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doc_第1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doc_第2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doc_第3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doc_第4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几个方面论证了学生是自身发展和转变的主体。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得到发展,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关 键 词 主体 认识 实践 发展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能否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尊重这个事实,将关系到在处理师生关系,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采取何种态度,从而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外界的刺激,只有被主体选择,成为主体的反映对象时,才会对主体的发展产生影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只有真正尊重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时才能真正实现。主体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不同于以前的独立自主的、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人。不能把教育看成是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更不能把教育看成是作为商品生产的过程。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另一个主体,在两个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关注的是整个人生世界的意义”。以上提到的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与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性发展水平一方面表现为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表现为主体能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则构成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的观点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内心”即主体意识,“行为”即主体能力,二者共同构成整体人的完整素质。因此,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主动寻找、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有计划地、主动地参与自身发展,逐步实现身心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就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能力,坚持民主作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探求的空间。学生是有着主观意识的自己生命的主体,应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发展权。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少年儿童,他们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喜欢尝试和探索,喜欢别出心裁,而不愿受到外在过分的约束和压力。传统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就是学生,学生在学校中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那些社会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养成那些社会要求他们具备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至于学生本人的意愿,在传统教育思想那里是不受重视的,学生只能接受教育而不能选择和改变教育。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的比喻为“园丁”和“花朵”,“工程师”和“产品”,在“自育”和“他育”、“自律”和“他律”的关系中,偏重“他育”和“他律”。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共同活动变成了教师单项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过程;把学生的主体的成长过程等同于“园丁”培育“花朵”,工程 师“设计产品”的过程,这种认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没有给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留下多少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动脑筋质疑提问,将教育管理和教师意志放在了第一位,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错位。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不能等同于“园丁”手下的“花朵”、“工程师”手下的“产品”,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冰心说过:“我们可以给孩子以指导,不能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思想,且他们的思想多驻在“明日”的巢中。” 现代主体教育思想首先把学生看作是人,然后才看作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中首先是过一种生活,学习是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每个人的生活都只能自己过,别人无法代替。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来说,他自己的感受、意志和想法是最重要的。所以尊重生命,就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就要承认和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权和发展权。学生是自身生命的主体,然而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却常常没有“主权”,他们在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屈从于教师的意志。在课堂上,他们学什么,怎么学由教师决定。例如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生解数学题时,只教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方法,并要求学生一步步严格地按老师规定的程序去做题,违反程序为错,用其它方法得出的正确答案也错,学生的选择权完全被剥夺了。这种做法,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表现,还造成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局限作为任何事物只会有唯一正确的可能性,更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以后的发展造成阻碍。这样的教学,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在兴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去独立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处处听自己的话,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很少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学生要过自己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追求。学生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的成长的主体。任何知识经验,行为习惯都是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和练习,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这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而学生之间在天资 、个性、生活环境等的方面存在着广泛差异,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方式。有的教师认为,教师最主要的能力就是把知识和道理讲清楚,让每个学生都理解和接受。其实,严格说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教师讲得再好,也不可能同时适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聪明的学生可能会嫌老师罗嗦,脑子反应慢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弄明白,即使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也有当时身心状态的差异。所以,高明的教师,其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因为老师毕竟是外因,学生怎样学,会不会学才是对其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作用的主导因素。在确立了主体教育观的前提下,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在主体教育观的支配下,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在教育管理和教师自身的教育活动等方面必须作出一些改变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一个障碍,这就是对权威的崇拜。这里的权威主要指教师和教材。不少孩子从没上学的时候起,就从家长那里得到这样一种观念:老师懂得很多,是至高无上的,要听老师的话。在一些学生眼里,老师简直就是“超人”,有些低年级学生甚至不知道老师也要上厕所。对于课本,学生们也存在着一种敬畏的心理,因为他们要学习甚至背诵书本上的每一句话,要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去做作业,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去考试。因为有了对教师和教材等权威的崇拜,学生在学校中体会更多的是服从,是不加批评地接受、模仿和学习,在其内心便很难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而一旦打破这种盲目的崇拜,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性和创造性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打破崇拜,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也可能犯错误,教材也不一定千真万确,教材上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教师要主动引领学生去打破这种崇拜和迷信,而不是默认甚至利用这种盲目的崇拜。对一些教师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要求教师有一种胸怀、气度和境界。打破对教师权威的崇拜是指学生不能迷信教师的权威,并不是说教师不要威信和权威。一个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的教师是失败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教育活动。但是,教师威信的确立不能以损害学生的主体精神为代价,更不能采取高压、强制等手段。教师的威信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其次,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灌进去的。学生的能力、品德也是自己练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主体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最忌讳强行灌输和包办代替,教育需要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而现实中我们许多教师普遍存在的最大毛病,恰恰就是强行灌输。有的教师非要把知识掰开砸碎了再“喂”给学生,这让许多学生在听课时几乎用不着主动思考,于是出现了注意力分散、感到无聊和厌倦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再给予批评指责,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就是过度的包办教育引起的负效应。当然,教师这样做有时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确实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克服的难题,有的教师运用分层教学,个别指导等方法,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反,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少,但是他抓住了最关键的部分,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练习。这就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舞台,让学生尽情的去表演,教师自己则从台上走到台下,甚至走到幕后。越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越是不能进行单向灌输,因为灌输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帮其找到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方为上策。教师要做到指导到位而不越位,就是要分对象、抓关键 、教方法、促互动。再者,教师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总是充满着一问一答的场面,表面热热闹闹,但细心体会就会发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还是比较肤浅和被动的:其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未必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学生的参与未必是建立在积极思考基础上的,有些问题纯属烘托气氛;其二,教学活动完全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进行,而不是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教师自己说了算,学生参与更多的是回答问题 ,而不是提出问题。在德育活动中也有类似现象。比如主题班会上,教师慷慨激昂,学生鹦鹉学舌,但回到现实中,原来咋样还咋样,因为学生并未产生心理的震撼,没有感受到自身的体验。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实质性参与,是指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自己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