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三校协作体高二09语文.doc_第1页
湖北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三校协作体高二09语文.doc_第2页
湖北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三校协作体高二09语文.doc_第3页
湖北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三校协作体高二09语文.doc_第4页
湖北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三校协作体高二09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三校协作体高二09语文(2009-04-05 12:20:29)标签:湖北高二语文校园 分类:高考语文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三校协作体2009年3月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红安一中 钟先朝(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本试卷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答案和作文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生只交答题卷。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盘桓(hun) 桓亘(gn) 寒伧(cng) 羽扇纶(gun)巾 B漱涤(d) 丝绦(to) 湍(tun)急 气喘(chui)吁吁 C蹩(bi)进 瞥(pi)见 坻(ch)石 中流砥(d)柱 D洗漱(s) 咳嗽(su) 切峻(jn) 怙恶不悛(qun)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诈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骚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B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C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 D诊察完毕,他老实告诉葛朗台,说他太太病得利害,只有给精神上绝对安净,悉心调养,服伺周到,可能拖到秋末。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路被堵,山谷里的群众出不来,外面的救援人员进不去,而大雨随时可能造成山体滑坡,危及群众生命,形势千钧一发,不绝如缕。 B前不久,法国一家拍卖公司将公开拍卖圆明园文物铜兽首的消息不翼而飞,在全世界华人界引起巨大反响。 C军事失利,民生凋敝,内部离心离德,这时的国民党政权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 D三十八岁的他因为受疾病长期的折磨,身体极其衰弱,已经是老态龙钟了。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月25日,在本届大冬会男子冰球小组赛第三场比赛中,中国男子冰球队吸取了前两场比赛的失败,及时调整战术,以7比3战胜英国队,迎来首胜。 B对于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 C有人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者形象。 D陈奂生受了这点挫折,心情不挺愉快,一路走来,便觉得头上非常凉嗖嗖,更加懊恼起来。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他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侦察有没有他想要的帽子,要多少价钱? B“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 C“父亲!”欧也妮大叫一声,吓得拿侬也赶到了楼上(葛朗台的女佣人)。 D怎么!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古脑儿离记起来拍卖?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6-8题。市场化的社会趋势给长篇小说创作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因为商业运作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通俗化和娱乐性,为了商业价值往往要迎奉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心理,忽视文学应有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作用,娱乐至上超越了应有的精神追求,以致平庸大行其道,媚俗倾向屡禁不止。为钱而写作,更是有悖于艺术的本性。马克思说“诗一旦成为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所以作家首先应当加强艺术创作的自觉性和应有的社会责任心。现在不少作家都在积极探索,对长篇小说的理解无疑要比过去更为自由和宽泛,这有利于创作的革新和繁荣。但是每门艺术都有积淀已久的艺术规范,都有人们在长期审美中形成的心理范式,抛弃规范,将使创作受到损害。例如长篇小说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叙事艺术,主题、人物、情节是不可或缺的三要素,而“三无小说”的主张就很难得到成功的实践。又如典型化的原则,恐怕不能理解为只是现实主义的一种手法,它应是许多艺术的共同追求。现在有人视其为“过时”,强调“原汁原味”,忽视在集中概括提高中塑造艺术典型,偏激地认为这就是“假大空”,其实却是削弱和降低了艺术的责任。