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doc_第1页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doc_第2页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doc_第3页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doc_第4页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静中学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基础知识 (32分)1下列词语中加黑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1分)A崩殂(c) 疲弊(b) B费誓(wi) 倾(qng)覆殊(sh)遇 妄自菲(fi)薄 夙(s)夜陟(zh)罚臧否C驽(n)钝 攘(rng)除 D攸(yu)之 斟(zhn)酌咨诹(zu) 遗诏(zho)黑质(zh) 啮(ni)人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A辜负 贬斥 坚苦 人声鼎沸 B奖励 战栗 桎梏 置之度外C怂涌 署名 自诩 偃旗息鼓 D天堑 聆听 矍铄 情不自尽3按新华字典的检字法,下列检字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窠 查部首 “果”部 音序“K” B挞 查部首 “取”部 音序“Q”C彰 查部首 “章”部 音序“Z” D娆 查部首 “女”部 音序“R”4下列词语全都是偏正式的一组是( )。(1分)A火热 骨肉 戏剧 说明 B爱护 碧绿 粉碎 提高C广大 回忆 皮鞋 国庆 D重视 汽车 微笑 深红5下列短语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我的叔叔于勒陈涉世家 竞选州长怀疑与学问 纪念白求恩中国石拱桥 枣核 登楼A|B|C|D|6一般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A结构不完整 B成分搭配不当 C语序不合理D句式杂糅 E前后不一致指出下列句子的毛病各属于哪一种,在括号内填是序号。(2分)(1)同学们以祟敬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徐洪刚的报告。( )(2)我们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卫长城。( )(3)在英国侵略者面前,广东人民不甘屈服,勇敢地不断进行反抗。( )(4)最近,美国科学家指出火星地表下面有冰层的看法。( )7下列各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1分)A朝天子咏喇叭这首小曲表面是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把喇叭喻作太监,写他们到处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从而揭露了他们残害人民的罪行,反映了人民正受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B君子于役是一首妇人思念她久役于外的丈夫的诗。C满井游记是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人,文学家。满井,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D登楼的作者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初中阶段,我们曾学过他的望天门山、石壕吏、春夜喜雨等诗。8与例句“受任于败军之际”中的“于”字用法与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1分)A余将告于莅事者 B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C苟政猛于虎也 D吾祖死于是9“若”一般可译为( )。(1分)A你 B你的 C像 D好像下列句子中的“若”正确译法是什么?在句末的括号中填写序号。(1分)(1)言之,貌若甚戚者。( )(2)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 )(3)若毒之乎。( )(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10“而”作连问,表转折意思的一项是( )。(1分)A得而腊之以为饵 B吾恂恂而起C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11下列各复句第一层关系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个是( )。(1分)A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查个水落石出。B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因为不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共产主义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C今日虽然已经是五月初一,但高山中的夜晚仍有点轻寒侵人,所以这一堆火使周围的人感到温暖和舒适。D孔乙已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12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1分)A这所学校的体育运动是全县体育运动开展得最有生气、最有成绩的一所学校。B学习邓小平文选之后,广大干部的政策水于和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提高。C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得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D出席大会的有各校体育老师、体育骨干和运动员380人。1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1分)A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另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B作为精神食粮,散文是谷类;作为战斗武器,散文是步枪。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D他今天虽然已经成了赫赫有名的学者,但他仍然像一个小学生似的那样尊敬他当年的老师。14下列句子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1分)A捕蛇者说中的“说”,即是“述说”的意思,标题的大意是:捕蛇的人说说自己在干捕蛇这个差使时所遭受的不幸境况及自己对这个差使的看法。B记,是文体的一种。满井游记,如同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篇一样,那是有名的山水游记散文。C本单元出师表是奏议,语言得体、情词恳切。捕蛇者说属于杂文,针砭时弊,笔锋犀利,又富有文采,满井游记比喻贴切,新奇,造语极工,全文充满情趣。D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我国唐朝最伟大的三位诗人。15下列句子不是复句的一句是( )。(2分)A只有到明天的工作岗位上,你才会理解我今天的良苦用心。B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C哥哥来了以后,姐姐走了。D“中考”复习的时间虽然紧,但只要安排合理、提高效率,还是可以复习好各门功课的。16辨别下面各句朗读时的停顿,在划分正确的句子后面的括号内画“”。(1分)(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2)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4)曲儿|小,腔儿|大。( )17下列诗句各写的是什么,按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忽听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香风雨后来池香,碧玉盘中弄水晶。A雪 风 草 花影 雪 菊花 荷叶B雪 风 草 花影 雪景 菊花 荷叶C梅花 雨 春风 日月 梨花 蝴蝶 水晶D梅花 雨 草 花影 雪景 菊花 荷叶18解释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2分)(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倾颓:_(2)忠之属也。 属:_(3)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众:_(4)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达:_(5)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_(6)岁赋其二。 岁赋:_(7)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_(8)隳突乎南北。 隳突:_19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虚词填入句中的括号内。(3分)备选答案:以也矣乎者于(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等死,死国可( )?(2)夫大国,难测( )。(3)尔来二十有一年( )。(4)恐托付不效,( )伤先帝之明。(5)若毒之( )乎?(6)苟全性命( )乱世。20背诵、默写。(2分)(1)下面是出师表中的几句话,请按课本原文先后顺序排列,在横线上写出字母的顺序。A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由是感激C臣本布衣 D猥自枉屈E躬耕于南阳 F苟全性命于乱世G遂许先帝以驱驰 H咨臣以当世之事I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J先帝不以臣卑鄙正确顺序:_(2)仔细辨认下面几段文字,与课文完全相同的画“”,不相同的画“”。