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春节和圣诞.doc_第1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春节和圣诞.doc_第2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春节和圣诞.doc_第3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春节和圣诞.doc_第4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春节和圣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粒粓粓粓粓粒皜矚粒粒粒睈矚,法国人除了饮酒作乐以外,还必须把家中剩下的最后一滴酒喝尽。据说如果酒有剩余,来年就要交厄运,所以,他们宁可喝个酩酊大醉,也要以此迎来新一年好日子。法国人把元旦这一天的天气,看作是新一年的年景:如果刮南风,意味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一切顺利;如果刮西风,预示着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如果刮南风,则代表水果将高产。德国:德国的除夕之夜,男人们聚在一起喝酒打牌,快到夜里十二点时,大家都都站到桌椅上,待钟声响起他们就一个个往下跳。他们说,这是跳进新年。接着又扔棍子,表示辞别旧岁。新年这天,他们要举行传统的爬树比赛。赛场上设有十几株高达数丈的秃树,小伙子们奋勇争先爬到树项,优胜者可获得奖品,此外,德国人多在新年那天组成乐队,上街游行演奏,欢庆新一年的到来。葡萄牙:葡萄牙的斗牛之风盛行。在每年元旦前后十天,是斗牛的高潮时期。成千上万的人潮水般的涌向市镇斗牛场,观看斗牛士的精彩表演。4、同学们,看了这么多过新年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5、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感受。6、教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新年习俗?你是怎么知道的?(1)说一说。(2)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新年习俗写下来。、(通过补充介绍,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通过学生说,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四)、课外活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多吗?回家后你想把我们今天学到的有趣的东西告诉谁呢?很好,回去讲给他们听一听吧,并告诉他们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通过活动,达到了复习本课知识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进了学生与家人的感情)。四、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1、课件不宜太长,应简短些,可以是一段影视作品截取,也可以是动画加上声音介绍。2、使用课件,既烘托气氛,又激起学生的兴趣,可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五,对本课时教学的建议:1、教师在上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以充实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2、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环节:介绍不同国家和民族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气候特点的元旦及介绍不周国家和民族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年习俗。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注意让学生畅所欲言,让他们道出除课文之外有哪些多彩的元旦,还有哪些有趣的新年习俗,并就这些情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情况,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和悠久,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介绍“年”的传说和介绍过年习俗(如贴年画、舞龙灯、踩高跷等)的多媒体课件,准备“福”字和春联、窗花、中国结等有关过年的实物。学生: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是实物,如年画等。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1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四年级时我们学过的我们的民风民俗这一课吗?里面介绍了“春节的来历”,你能讲一讲吗?2学生自由发言。(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过渡自然,水到渠成。)(二)漫话春节1、教师: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里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你们在春节里通常做什么?2、学生自由说说3、教师借助课示讲“年”的传说,告诉学生“守岁”的习俗就是由这个传统演变而来的。4、你在课前搜集到哪些有关春节的传说?(通过教师引导和课件的帮助,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三)了解各地与“春节”有关的习俗1、教师:春节前后持续的时间达一个多月,请看一些地方与春节有关的习俗。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与春节有关的习俗。(1)喝腊八粥。(2)守岁。(3)元宵节(4)吃饺子(5)开封大年三十上贴门旗儿。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过春节的习俗呢?4、请学生说一说,还可出示自己搜集的图片或物品。(四)春节习俗遍览1、教师播放一些有关各地过春节的画面。如贴年画、换门神、写春联、请“福”字、耍狮子、舞龙灯等。2、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教师出示物品,“福”字、春联、窗花、中国结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由书本到课外,由看画面到看实物,学生开阔了眼界,接触越来越近,越来越多,他们已沉浸在浓浓的年文化中)。(五)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1、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地方的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过春节,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呢?2、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他们会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六)议一议1、现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对过年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进行了改革,新年期间只准许在划定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对此,你持什么意见呢?2、小组内讨论3、小组推选代表作总结发言(让学生说出对实际问题的看法,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七)了解中国人在国外过春节和外国人在中国过春节的情景。1、教师:是啊,我们过春节非常高兴。可大家想到了吗,由于工作、学习等需要,许多中国人在国外没法回家过春节。他们在国外是怎样过春节的呢?2、学生看在旧金山过春节。3、教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呢?4、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5、看书上第101页的新闻链接。6、教师小结:中国人走向世界,也把春节带到了世界各地。无论身在何方,他们都有着深深的春节情。(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了春节对世界的影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八)、演一演1、教师:随着我国日益开放,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工作,他们也非常喜欢过春节。假如请你邀请一位外国小朋友以及他的家人一起到你家过年,吃年夜饭,你将怎样让他们体验一回中国人的春节呢?请给大家演一演。2、选演员,演一演。3、请“外国人“谈谈自己的感受。4、请“中国人“说说为什么要那样招待他。(学生通过表演,既运用了春节的有关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1、本节课使用的课件较多,制作要力求简洁、讲求实效,避免长、乱。2、要让学生说出通过课件明白了什么,促使他们思考,不能只停留在“看课件”、“听课件”的层面上。五、对本课教学的简短提示和建议这一节课主要包括两个环节:春节前后的三大习俗与介绍中国人在国外过春节和外国人在中国过春节的情景。