作家的思想修养、对生活的把握与感悟能力,与创作质量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不能因为对政治生活和流行的意识形态不感兴趣,从而失去精神追求,放弃对所反映生活的哲理的思考。未来长篇小说的创作态势可一言以蔽之:希望与缺陷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的任务是要沉下心来,少大哄大嗡,切实地进行艺术实践,真正抓住机遇赢得希望,把长篇小说创作推向新的高峰。6对文中引用马克思所说“诗一旦成为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创作成为商业活动,作家就失去了良知艺术责任感。 B过分追求商业化和利润,作家的神圣使命就不复存在了。 C诗人不应该垄断诗歌创作,诗歌的主人应该是人民群众。 D文艺创作成为作家谋生的手段,作家的神圣使命就无法实现。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商业价值而迎奉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心理,必然给文学创学带来消极影响。 B主题、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因此,“三无小说”的主张是不会被人接受的。 C强调典型化就会造成“假大空”,这会降低作品的艺术性。 D简要地说,未来长篇小说创作态势和任务是:真正抓住机遇赢得希望,把长篇小说推向新的高峰。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长篇小说创作存在着“失范”现象,而加强艺术创作的自觉性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是改变这种创作“失范”现象的重要途径。 B小说中主题、人物、情节不可或缺,所以即便是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也必须具备完整的情节 C典型化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手法,它也同样适用浪漫主义创作,适用于绘画艺术。 D遵循小说的艺术规范,在市场化条件下积极探索,一定会给长篇小说创作带来革新和繁荣。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送 孟 东 野 序韩 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夺,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天将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注释孟郊,字东野,著名的诗人,韩愈的挚友,四十六岁进士及第,五十岁方才被任为溧阳(今江苏溧阳)县尉。对他的怀才不遇韩愈颇为同情,故于他贞元十八年赴任时,写了本文赠给他。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挠:搅动、吹动B其趋也,或梗之 梗:枝、茎C其辞淫以哀 淫:无节制,放荡D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 悬:系,决定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其皆有弗平者乎 A B 知不可乎骤得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 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 C D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 吾兄之盛德而矢其嗣乎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今予家是溪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舞幽壑之潜蛟 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A B C D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赠序,意在表达对朋友的宽慰和劝勉。不过这个意思直到文章末尾三句方才点出。 B全文以记叙为主,不厌其祥地罗列了各个时代的所谓“善鸣者”,并把孟郊、李翱、张籍也举为“善鸣者”之列。 C首句“大凡物不平则鸣”是通篇总纲,从物之鸣到古人之鸣、今人之鸣总不离不平则鸣、情非得已则鸣之意。鸣中又分善鸣与不善鸣之异,善鸣中又有天假之与否(即幸与不幸)之别。 D全文用“鸣”多达四十个,而其所在的句式又灵活多变、参差错落,绝无板滞之嫌,这也是韩文语言的突出特色之一。第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4分)译文:_(2)天将丑其德,莫之顾邪?(3分)译文:_(3)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4分)译文:_14阅读下面苏轼的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阮 郎 归苏 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薰风:古称暖和的南风。意即: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水沉: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物?上下片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4分)答:_(2)词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传达出人物怎样的生活情趣?(4分)答:_15填空。(6分,每空1分)(1)李密害怕因晋武帝误会自己不做官有政治因素而招来灾祸,就主动表明态度,“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以此打消武帝疑虑。