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维_第1页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维_第2页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维_第3页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维_第4页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刘 进,急诊科常见就诊病因分析,2003年-2006年急诊常见病种构成比1,(N=29637),构成比(%),外科 (n=10758),循环 (n=3315),呼吸 (n=5355),消化 (n=3206),中毒 (n=947),妇科 (n=961),五官 (n=1318),神经 (n=3015),内科,一项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2006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研究,其中包括29637例急诊病例及507例急诊死亡病例,唐锐先等。中国急救医学。2007年第10期第901页-904页。,急诊患者死亡病因分析,呼吸/创伤(外科)疾病分列急诊死亡病因的第二和第三位1,一项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2006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研究,其中包括29637例急诊病例及507例急诊死亡病例,唐锐先等。中国急救医学。2007年第10期第901页-904页。,呼吸,创伤(外科),循环,消化,中毒,猝死,自杀,死因不祥及其他,急诊就诊的各种原因调查显示:急诊感染或合并急性感染占急诊就诊病因的第一位1,郭树彬,张波,陈旭岩,王炜芳,尹明等。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第1512页-1515页 薛晓艳。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第12期第1118页-1121页。 Solomkin JS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3;37:997-1005.,肺部感染 CAP/HAP/吸入性肺炎/AECOPD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75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急诊科进行初始诊断和治疗2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腹腔中空脏器穿孔/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 脓肿形成/腹膜炎(原发性/继发性)3,急诊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什么要重视急诊科感染的诊治,感染病人构成最丰富、最复杂 CAI的重症感染和高危人群几乎首诊急诊科 真正意义上的严重感染患者(跨系统、跨科,伴有MODS),无论CAI /HAI,常滞留急诊科,急诊科医师面临的挑战,面对大量社区获得性感染:分层,识别高危人群,诊断和排除诊断,面对大量的医院获得性感染HAI:识别严重感染,分期,推断耐药菌的可能性,1,2,如何合理选择抗感染治疗方案:预防用药的指征和方法,治疗用药的选择,3,急性社区获得性感染 的诊断思路与治疗原则 -开始就正确,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第四步 初始经验治疗 第五步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典型菌、非典型病原体、厌氧菌、病毒,混合感染?细菌细菌,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其它 掌握致病菌的耐药状况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第四步 初始经验治疗 第五步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美国Cunha BA.) (Med Clin North Am 2001:85 (1):43,肺炎临床诊断路径,“经典” 非典型肺炎诊断线索,日本CAP处理指南,多个国家和地区CAP的病因学调查结果,张劲农主编,循证呼吸病治疗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体,中华医学会指南 CAP 常见病原体,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的混合感染同样较为常见,Song JH et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1 (2008) :107114.,主要为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AECOPD与早发性HAP流行病学,Obaji Sethi. Drugs and Aging. 2001;18:1-11,流感嗜血杆菌是AECOPD最常见的病原菌,早发性HAP的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为主,AT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38841.,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流行病学,Solomkin JS et al: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In: Schwartz SI, Shires GT, Spencer FC, et al: Principles of Surgery,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1999:1541-42.,702例腹腔内感染患者不同细菌的发病率,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严重,我国新近完成的一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病学调研,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达75.4% 此外,多项研究同样显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的MIC值均达256 mg/L 因此 ,在我国,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不适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感染,刘又宁。中华医学杂志。2006;86(9):577-578。