对第一环节,教师除对课文介绍的三大习俗重点说明外,应密切结合学生当地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情回味自己家乡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对第二环节,应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可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表演请外国小朋友到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境。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树和圣诞节的故事等,让学生明白尽管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过着不同的节日,不周的节日里有不同的习俗,但它们却蕴含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祝福、关心、团圆、美好的愿望等等,这是人类共同的人性追求。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介绍外国人过圣诞节情景的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圣诞节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在西方国家,有一个节日非常重要,就像春节对于我们一样,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由春节引入圣诞节,易于过渡。)(二)、了解圣诞节1、教师: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2、让学生讲一讲圣诞节的来历。3、教师:你知道外国的小朋友是怎么过圣诞节的吗?教师用课件展示外国人过圣诞节的情景。4、当看到圣诞老人时,教师让画面停下。提问:这是谁呢?5、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你知道他的有关故事吗?讲给我们听一听。6、学生讲一讲圣诞老人的故事。7、教师:圣诞老人总是圣诞节里最受欢迎的人物。你在哪儿见过吗?你知道他的到来是什么意思吗?8、学生畅所欲言。9、继续放课件,当看到圣诞树时,教师让画面停下,提问:你认识这是什么吗?你在哪儿见过吗?10、学生回答。11、你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事吗?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12、学生讲故事,教师可补充故事。(教师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是如何过圣诞节的,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圣诞老人、圣诞树,浑然一体)。13、书上有一则新闻,哪位同学给播报一下?14、你听了这则新闻,懂得了什么?(三)、圣诞节的故事1、教师:假如你是一位外国小朋友,你过圣诞节有什么心愿呢?你想得到什么礼物呢?教师:每位小朋友都希望获得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这里也有几位小朋友在讨论他们的礼物呢?2、学生自读看不见的礼物。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4、同学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班级交流。5、教师: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尽管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过着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节日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但是却蕴涵着人们共同的习愿,那是什么呢?6、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7、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春节、圣诞节都蕴涵着祝福、关心、团圆、美好的愿望等,这是人类共同的人性追求。(四)、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2、回去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四、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在制作课件时,要考虑到较全面介绍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情景,要丰富些,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圣诞节。在使用课件时,要随情景展现认识圣诞老人、圣诞树,教师要精心操作。五、对本课时教学的提示和建议1、本环节内容较多,教师应与当前我国一些人时兴过“洋节”结合起来,这样便于让学生从身边事物了解圣诞节。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讲内容的内涵,不要仅仅停留在机械地讲故事这个层面上。第四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这些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不同的生活习俗,让学生懂得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不同的生活习惯的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的生活习俗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各个国家和民族在节日习俗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其它日常生活习惯方面怎样呢?让我们去看一看。(二)了解不同的进餐习惯1、学生自读课本上不同的进餐习惯。2、看了这些,你懂得了什么?3、教师用课件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埃及人煮饭一般是先放4碗水和4汤匙植物油和盐放在锅中煮沸,再放入淘洗过的大米,旺火煮开后用文火烧。法国女子社会地位较高。同她们握手时,一定要等其先伸手,她们可戴着手套,而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无论在何处,男士都要让女士先行。敬献“哈达“是藏族人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伸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4、学生畅谈感受(由书本到拓展、补充,让学生深入认识到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存在着许多的差异)。5、你知道哪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活习俗?你是怎么知道的?6、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7、教师:你们看,这些差异是不是挺有趣的?你有什么感受吗?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不同的生活习俗呢?8、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班级交流。(三)、去美国小朋友家中过圣诞节。1、教师:瞧,一位美国小朋友邀请你去他家过圣诞节。俗话说:入乡随俗。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好客人呢?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3、教师:哪几个同学来演一演去“美国小朋友家中过圣诞节”?4、选演员,演一演。5、请“主人”评价一下“客人”,请“客人”谈谈在美国小朋友家中过圣诞节的体会。(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了所学知识,收获了快乐,一举多得)。(四)总结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而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对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四、对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1、在制作本课时的课件时,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往往体现出生活习俗的不同。2、在使用课件时,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重要的地方可以“暂停”。五、对本课时教学的建议:1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资料。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美国小朋友家过圣诞节,认识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文化千姿百态,但中外节日的内涵是相通的。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1、本课内容极为丰富,用四课时教学,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能力匹配。第一课时教学“新年万花筒”,第二课时教学“春节前后”,第三课时教学“快乐的圣诞节”,第四课时教学“我们互相尊重”,最终达成本课教学目标。2、教师要将不同国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