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美满人生的金钥匙——阅读文学名著感悟教育真谛.doc_第1页
德育美满人生的金钥匙——阅读文学名著感悟教育真谛.doc_第2页
德育美满人生的金钥匙——阅读文学名著感悟教育真谛.doc_第3页
德育美满人生的金钥匙——阅读文学名著感悟教育真谛.doc_第4页
德育美满人生的金钥匙——阅读文学名著感悟教育真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美满人生的金钥匙阅读文学名著感悟教育真谛 钟 铧基督山伯爵与冉阿让分别是世界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和悲惨世界中的人物形象。他们遭受过命运的坎坷,并在他人的教育引领下开始了各自的人生追求,然而基督山伯爵选择的是快意恩仇的人生道路,而冉阿让谱写的却是善待他人的道德篇章。下面笔者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对比中分析教育的人生价值。一、相似的前期人生经历(一)遭受磨难爱德蒙邓蒂斯在下文中,为了叙述的便利,笔者将“爱德蒙邓蒂斯”简称为邓蒂斯;本文中,笔者根据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使用人物名字的方法来使用“邓蒂斯”与“基督山伯爵”,不再另行注明。,即后来的基督山伯爵,是一个质朴、刚毅、经验丰富的水手,将要成为船长,即将与心爱的人结婚。由于同事邓格拉斯、情敌弗南合谋陷害以及代理检察官维尔福捏造证据,邓蒂斯被构陷入狱。19岁的邓蒂斯从幸福的云端跌入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从此他在伊夫堡的地牢里开始了长达14年的监禁生活。邓蒂斯在孤独、充满希望继而又逐渐绝望、愤懑、并企图自杀中度过了最初的4年,后与法利亚长老一起度过了10年的地牢生活。冉阿让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幼时成了孤儿,由姐姐抚养长大。成人后冉阿让当上了修剪树枝的工人,帮助姐姐养活7个孩子。因为冉阿让找不到工作挣钱,而孩子们又饥饿哀号,他就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判了5年苦役。不堪牢狱之苦的冉阿让几次逃跑,每次都被判加刑,在狱中度过了19年的非人生活。出狱之后,冉阿让遭人歧视,处处碰壁,甚至找一个“狗窝”略事休息也不可得。因长期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他变得凶恶可怕,简直是一个恶魔化身,对社会充满了敌意与仇视。(二)受高人教诲邓蒂斯在入狱第四年时遇到另一地牢中的法利亚长老,并与他共同相处了十年。法利亚长老知识渊博、能力高超,在他的教导下,邓蒂斯的学识、才能、修养等方面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出狱之后,冉阿让受人歧视、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幸遇卞福汝主教,被卞福汝主教收留。虽然二人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夜多,可是卞福汝主教给冉阿让的心灵教诲却是深刻的,以至冉阿让从此走上了一心向善的道路。二、不同的教育(一)卞福汝主教对冉阿让的教育:育人有方、德育效显卞福汝主教是苦难者的人间天使,博爱众生是他的人格亮点。卞福汝主教长期从事对民众的基督教教化工作,他的工作充满了教育智慧。或许卞福汝主教对冉阿让的感化最能体现他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智慧。冉阿让曾经是个四处碰壁、连狗都不如的人,是卞福汝主教收留了他,给了他丰盛的晚餐,让他睡在整洁的床上。然而,虽然他对主教心存感激,但还是将主教心爱的惟一的奢侈品银餐具偷走了。当警察将冉阿让抓回来,需要主教证实一下他是否偷了银餐具时,主教并没有说他偷了东西,而是十分机智地说:“呀!您来了!”“我真高兴看见您。但是!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您可以变卖二百法郎。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1(P130)后来,警察释放了冉阿让。临别时,主教不仅将烛台和餐具送给了冉阿让,而且还低声地对他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人用的。”