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期末语文试题(脑不忘).doc_第1页
北京四中期末语文试题(脑不忘).doc_第2页
北京四中期末语文试题(脑不忘).doc_第3页
北京四中期末语文试题(脑不忘).doc_第4页
北京四中期末语文试题(脑不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不忘NO.1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1对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北京四中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6分) 1请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5分) ( ) ( ) ( ) ( ) ( ) 慰藉 押解 追溯 炫耀 面面相觑 ( )( ) ( )( ) ( ) 弓弩 昵称 机械 忖量 摇曳生姿 2. 请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5分) yn gi chng yn hu ( )育 气( ) 驰( ) 屋( ) 出神入( ) hu j n cng hun 污( ) 社( ) 油( ) ( )桑 变( )无常( )3以下句中加红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现在,各地祭拜伏羲、黄帝等“公祭热”愈演愈烈,而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先烈们却遭到“冷遇”。一位网民质问:“庙越修越豪华,而烈士陵园却满目疮痍,这会刺伤多少人的心?”B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把富民作为党支部的第一要务,他带领党员们处心积虑地搭建致富平台,寻求致富门路,帮助群众走上致富之路。C有的同学喜欢为自己的作文加一个题记,可如果这个题记并不精彩,甚至与文章内容不一致的话,他们就真是弄巧成拙了。D百衲本二十四史是由国学大师张元济主持校勘的,因其选用的宋元善本本身残缺不全,要靠多个版本相互参校、补缀而成,有如僧侣的“百衲衣”,故得名;此版二十四史,花了18年才功败垂成。( )4. 以下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句中所写的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B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南宋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们并称为“苏辛”;婉约派词人中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 C我国的戏曲,大多数都是运用曲、白、科(介)等表现手段来塑造人物、表演故事的。D我国具有较完整形态的小说样式,是唐代出现的唐传奇;小说的成熟标志是宋元时期的“话本”;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的问世则将我国古代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顶峰。(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作为北京人艺的领军人物,任鸣让北京人艺的首都剧场真正成了好戏连台的一年。B高科技产品日益增多,一方面这些产品促使了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C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D为了阿凡达的上映,许多电影院更新了设备以满足其基本放映需求,这一行为本身就推动了电影科技的发展。二、课内文言文(14分)( )6下列加红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磅礴(png b) 埋怨(mi) 潜力(qin) 姹紫嫣红(ch)B青苔(ti) 绯闻(fi) 遨游(o) 断井残垣(hun)C敷衍(f yn) 半晌(shng) 灵帏(wi) 卖官鬻爵(y)D缱绻(qin qun) 顷刻(qng) 蘸水(zhn) 前合后偃(yn) 7下列句中加红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 )(2)( )(4分)(1)A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表明) B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 (乖巧) C计有若今之异者 (料想) D踏草怕泥新绣袜 (玷污) (2)A才得备众花之一种 (准备) B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匹敌) C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借助) D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充满) 8下列句中加红字与例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以 例句: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 ( )(2分) 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 B予甚以为不然C惟以药载本草 D寺僧耕之以植桑麦 (2)之 例句: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 ( )(2分) 皆彼土之尤杰者 B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C谓之门园子 D秋时立契买之( )9. 下列各句中加红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A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B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C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D至春见花乃归其直( )10. 以下各项中,加红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B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 然未闻有以名著者C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 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D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3、 请根据课文原文填空(20分)11. _,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12. 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13. 千岩万转路不定,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4. 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5. 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16. 人生如梦,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7.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关汉卿窦娥冤)18. 红酥手,黄縢酒,_。(陆游钗头凤)19.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_。(汤显祖牡丹亭)20. _,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21. 王昌龄善于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比如从军行中,表现将士英勇善战、捷报频传的诗句是,_。22. 声声慢以叠字闻名,除却开篇14个叠字之外,词作中,一句更是将叠字运用得自然天成。23.琵琶行中表现作者与琵琶女同命相怜的诗句是:,_。2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描绘了赤壁之下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景象。4、 写作(50分) 人生总在行走。行走的方式不同,可疾驰,可漫步;行走的目标各异,可能在周边,可能在远方;有的人行走在空间里,有的人行走在时间的维度上。你经历过、或者又期待着怎样的行走呢?请以“行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课外文言文阅读(17分)请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25-30题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栗。 后汉书董宣传注: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下文又称“主”。苍头:奴仆。骖(cn)乘:在车右边陪乘。帝:即汉光武帝。黄门:指太监。文叔:刘秀的字。