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吴家矿区长石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研究.docx_第1页
山东省莱州市吴家矿区长石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研究.docx_第2页
山东省莱州市吴家矿区长石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莱州市吴家矿区长石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研究 山东省莱州市吴家矿区长石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研究 吴家长石矿化区是通过1:5万郭家店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发现的,通过后期的预查及普查工作,详细了解了区内的矿化特征,获得了较好的找矿信息。该区位于莱州市东南约13km吴家一带,隶属郭家店镇管辖,地理极值坐标:120°02′45″120°04′45″,北纬:37°07′15″37°08′30″。 一、区域地质概况 吴家长石矿区位于胶北隆起西北部,地层仅见分布于地势低洼地带的第四系残坡积及洪冲积,区内岩石主要以酸性花岗岩为主。 走向以北东向、北西向为主。北东向裂隙充填后期脉岩,脉岩规模、产状受裂隙控制。 1.3岩浆岩 区内中生代岩浆岩极其发育,占岩石裸露面积的90%以上,根据鲁东地区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可划分为2个超单元5个单元。 1.3.1玲珑超单元,为区内主要岩浆岩。区内包括二个单元:崔召单元,呈残留体产出在郭家店单元中,1.1地层 仅见新生代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未见其它地层出露。主要有:大站组、沂河组。 1.2构造 区域性较大断裂为柞村-驿道断裂,表现为多期性活动,是伟德山超单元的侵入通道。宽约50-100m,总体走向45°,倾向北西,倾角65°±,构造带内岩石为花岗质碎裂岩,发育较强的硅化、绢云浅析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策略 母化、高岭土化。由于受该断裂带影响,两侧一公里范围内岩石中节理、裂隙等次级构造发育,沿鹰山吴家大山-崮山呈环带状分布,岩性为中粒二长花岗岩,区内黑云母含量少,甚至不含黑云母的岩石为陶瓷原料长石矿矿体;郭家店单元,呈岩基状产出,常形成浑圆状残丘、凹地、山坡脚、山间平原等地形,岩性为中粗粒二长花岗岩。 1.3.2伟德山超单元,为下白垩纪侵位的花岗岩,受柞村驿道断裂控制,呈岩株、岩枝状产出,分布在南宿等村周围,围岩为崔召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常形成岭间洼地,包括三个单元:东南单元、金牌单元、任家沟单元。 区内各单元化学成分见表1-l,由上表可看出,该区Na2O、K2O含量与中国其它黑云母花岗岩相比略高,FeO、CaO、MgO略低。K2O+Na2O/Al2O30.85属钙碱性系列,钾质指数高于对照岩石,说明富钾,仅崔召单元Fe2O3+TiO2含量最低,为陶瓷原料长石矿的母岩。 1.4区域矿产 区域矿产以花岗石饰本文由收集整理材开采为主,长石矿的开采及加工刚刚兴起,已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矿区北部唐家一带有钼矿化体存在;矿区西部有一黄铁矿点,柞村驿道断裂东侧的吴家一带有金矿化显示。 二、矿区地质概况 2.1地层 仅见第四纪大站组残坡积相含砾砂质粘土、砂,主要沿沟谷及山坡分布,厚度一般为20-30cm,矿区南部沟两侧可达2m,对矿石的露天开采影响不大。 2.2构造 矿区构造发育,以NE向为主,次为NEE向。NEE向断裂被后期脉岩充填,规模不大。NE向断裂主要为吴家断裂(F1),分布在区域中部吴家一带,走向50-60°,倾向SE,倾角50°,长13km,宽20-100m,带内岩性为花岗质碎裂岩,具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力学性质为张扭性。矿区受NE断裂带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走向多为北西向,部分北东向,岩石发生轻微糜棱岩化及后期的碎裂岩化。节理、裂隙发育为岩浆期后热液运移提供便利条件。 2.3岩浆岩 岩浆岩遍布全区,以玲珑超单元和伟德山超单元为主。 2.3.1玲珑超单元 崔召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呈残留体产出在郭家店单元中,岩石质地坚硬,硅化较强,尤其在正地形表现突出,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可见片麻状构造。粒径一般1-3mm。其矿物成分:石英27.94%、斜长石41.92%、钾长石26.10%,磁铁矿、白云母少量。通过1:1万地质草测,结合少量样品测试,仅在吴家村北1.3km处之355.2高地以东圈出面积约14000m的成矿(陶瓷用长石)前景较好地段。岩石化学组分为Fe2O3+TiO21%。 郭家店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呈岩基状分布。主要为中粗粒花岗结构,局部见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石英27.94%、斜长石41.92%、钾长石26.10%、黑云母3.53%,磁铁矿、白云母、磷灰石等少量。岩石易风化,地形常呈缓波状起伏,地势一般较低。 上述二单元侵入体之间无明显界线,呈涌动侵入关系。 2.3.2伟德山超单元 金牌单元为含斑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呈褐黄色灰白色,细粒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含量较少,约5%,径变化较大,为0.5-2cm,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33.47%、斜长石41.25%、钾长石18.69%、黑云母4.19%,偶见角闪石。 任家沟单元为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呈褐红浅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含量60-90%,主要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粒径一般为0.81.2-32cm,基质为细粒结构,矿物成分为:斜长石27.27%、钾长石37.73%、石英28.97%、黑云母5.78%,角闪石、磁铁矿、磷灰石少量。岩石易风化,地貌上多呈负地形。 金牌单元与任家沟单元呈侵入接触关系,界线清晰。 三、矿化体地质特征 3.1矿化体特征 吴家矿区包括吴家北、吴家东、吴家西三个长石矿段,其中吴家北矿段包括3个矿带,18个矿体;吴家东矿段包括3个矿带,3个矿体;吴家西矿段包括1个矿带,3个矿体。 3.2矿化岩石特征 蚀变花岗岩矿石呈灰白色,粒度1-2.5mm,镜下观察为中粒半自形粒状镶嵌结构,块状构造。矿石成分:钾长石30-35%,石英25-32%,斜长石32-37%,黑云母1%。化学成分:K20 2.67-5.38%,平均4.52%;Na20 3.62-5.07%,平均4.19%;K2O+Na2O8.13-9.22%,平均8.78%;Fe2O3+TiO20.08-0.48%平均为0.35%;SiO2 22.74-73.88%,Al2O315.17-15.71%,CaO 0.45-0.63%,MgO0.06-0.19%,烧失量0.61-0.89%。K2O+Na2O品位变化系数为13%,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 蚀变正长斑岩矿石呈灰白色-灰红色,粒度0.1-0.5mm,镜下观察为中粒半自形粒状 镶嵌结构,块状构造。矿石成分:钾长石60-65%,石英3-5%,斜长石32-37%,黑云母1%。化学成分:K2O 2.67-5.38%,平均4.50%;Na2O 3.62-5.07%,平均4.31%;K2O+Na2O:8.13-9.22%,平均8.74%;Fe2O3+TiO2:0.08-0.38%,平均为0.35%;SiO2:22.74-73.88%,A1203:15.17-15.71%,CaO:0.45-0.63%,MgO:0.06-0.19%,烧失量0.61-0.89%。K2O+Na2O品位变化系数为63%,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 3.3矿石类型 矿石成因类型为花岗岩型和正长斑岩型,硬度中等,裂隙不发育,局部地段发育较强的钠长石化、高岭土化。 矿石主要用于陶瓷原料配料,工业类型属陶瓷用二长花岗岩型、陶瓷用正长斑岩型。 四、矿床成因 矿床形成与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