(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之诗句,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来表现音乐的感染力,苏轼在赤壁赋中在写到箫声之悲切时,也采用了相同手法,这两句是“_,_”。(3)鲁迅先生有三个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_。(4)巴尔扎克的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其小说结集为_。五、(18分)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16-19题。午 后 的 故 事一声尖啸刺耳的叫骂声在大街上响起,像平空炸起一颗响雷,撕破了大街的宁静。当时是午后,阳光明亮亮的,没有多少事要去做的人们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有流水一样的行人。听到这一声叫骂,人们不约而同地伸长脖子睁圆眼睛朝叫骂的地方望去。只见一个壮汉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在大街上狂奔,他满脸杀气,一边狂奔一边叫骂。壮汉手中的菜刀在明亮亮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道火绳烧灼着人们的眼帘。大街上的行人纷纷停下来,像被谁无声指挥着似的一同往街道两旁挤靠。街道两旁的男男女女也都站起来,紧张地往更里面的地方挤靠。一时间街道两旁形成两堵人墙,人们都屏住呼吸茫然地看着大街上那个狂奔的壮汉。壮汉还在叫骂,狂奔。大街上空荡荡的,仿佛静止的流水。在午后,整个大街上只有一个壮汉在狂奔,在叫骂。“站住!放下你的刀!”突然,一声炸雷在大街上炸响,震得两旁的人墙悸动一下,人墙上的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循声望去。一个老人站立在大街中央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迎面拦住狂奔叫骂的壮汉。壮汉仿佛没有听见老人的喊声,仍然挥舞着菜刀往前狂奔,他手中的菜刀闪着亮光犹如一条吐着毒芯的长蛇。“站住!放下你的刀!”老人又大吼一声,声若洪钟。壮汉这次听到了,他一楞怔停下来,狐疑地瞅一眼老人。老人像挺立的一棵巨松拦住他的去路。但很快壮汉又凶相毕露,狂嚣起来,他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像空中无数条毒蛇在吐芯。“让开!我要杀林三,不关你的事。”老人岿然不动,威严地吼道:“放下你的刀!”壮汉声嘶力竭地叫道:“你让开!不让开我先杀了你再去杀林三。”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不会让你走过去,除非我倒下。你听着,要是死我已经死过三次了。小鬼子的子弹从我前胸穿过后背钻出,我没有死;红卫兵把我踹下高台,昏迷了三天我没有死;歹徒的刀从我胸前刺进去,鲜血淌了一地我还是没有死。这三次我都没有死,难道还怕再有一次吗?”壮汉无望地说:“不,你让开。”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我不能再让一个父亲失去儿子。”听到老人这句悲凉的话语,街道两旁的人墙又一阵悸动,像一阵寒风贴着人墙刮过,人们的心都不住地颤抖着。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也是这样一个午后,也是男男女女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行人如流水,三个歹徒在殴打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就是老人的儿子。当时没有谁出来阻拦,大街上仿佛空无一人,老人的儿子被打倒在地,肠子流出一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枯萎了。“放下你的刀!”老人又高声吼道。壮汉无力地哀号一声:“不”可是他拿菜刀的手抽搐起来,剧烈地抖动起来,“哐啷”一声,菜刀落在地上,像一条僵死的蛇。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老人依然站立着,午后的阳光明亮亮地照在老人身上,老人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16. 小说的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分)答:_17. 小说是怎样从正面、侧面来塑造老人形象的?试作简单说明。(6分)正面描写:_侧面描写:_18文中三次以毒蛇为喻对壮汉的凶器菜刀进行了对比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答:_19故事的结尾写道“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你觉得这一细节表现了壮汉怎样的复杂心理?(4分)答:_六、(12分)20.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在一列火车上,一位男乘务员正在查票。“这是儿童票。”乘务员对一位民工模样的中年人说。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和残疾人票票价一样吗?”乘务员打量了中年人一番,问道:“你是残疾人?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残疾证。”“没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残疾人呢?”中年人轻轻地脱下鞋,挽起裤腿他一只脚只有半个脚掌。乘务员看了,还是冷冷地说:“光看脚没有用,没证件还是不能证明你是残疾人。”中年人多方解释还是不行。这时旁边一位老者看不过眼,站出来问乘务员道:_乘务员一愣,大声说:“当然是。你看不出吗?”老者说:“_”听完老者的话,乘务员哑口无言,围观乘客哄笑起来。请根据情景,替老者补写两句针锋相对,妙巧反驳的话。_21在下列文段的横线处填恰当的熟语。(2分)辛丑条约中光“庚子赔款”一项即共计四亿五千万两雪花银,平摊下来,国人人均一两。美国后来拿出所得的部分庚子赔款设立专门的大清国留美学生教育基金,培养中国的青年才俊;这笔屈辱钱竟意外地培养了以胡适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自由精神和民主思想的中国现代学者。