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海安县2010年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总结的报告.doc_第1页
关于报送海安县2010年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总结的报告.doc_第2页
关于报送海安县2010年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总结的报告.doc_第3页
关于报送海安县2010年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总结的报告.doc_第4页
关于报送海安县2010年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总结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安县2010年水利工程汛前检查总结南通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为全面掌握全县水利工程现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水毁修复和病险工程除险加固,进一步完善各类各项防汛度汛预案,为今年防汛抗旱安全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江苏省防指苏防20103号、南通市防指通市防20105号通知,结合本县实际,我县于3月上、中旬按照“更严、更细、更实”的要求,全面部署并组织开展了全县水利工程汛前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迅速部署,落实汛前检查工作责任接到省、市防指通知,县防指就专题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水利工程汛前检查的通知,专题召开了各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会议,迅速部署全县水利工程汛前检查工作,全面落实汛前检查责任。随后县防指成立了汛前检查工作组,深入实地全面检查了各重点防汛工程,同时重点检查了里下河堤、闸、站险工,抽查了各镇、各部门和单位的汛前检查情况。各镇、县各有关部门和县直属各工管单位也均成立汛前检查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单位人员分工负责。检查中,都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逐一明确了各工程汛前检查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检查情况逐一登记造册,重点险工逐一拍照记录,各责任人在各自检查结果上签字,对检查结果负责。检查后,均对汛前检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了各自检查总结和工程险工隐患资料信息库。北凌新闸管理所委请南通市水利勘测研究院的专家们就闸室下游圆弧翼墙严重开裂外倾除险加固方案组织现场研究论证。二、全面检查,摸清各类工程险工隐患我县通过至下而上、全面又有重点地检查,基本掌握了全县水利工程现状,摸清了各类工程险工隐患情况。(一)流域(区域)性闸、站情况1、北凌新闸。为我县沿海一中型挡潮排涝闸,已运行使用三十年,经近年两次除险加固和几次应急维修,现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但因年久老化,又近年多次持续大流量排涝,也存在较多工程隐患:(1)下游两侧的圆弧翼墙因不均匀沉陷,已出现多处上、下贯通的裂缝,北侧翼墙裂缝近期又明显加宽,墙身明显外倾。(2)闸上公路桥、工作桥砼风化脱落露筋,桥板松动,支座处出现裂缝移位。(3)下游海曼外南侧护坡大面积冲塌,上游南侧护坡也多处塌陷,已危及到闸的上、下游段安全。(4)闸门启闭机钢丝绳老化断丝,需更换。(5)下游港槽淤窄,排涝不畅。2、贲家集水利枢纽工程。承担为省里下河腹部排涝,沿海地区抗旱减灾、引淡挤咸,沟通上、下河航运等综合功能。其船闸建于2000年,现整体运行状况良好。而原提水站已运行使用40多年,10台套水泵电机组、主变压器(1000KVA)均严重老化、锈蚀、磨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现仅勉强维持运行。船闸南侧的提水站工程(总装机5台套,设计流量22立方米/秒)目前在建,整个工程计划于今年8月底完工,其水下工程将要于4月底完工验收,确保船闸通航,其余工程将需跨汛期施工。3、通扬河沿线控制闸涵。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在我县交汇的高低水系控制线工程,经近年逐年维修,现南线的7闸19涵运行状况较好,北线的4闸10涵则运行状况较差。主要存在问题:(1)南线的双楼西套闸闸槽损坏,田港涵启闭机损坏,均难以启闭运行。