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明确的创设情景.doc_第1页
目的明确的创设情景.doc_第2页
目的明确的创设情景.doc_第3页
目的明确的创设情景.doc_第4页
目的明确的创设情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的明确的创设情景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情境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另一个维度是“情”,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应该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并引导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有效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学习专家的讲座,使我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明确了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 1. 让学生入境,拉近学生和内容之间的距离2. 学生需要“它3学生想要成功完成“它4. 生活中有“它” - 生活原型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以实际问题而命名的数学问题,更是有非常明确的生活原型。 三、创设怎样的情境1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不能让生活味冲淡数学味 教学情境是指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不一定非要给情境穿上一个“花外衣”。创设情境一定是有目的的,特定教学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也不应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生活情境”, 还应在课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挖掘情境之下的数学内涵。 2创设情境串,不能牵强地串 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的,根据生活经验设计的情境,在生活情境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背景、提出问题并运用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直观解决问题。情境串就更让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生活情境串”、“数学情境串”、“虚拟情境串”,都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数学学习场”,吸引学生在“场”内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但是,不能牵强地串。 3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情境 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要在课的伊始或课中某个阶段后使学生快速聚焦到教学内容中来,创设情境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平凡的话换个说法,带了点情感色彩,学生多了点情感参与,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整,当场景切入到学生的经验系统,与学生的心理发生与“数学”层面相关的互动,学生也就从场景进入数学教学所要创设的情境。 4换一身衣服,有不一样的效果 同样的数学内涵,在不同的情境下带来的学习效果会大有不同。关注儿童情趣,在拟人化的环境中,在神奇的色彩下,学生会学得更好。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使数学内容处于更适合学生的情境之中。 1. 适度简化的生活情境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对接,由情境承载学生对问题的研究,会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的,根据生活经验设计的情境,在生活情境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背景、提出问题并运用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直观解决问题。 ( 1 )生活中有这种现象,从学生熟悉之处进入。学生有很多生活经验,学习数学时可以调动出他们的经验,使得数学更熟悉、更简单。如平移和旋转教学中,教师问学生,游乐园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 2 )在开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完表内乘除法后,教师设计了“小小文具店”这一活动:展示一个文具店的情境,有各种文具,每种文具都有单价及序号、名称。一开始,让学生自由选购,并算出自己买的文具要用多少钱。接着,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给你 50 元,请选购一套文具。”学生在这个情境之下,自然地去思考关于乘除法解决的问题。 ( 3 )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说天天裁缝店接到订货单,要做 100 条红领巾,需要准备多少布料呢?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将这个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到数学模型,也就是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 4 )运用模拟操作或角色扮演的策略入情入境解决问题。如,在相遇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容易理解相遇过程中时间、速度和路程的关系,通过直观的模拟操作,复杂的问题可以变得很容易理解。 ( 5 )生活中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如小数加减法教学中,很多教师创设购物的情境,借助元、角、分的模型和小数加减法对接,学生更容易理解计数单位相同的要对齐,这时也就是几元和几元相加减,几角和几角相加减。 生活中的问题不一定是学生熟悉的,至少不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例如地铁换乘的问题,有换乘经验的学生则更容易理解相关问题,未经历过换乘,甚至从没做过地铁或公交车的学生则较难理解相关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加强对问题的理解。 2. 提炼本质的数学情境 ( 1 )借着情境后退。华罗庚先生曾说 :学习数学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一般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诀窍。 如认识几时几分一课中(说课教师: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梁凝),用数学情境带着学生后退。为了让学生体会时间与度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出示小尺子。问学生:认识这个吗?干什么用的?能量时间吗?之后出示课件,将尺子围成一圈。问学生:现在能量时间吗? 让学生体会钟表也是度量工具,初步感受度量的作用。 ( 2 )借着情境挖掘本质。有的数学内容,直接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自主探索,体会本质。 在循环小数一课(执教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吴正宪)中,吴老师创设数学情境,让男、女生分组计算比赛。男生组题目:(1) 21.305 5= _(2) 70.733= _ ;女生组题目:(1) 21.45 15= _ (2) 103= _ 。循环小数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循环,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会自觉发现循环现象。情境直指本质,且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质数与合数一课(执教教师: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李宁)中,教师创设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清晰对质数与合数的认识。