整个事件又似乎有点_的意味,真是令人啼笑皆非。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划线部分短语的语序,使之句式协调,修饰恰当,语意连贯。(不得增删词语)(4分) 在怡人岛,游客可尽情感受神秘浪漫的热带雨林,憨态诙谐的人鲨共舞,斑斓神奇的海洋生物,惊心动魄的海兽献艺。_七、(60分)23作文,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2009年3月2日,俄罗斯撑跳女皇伊辛巴耶娃同李宁公司正式签约,成为李宁公司全球代言人。作为运动员,伊娃有让人惊艳的美貌,甚至被人评为奥运会十大美女冠军之一,她自己也坦言,开始在赛场上被人关注是因为她的美貌。但她没有陶醉于此,而是刻苦训练,用自己的运动成绩来征服世人,现在27岁的她已经26次打破世界纪录,从雅典的4.91来到北京奥运会上的5.05米,成功蝉联奥运冠军。而她前进的脚步还没有停止,她说:“在我眼中,天空就是唯一的极限!”如今人们不仅记住了她的美貌,更叹服、铭记住她伟大的成绩。她将因为事业的成功而永恒。她有一位同胞叫库尔尼科娃,同样拥有非凡的美貌,是世界网坛最有名的美女选手。几年前她不仅美丽惊人,而且球技也堪称世界一流,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球技日疏,如今人们很少能记起她在赛场上的英姿,大多是在一些时尚杂志的封面上看她的倩影,人们记住她的只有美丽的容貌。若干年后,当她人老珠黄时,恐怕难有人提及她了。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和启发?你有何联想?请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联系社会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一定要在材料涵盖范围内;文体(除诗歌外)不限。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三校协作体2009年3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解说1C(A. 伧chen B. 喘chun D. 漱sh)2A(诈榨 骚搔 B. 邪斜 C.无错别字 D.利厉 净静 伺侍)3D(A.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B.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传布迅速。 C.日薄西山: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D.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对象错)4C(A.缺宾语,应在“失败”后加“教训”。 B.前一分句缺主语,去掉“在”。 D.赘余,去掉“非常”。)5D(D.感叹号可以,这里表强烈的反问语气。 A.问号改成句号。 B. 冒号改成逗号。 C.句内括号位置不当。)6C7A(B.“三无小说”在实践上很难成功;C.典型化不能偏激地认为是“假大空”;D.把任务和态势混为一谈。)8B(原文无此意,这里只强调长篇小说。事实上短篇、小小说不一定情节完整。)9B(阻塞、阻遏)10B(A.介词,于/句中助词;B.语气助词,表推测语气;C.介词,到/介词,向、对;D.连词,表并列/介词,用。)11D(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其余:形容词作使动;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12B(“以记叙为主”错,应是“以议论为主”。)13(翻译见译文。得分点:句“于”、“然”“假”;句“丑”(意动)“顾”,宾语前置句式;句使动用法“穷饿”“思愁”。)附:译文大凡物不能维持其平静状态就要发出鸣叫声。草木没有声音,风吹动它就发声。水没有声音,风激荡它就发声。水波飞溅,是有东西在激起它;水流迅疾,是有东西在阻塞它;水沸腾了,是用燃料在烧它。金石之类的声音,是用东西敲击它才发声。人们的言辞也是这样,总是有不得已之情才需用言辞来表达。他们歌唱总是有情思,他们哭诉总是有忧伤。凡是出于口而发为声音的,大抵都是有不平的原因吧!音乐,是把人们郁结于心中的情感宣泄出来的声音,还需要选择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来借助它发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就是物中善于发声的。天在四时变化方面也是这样,选择那些善于鸣叫的借助它们来鸣。所以用鸟鸣来表现春,用雷鸣来表现夏,用虫鸣来表现秋,用风鸣来表现冬。四季的递相推移变化,一定也是有不能维持其平静状态的原因吧!对于人也是一样。人的声音最精妙的是言语,而文章辞采对言语来说,又是其中尤为精妙的,尤其需要选择那善于鸣叫的来借助他们鸣叫。在唐尧、虞舜时,咎陶、禹,就是善鸣的,所以就借助他们来鸣。夔不能用文章辞采来鸣,又自己借助于乐曲韶来鸣。夏朝的时候,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的歌诗来鸣。伊尹鸣于殷,周公鸣于周。凡是记载在诗、书等六经中的,都是很善于鸣的。周朝衰败时,孔子等人发出了鸣声,那声宏大而远播。论语中说:“上天将要让孔夫子像木铎一样作用巨大。”这难道不是真的吗?到了周末时,庄周用他想象超常的文辞来鸣,楚是个大国,当他败亡时,用屈原来鸣。臧孙辰、孟轲、荀卿,都是用他们的思想学说来鸣。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类,都是用自己的主张来鸣。秦朝建立后,由李斯鸣秦。汉朝时,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最善于鸣的人,魏、晋两代以下,鸣不平的人已经赶不上古代,但是也不曾断绝。就其中好的来说,他们的鸣声浅薄而轻浮,他们的节奏频繁而急促,他们的文辞放荡而颓伤,他们的情志松懈而放肆,他们的著作,杂乱而没有法度。大概是上天认为那个时代德行丑恶而不顾惜他们吧?为什么不让那些善于鸣的人鸣呢?唐朝统一天下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