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比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的自然审美情趣摘要:陶渊明与华兹华斯为中西方自然诗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生长在不同的国度,所处年代也相差千年,但他们都充满了自然之爱。前者代表和象征了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雅淡优美的至高情趣;后者代表和象征了博大无私的爱。在自然诗中,前者抒发物我齐一的超脱闲情,率真自然,达到了“无我之境”;后者在与自然的激情互动中洋溢着纯真的爱的气息,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他们的诗歌创作反映出了中西方自然诗中自然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关键词:田园; 自然; 陶渊明; 华兹华斯引言: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却都在各自的诗歌传统中,开创了山水田园诗主题,表达了在自然中获取自由的理想陶渊明与华兹华斯为中西方自然诗人的典型代表。他们虽然生长在不同的国度,生活年代也相差千年,但无论在诗歌创作上,还是在人生价值、人格理想上都追求回归自然的境界。一个似菊花般淡雅率真,一个似玫瑰样浪漫纯真。二者在自然审美意识上,同中有异。一个在“无我之境”中追求与自然物我齐一的超脱与闲情;一个在“有我之境”中追求与自然互动中的激情与浪漫。1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人格理想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一个正如他所喜欢的菊花那样淡雅超脱,代表和象征了中国文人所追求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和雅淡优美的至高情趣;一个却似玫瑰的浓烈浪漫,代表和象征了博大无私的爱。 陶渊明一生三次出仕,最终归隐。他厌恶官场,接触的主要是那些田夫野老。他身处乱世,一生与贫穷、疾病、寂寞相伴,再加上亲人的去世、理想的幻灭,这些都给他带来痛苦。但他却有一颗超脱自由的心灵,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有着高于常人的理想境界,因为“心远”,所以“地自偏”,在菊花、酒、诗的天地中化解痛苦,得到解脱。陶渊明乃“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给人以真实、真情之感,不避俗却更显不俗。 华兹华斯的人生与陶渊明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生长在英格兰西部湖区,和陶渊明“性本爱丘山”一样,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在自然美景的熏陶中长大,这正是二者都能成为自然诗人的前提条件。同陶渊明厌恶官场、仕途受挫一样,华兹华斯也遭遇了政治理想的破灭。“九月大屠杀”以及法国对奥地利、英国的宣战使他对自由解放、和平博爱的期望破灭了。在离开法国时,他舍弃了心爱的人,再加上丧母丧父,这些都给他的心灵蒙上了阴影。陶渊明回归山林,他则归隐湖畔。与陶渊明的穷困相反,华兹华斯一生富足,还有妹妹多萝西的体贴照料。他不用像陶渊明那样为生计所累,不像陶渊明那样与下层人民“披草共来往”。而这正是造成他们审美意识差异性的原因之一。2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自然审美意识1.创作风格上的浪漫主义和自然而为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都主张使用自然的语言来写诗。但华兹华斯的重点在叙事,他继承了有机整一论的传统,在一个平凡完整的事件的叙述中发现深刻的道理、抒发崇高的情感。他的作品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从华兹华兹的诗歌中。不仅可以看到他对人民疾苦生活的反映更可以感受他诗歌中清新的浪漫气息。他把一些民谣、歌谣的因素融入诗中,不拘韵律,去掉浮华伪饰的词藻,用纯朴的、散文化的语言表达纯真的感情,真正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给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这与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陶渊明诗歌中的批判世俗的风格是有很大区别的。陶渊明似乎无意写诗,所以他的语言平淡自然,不刻意安排,不雕饰,有的读来似农家语,一切出于自然。更重要的是他诗中情感的自然性,“陶诗的自然,是性情的自然,是生活的自然,是生命的自然。”2. 自然主体性之“自己的自然”与“自然的自然 ”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在自然审美意识上的差异性表现在:前者在自然审美过程中,把人作为审美主体,把自然物作为审美客体来看待。主体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深入开掘人的内心世界。主体从客体中汲取激情和力量,获得启示;在主客体浪漫的激情互动与交流中,让情感自然的流露。而陶渊明在自然审美的过程中,主体之“我”与客体自然之“物”相融相合相归,人与自然难分彼此、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物我齐一,抒发一种超脱的闲情。 在陶渊明的归鸟和华兹华斯的致杜鹃中,都是借鸟儿来抒发摆脱束缚、重获自由、回归大自然的欢快心情。两首诗都有大量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在节奏上都是欢快的,前者充满轻松舒畅的韵律和情趣,后者充满积极的浪漫气息;语言也都朴素自然、不饰雕琢、简洁明快。陶渊明借归鸟的去林、见林、相林、止林来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在形式和风格上继承了诗经四言诗的自然传统,继承了“庄周化蝶”的传统。通过写鸟的自由自在,回归山林,将诗人的性情、神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洒脱自由的情趣都跃然纸上。诗人完全地超然物外,与鸟儿难分彼此,完全融人自然、化归自然。华兹华斯在致杜鹃中把“我”作为主体,杜鹃作为客体,在主体在与客体的互相交流中汲取力量。诗人充分发挥想象,从杜鹃的身影与歌声中得到许多感受,再把这些感受上升为抽象的概念:神秘、希望和爱。对于“我”来说,杜鹃是精灵、神秘、传奇,甚至是“我”日夜寻找的过去,是精神的归宿与家园。在这一过程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与爱的向往,对逝去的美好年华的追忆,对春天的热爱,充满了浪漫的激情。华兹华斯反对把人性归于自然,反对拟人化,而陶渊明继承了我国诗歌的传统,用比兴,把观念具象化,达到意与象的完美结合。