南部,离此刻有两千多年了。一、 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3、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更羸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悲惨 愈合 作痛 拼命 拉弦4、给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更 羸 魏 国 射 箭 打 猎 大 雁 ( ) ( )( ) ( )( ) ( )悲 惨 愈 合 作 痛 拼 命 拉 弦二、合作探究1、自主识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课堂小结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四、拓展延伸我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五、课堂检测1拼一拼,写一写。 l n sh jin d yn bi cn ( ) ( ) ( ) ( ) y h wi u dn pn mn( ) ( ) ( ) ( )2比一比,组成词语。惨( )愈( )拼( )魏( )箭( )渗( )愉( )瓶( )巍( )煎( ) 3、快乐连一连。 形容非常吃惊的样子。 能手 在某方面有才干的人。 大吃一惊 离开了群体,单身无依靠。 惊弓之鸟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 孤单失群六、课后反思惊弓之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更羸的话,明白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3、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一、自主学习1、用自已的话说一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合作探究1、更羸是依据什么分析、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 2、句段练习。“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1)“它”指的是 。(2)因为它 ,所以飞得慢;因为它 ,所以叫得悲惨;因为它听到弦响,心里害怕,所以就 ;因为它使劲往高处飞,伤口又裂开了,所以 。(3)从更羸说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3读一读,照样子填空。大雁 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 就拼命往高处飞。妈妈有空, 三、课堂小结更羸真是一个( )的人,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四、课堂检测1.先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想想每一组成语都有什么特点。( )( )之鸟 ( )羊( )牢 ( )耳( )铃 ( )辕( )辙 ( )久( )长 争( )恐( )( )上( )下 ( )颜( )色 ( )长( )短2.根据意思写词语。(1)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本文指更羸是个对射箭非常熟练,有这方面高超技艺的人。( )(2)指(处境或遭遇)极其不幸,令人伤心。( ) (3)指伤口合上了,长好了。( )(4)把性命豁出去;舍命。比喻用最大的力量。( )五、课后反思11画杨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读写“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链接: 杨桃:见课后资料袋。一、自主学习1、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杨桃的知识。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3、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4、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叮嘱 前排 靠边 准确 审视 讲台 神情 严肃半晌 轮流 和颜悦色 熟悉 角度 相似 教诲4、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 )( )( )( )( )嘱 审 肃 晌 悦 诲5、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半晌 审视 严肃 受用 想当然 叮嘱二、合作探究1、自主识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写的是( )的事。四、课堂检测1、读一读,写一写。dng zh shn sh dun zhng yn s ( ) ( ) ( ) ( )shng w h yn yu s jio hu sh x ( ) ( ) ( ) ( )2、形近字我巧辨。叮( ) 嘱( ) 幅( )钉( ) 属( ) 副( )晌( ) 悦( ) 诲( )响( ) 说( ) 悔( )五、课后反思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