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交通发展三十年.doc_第1页
罗平交通发展三十年.doc_第2页
罗平交通发展三十年.doc_第3页
罗平交通发展三十年.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平交通发展三十年罗平县交通局 张鸿昌“出无路,行无车;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是30年前罗平公路的真实写照,由于路不通,导致信息闭塞,观念落后,丰富的旅游、矿产、生物、水能资源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改变这一现状,罗平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以工代赈”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拉开了公路建设的帷幕,在“以工代赈”大修公路的三年时间里,新建和改建公路439.67公里。从1986年冬开始,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进行修建村社公路,着力改善山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开启了村社公路建设的新篇章,“先修路、后致富,修好路、快致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整个“七五”期间,全县共新建和改建县乡公路821公里,“八五”期间,全县广大人民大打交通建设攻坚战,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46公里。“九五”期间,罗平县委、政府将目光锁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上,围绕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开始了“抢抓机遇求突破,浓墨重彩绘宏图”的艰苦实践,1999年,板羊、新九油路的相继建成通车,实现了罗平旅游环线的油路闭合。 “十五”期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罗平再次迎来了交通发展机遇,为着力打造“通县公路高等级化、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内外连通网络化”的目标,县委、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交通事业发展的决定和罗平县“十五”期间公路建设实施意见,举全县之人力、物力、财力大干特干交通建设,十五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顺利实施了国道324线罗平段、黄罗公路,以及钻天坡至富乐、板桥至旧屋基、头道口子至钟山、芭焦箐至八大河、煤家碑至小马街、法郎至白马田、干河至老厂等9条287.68公里公路主骨架网络建设,7个乡镇告别了过去“晴天灰,雨天泥”的通路历史,公路主骨架网络中的218.44公里砂石路面退出了历史舞台;完成了58条194.19公里乡村砼(弹石)路和220条506.4公里村社公路建设任务,新增通水泥(弹石)路行政村56个、通公路自然村160个,解决了农村12.55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在资金筹措上富有特色,五年共向上协调争取补助资金8339万元,办理使用银行贷款7900万元,干部职工捐资和社会各界捐助2170万元,群众自愿集资投劳近5290万元,整合使用煤炭、电力企业资金和扶贫、土地开发整理资金2826万元,整个“十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0.4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完成投资总和的16倍。 “十一五”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黄金时期,也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快速发展期,为使交通发展水平总体上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县委、政府围绕“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紧密”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目标,着力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建设、养护和运输市场体系,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两年来,新、改建农村公路422.8公里。我县坚持公路、水路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库区水运资源优势,投资1910万元,建成万峰湖库区码头5个,港点8个,实现了我县水运设施零的突破,开启了我县水路运输发展的新纪元,水运成为了我县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全县旅游事业发展、库区移民经济发展、保障库区水上运输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快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桥梁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投资1470余万元,全长349.95米的南盘江大桥,于1999年7月建成通车,2003年2月,投资290万元,建成全长1183米的岔江大桥,开创了由我县独立负责修建大型桥梁的先河,标志着我县桥梁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改革开放30年来,全县共新建和改建公路交通桥31座/1599.19米,其中:大桥4座/566.72米,中桥8座/448.21米,小桥18座/284.26米;修建人马驿道桥6座/177.1米。到“十五”期末,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水路运输为补的立体式交通运输发展格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显著改善,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全县道路客货运输车辆由1978年的11辆发展到2007年的3268辆,客运量由1978年的13.05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325.8万人,客运周转量由1978年的208.81万人公里发展到2007年的26067万人公里;货运量由1978年的0.88万吨发展到2007年的223.8万吨,货运周转量由1978年的85.2万吨公里发展到2007年的29854万吨公里。拥有旅游客船5艘,年完成客运量2.8万人,客运周转量72.8万人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568公里,比1978年增加1903公里,增长286%,平均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由以前的17.2公里变为现在的85.4公里。其中:国道55.5公里,省道63.7公里,县道344公里,乡道983.1公里,村道1121.7公里。全县12个乡镇全部通了油路、水泥(弹石)路,158个行政村已通油路、水泥(弹石)路96个,1235个自然村已通公路1110个,乡镇、行政村通油路、水泥(弹石)路率和自然村通公路率分别为100%、60.8%、和89.9%。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辐射中心,国、省道为依托,县乡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旅游景区环线闭合,地方公路纵横交错,南北公路协调发展,公路、铁路、水路相互匹配、互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经过30年的不断跨越发展,罗平公路建设从“七五”、“八五”重点解决“瓶颈”制约阶段,步入“九五”、“十五”时期的“大跨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