鸟儿的心理与动作表达的是诗人的志趣,达到一种物我同一、形神并貌的“无我之境”,表现出一种超脱的闲情。而在华兹华斯那里,是“我”的想象让杜鹃有了生命力和人性,物我是分离的。从总体上来看,“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主体的消解,让陶渊明本人就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中他得到了心灵的自在安宁。华兹华斯对自然的主动性更强,对身外事的关注也更多;二者都在自然与自然诗中构建着自己心中美好和谐的理想社会,都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和复古主义倾向。前者“不以诗为诗”,后者对诗歌的创作和理论探讨是有明确意识的;前者表现出生命的自然,后者表现出生存的自然;前者达到自然的境界,后者具有自然的精神。3.语言风格的“直率深刻”与“委婉微妙” 在语言风格上,“中国的自然诗和西方的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华兹华斯直接的抒发感受思考、揭示心灵,把激越而强烈的情感思绪主动地转移投注到自然中去;陶渊明则是通过隐喻和象征等手法,含蓄委婉的让平淡而意味深远的情感与自然相互渗透。4.创作主题上的热爱和同情陶渊明的田园诗归田园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也深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华兹华斯诗人的作品丁登寺旁中写道“因为时的自然,就是我的一切。我那时的心境,难以说明。嚣喧的瀑布,像激情萦绕在心。巨石、高山、幽深阴暗的丛林,它们的色和形,都曾经使我倾心;一种爱和感情,不需要用思想赋予它们。深奥的魅力,也无需增添。不凭借视觉直观的情趣”也表达了他从自然美中感受的欢乐之情。同时华兹华斯也生动地记载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在作品中。生动而富有同情地描写了一个孤寂的农村姑娘在田里辛勤劳动的情景,在寂寞的山道边吃着讨来的干粮的老乞丐,老牧民,风雪之夜提着灯笼走过荒原迎接劳动回来的母亲的小女孩及流浪在城市的农村妇女苏珊,被遗弃的农村姑娘罗斯等等一系列形象都生动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工厂林立,农村凋零的英国社会的一个侧面,表达了现实世界对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同情。3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现实意义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相隔一千多年,但他们都是如此热爱自然,都视自然为纯洁美好事物的来源,都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的怀抱以寻求人生的真谛,从而使自己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尽管他们自然观的背后连接着不同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形态,他们的旨趣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思想中未免有着某种消极的因素,但他们对自然、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们对人的世界的逃避以及回归自然的倾向无不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异化趋势。陶渊明与华滋华斯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自然才是人类真正的家园,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一点对陷入精神困惑、迷失的人类无疑是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语:英国湖畔派诗人和两晋文人的自然观由于其文化与历史背景的差异而表现出各自的民族特性。来自于不同文化体系的民族文学,在同一问题上的分歧产生于不同走向的思维方式。值得强调的是,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不存在高低差异的问题。事实上,代表民族特色的审美价值取向,能够表现出民族文学最高水平的文学作品,都是值得我们仰慕称赞的。在丰富辽阔的世界文学舞台上,两种来自不同文化的自然理念都闪耀着夺目光辉。参考文献:1周雍雍.试论陶渊明诗歌与西方“湖畔诗人”诗歌的异同.杭州:浙扛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3.2罗欣.忘我的解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一》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平安银行青岛市崂山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贵阳市观山湖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招商银行淄博市周村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兴业银行株洲市天元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导游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农发行临沧市云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浦发银行太原市杏花岭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广发银行徐州市泉山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强化训练-公务员考试《常识》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 陪诊服务培训课件模板
- 严禁管制刀具进校园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国庆、中秋双节前安全排查记录
- 八年级上学期轴对称练习题
- 双姿培训课件
- GB/Z 41082.2-2023轮椅车第2部分:按GB/Z 18029.5测得的尺寸、质量和操作空间的典型值和推荐限制值
- 实施项目经理岗位的工作职责描述
- 中频操作评分标准
- 生活中的理财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暨南大学
-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