(2)南线的谢农涵、七棵居涵、俞楼涵上游段垃圾、淤土堵塞,引排不畅。(3)北线的章郭北闸整体破损严重,启闭运行困难;创新涵、万庄涵、陆庄涵、五里东涵等5涵下游防冲设施损坏,启闭机锈蚀失灵,已难正常运行。4、北凌河西段北岸、红星河西段南岸控制闸涵。北凌河西段北岸的4闸5涵系北凌河北岸72平方公里洼地的南线控制工程,建成时间短,现运行工况基本良好,但也存在立公河南闸闸门槽损坏、关洋河涵启闭机锈死等问题。红星河西段南岸的11闸5涵系贲家集提水站输水控制线工程,现大部分已老化失修,其中立公河北闸、关洋河北闸、东干河北闸、新古河北闸均严重老化破损,已难以正常运行。(二)流域(区域)性堤防、骨干河道情况1、沿海海堤。包括原海堤和新围垦海堤。原海堤由北凌垦区海堤和北凌新闸海堤组成,总长7.96千米(其中一线海堤长6.2千米),堤顶高程在9.0米左右(废黄河基面,下同),顶宽615米。堤身总体状况较好,但也存在工程隐患:(1)北凌垦区海堤仍有3.25千米段为土质堤顶面,坑洼不平,水土流失,每逢下雨十分泥泞难行 ,给汛期海堤防汛巡查、抢险带来相当不便。(2)堤坡上有几处雨淋沟和塌洞,局部影响堤身安全。(3)迎水坡防护林大部分老化枯死,正逐渐丧失护堤作用。新围垦海堤位于北凌垦区东部沿海,北接东台堤,南连如东堤,全长13千米。于去年底动工修建,现海堤已达顶高程8.0米、顶宽20米的标准,本月底前将全线达顶高程9.0米、顶宽12米的达标标准,并开始迎水坡防护工程的施工,力争7月底前全面完工并开始发挥效益。新筑海堤固结时间短,堤身松软,整体稳固性差,防渗、防冲、防滑、抗倾能力低,尚难承受高海潮、大风浪的考验,因而确保新围海堤的防汛度汛安全无疑是今年我县防汛工作的重点。2、骨干河道。全县有一级河道6条段(即栟茶河、北凌河、通扬河、焦港河、如海河和新通扬通榆河),全长195千米;二级河道13条段(即丁堡河、红星河、曲雅河、串场河等),全长185千米;有里下河地区的瓦南河、东塘河、墩北河等“五纵二横”,全长120千米。经近年多次大规模的河道疏浚及水环境治理,这些河道大部分引排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河段淤积、设障及河岸坍塌严重。(1)栟茶河东段(丁堡河如东县界)、通扬河西段(栟茶至泰州界)、新通扬通榆河全段、串场河北段(墩头镇段)等河段仍严重淤积,有的局部缩窄,引排不畅。(2)栟茶河、红星河、沿港河、春风河、串场河、瓦南河、墩北河以及北凌河如东段中鱼簖、围网、网箱等障碍物仍然较多,通扬河、红星河占河建筑较多,严重影响引水行洪及通航。(3)因长期船行波冲蚀及排涝水流冲刷,通扬河城东、胡集、曲塘镇段有长8500米河岸,焦港河雅周、孙庄、曲塘镇段有长4900米河岸,栟茶河西场、李堡、曲塘、孙庄镇段有长6300米河岸,北凌河大公、西场、老坝港镇段有长2400米河岸,新通扬河胡集、曲塘镇段有长1700米河岸,姜黄河曲塘、雅周镇段有长2200米河岸,沿港河角斜镇段有长2200米河岸等均严重塌方,不少的已严重危及到农田、居民住房及沿河道路交通安全。(三)里下河地区堤、闸、站情况我县里下河地区总面积422.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8%,地势低洼(地面高程平均2.5米,最低的仅1.6米),历来是洪涝灾害频发区域。其北片区(即新通扬河以北已设防)为低洼圩区,南片区(即新、老通扬河之间和新通扬河以北未设防区)为半高地。经多年联圩并圩,堤防培修,闸站改造,河道清淤,北片区现设防洪圩区78个,修筑防洪圩堤665千米,修建圩口闸532座、排涝站297座,河、沟、塘密布,已基本形成较高标准的能挡、能排、能灌、能降水利工程体系。目前还存在的突出问题是:(1)仍有120千米圩堤不达标,其中无外青坎且外坡坍塌堤段、以宅厂路代堤堤段、外河内塘堤身单薄堤段等严重险段圩堤42公里。(2)有上世纪80、90年所建的砖涵、块石和预制块结构圩口闸110座,大都闸身单薄、闸墙风化、闸门缺损,其中严重老化急需拆除重建的有55座。(3)仍有已运行三、四十年的老式苏、苏、20ZLB型排涝站78座,机泵老化锈蚀,泵房破损下沉,装置效率低下,其中急需报废重建的有40座。(4)南片区有约68千米较低地未筑圩设防,遇较大洪涝仍易成灾。还有为数较多越级排水的圩下涵,部分已涵头、涵身坍塌,成为里下河又一防洪隐患。(四)县城区水系水工程,面上河道及灌溉车口情况我县县城区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已建有高低水系控制线工程。通扬河以南属长江水系区,地势高,河沟配套,引排畅通,一般不会形成洪涝。通扬河以北的属淮河水系区(即里下河地区),地势较低,尚无完善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已有的引排水河道和排水管网等也标准偏低,局部堵塞。新华市场等十五个局部洼地,每遇较大降雨极易受淹成灾。东区西园(即东开发区和西开发园区)还有沟塘被填平、闸涵被堵塞、水系不配套的区域,部分农田引排困难。全县面上河道中还有10%的三级河(包括里下河圩外河)、20%的四级河(包括里下河圩内中沟)仍河床淤积,断面缩窄,引排不畅。还有俞湾河、日池河、赵桥中心河、宝千河等10多条三、四级河中还留有路道、桥涵建设的施工筑坝,严重阻塞引排。