班:分发。( )25. 请选出下列加红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及主出行:到 B大言数主之失:计算C而纵奴杀人:放纵 D宣悉以班诸吏:全部( )26. 下列各项中加红字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2分)例: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A妆成每被秋娘妒 B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2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红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1)因匿主家 (2)宣悉以班诸吏 因格杀之 即以头击楹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28下列语句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1)藏亡匿死 (2) 使宣叩头谢主A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让董宣向皇上叩头谢恩B躲藏逃跑几乎致死 让董宣向公主叩头谢恩C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让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D躲藏逃跑几乎致死 让董宣向皇上叩头谢罪( )29“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2分)A现在你作为天子,威力还不能发出一个命令吗?B现在你作为天子,威力还不能使一个命令执行吗?C现在你作为天子,威力还不能施及一个县令吗?D现在你作为天子,威力还不能使县令执行吗?( )3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公主车马,列举公主过失,并当场打死了杀人犯。B公主向皇帝告状,皇帝大怒,欲棰杀董宣。生死关头,董宣没有畏惧,阐明严格执法才能治国之理。C董宣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的刚毅之举令皇帝动容,最终皇帝决定释放董宣并赐钱给他。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在其未作皇帝时曾施予他的恩德,并为她出气。31.用“/”为下边的文言语段断句。(5分)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餗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绝云。注:邵餗:宋代著名书法家。5、 诗词鉴赏(17分)阅读下面两节戏曲选段,然后回答32、33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西厢记节选注:王实甫的西厢记展现了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克服重重困阻,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以上节选的内容表现了莺莺送别张生的一段情景。32王实甫常化用前人诗词,使曲词显得精致隽永,请根据选文中的相关内容填空。答:_一句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诗句,原句是_。(2分)_一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原句是_。(2分)33请描述【端正好】首句中营造的情境,并简析该句对诗歌情感表达有何意义。(3分)答:_。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3436题: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34请说说第二句中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答:_。35请简析“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中,诗人是怎样借助“月”这个意象来表现其怀古幽情的。(3分)答:_。36 “月”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请另举一例运用了“月”这一意象的诗句,并简析该意象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答:_。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3741题(16分)看海 李锐 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今年夏天总算是让她满意了。一大堆吵吵闹闹的旅游者,坐在一辆漂漂亮亮的旅游车上。车上装满了水果、食品、罐装饮料, 装满了各色名牌或不那么名牌的服装和鞋袜,另外还装了满车的流行音乐,一些出名或不那么出名的歌星,把“文革”歌曲搜出来在嗓子眼里推来揉去地揉搓着。于是不由得就想,装在这么一副行头里,看见的还是海吗?我有点替女儿遗憾。 久居闹市, 总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可闹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门口对面的那个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们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假”字。有时为了躲开这个“假”字,我有意在傍晚或是干脆等到月亮升起来,才带女儿进公园。这种时候游人寥寥,草木之间有种难得的沉静,牵着孩子的手散散漫漫地随意而去,听她讲些学校里的事情,或是什么突发的奇想。有时我们都停下来,都不说话。然后,我问她,你看藏经楼现在好看吗?暮色中的藏经楼抹去了鲜明的色彩,只留下一个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远远的天光中还留着最后一点依稀的残红。女儿看看,说,好看。后来在一篇老师的命题作文中,女儿提到藏经楼,她说傍晚的藏经楼很孤独。但我知道,这还不是大自然。这种古老的人文景观,在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有。 仔细回想起来,平生至今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因为插队而来到吕梁山的腹地,那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还有大自然这码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运扔进大山里来的。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机器的响声,随便捡一条小路走下去,就会淹没在林木之间。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是喧哗或是萧瑟,错杂缤纷。有许多次,只有独自一人呆在葱茏的树林里,或是站在荒远的山顶上;忽然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树,变成了一块石头,满心的孤独,如麻的惆怅,都随着脚下的溪水蜿蜒而去,都随着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极远极远的地方。那时候,就忘了还有一个自己。那时候,就觉得敞开的心胸无遮无拦地躺在天地之间,仿佛一股清风,纤毫之动便可极游八方 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那一次虽然也有一辆汽车,也有满车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当汽车翻越乌鞘岭进入了河西走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抛到了生物圈的外面,抛到一个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处,跟着自己的只是一个充满了犹豫、恐惧、彷徨、惊叹的灵魂。狰狞而又庄严的祁连山,广漠如海却又冷酷死寂的戈壁滩,轻而易举地淹没了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那点东西,举目所见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赤地千里的河西走廊,是造化给人类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课堂;赤地千里的河西走廊,是人类语言的终点站;从这儿,再向前,你将没有任何熟悉的经验和理念可以依凭。 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忧天。与大自然的沟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泡在自然环境当中却终生麻木不觉;有的人只因为在一个早晨,偶然朝一片结了露珠的叶子瞥了一眼,却在刹那间了悟了宇宙。 于是,我跟着尖叫不已的女儿走下海去。沁凉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淹没了所有恐惧而又惊喜的孩子们。这一份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一刹那,女儿开始了她自己的一个人和大海的相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