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卷A卷.doc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卷A卷.doc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卷A卷.doc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卷A卷.doc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卷(4)A卷得 分评卷人一、填空题 (计10 分,每空 1分)1、周易包括( )和( )两部分,是中国的群经之首。2、先秦婚姻六礼中惟一不用雁的礼仪是( )。3、“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 )( )( )( )( )五个音级。4、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 )、湖南长沙的( )、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等。得 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 (计 10分,每题1 分)1、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 )。A、国语 B、春秋C、战国策 D、史记2、明清时的科举考试中,会试放榜是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该榜也被称为( )。A、杏榜 B、桃榜 C、李榜 D、桂榜3、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A、三统历 B、大衍历C、授时历 D、甘石星经4、我国传统图案石榴象征( )。A、多子 B、多福 C、多寿 D、多财5、“破釜沉舟”这一成语出自( )战争。A、彭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昆阳之战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和中国传统节日( )相关的古诗。A、清明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春节7、钱钟书先生所说“可望而不可及,心向往之,却身不能至,这便是浪漫主义的企慕情境”, 是从诗经( )中揭示出来的。A、蒹葭 B、硕鼠 C、采薇 D、关雎8、李白“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说的是( )。A、稻米 B、菽 C、菰米 D、稷9、有“酒冠黔人国”赞誉的名酒是( )。A、古井贡酒 B、剑南春 C、茅台 D、西凤酒10、有“震旦第一佛国”之称的佛教名山是( )。 A、五台山 B、普陀山 C、峨眉山 D、九华山得 分评卷人三、多项选择题 (计 10分,每题2 分)1、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体现出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名句有(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为天地立心2、以下出自论语的是( )。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B、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3、名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与历史人物( )有关。A、聂政 B、嵇康 C、刘伶 D、阮籍4、关于文化的结构,下面是描述物态文化层的有( )。A、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B、具有可感性,是有形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C、从文化结构层次看,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深层。 D、具有抽象性和独立性特征。5、属于鲁菜的名品有( )。A、糖醋黄河鲤鱼 B、麻婆豆腐 C、德州扒鸡 D、盐水鸭得 分评卷人四、判断题 (计10 分,每题 1分)1、唐代中央设置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太学、四门学、律算、书学、算学。( )2、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种茶叶。( )3、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是褒义词,后来因为明代中晚期某些当官的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就成为贬义词了。( )4、中国神话中记载的伏羲女娲兄妹二人繁衍人类的故事属于血缘婚制。( )5、“仁”是思想家老子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 )6、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已无作用,应该走进博物馆。( )7、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8、古代宫殿建筑的风格,显示出高、大、深、庄的特征。 ( )9、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源头是楚辞。( )10、与讳疾忌医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是华佗。( )得 分评卷人五、名词解释 (计 16分,每题 4分)1、 儒家学派2、 胡服骑射3、抱朴子4、“七出”得 分评卷人六、简答题 (计 24分,每题 4分)1、简述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2、简述道家崇山的原因。 3、列举楷书四大名家。4、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地位。5、列举苏州园林名园(至少四个)。6、简述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得 分评卷人七、论述题 (计 20分,每题 10分)1、有人称科举考试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评述科举制。2、 论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计10 分,每空 1分)1易经、易传; 2、纳征;3、宫商角徵羽;4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二、单项选择题 (计 10分,每题1 分)1、B;2、A;3、D;4、A;5、B;6、D;7、A;8、C;9、C;10、C;三、多项选择题 (计 10分,每题2 分)1、ABCD;2、ABD;3、AB;4、AB;5、AC;四、判断题 (计10 分,每题 1分)1、2、3、4、5、6、 7、8、9、10、五、名词解释 (计 16分,每题 4分)1、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1)渊源、职责:相传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其任务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即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以六艺教民”。(2)特点:“优也,柔也”,“术士之称”。其一是“术士“,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专门人才,人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其二是柔,即柔和、温和,“儒以道得民”,“能安人,能服人”,以思想教育的方法获得人民的拥护,也就是实行德治、仁政。(3)主张法先王,“祖述尧舜,宪法章文武,宗师仲尼”。因此可以说儒家是古代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是当时的的老师。2、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为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赵武灵王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传着胡服去会见群臣。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3、抱朴子是晋代神仙道教的代表著作。分内、外篇,内篇属道教,讲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祛灾;外篇属儒学,讲人间得失,世事评判。4、“七出”又称“七去”, “七弃”。中国古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出” 体现了男尊女卑思想,显示了礼制对夫权的维护。六、简答题 (计 24分,每题 6分)1、(1)整理文献,传之后世。(2)教书育人,培养人才。(3)编撰春秋,褒贬是非。(4)把观览山水和陶冶人生性情联系起来。2、首先,这与远古先民的自然崇拜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人认为山是神灵的居所。“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即神小也”。其次,道家崇尚自然,提倡清静无为、遁世隐修。而深山正是他们理想的世外桃园。再次,山中有着丰富的矿物质和药用植物,这些丹砂铅汞和灵花仙草,为隐士们采药炼丹,制作“不死之药”提供了必要条件。3、唐朝欧阳询(欧体):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元朝赵孟頫(赵体):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4、(1)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首先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其次,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往往融为一体。中国古代文学对中国古代其他门类的艺术的作用与影响更为深远。