全县为数众多(共有3600多座)的灌溉车口多数已老化失修,存在安全运行隐患,其中有近30%的机泵老化、泵房损坏,20%的接近报废,严重影响农田提灌。三、逐项检查,进行防汛防旱非工程设施准备(一)防汛信息及汛情监测设施的检查。防汛防旱用电话、传真、网络等设备配备齐全,依托电信支持,保持信息通畅。县防汛办明确专人加强县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和视频会商系统的管理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分布于北凌新闸、各镇的22处水情、11处雨情观测站点,设备完好,人员到岗到位,保证及时观测及时报告。(二)防汛物资、器材的检查。(1)检查储备在北凌新闸管理所、贲家集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所县级防汛物资、器材有:木材40立方米、块石300吨、临时抽水机泵10台套、铁丝200公斤、柴油1.98吨、土工布1350平方米等。县防指还将根据防汛抗灾可能需要,以购储和委托代储等方式再增储编织袋、防汛块石等防汛物资和器材。(2)里下河及全县各镇检查清点储备的防汛物资和器材有:木材98立方米、草包编织袋20万只、毛竹木棍5万根、临时机泵80台套、铁丝2300公斤、柴油28吨等。各镇都还将根据防汛抗灾可能需要,通过购储、代储、老百姓分户储等方式继续储备必要的防汛抗灾抢险物资和器材。(三)防汛巡查、抢险及抗旱服务队的检查。目前沿海的老坝港、角斜两镇及里下河各镇等以民兵为主体已组建防汛抢险队和抗旱服务队共32支,总人数3200多人,明确了必要的组织和人员,配备了必要的器具和物具,且部分进行了培训。各地还将强化队伍责任落实,强化机具器具配备,强化抢险。实地演练,确保各支防汛队伍都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县防指还将依托有关水利建筑企业,着手专业化防汛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队伍的组建。(四)防汛防旱预案修订和完善。县级防汛防旱应急预案、防御台风应急预案于2007年编制完成,已经县政府批准,下发各地执行,没有特殊情况今年将不作修订。今年将重点加强镇级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县城区防洪应急预案、县重点工程防洪调度预案等的制定和完善,加强沿海各镇防台抗台抢险及人员撤离预案的制定和完善,进一步健全全县防汛防旱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切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狠抓预案各项措施落实,提高各级防汛防旱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四、制定计划,处理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1)县防指将对全县汛前检查中查出的各类问题,分类梳理,研究对策,逐问题拟定处置意见和要求,以县防指指令逐项责成交办到各责任镇、部门和单位,限期处置完成;对暂不能除险消险的险工(包括县属的和地方的),将责成责任部门或单位抓紧度汛应急预案的制定,抓紧预案措施的落实,确保各类工程度汛安全。(2)对今年计划实施的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工程、沿海围垦工程、河道疏浚工程、里下河闸站拆建工程、里下河圩堤培修加固工程等,督促抓紧实施,确保汛前完工,投入汛期运行;确需跨汛期施工难完成的,将督促尽早落实施工导流方案,落实度汛应急预案,确保在安全度汛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3)对流域(区域)性工程的险工隐患,将按照先急后缓,急事急办的原则,编列应急除险计划,报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尽早组织除险消除实施。对各级河道中障碍物,将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责成依法实施清障。(4)里下河及全县各镇正抓紧病险堤、闸、站工程除险加固计划制定,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成交办,狠抓落实,南莫、白甸、墩头、海安等镇已着手险段圩堤的培修加固和病险闸站的除险整修。(5)县防指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各镇、各部门和单位险工段处置完成情况和汛前工作准备情况的逐项督查和指导,确保各个险工段切实处置到位,各项汛前措施切实准备到位。附件:表11、海安县(市、区)流域(区域)性河道险工险段情况统计表表12、海安县(市、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