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省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省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省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4页
省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实验中学1011学年(下)高一模块三考试语 文 本试卷共七大题,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题目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卡和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A摇橹(l) 搭讪(shn) 露出破绽(zhn) 拾(sh)级而上B牝马 (pn) 悭吝(jinlng)羽扇纶巾(un) 雕栏玉砌(q)C褴褛(ln) 巉岩(chn) 毛骨悚然(sng) 倏来倏去(sh)D咨嗟(z) 菡萏(hndn) 步履踉跄(cng) 戛然而止()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 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B奥运火炬在成都传递时,热情的成都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上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C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并不是最好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D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对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C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4 给下面句子排序,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A BC D二、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56题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下列关于从军行主题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6下列关于从军行艺术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B“孤城遥望玉门关”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用倒装句是为了突出孤城戍守的悲凉。C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D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气象浑茫、含蓄丰富地展现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78题。 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下列关于声声慢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诗人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全词抒写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哀愁,情调哀伤凄苦。B叠词的运用是本词的一大亮点。开头连用七组叠字,声情并茂,把诗人哀愁忧伤、惆怅迷惘的内心感受和凄清寂寞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C本词语言含蓄典雅。诗人选取了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抒写内心的忧伤,似是信手拈来,实则精雕细琢。D全词借景抒情,透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景象,表现诗人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8下列诗句与例句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C凭阑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三、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下列各句中的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将军禽操 B五万兵难卒合 C必蹶上将军。 D雷鼓大震 10对以下古今异义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荆州与国临接(国都)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原地区) B备南走 (逃跑) 鼎足之形成矣 (形,形势;成,成) C地方数千里(土地方圆)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他实际上) D初一交战(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去北军二里余(距离)11以下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B瑜等率轻锐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C英雄乐业 敬贤礼士 D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无贤不肖 无:无论 B愿枉车骑过之 过:拜访C微察公子 微:稍微 D乃谢客就车 谢:辞别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皆谦而礼交之 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B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C为大粱夷门监者 而以公子为长者D于众人广坐之中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14找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3分)例:何功之有哉?A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以勇气闻于诸侯 D而如姬最幸 四、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以下文段,回答15-16题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停住、散去了。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红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15对这个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 ” 这两个句子诠释了黄山云海变化无定这一特点。B文段依次所写的景物主要有云气(云海)松树(松涛),一幅幅画面“诡奇“异常”,给人一种神秘感。结尾划线部分的画面写的依然是云雾和云海的奇景。C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云雾,为的是更好地突出黄山“变化无常”的特点。只有结合云 雾的聚散变化来写山峰,才能更真实地再现黄山山峰的“面目”。D为了更好地突出黄山“变化无常”的特点,此文段主要写云海漂泊不定,景物瞬息万 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16对这个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等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为黄山一大景观的黄山松的形态之俊美。B“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地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一句的拟人,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黄山松娇羞之美。 C文段中作者选择了最能体现黄山特色的几种景物重点描写,突出了黄山奇丽、变幻无穷的特点,这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体现。D文中写松树“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写“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等,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景致描绘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阅读下以下文段,回答17-18题第二天,她到她朋友家里,把自己的苦恼讲给她听。福雷斯蒂埃太太立刻走到她的带镜子的大立柜跟前,取出一个大首饰的箱,拿过来打开,对罗瓦塞尔太太说:“挑吧!亲爱的。”她先看了几副手镯,再看一串珍珠项链,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制的镶着珠宝的金十字架,做工极其精巧。她戴着这些首饰对着镜子左试右试,犹疑不定, 拿走也不是,放下又舍不得。她嘴里老是问。“再没有别的了?”“有啊。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你都喜欢什么!”忽然她在一只黑缎子小盒里发现一串非常美丽的钻石项链,一种过分强烈的欲望使她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她拿起项链,手也直抖。她把它戴在高高的衣领外面,对着在镜子中的自己看得出了神。然后,她焦急而迟疑地问:“你可以把这个借给我吗?我只借这一件。”“当然可以。”她一把搂住了朋友的脖子,亲亲热热地吻了她一下,带着这件宝贝很快就跑了。17以下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玛蒂尔德拿起项链时, 她的“手也直抖”这说明了她在发现钻石项链时的兴奋与激动和急于用它打扮自己而又担心不能如愿的紧张心情。B“我只借这一件”,突出“只”和“一”,表现了玛蒂尔德非常渴望得到这串美丽钻石项链,非此不可的心情。C这部分文字写出了玛蒂尔德借项链过程的心理变化:发现项链时的高兴,开口借时的担心,借到后的狂喜。D当玛蒂尔德向她的女友借项链时,她的女友表现得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这一情节对下文说项链是赝品起到了铺垫和暗示作用。18联系全文,下列对项链这篇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全篇以“舞会狂欢”为转折,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前面写女主人公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后面写由此造成的悲剧。B小说结尾再次掀起波澜,把情节推向又一个高潮,却又戛然而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C项链是赝品直到最后才道破,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在前面的描写过程中已作了多次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构思十分精巧。D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细腻、深刻,作者极善于捕捉一些富有特色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开头用一连串的“梦想”,把她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五、本大题2小题,共20分。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3分)廉颇蔺相如列传 (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分)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分)荆轲刺秦王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荆轲刺秦王 20课内名句续写(8分)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锦瑟无端五十弦, 。 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 。 锦瑟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琵琶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蜀道难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六、本大题3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董师傅游湖宗璞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来 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都有他的业绩。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渐渐暗下来,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照得湖水通明。他最喜欢那座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这时月亮却看不见。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她怯怯地说:“奶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想一想,又说:“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小翠惊呼道:“还有一条大鱼呢!”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都是这样的。”他顿了一顿,又说:“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他很快乐。 21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4分)22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6分)(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23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说出两点即可)(6分)七、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列材料写作文。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生而为人,我们需要承受。请以“承受”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1C(A拾级而上(sh)B悭吝( qinln) D 跄(qing) 戛(j ) 2A 。 解释见早读晚练76-78成语题答案。3 D(A“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B“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 C“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 4D 5. A。(景物色彩黯淡,显示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6D。(结尾直接表明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的信心7C。(本词语言浅俗自然,自然真挚,并非“典雅含蓄”,“精雕细琢”。) 8D。(例句与ABC都属于情景交融,D是用典。)9C.蹶 (使-受挫)A.(禽擒)B.(卒猝)D.(雷擂) 10 D(初,刚刚;一,开始) 11.C.英雄乐业(意动,以为乐)敬贤礼士(名作动,以礼相待)A.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使立)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使失)B.瑜等率轻锐 (形作名,轻装的精锐部队)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旧交,形作名) D.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从水、陆两路)(名作状)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名作状,在江中心) 12C。暗中(察伺)13A。(“而”分别为: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以”均为介词,因为。C“者”均为代词,的人。D“之”均为助词,的。) 14B。(宾语前置)。15.B,还有山峰,结尾写得是云雾和云海的奇景下的山峰。16.B,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黄山松坚忍不拔的大无畏精神 。17B强调自己借得少,表现了玛蒂尔德想要马上借到而又担心对方拒绝的紧张心情。18答案:A 。全篇转折应该是丢失项链。19(1)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3分。“遗”,1分;“易”,1分;大意,1分。)(2)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受欺骗。(3分。“予”,1分;“见”,1分;大意,1分。)(3)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3分“然则”,1分“ 见陵 ” ,1分,大意1分。)(4)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 者”,1分“以”,1分,大意1分)20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弦一柱思华年。望帝春心托杜鹃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气吞万里如虎21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22(1) 反映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23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户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