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小正方形纸板,让学生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老师呈现几个数, 46 、 25 、 59 、 32 、 36 、 51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数作为小正方形纸板的数量,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因数个数是影响拼摆方案数的最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对质数与合数的认识愈发深入。 ( 3 )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思考新问题。 在小数加减法一课(执教教师:北京小学,于萍)借助长度单位来教学小数加减法,在课的伊始创设情境,老师说:于老师手中有一把软尺,你能用小数表示它的长度吗?如果软尺不小心折了一截,剩下的部分有多长? 米尺断了,从标着的刻度怎样知道剩下的一段尺子有多长?学生想到通过两数相减而得到。在加加减减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数学学习经验理解算理。 3. 引人入胜的虚拟情境 ( 1 )故事情境设疑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许多故事情境中蕴含着深奥的数学道理,将故事适当改编,创设的故事情境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又能很有效地学习数学内容。 在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执教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吴正宪)中,吴老师微笑地走上讲台,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同学们异口同声:“想!”吴老师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了起来: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 6 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 3 只小猴吧。”小猴子听了,我只能得到 2 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吧,给你 60 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 30 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 600 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 300 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觉得占了大便宜,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吴老师创设了猴王分桃子的故事情境,通过一个设问“谁是聪明的一笑?”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进入商不变的性质的学习。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学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教学周长与面积关系的时候,创设巴霍姆围地的情境。一上课,老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一个叫巴霍姆的人,想在草原上买一块地。卖地的人说:“你如果愿出 1000 卢布,那么你从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围成的四边形土地就都归你。不过,你日落之前必须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否则你的钱就白花了。”巴霍姆觉得很合算,就付了钱。他想走出最远的路线,得到尽可能多的土地。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他就开始在大草原上奔跑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巴霍姆 ,你会怎样围地 ?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如果巴霍姆跑的路线长短是不变的,关键就要看把地围成什么形状。最后大家把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周长一定时,什么样的四边形面积最大? 在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借助了故事情境来教学。如在学习体积的认识时,很多老师创设了乌鸦喝水的情境;在学习等量代换时,创设曹冲称象的情境;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中,创设阿基米德测皇冠体积的方法 在故事情境之中,学生更容易进入数学课,数学课更容易吸引学生。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之下,在故事背后深厚的数学内涵之中,可以更为有效地学习数学。 ( 2 )游戏情境引学生入境,在游戏中快乐学数学。很多数学内容由于没有学生很容易理解的生活背景支撑,就可以考虑创设虚拟情境来进行教学。 如在倒数的认识教学中,有的教师设计一组数,每位同学拿着一个数,让同学做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两位同学所拿的数乘积是 1 ,他们就互为好朋友。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但发现拿“1”这个数的同学没有找到朋友。大家在游戏中快乐地认识倒数。 如在字母表示数一课(执教教师:昌平前锋学校,赵东)中,老师说自己带来一个神奇的魔盒,魔盒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呢?从魔盒的左侧,向魔盒输入一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就会从它的右侧输出另外一个数,看谁能最先发现这个魔盒的秘密。首先输入 2 ,经过魔盒的加工,输出了一个 12 。学生又说了一个两位数 86 ,结果魔盒输出 96 。又试了很多个数,学生逐渐发现了规律,并用字母表示出了规律。从具体数的表示,到 A 被加工成 A+10 的表示,借着一个小小的魔盒游戏,放慢了过程,学生扎实地丰富着字母表示数的方式和意义。 不论是利用故事引入设疑,还是利用游戏情境,都要关注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情境是形式,情境是导火索,情境是承载物,目的都是为了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同一个教学内容,既可以用生活情境又可以用数学情境或虚拟情境,如编码一课,两位老师运用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案例 1 】(执教教师,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赵震) 1 猜年龄: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今年有多大了? 2 看下面这一串数字,“000011111222678”你能否找到答案? 如果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一下呢? 110221760812001 【案例 2 】(执教教师,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小学,朱民) 师:同学们,大家是不是都很喜欢看破案的电影?今天我就请同学们当一次侦探,看看你能捉拿到通缉犯吗?大家请看。(课件演示) 两个警察夹包走进一家宾馆(大宝酒店) 民警说:我们正在捉拿一个通缉犯,根据线人可靠消息,他现在住在你们大宝酒店。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是:男,姓王,外号“王黑”,37 岁,北京市朝阳区人。 酒店服务员:那我们能协助您做点什么? 警察:为了不惊动其他人,我们需要您调出姓王的客人入住的资料,我们做一下排查。 酒店服务员提供了如下资料。 姓 名 房间号 身份证号码 王晓军 6023王 明 1005王 林 2001王天成 4013王若安 1029王一鸣 1126王 同 5021王 立 1017案例1 中赵老师创设了数学情境,案例 2 中朱老师创设了生活情境,两位老师的教学中学生都能感受到编码的意义,都给了学生很好的思维空间。 如24 时计时法教学中,很多老师创设了有认知冲突的情境,有的教师创设生活情境,3:45 的火车,小明下午 3 点赶到火车站怎么还晚点了呢?有的教师创设虚拟情境,蓝猫和朋友约会,约好了是 7 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