在中国古代,文学常被视为文化人必备的修养与技能,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都喜好附庸风雅,以能诗会文为荣。(2)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就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为世界文化的建设与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发展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文学的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大大地激励我们的爱国心,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精神在世界各地的凝聚力。学习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学,不仅可以得到知识的熏陶,同时也可以获得文化教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5、网师园、狮子林、留园、拙政园6、(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3)农耕经济的早熟而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七、论述题 (计 20分,每题 10分)1、答案提示:合理内核:(1)公开竞争,机会均等(2)防止任人唯亲,加强中央集权(3)具有学风导向性。缺陷:窒息了读书人的创新精神;程序繁琐,束缚了人的发展。2、答案提示: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 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卷(4)B卷得 分评卷人一、填空题 (计10 分,每题 1分)1、汉代的“五经”是指( )( )( )( )( )。2、( )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3、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4、中国画的题材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 )( )( )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和题材的不同来划分的。得 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 (计 10分,每题1 分)1、下列现象不属于广义的文化范围的是( )。 A、原始人的石斧 B、奔腾型微机 C、楼兰古城 D、自然涌出的原油2、著有医学著作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3、苏东坡有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反映了春节中的( )习俗。A、贴春联 B、除夕守岁 C、贴门神 D、吃饺子4、在中国早期旱作农业中,曾占据重要位置,古人一直视它为五谷之长的是( )。A、稷 B、黍 C、稻 D、麦5、明代文官一品补服所绘制的图案是( )。A、仙鹤 B、凤凰 C、麒麟 D、狮子6、泰山刻石是( )书体。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 )。A、诗经 B、楚辞 C、离骚 D、汉乐府8、属于黄酒的是( )。A、女儿红 B、茅台 C、剑南春 D、西凤酒9、西南少数民族中残存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等习俗,反映了( )婚制的历史遗风。A、原始群婚 B、对偶婚 C、族外婚 D、个体婚10、下列哪一词语是来自道教( )。A、世界 B、八仙过海 C、随缘 D、觉悟得 分评卷人三、多项选择题 (计 10分,每题2 分)1、我国古代“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中的四库指( )。A、经 B、史 C、子 D、集2、古曲梅花三弄典故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 )。A、桓伊 B、王徽之 C、王羲之 D、王献之3、属于对东北菜描述的是( )。A、麻辣香浓,韵味独树一帜。 B、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酥烂香脆,色鲜味浓。 C、豹狸烩三蛇 D、红扒熊掌4、中国哲学萌芽于( )。A、五行说 B、阴阳说 C、八卦说 D、神仙说5、楚辞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A、贾谊 B、刘向 C、宋玉 D、屈原得 分评卷人四、判断题 (计10 分,每题 1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和家庭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堪称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代表作。( )2、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后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 )3、大红袍是乌龙茶中的佼佼者,有武夷岩茶魁首之称。( )4、宋明理学中,心学体系里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陆九渊和戴震。5、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6、民间道教“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角。( )7、传统儒学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8、“客星见于房”中的“房”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一宿。( )9、被称做石窟艺术的宗教雕塑主要集中在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10、弥兰的故事是道教中一个经典故事。 ( )得 分评卷人五、名词解释 (计 16分,每题 4分) 1、婚姻六礼2、满汉全席3、宋明理学4、丝绸之路得 分评卷人六、简答题 (计 24分,每题 4分)1、列举教育孩子的古训(至少三句)。2、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十翼即易传,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试列举十翼包括的著作名称。4、列举元代杂剧作品(至少四个,要求列出作者及代表作品)。5、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6、简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得 分评卷人七、论述题 (计 20分,每题 10分)1、谈谈你对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理解。2、试析中国古代文学特征,并说出你喜欢的一部著作及喜欢的原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计10 分,每空 1分)1、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祖冲之;3、资治通鉴;4、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二、单项选择题 (计 10分,每题1 分)1、D;2、C;3、B;4、A;5、A;6、A;7、A;8、A;9、B;10、B;三、多项选择题 (计 10分,每题2 分)1、ABCD;2、AB;3、BD;4、ABC;5、CD;四、判断题 (计10 分,每题 1分)1、2、3、4、5、6、 7、8、9、10、五、名词解释 (计 16分,每题 4分)1、是西周礼制所规定的婚姻成立的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纳采是议婚的第一阶段。问名:这是求婚后托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及出生年月日,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的仪式,后世称这阶段仪礼为“订盟”,现称“订婚”,也是婚礼中的关键仪式。纳征:又称做纳币,是订盟之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好日子,备礼到女家,征得女方同意时的仪式。亲迎:是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西周的“六礼”对后世影响极大,中国古代的聘娶婚源于此。2、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最初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菜式既突出满族菜点的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满汉全席集宫廷满席与汉席之精华于一席,后来就成为大型豪华宴席之总称,菜点不断地予以增添与更新,又成为中华美食之缩影。3、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该学说治三教于一炉,是一种新儒学,其表现:一是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二是表现在其修行方法从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后人称理学是儒表佛里,也证明了这一点。4、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城最明显的结果之一。六、简答题 (计 24分,每题 6分)1、韩非子慈母有败子。韩诗外传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韩诗外传贤母使子贤也。2、易经中传的部分称为易传,司马迁称为易大传,以区别于汉代其他各家易传。易大传是最早解释易经的著作易传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部分共十篇,称为十翼。翼者羽翼,辅助之意,表明十翼旨在解释阐述易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