,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率亦较高,孙宏莉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2):106-112.,152株肺链,14株来自血液,10株其他,余自呼吸道标本,内酰胺交叉耐药问题,大环内酯敏感率极低,肺炎链球菌敏感率%,肺炎链球菌对内酰胺类存在交叉耐药,我国肺炎支原体耐药现象严重,92%的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北京友谊医院自2003.6至2006.6月期间,37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分离的50株肺炎支原体菌株检测结果 83%的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2月经支气管吸引术分离的53株儿童肺炎支原体标本检测结果 69%的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北京朝阳医院研究共纳入2008年8月1日到2009年9月30日期间门诊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356例,共分离出67株肺炎支原体,其中63株来自CAP患者(29.3%,63/215),1、Yang Liu et al. AAC. 2009;53(5):2160-2162. 2、 Xin Deli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9;53(5):2158-9. 3、Bin Cao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1(2):000000,疾病,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院内感染,莫西沙星能覆盖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病原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假单胞菌属/ 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莫西沙星,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第四步 初始经验治疗 第五步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第四步 初始经验治疗 第五步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多变量分析筛选出的与病死率相关的 独立危险因素研究,Leroy O. Intensive Care Med 1995; 21:24-31,有效的初始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相对危险度,充分的抗菌药物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Alvarez-Lerma F. Intensive Care Med. 1996;22:387-394. Luna CM, et al. Chest. 1997;111:676-685. Rello J,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7;156:196-200. Ruiz M,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162:119-125. Dupont H,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1;27:355-362. Kollef MH, et al. Chest. 1999;115:462-474,Ruiz(2000),不充分的抗菌药物治疗,Luna(1997),Kollef(1999),Dupont(2001),Alvarez-Lerma(1996),Rello(1997),充分的抗菌药物治疗,死亡率(%),正确选择初始经验感染治疗方案,充分掌握抗菌药物特性 抗菌谱、体外活性、组织穿透性 内酰胺药物的选择/必须联合大环内酯?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用法和剂量 评估抗菌药物安全性 其它,常见抗菌药物抗菌机制与抗菌谱,“”对多数菌敏感;“O”对多数菌临床无效或不敏感;“”尚无资料。,喹诺酮的组织穿透力,1. Zhanel GG et al . Drugs. 2002;62(1):13-59; 2. 桑福德热病 指南 2008年第38版 3. Wagenlehner FM et al. J Chemother. 2006 Oct;18(5):485-9. 4. Wagenlehner FM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8 Jan;31(1):21-6 5. 莫西沙星国外说明书 6. Kyriaki Kanellakopoulou.et 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2008 61(6):1328-1331,a 组织/血清的比值 或组织液/血清的比值,国外指南对氟喹诺酮的推荐,*既往3月使用过抗菌药物,我国指南对氟喹诺酮的推荐,*其中住院ICU患者推荐联合用药,初始氟喹诺酮经验性治疗 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内酰胺类/-内酰胺抑制剂 +大环内酯类 77%,氨基糖甘类 +其它抗生素 21%,无抗假单胞活性的 3代头孢,无抗假单胞活性的 3代头孢 +大环内酯类,2代头孢 +大环内酯类 29%,氟喹诺酮类 36%,Gleason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9. 159:2562-2572,一项对12945例老年CAP住院患者研究,分析入院初始抗菌药物选择与30天病死率的关系,初始应用的,抗生素,总例数,(n=12,945),三代头孢菌素,1.0,1.0,1.0,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0.71,0.78,0.49,三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0.74,0.66,0.95,氟喹诺酮类,0.64,*,0.64,0.64,患者来源,Gleason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9; 159:2562,95%CI: 0.43-0.94,初始氟喹诺酮经验性治疗 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常见抗感染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不同治疗方案(QD VS BID),QD方案使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Kardas P. J Applied Res. 2003;3:201-206.,64.9%,35.1%,97.6%,2.4%,QD,BID,P = .00001,给药间隔延长可影响患者依从性,COMPLy研究通过电话和面对面访谈对11个国家的4514例患者调查了抗生素依从治疗的情况 患者年龄18岁,在过去1年中服用过一种抗生素,自己用药/不是在医院中服药 调查的问题包括抗生素使用的详细情况、最近用抗生素治疗的疾病的详细情况、对于通过处方或直接由医生发药所得到的抗生素,评测用药依从性等问题,Base: 依从治疗/不依从治疗的人数 n = 4088,不依从治疗的患者百分比(%),Pechre JC, et al. IJAA 2007;29:245-53.,全球患者抗生素依从性现状调查,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