(其实,冉阿让并没有对卞福汝主教答应过什么),主教又郑重地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经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1(P131)卞福汝主教的善意谎言和规劝让冉阿让的灵魂再次受到震撼。 (二)法利亚长老对邓蒂斯的教育:智善皆育、智育效显法利亚长老的鲜明个性是知识渊博、智慧超凡。因为敬佩法利亚长老的学识、才能,邓蒂斯恳求长老教给他学问,于是长老对邓蒂斯的专门教育开始了。首先他们拟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从第二天就开始执行。由于邓蒂斯理解力、记忆力惊人,很有数学头脑,又善于学习,再加上他具有意大利语和希腊语基础,长老的施教效果非常显著:“在六个月终了时,他已开始可说西班牙语、英语和德语了”,“在一年终了时,邓蒂斯已是一个新人了。”2(P205)在后来挖掘逃跑地道的工作中,“法利亚继续指导邓蒂斯,时而说这种语言,时而说那种语言;有时则向他讲述各国历史,和那些留下了所谓光荣这种灿烂的事迹而逝去的一代又一代伟人的传记。”2(P208)在长期的交往中,邓蒂斯还通过观察、模仿学会了长老的“外表抑郁而严肃”、“高雅温文的风度。”2(P208)法利亚长老比较关注邓蒂斯的德行,并对他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例如,当邓蒂斯谈到通过杀死哨兵逃跑时,长老反对邓蒂斯的想法,“到目前为止,我始终以为是在对环境作战,但现在你却提出一个和人作战的计划。我能够挖通一道墙,或拆毁一座楼梯,但我却不会刺穿一颗心,或夺掉一条命。”2(P182-183)并指出因为“上天不允许人犯这样的罪,所以阻止了这个想法钻进你的脑中。”2(P183)以此解释邓蒂斯从前没有想到通过杀死哨兵来逃跑的办法,并向邓蒂斯指出“谋杀不但为社会的法律所反对,而且也是自然法则所不容。”2(P183)当邓蒂斯后来再次谈到通过杀死哨兵逃跑时,长老表示坚决反对这样做,希望邓蒂斯答应“非在最后关头决不伤害那个哨兵”。2(P206)三、不同的后续人生(一)基督山伯爵:快意恩仇邓蒂斯逃出地牢之后,首先寻找到了藏匿于基督山的宝藏,然后化名基督山伯爵,混迹于上流社会。从此基督山伯爵开始了寻找仇人、报仇雪恨的道路。弗南是邓蒂斯的情敌,他设计陷害邓蒂斯入狱,并娶了邓蒂斯的未婚妻,多年后成为法国的贵族议员。基督山伯爵首先报复了他,使他妻离子散、开枪自杀。邓格拉斯是设计陷害邓蒂斯的主谋,后来靠供应军需品发了横财,成了银行家。基督山伯爵设计羞辱他,并使他财产受损,最终破产,并指使自己的强盗朋友榨光了他潜逃时所挟的巨款。邓格拉斯饱受折磨和惊吓,头发全白了。基督山伯爵的最大仇人是维尔福,他决定用更残忍的手段全面摧毁维尔福的一切。他利用维尔福的后妻企图让自己的孩子独自继承遗产的家庭破绽,使她毒死了维尔福的前岳母和老仆人,并阴谋毒死前妻的孩子。维尔福的妻子因为罪行败露而服毒身死,并毒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在巨大的打击之下,维尔福疯了。复仇期间,基督山伯爵也报答了他的恩人摩莱尔及其家人。基督山伯爵的所作所为可谓既复仇又报恩、快意人生。(二)冉阿让:善待他人在卞福汝主教的教诲、感召下,冉阿让皈依上帝,处处与人为善。冉阿让改名马德兰,来到海滨城市蒙特猗,后被选为市长。初来该市时,他曾经不顾生命危险跳到火里救出了两个小孩。他办工厂雇佣并养活了许多人。他还捐助医院,修建校舍。他冒死救出了压在车底下的割风老头儿。当他了解到失业女工芳汀的不幸遭遇后,便倾力相助,还收养芳汀的女儿珂赛特,并把她抚养成人。他对一直追捕自己的警探沙威以德报怨,甚至在沙威落入自己手中时还把他给释放了。相貌酷似冉阿让的商马第,被误认为是在逃的冉阿让,将被判处终身苦役,此时身为市长的冉阿让得知后毅然出庭自首,宁可自己重服苦役,也要救出商马第。当冉阿让发现珂赛特热恋着共和党青年马吕斯时,他冒着随时被捕的危险,克服种种困难,救出了在起义中失败又身负重伤的马吕斯。冉阿让还把自己一生的积蓄作为养女的陪嫁,让这对相爱的年轻人结成终身伴侣,而自己却甘心蒙受着马吕斯的误解,去苦挨那孤独、寂寞的生活,等待死亡的到来。冉阿让的后续人生彰显其深厚的基督情怀。 四、关于教育功效及价值追求的思考从基督山伯爵与冉阿让相似的前期人生经历及不同的后续人生来看,我们能够归纳出这样的结论:教育能够改变人生、命运。巨万的宝藏是基督山伯爵实现复仇报恩愿望的重要因素,而基督山伯爵实现复仇计划的决定性条件是他拥有渊博的学识、过人的才智,具有上流社会人士特有的气质风度,以及刻骨的仇恨,除了复仇的动机,基督山伯爵所拥有的上述个人素养,绝大多数得益于法利亚长老的教诲。