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三、四复习.doc_第1页
八年级上三、四复习.doc_第2页
八年级上三、四复习.doc_第3页
八年级上三、四复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官中学“双自主”学案课题第三单元复习课型复习课学科语文审核人主备人张明丽年级八班级使用人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2、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学 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学习难点】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学 法指 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习过程知识链接(温故知新):说明文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1、说明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递进式。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包括由个别到一般、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原因到结果)、空间顺序(包括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左到右等)3、说明方法:(1)举例子: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2)作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3)打比方: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4)列数字: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准确了解说明对象。(5)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下定义:归纳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7)分类别:使文章条理更清楚。(8)列图表:直观有条理地展示说明对象的特点。(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解释说明,使说明通俗易懂。自主学习:(一)中国石拱桥第六段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它的特征是_。2文中加粗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答:_3 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举例说明。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5从表达方式看,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还用了_和_。(二)苏州园林第五段1第句中“着眼在画意”的意思是( )A.重视图画的意味B.从图画的意境上考虑C.观察画面的意趣D.把眼光放在表现一定的情调上2、文中的“寂寞”,原意是“孤单冷清”,这里是_之意。3、对“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是议论,点出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B.是说明,告诉这样设计的艺术目的C.是叙述,表明这样设计的艺术感受D.是描写,体现这样设计的艺术魅力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5对文中“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讲究花草树木的高大挺拔,较少雷同 B讲究花草树木的整齐划一,讲究对称C讲究花草树木的富丽堂皇,色彩斑斓 D讲究花草树木的求其自然,各尽其妙6请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代替“不感到寂寞”。(要求通顺且保持原意)合作探究:(三)课外(一)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2006沈阳)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的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1、 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3分) 2、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3分) 3、选文第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2分) 4、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请从“节约”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4分) 拓展延伸:阅读“难缠”的超级细菌一文(2009年江苏常州卷) 超级细菌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耐药性细菌。比如臭名昭著的MRSA,大多数的抗生素都奈何它不得。仅在英国,每年就有l0万人在接受治疗时被感染。 就在“难缠”的MRSA肆虐之际,一种能够抵抗目前所有抗生素的金黄葡萄球菌“横空出世”,它能够通过伤口甚至皮肤接触传染,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在过去的超级细菌面前,人们还一直留有最后的“杀手锏”万古霉素。但该药毒性大,发现后很快就被打入冷宫。只是当其他抗生素都无能为力时,万古霉素才会“披挂上阵”。但最新发现的耐万古霉素金黄葡萄球菌却不怕它,这种超级细菌更加“难缠”,简直有“金刚不坏之身”。事实上,超级细菌的出现完全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早已不是新闻。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青霉素后,抗生素便成了对抗细菌感染的最有效武器。但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使得体内的有益菌群被杀死,导致体内茵群失调,耐药菌乘虚而入。更可悲的是,由于很多抗生素能促进动物生长,人们杀鸡取卵般地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抗生素投入使用仅几十年,很多细菌就对它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例如,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竟达l00。 今天,科学家既在反思人类自身的错误,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打败超级细菌的方法。首先,祛除诱因。超级细菌“所向披靡”,是因为穿上了强大的“马甲”生物膜。生物膜感染的诱因大致可分两类:机体内的病理异常,如支气管扩张;人体内的人工置留物,如人工瓣膜。因此,通过改变生物医学材料的质地,可以减少致病微生物的粘附,减少形成生物膜的可能。其次,对刚形成的生物膜,科学家建议在其形成初期便予以打击;对已经形成稳定状态的生物膜,现在尚无特别有效之法,主要仍是使用大剂量及渗透性强的抗菌药物加以防御。第三,人们还通过破坏生物膜结构达到打败超级细菌的目的。此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还将从产生膜成分的基因入手,直接改变生物膜成分的合成,彻底消除生物膜。 (根据科学世界)2009年第5期谭玉龙所撰超级细菌不怕抗生素改写)1为什么说超级细菌“难缠”?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2分)答: 2请说出第段中加点词语“大多数”的表达作用。(2分)答: 3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