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东市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 要当前土地整治已由微观的土地利用逐渐转向宏观的生态效应,通过土地整治活动,可以保证生态用地数量和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本研究重在探讨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构建丹东市“银杏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并以土地整治为契机,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下载 关键词土地整治 生态环境 丹东 生态环境优先是社会发展要求之一,新时期的土地整治已由微观的土地利用逐渐转向宏观的生态效应,整治的重点逐渐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 丹东市在辽宁省区域开发总体格局中跨涉重点和限制开发区,市域中北部为全省东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战略性饮用清洁水的水源地,同时又是自然保护区的集中区域和矿产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矿山治理和生态恢复压力大;南部沿海平原地区是全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的东部节点,也是全市的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土地生态建设任务艰巨。 一、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1.土地整治的正面生态环境效益 通过综合整治农用地及其间的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可以提高丹东市耕地质量,提高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耕地的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及生态景观等功能。 通过复垦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或自然灾害损毁等原因造成破坏、废弃的工矿废弃地,可以恢复丹东市此类土地的生产、生态和景观功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将荒草地开发为耕地、园地或林地,可以改良土壤条件,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改善地表景观。 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以促进全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补充和预留生态用地。运用生态理念优化丹东市镇村体系空间布局,可以防灾避灾,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 2.土地整治的负面生态环境影响 (1)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治的许多重要工程如水利水电工程、农田灌溉工程等往往改变丹东市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从而改变水文结构;对坑塘水面的整理开发会缩小水面面积,可能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破坏区域生态景观的完整性;扩大耕地、园地灌溉面积,增加耕地及植树种草的土地整治活动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 (2)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改良土壤、使用农膜、喷施农药化肥、灌溉等提高耕地产能的手段,会使丹东市耕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过程受到破坏,导致土壤肥力急剧下降。 此外,土地平整期裸露的土壤表面可能会受风蚀影响;重型机械的碾压和挖填会破坏表土熟化层,造成土壤板结;工矿废弃地复垦如使用污染的客土可能引起耕地二次污染;灾害地复垦可能引起抗灾害能力的减弱;建设施工破坏地复垦可能引起土地的污染,从而降低土地的生产力,阻碍农业的发展。 (3)对大气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 由于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引起下垫面物理性质的改变,如地表反射率、粗糙度、植被叶面积以及植被覆盖比例等,从而引起温度、湿度、风速以及降水发生变化,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导致丹东市区域气候的局部变化。 (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如果对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当,可能导致生物群落生境的破碎化和岛屿化;对丹东市水面、荒草地、滩涂、沙地、裸地等自然保留地的盲目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得自然群落的发展演替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耕地面积在区域内的比重升高,原生多样性植被逐步为单一的农业作物替代,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会有所增加。 二、生态环境优先的土地整治布局 在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丹东市耕地、林地、草地,以及河湖水体、地表结构等绿色空间特征,按照生态优先的土地整治要求,构建丹东市的“银杏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 银杏树是丹东的市树。丹东人民的喜爱和栽培,使丹东成为亚洲拥有百年以上银杏树最多的城市。从地图上看,丹东市域沿鸭绿江和黄海岸线向内陆呈扇形延展,形如一枚翠绿的银杏叶片。 构建“银杏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就是要培育叶绿体丰富的生态基质叶肉、加强以生态廊道为叶脉的养分输送功能、充分吸收生态斑块对叶片的天然滋润,通过光合作用,使“银杏叶”焕发健康持久的绿色活力。 1.生态基质 指主要分布于丹东市中部、北部的林业发展区和中部、南部的基本农田集中区。通过构建具有多孔和透水性的绿色空间基质,可以提高丹东市生态景观异质性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为生物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和生境。 (1)林业发展区 林业发展区由林地和用于造林的部分自然保留地和部分滩涂等组成,面积984620公顷。采用人工补植和分区段封山育林等方法,在中部、北部山地丘陵地区加强次生林和灌木林为主的山地生态林建设,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主,并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公益林和经济林建设区。 (2)基本农田集中区 基本农田集中区由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较高、优质耕地所占比例较大的5片基本农田集中区组成,共98309公顷。对基本农田集中区优先投入土地整理资金,对区内的基本农田实行重点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农田集中区域围绕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农田配套设施的完善,构建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基本农田;稳定种植面积,强化土壤培肥,全面提升耕地质量;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严禁安排城镇和大中型工矿的新增非农建设,打造丹东市优质稻米、精品蔬菜等生产基地。 2.生态廊道 指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三网”具有物质运输、生物迁移、美学视角等功能,作为连接斑块的线状廊道,与城镇组团间的生态隔离带、城市道路街区绿化充分整合衔接,形成覆盖丹东市全境的致密型生态网络,从而提高景观连通性,减小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生态斑块 指鸭绿江口湿地、白石砬子、凤凰山、大孤山、天桥沟、五龙山、青山沟、天华山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丰水库、铁甲水库、土门子水库等生态核心区域。这些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涵养、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成为丹东市最珍贵的生态斑块。 区内土地整治应以保护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为主,按照保护优先、突出重点、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自然及人文景观保护规划和有关要求,注重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重点保护水丰、铁甲、土门子等水库水源地,建设水源涵养林,在水库坡岸种植灌木为主的防护草,防止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充分发挥丹东市54座水库的泄洪、调蓄水量、调节气候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使之成为“银杏叶”上的晶莹露珠。 三、结论 丹东市通过土地整治活动,可以保证生态用地数量和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但是如果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过程中只注重发掘土地潜力,实现耕地占补数量平衡目标和经济效益,而不充分考虑生态效应,则可能会引发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农业污染、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不利结果。构建丹东市“银杏叶”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可以尽量减轻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以土地整治为契机,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 参考文献: 郧文聚,宇振荣.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27(4) 王秀茹,韩 兴.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11(3) 魏秀菊,胡振琪. 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行业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民爆利润稳定增长西部地区景气依旧122mb
- 湖南省湘一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初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总结模版
- 六年级家长会英语老师发言稿模版
- 临终关怀及护理实务体系
- 湿疣的临床护理
- 36.《海底世界》课件
- 江苏省邗江实验学校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短视频营销和直播带货
- 氧气应急处置卡
- YX51-380-760型金属屋面板专项施工方案(32页)
- sql优化-oracle数据库ppt课件
- 肾癌-诊疗ppt
- 土地模板-市场比较法
- 附5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表
-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 华为产品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模板
- 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考试题库单选50道,多选20道,判断30道.doc
- MPOR涂层测厚仪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