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消费侧碳排放分析 【摘 要】随着20005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国际社会对中国碳减排责任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生产侧碳排放核算没有考虑排放的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之间的平衡问题,对中国不公平。因此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最新数据重新核算了中国的消费侧碳排放。结果显示:传统的生产侧碳排放核算存在对中国碳排放水平的高估,即存在其他国家对中国“碳转移”。这种高估水平从2005年(1294.07MT)开始扩大,到2008(1609.35MT)年达到峰值,然后逐渐缩小。 【关键词】投入产出;中国;碳排放;消费侧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趋势确立,低碳和环境问题正在得到国际社会广发关注。于此同时,经过近40年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近年来,中国的碳排放问题逐渐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国际社会对中国减排要求的声音越强烈。 然而,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减排模式(简称“京都模式”)是以“生产者责任”为原则来核算各国的碳排放清单,在该核算体系下,一国生产导致的排放责任将完全由该国承担,不管产品是国内消费还是出口,因此没有考虑排放的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之间的平衡问题。只考虑生产国责任的做法容易造成“碳泄漏”,弱化减排政策效果,并且对中国等出口大国不公平。考虑消费国责任对于作为“世界加工厂”和出口大国的中国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库(WIOD)最新数据(2014)年,分析了并对比了中国生产侧碳排放和消费碳排放情况,以正确认知中国碳排放水平,应对发达国家不合理的指责与不切实际的减排要求。 二、投入产出理论概述 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平衡”分析,或称“产业联系”分析,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W. Leontief(1936)提出。反映经济系统各个部门(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方法就被地理学家广泛地应用于区域产业构成分析,区域相互作用分析,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等各个方面。 投入产出表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投入的来源和去向纵横交叉组成的一张棋盘式平衡表。它主要反映社会各部门产品在生产、分配、消费、使用过程中以及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各部门间经济技术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横向看,总产出表示经济系统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创造的总价值,反应生产活动总规模;中间投入表示生产活动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最终使用指退出本期生产活动为最终需求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包含本地居民和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与出口。纵向看总投入指经济系统各部分进行生产活动的总投入和增加值;中间投入指各部门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中的资源消耗;初始投入(即增加值)指经济系统中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新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三、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五、结果分析 我们对世界43个国家地区进行生产碳排放和消费碳排放核算的结果,表1为主要国家的排放情况。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知,从2005年开始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侧碳排放国家,其二氧化碳碳排放量5896.96MT增长到2014年的10291.9TMT,消费侧碳排放从2005年的4603.88MT,增长到2014年的8999.04MT,并于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侧二氧化碳排放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传统的生产侧碳排放核算存在对中国碳排放水平的高估,即存在其他国家对中国“碳转移”、“碳泄露”,这种 “泄露”水平从2005年(1294.07MT)开始扩大,到2008(1609.35MT)年达到峰值,然后逐渐缩小,到2014年接近2005年水平。我们用偏差度来衡量这种生产侧碳排放核算偏离消费侧碳排放水平的程度,其计算方法为:消费侧碳排放与生产侧碳排放的差额占消费侧碳排放的比值,数值越小表示生产碳排放对消费碳排放的偏离程度越大。可以看出在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在逐年增长的同时,二者之间的偏离度在逐渐降低。中国的“碳泄露”问题在减弱,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消费升级,在逐步消化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引致的生产碳转移。 在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横向比较上我们可以看出,生产侧核算的碳排放总量上,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德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比例从2005年(56.16)到2014年(59.28)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中国和美国作为最主要的碳排放国家,2014年占世界碳排放?量的43.02。消费侧碳排放规律大体上和生产侧一致。从碳排放变化率上,中国、印度、巴西从2005-2014年消费碳和生产碳均在增长,但其中中国在2011-2014年增速大幅度放缓。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消费碳和生产碳从2011年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加拿大和日本碳排放基本保持平稳,趋势不明显且升降幅度不大。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过其碳排放处于逐年下降趋势。在对偏差度的分析上,只有中国、印度、俄罗斯生产碳排放核算大于消费碳排放,而中国、俄罗斯其偏差值逐渐变小,印度偏差值在波动上升,说明中国、印度、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碳转移”目的地,且而中国、俄罗斯的碳转移程度在减弱,印度则在加强。表1中其他国家偏差值均为负值,表明他们的生产碳核算水平低于真实的消费侧碳排放水平,除美国的这种偏差度在逐渐缩小以,其他国家无明显趋势。 参考文献: 1史学瀛等.碳排放交易市场与制度设计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废包装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课件导读
- 小儿静脉输液课件
- 深度解读技术管理面试题库:洞察职场前沿技术
- 大班健康能干的小脚丫教案
- 大学生辩论赛流程方案策划书
- 职场达人必看:高级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精 编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强化训练模考卷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大三学生实习个人情况总结
- 在庆祝教师节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
- 矿山用电安全培训课件
- 宁德新能源verify测试题库
- 乡镇道路清扫合同范例
-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母婴照护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住友变频器说明书-翻译
- 2024品牌服务合同范本
- 常见职业病危害和预防基础知识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办公耗材项目验收方案
- 2025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