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片2014届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片2014届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片2014届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片2014届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片2014届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星教育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瓜沥片2014届九年级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妖娆(ro) 佝偻(l) 恪尽职守(k)B枘凿(ru) 扶掖(y) 强聒不舍(qing) C陨落(yn) 田圃(b) 一抔黄土(pu)D忐忑(tn) 襁褓(qing) 廓然无累(li)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亵渎 狡黠 孤军愤战 人情练达 B取缔 骸骨 红装素裹 心无旁骛 C凌驾 诘问 中流砥柱 温声细雨 D缄默 口决 黎明百姓 重蹈覆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B毛泽东沁园春 雪通过描写祖国壮丽河山、评颂古今风流人物,抒发诗人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其中“沁园春”是曲牌名,“雪”是标题。C辑录了阿长与风筝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D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语言清新淡雅而晶莹透丽。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关怀和帮助下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观刈麦)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3分)生命是舟,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 , , , 。人生之旅多磨难,只有强者才能在终点灿烂地笑靥如花。放舟平湖,固然一帆风顺;可是,人世间又岂能时时顺风?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卷,有水缓沙白也有急弯险滩。能在痛苦的时候笑着流泪面对困境,就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也是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在顺境中生活,更要学会在逆境中拼搏。8“创造性破坏”是指破坏了原有技术根基,让人享受到新技术好处的行为。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引领创造性破坏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中国正处于创造性破坏的时代社会发展的升级转型期,你要么选择忽视、落伍,要么选择跟进、投入。创造性破坏会让人觉得压力沉重,成熟社会的组织机制会日趋保守,往往失去“自我破坏”的勇气,这使现代社会越来越接受不了“破坏”的代价。9综合性学习。(3分)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杭州,激发大家对杭州的热爱之情,育才中学准备开展“美丽杭州”系列活动,请你帮助策划并完成以下任务。【策划板块】 本次活动共有四个板块,一个板块内容已确定,请再策划三个。 板块一:风云人物赞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在喝完可乐之后,顺手把空瓶子扔在了地上,旁边的乘客纷纷摇起了头。这时候,一位女售票员走了过来,义正辞言的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把空瓶扔在车厢内。”顺手把瓶子拣了起来,众人给予了肯定的眼神。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售票员顺手打开车窗,把瓶子扔到了窗外。这时候,一个老者开口了:“ 。”听完老者说的话,售票员脸红的低下了头,显然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一)家园落日莫怀戚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我想起到过的许多地方,见过的各种落日。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云海落日则很飘渺又很柔曼,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她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珠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有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上走进了太阳。马驼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就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这个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11作者笔下的落日极富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限四字短语)(4分)例:大海落日不尽人意戈壁落日 云海落日 平原落日 家园落日12文中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1)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2)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13作者在描述“家园落日”时,就“落日”本身着笔很少,而更多地描绘了丘陵、树木、农舍、人物等。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14文章以议论抒情结尾,面对“家园的落日”,作者发出“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的感慨。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3分)(二)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15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16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文中举“超级丹”的例子,主要说明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不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唯一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17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3分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18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4分)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 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宦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仗,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本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与?” 唐 柳宗元梓人传注释:寻引:古以八尺为“寻”,十丈为“引”,此处指尺。 砻(lng):研磨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吾善度材(估量) B、其床阙足而不能理(缺,缺少)C、京兆尹将饰宦署(修饰) D、余圜视大骇(吃惊)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视栋宇之制 使之冲烟而飞鸣B、故食于官府 至于负者歌于途C、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D、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百姓多闻其贤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