冉阿让对社会以德报怨、施恩于社会、世人,凭靠的是一颗基督善心,正是卞福汝主教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促使对社会充满敌意、仇视的冉阿让走上道德人生道路。所以,教育在改变人生命运中的功效不可小觑。从基督山伯爵与冉阿让的前期人生经历及不同的后续人生来看,我们还能够总结出这样的认识:道德教育并不是万能的。邓蒂斯被人陷害入狱,冉阿让因轻微的违法入狱,都受到了社会的不公正对待。邓蒂斯入狱后,他的父亲去世了,未婚妻改嫁了;冉阿让因为入狱,他的姐姐一家八口人,生活更加艰难。邓蒂斯和冉阿让都有具体的仇人和无形的敌人社会,都有一颗敌意、复仇的心。他们的老师都重视他们的德行,都对他们实施了道德教育。然而,法利亚长老并没有化解掉邓蒂斯的复仇愿望,或者虽然已经化解掉,可是邓蒂斯在得知父亲死亡、未婚妻改嫁后,熄灭了的复仇怒火又重新燃起,以至于复仇的强烈愿望使邓蒂斯成为复仇之神。而冉阿让却走上了宽容、一心向善的道路。所以,道德教育并不必然具有改变人生命运的功效。从基督山伯爵与冉阿让所受的不同教育及后续人生的差异来看,我们或许还能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和谐的教育缔造完美的人生。在地牢中,邓蒂斯内心的复仇愿望与决心使他有可能在出狱后走上复仇的道路,而法利亚长老对邓蒂斯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客观上为基督山伯爵的复仇打造了一把利剑,使其复仇行动如虎添翼。基督山伯爵是凭靠机智、谋略、才华来达到复仇目的的,就人类理性力量的发挥而论,他的复仇举动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基督山伯爵为了实现复仇的目的,不计、放任、甚至故意伤及无辜的行为,确实有违人道主义。这一点反映了法利亚长老道德教育功效的不足以及基督山伯爵后续人生的缺陷。如果没有遇到卞福汝主教,冉阿让出狱后,基于对社会的敌意、仇视,可能会走上报复社会的道路,可是卞福汝主教偏偏为他注入了基督精神,化解了他的敌意与玩世不恭,改变了他的未来人生轨迹。冉阿让以行善为主题的后续人生是以基督情怀为动力、以超人的体力、意志力、智慧为条件的道德人生,就人类德性光彩的展现而言,这样的道德人生令人震撼、触及灵魂。冉阿让的许多道德人生事例彰显了主人公的智慧与德性,这些事例是过人的智慧与完美的德性的交融,或许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基于此,德智并重、德智并育,将人的才智、德性充分开发使其发挥到极致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才有可能塑造完美的人生。阅读文学名著,感悟教育真谛。基督山伯爵与冉阿让这两个人物形象是我们理解教育的个人发展功效,思索教育的价值取向,确立教育的实践追求的一面镜子。反观社会人生,我们会观察到现实社会中既有冉阿让一类的人(使我们对社会充满自豪与信心),也有基督山伯爵一样的人(使我们对社会现状满怀忧虑与不安)。对改进社会最有警示意义的或许是当前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基督山伯爵”们,他们有知识、也很聪明,但是他们缺乏冉阿让似的向善之心,因而有些人或者出于对社会不满或者基于对社会不负责任高智商犯罪,有的罪犯在狱中不思悔改,出狱后报复所谓的仇人。现实社会中的“基督山伯爵”尽管少之又少,但他们是社会的毒瘤,危害社会不浅。审视社会的不道德、违法犯罪,我们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归因,其中最值得反思的还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教育是一项使人向善的事业,负有培养、提升个人道德素养的职责,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相对意义上说,社会病态与教育缺陷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医治社会疾患需要寻找教育病根。反观我们的现实教育,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取向、重智育轻德育的工作实践存在于不少家庭、学校中,由此培养起来的孩子或学生往往智德发展不平衡,一些孩子或学生的品德不良状况尤其令人担忧。智育使人获得生存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