A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小子也,不当立,而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C吾恂恂而起,而吾蛇尚存,视其缶,则弛然而卧。( )D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又安敢毒之乎,( )21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空白处应填的语句,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分)(1)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先帝在时,每与臣沦此事,(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愿陛下亲之信之,( ),可计日而待也。备选答案:A兴复汉室 B则汉室之隆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此后汉所以倾颓也E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F以塞忠谏之路也 G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余( )。孔子曰:(“ ”)吾尝疑乎是,今( ),犹信。A苛政猛于虎也 B闻而愈悲 C故为之说D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E悲之 F以蒋氏观之 G蒋氏大戚22在下列名句的翻译中选择正确的译句,将其序号填入句后的括号内。(2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A这真实的危急存亡的时刻来到了。 B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C这真是危急存亡的秋天啊。 D这真是危急存在的秋天来到了。(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A不曾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的。B没有为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悲痛仇恨的。C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的。D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没有不感到痛心怀恨的。(3)永之人争奔走焉( )A永州的百姓都争先恐后地奔走。B永州的百姓都争着去做这件事。C永州的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为捕蛇这件事奔走。D永州的百姓都争先恐后地跑走了。(4)君将哀而生之乎?( )A君子要可怜他吗?B君子要可怜他并且使他活下去吗?C你要可怜我,并且使我活下去吗?D你要可怜我吗?23下例句中的“所以”,与“此臣所以报先帝”用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1分)A亲贤臣,远小人,所以先汉兴隆也。B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4选择正确答案。(1分)蒋氏的祖父、父亲都死于捕蛇,蒋氏干捕蛇这差役十二年,几次险些丧命,但蒋氏仍然坚持要以蛇抵税,原因是( )。A如果蒋氏不干捕蛇这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B因为蒋氏一年里冒着生命危险的只有捕蛇这两次,其余的日子都能高高兴兴的度过。C横征暴敛比老虎还要凶狠。D搜刮百姓,横征暴敛的毒害比毒蛇还厉害。阅读 (38分)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9分)1给本段分层,选择正确序号写在括号内。( )(1分)A| B|C|2“先帝”指_,“陛下”指_ 。(1分)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分析的蜀汉的不利情况是什么,选择正确序号写在括号内( )。(1分)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今天下三分。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D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用原句回答,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分析的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什么?(1分)答:_。5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主张是什么?(1分)答:_。6为了强调作者的主张的重要,采用了什么样写法?答:_。(1分)7“引喻失义”的正确含义是( )。(1分)A说话不恰当 B引用比喻失去了原意C打比方不恰当 D说话不当改变了原意。8作者在本段文字中给陛下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引原文4个字回答)_(1分)9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 )。(1分)A盖追先帝之殊遇。B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D以塞忠谏之路也。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餐、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7分)1指出下列加黑的字注意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1分)A以遗陛下 (遗:y,给予。) B悉以咨之 (悉:x,尽,全。)C裨补阙漏 (阙:qu,楼房。)D行阵和睦 (行:xng,行列。)2诸葛亮认为“营中之事”询问向宠的理由是哪些?指出不正确的一项。( )(1分)A(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B先帝称之曰能,众议举宠为督。C(向宠)志虑忠纯,能裨补阙漏。D咨之能行阵和睦,优劣得所。3诸葛亮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作对比,想说明什么?选择分析确切的一项。( )(1分)A以此说明“亲贤臣,远小人”关系到国家的兴亡。B以此说明“先帝”痛恨东汉的桓、灵帝。C以此说明有德有才,就有用武之地。D以此表明自己为汉室的兴隆而鞠躬尽瘁。4“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事”指( )。(1分)A先汉兴而后汉衰的历史事实及原因。B后汉兴先汉衰的历史事实及原因。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5选出对“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正确的一项。( )(1分)A这就是知道贞良死在什么地方的臣子。B这些就是坚贞不屈,死于气节的人啊!C这就使人知道什么是贞良死节的臣民了。6“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内容)(1分)答:_。7本文段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1分)答:_。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詧、允之任也。(6分)1第1段第1句,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0.5分)A表明自己出身低微。B表明自己自食其力。C表明自己不求功名。D表明自己只求活命。2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 )。(0.5分)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C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3第二段,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1分)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五月渡泸,深入不毛。C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4表中回顾了先帝刘备两件大事,一件是“三顾茅庐”,另一件是什么?(1分)答:_。5用六个字概括表现作者对蜀汉竭忠尽智的感情。(1分)答:_。6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和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2分)答:_。四、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8分)1本段文字从_、_和_ 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郊外之蛇的奇异。(1.5分)2本段段意是:_。(1分)3文中是怎样描写异蛇之毒的?(用原文回答)_。(1分)4太医为什么“以王命聚之”?(用原文回答)_。(1分)5异蛇如此凶毒可怕,可永州人为什么还“争奔走焉”?(用原文回答)_.这说明了什么?_。(1.5分)6解释下列加黑的词。(1分)(1)可以已大风( )(2)腊之以为饵( )7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交代捕蛇的缘由,为后文作铺垫。B说明捕蛇的危险,有利于表现中心。C突出毒蛇的功能,为后文埋下伏笔。D突出毒蛇对永州人生活的影响,为“捕蛇者”的陈述设置了具体的环境。五、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8分)1这段文字选自柳宗元所著_“余”是指_。(1分)2作者由“疑”到“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_。(2分)3文中写作者曾经对一种社会现实表示怀疑,哪一句话概括这一现实?答:_。(2分)4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_。作者发出概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